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江阴长江村:集体经济与村落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3-30 15:26:09 | 来源:网友投稿
   江苏省江阴市,是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地方。江阴有个长江村,位于夏港镇东,与江阴市区接壤,拥有15平方公里土地,2858个村民,818户。经过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该村经济实力雄厚,村民生活富足安康,村庄整洁美丽,是江阴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长江村曾获得全国经济十强村第3位和全国名村影响力第18位的荣誉。来到这片英雄的土地,依然会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这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村落的工业化、现代化。
 
    一、集体经济的理论分析
 
    毫无疑问,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源自社会主义苏联,它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农村,主要表现为集体农庄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从前苏联引入了集体所有制概念,并在开展合作社和公私合营运动中将其放大到农村和城镇,这样就演变成了中国的农村和城镇集体经济所有制。集体经济的实质是合作经济,包括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集体经济,即集体所有制经济。追根溯源,集体所有制最早是由伟大导师马克思提出的。1874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教训时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将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但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如宣布废除继承权或废除农民所有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95页)。
 
    从马克思这段话中可以看到,集体所有制是区别于私有制的一种公有制形式,不能以废除农民个人所有权,而是要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过渡。但他没有提出经济道路的具体形式。马克思逝世后,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提出:“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我们对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转变为合作社生产和合作社占有”。这里表明当时合作社是一条从小农走向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的道路。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推动合作社运动规范和发展。国际合作社的原则中,社员所有并控制企业、不可分割的公共积累等成为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一般合作社的财产中有社员出资入股部分,还有社员共有的积累部分。
 
    列宁在《论合作制》一文中明确地说:“在我国现存制度下,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因为合作企业就是集体企业”。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这种合作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革命导师根据合作社运动的实践提出,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的思路来源于此,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十分关键的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中国目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以华西村、南街村、大寨村、刘庄、周家庄、洪林村等为代表的共富村,就是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江阴长江村为例,来进一步分析集体经济与村落现代化的关系。
 
    二、长江村的集体经济建设
 
    村集体经济相对于个体经济的优势,在于村集体可以直接办企业,甚至办大企业,集体经济的领头人,可能很快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土企业家。
 
    长江村就有这么一位土企业家,他叫李良宝。从1961年担任生产队会计开始,他就一直在农村一线工作,1971年调至长江村从事经济建设工作,1993年起担任村、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现任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几十年来,李良宝带领全村人民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始终把建设和谐、富裕、幸福的长江村作为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抢抓发展乡镇企业、实施沿江开发、深化企业改革等机遇,把一个江边小村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农村,全村实现了“家家住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的目标。2008年,长江村名列中国经济十强村第3名,村集团公司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0位。李良宝先后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企业家、江阴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江阴骄傲——江阴市改革开放30年30人等荣誉称号。
 
    李良宝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带头人,他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用他的话说就是“创业苦,为民吃苦,苦中有乐,乐中无悔;创业难,难中求索,事业有成,心里踏实。我的心愿只有一个:百姓幸福了,我就快乐了。”这是明显带有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色的企业家精神。
 
    长江村现有5.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自从李良宝担任村主要领导后,敢为人先、敢做探索、敢打硬仗,抢抓发展乡镇企业、实施沿江开发、深化企业改革等机遇,带领全村人民凭着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做强主业,靠自身积累实现了“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从办2座小窑起家,到现在村集团公司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270位,从不足1万元年产值到现在突破200亿元……每一个数据都浸透了李良宝和广大村民的汗水与智慧。李良宝说:“小到使用一分钱,大到投入几个亿,每一个项目的出台、决策、精确计算到实现,都凝聚着我的点滴心血。”这种发自内心的激励机制,完全不是发财致富的个体心愿所能比拟的,只有为集体,为朝夕相处的同村老百姓的共同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志向,才可能激发出如此大的干劲,才能激发出如此超人的勇气和智慧。
 
