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30 15:04:07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集群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成本优势,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严重不足,在日益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集群优势受到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区域创新的机制,并对我国产业集群如何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创新网络
 
    一、引言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集群是靠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这种低成本既来自于集群本身的规模经济,也来自于低廉的要素供给和政策支持。目前,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发达国家通过环境保护法规、劳工标准、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国外低成本产品输入,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集群间的竞争对我国集群内产品出口带来严重挑战。据调查,在珠三角地区,各专业镇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传统产业的专业镇,不掌握模具、芯片一类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产品仍以仿制、组装为主;产业移植型的专业镇,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商手里,研发活动仍保留在跨国公司的母国。总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于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初级阶段。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动机不强
 
    集群内大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中小型企业,产品以仿制和贴牌为主,技术含量低,集群创新网络不完善,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聚集具有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的特性,它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学习成本,使企业更容易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先进的知识技术,但也加大了创新投资的风险。由于创新成本和风险很高,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侵占,同时又要独自承担创新成本,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动机进一步减弱,跟随与模仿的动机进一步增强。因此,在制度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缺乏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通常不会选择自主创新,而希望“免费搭车”。
 
    (二)创新投入不足
 
    我国的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是从集市贸易经营户或农民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企业起点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开发资金匮乏、技术创新投入很低,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金融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欠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差,最终导致融资难,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三)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
 
    首先,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充分,尤其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联更少,缺乏良好的互动,即缺乏集群的社会植根性,无法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却容易造成集群内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技术上的模仿超过创新,形成恶性过度竞争,而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环境。其次,缺乏创新服务平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我国企业对技术升级要求越来越迫切,产业集群必须通过创新而实现高级化,但创新中心与企业间缺乏沟通阻碍了这一良性互动的发展。依托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是实现集约创新的一条好路子,但是由于创新中心多由政府支持成立,对相关企业的业务联系开展不够,双方的供需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创新中心与企业各自发展的不良格局。最后,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中介组织是中小企业集群运行的支持系统,中介组织的介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我国集群内诸如金融、专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不少中介组织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建立起来的。
 
    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和企业家,也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智力保障。
 
    三、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的分析
 
    (一)产业集群创新的途径
 
    集群内部创新。集群内部创新主要依靠集群内的龙头企业,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集体行动。集群与集群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缔结的区域创新网络。集群内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实现机制
 
    缄默知识论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非编码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可分为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不受空间的限制而快速传递和扩散,后者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输入,而这类知识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因而,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所需的隐形知识。这正是产业集群创新所具备的优势。
 
    1、特定需求对创新的驱动。迈克尔·波特指出:“当特定产业区间或国内市场的规模可观时,国内市场需求便有助于建立竞争优势”。市场的强大需求往往能扩大市场规模及其影响,当区外或国外市场客户纷纷把目光集中于该区域时,区域发展就有了更广泛的动力。随着客户的增加,客户需求层次的提高,精致需求型高级客户会对厂商施加高标准的压力,激励厂商进行创新,促使企业升级至更高级市场领域。
 
    2、区域创新网络。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社会资本等构成了相互交流、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氛围的集群创新环境。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新生企业得以衍生,交易费用得以降低,缄默知识得以传递,集体行动得以达成。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和服务,转变市场观念,激发创新思维,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使本地供应商及合作者也卷入到创新之中。正是这些中小企业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沟通与接触,才形成了有效的创新网络,使企业内部产生了内生的创新力,推动着集群创新的不断发展。
 
    3、知识技能的扩散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因其区域集中加速了知识技术的扩散,同时集群良好的创新优势又强化了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将外部新的技术、人才、公司和机构吸引到集群中。进入的外部力量与本地力量推动了知识技能的融合,进一步引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知识技能扩散与集聚。知识技能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与集聚的升级运动,不仅提高了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持续发展。
 
    (三)区域创新平台
 
    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众多,通过设立创新平台可以进行集群内共性技术的开发,也可解决企业个性化技术问题,甚至提供质监、认证预检、提供信息、人才培训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服务。区域集群创新的参与者主要有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它们是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在产业集群创新中发挥各自的功能。
 
    1、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平行竞争的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企业是创新网络运转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主体。
 
    2、大学及研究机构。创新网络中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不仅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还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
 
    3、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组织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在技术的供求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创业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咨询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
 
    4、金融机构。集群内的一些创新基金、本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以及证券机构等提供的金融资本会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过程的完成。
 
    四、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的对策
 
    (一)改善集群内的融资环境
 
    建立灵活的投融资体系。一方面,大力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依法开展股权融资、项目融资以及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的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运作,积极探索风险资本进入、退出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产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专利入股等资本化营运方式,来分散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确保企业创新的合理收益,形成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二)加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建设
 
    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持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要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最终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此外,要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积极培育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
 
    (三)完善区域制度环境
 
    尽快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一要加快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严格执法程序,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二要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职能,优化技术产业化的环境,树立市场在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聚集和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单纯的硬件好未必能长久留住创新人才,赋予了特色文化内涵的高文化产业区对于创新人才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选择好创新政策的文化切入点,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产业文化氛围。加快我国市场整体环境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应重视法律、信用等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消除阻碍市场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和壁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能反馈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四)重视核心企业建设
 
    以核心企业的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核心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掌握核心技术。因此,要优先支持以核心企业为主的联合研究机构进行创新研究,聚合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中介组织等社会科技资源的力量,形成以核心企业创新为带动力量的区域创新体系,使集群内的各要素能较好地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形成协同创新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增长机理的路径依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4).
    2、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
    3、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5(6).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管学院)  

推荐访问:产业集群 区域 创新 我国 研究

本文标题: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30/11550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