    最根本的是集体经济不是私有的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天然的为公有、公道、公正提供了比个体经济更多的可能性,一旦有了合适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带头人,集体经济一定能快速发展。因为中国农村集体具有一个天然的土地经营权优势。中国《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即村集体使用本村的土地从事工业企业经营,不需要付出额外的租金或者费用,土地成了本村农民的资本。长江村和其他共富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效率不会低,因为社会主义才是有史以来最讲公平的制度。
 
    三、集体企业还是要靠干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才能有好的发展
 
    集体经济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高效率的,集体经济只是提供了高效的基础可能性,要让集体经济发挥作用,关键在人,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上。长江村的集体企业发展走过了如下阶段:
 
    (一)办企业,夯基础
 
    1972年,当了10年生产队会计的李良宝,走上了村副业办公室主任的岗位。李良宝受大队村民的委托和信任,怀揣着大队里凑出的700元经费,带领6名农民以搞副业为名,在老夏港河畔筹建2座小砖窑烧砖起步创业。凭着执着和辛勤,他们靠烧窑卖砖,为长江村办企业的起步积聚了第一桶金。1973年,李良宝带着副业队搞运输、办窑场积累下来的资金,亲自挑选了村里的7名农民,在夏港联益窑厂旁搭起7间草房作为车间,购买10台仪表车床,办起了长江五金厂,当年即盈利近8000多元。1978年,李良宝被村民推选为长江工业总厂厂长。这样的厂当时被称为社办企业,社办企业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新生事物,毛主席特别重视,特别鼓励。以后,李良宝他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借鸡生蛋”的办法,依托江阴化工一厂、车辆厂、化肥厂和靖江物资局的技术、资金帮扶,办起了螺帽厂。随后,依托大队的土地优势和协作企业急需拓展市场的有利条件,又办起了江阴化工一厂长江分厂、长江砖瓦厂、农机队。到1983年,全村工副两业产值突破500万元。1983-1992年,对村办工业抓整顿、巩固、提高,既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更注重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使村办工业年年跃上新台阶。1993年,全村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江阴地区3家超亿元村之一。
 
    (二)抓兼并,抢市场
 
    江阴市无缝钢管总厂是一家镇办骨干企业,由于频繁调换厂领导,到1996年企业亏损500余万元,已到了原料无处可进、产品无处可发、贷款无处可借、资不抵债半停产境地。李良宝他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于1996年3月,大胆地向镇政府建议以2850多万元兼并无缝钢管总厂,以增量资本盘活存量资本。成功开创了江阴市村办企业兼并镇办企业的先河。李良宝大胆选用优秀人才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技改扩能、创新工艺等手段,仅仅1年时间该厂便扭亏为盈。经过10年发展,该厂目前年销售额超20亿元,“强鹰牌”无缝钢管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1997年3月-2001年5月,长江村又出资5000多万元先后兼并了江阴市第二有色金属冶炼厂、夏港开关厂、江阴市三纺机厂、夏港拆船厂、江阴市标准件厂等5家企业。这些企业重新经过调整,引进设备,改进工艺,个个“起死回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0多年来,长江村又先后创办了长达钢铁有限公司、长达中板厂、江阴市金属制管厂、长江化工厂、长江钢管公司、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企业,冶金新材料产业已占全村经济比重的85%,2008年实现开票销售277亿元,到“十一五”期末突破300亿元。
 
    (三)建港口,兴三产
 
    世世代代生长在长江边的长江人,历来就有水上捕捞的传统。1988年起,李良宝以快人一拍、超人一筹的前瞻性,大胆决策,先后投入近20亿元实施港口开发建设。18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沿江开发战略,建成了4座内港码头、4个外港码头,拥有10个超3万吨级泊位、15个5000吨级泊位、30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可达1亿多吨,使江阴新港区建设初具规模。在沿江开发的基础上,长江村又相继办起了长江拆船厂、江苏长宏国际港口有限公司,为江阴临港新城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目前,二号码头已成为区域性贸易中心,三号码头成为集装箱运输中心。
 
    (四)走出去,拓新路
 
    2004年3月,李良宝积极策应江阴市委、市政府跨江联动开发战略,果断决策投资12亿多元在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创办长强钢铁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百万吨优质特钢能力。近几年来,长江村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长江钢管有限公司为核心,着力构建市场“总部经济”,相继在武汉、徐州、靖江、泰州、江阴投资建设了5家各500亩的物流市场,为全村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村集体企业有了如此雄厚的实力,村民的生活自然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长江村坐落在扬子江畔,每天朝日东升、暮日西沉,看江水奔流、听江涛拍岸,数不尽的船来船往,一日时光,悠然而逝。
 
    生长于斯的长江村民无疑是幸福的,长江赋予了他们一路向前、永不停歇的人生哲学。曾几何时,村民们开始学会利用长江给予他们的财富,一个个码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竖立在岸边,世界各地的商船开始在这里停留,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之美开始蔓延。
 
    江水与湖水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可能甘于平庸,拥有长江精神的长江村人同样如此。以江为名,依江而兴,这是长江村的生动写照。1988年前,长江村领路人李良宝面对村后仅有1.5公里长的长江岸线浮想翩翩:开发沿江,发展港口经济,造福长江百姓。从1988年8月开始,扬子江畔一天比一天热闹,长江村以村里积累起的强大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经过近18年的沿江开发,把沿江二镇五村5.1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打造成了江阴新兴的新港区。在这新港区5.1公里岸线上,有着国内村级绝无仅有的4座内港码头。此后,长江村还先后建成了4座外港深水码头,可同时停靠万吨轮10艘。如今,长江开发催生了新长江集团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经济发展又助推了长江经济跨越发展。
 
    富裕起来的长江村更加美丽了。在很多人还在千方百计为住房奔波忙碌时,长江村的村民们早已搬入了宽敞舒适的别墅楼。江边不远处,一排排、一片片整齐的别墅楼在绿色掩映中,笔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村中心花园美景如画,美食一条街让每个村民每月持50元消费卡享受餐饮,荷花池内荷正艳、莲花池内莲正娇。
 
    现如今,走在长江村,除了可以去看看港口风光外,外来游客们还可以到村里的住宅区走走。企业发展成果极大惠及了长江村新农村建设。从1995年起,长江村党委从企业积累中,先后投入4亿多元,经10年建设,为村民建起了818幢别墅楼,使全村818户村民不花一分钱全部住进了新居,彻底改变了村民居住环境。与此同时,长江村还投入1.8亿元,把新村的水、电、路、天然气设施全面贯通,新村6000米主干道、12000多米区间通道路面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家前屋后全面绿化,并在村区建设480亩生态林。长江村在江阴市率先实现了居住集中化、村容整洁化、饮水清洁化、垃圾袋装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管理队伍化,建成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园林式居住村。
 
    为解决村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从2005年起,村里给每个村民2万元作入股股金,给每个村民职工补贴每年1500元工龄费作入股股金参加股金分红(红卡),又给每个村民1万元作为土地股入股股金参加分红(绿卡),从而保障了长江村民从工资性收入和股金分红两大收入中得到最大的实惠。2006年,在全村经济改制结束后,村里拿出近1亿元给村民资产分红,使村民户均达到10万元。2008年8月,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又将村民入股股金扩容了1倍,让村民资产股金达到每人4万元。同时,村里实现“城保、新农保、医保、合作医保、低保、结对帮扶”6保障全覆盖和水电费补贴等多项福利,每年春节前村民还能领到丰盛的“年货”。
 
    长江村致富,是集体经济的发展结果,所以他们从感性和理性上都深深懂得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2007-2009年的3年中,长江村党委书记李良宝率领村党政主要负责人3次向临近的两个经济薄弱村送上了126万元资金,补上了其因全年公益事业投入较大而产生的年终资金缺口。长江村是中国经济十强村,村级经济实力雄厚,2008年完成开票销售277亿元,上交税金超5.6亿元,全村实现了“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人人有股份”的富民强村目标。长江村富了不忘“左邻右舍”,积极响应江阴市委、市政府“强村带弱村”的号召,连续几年对身边的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带领周边的村和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又认购慈善冠名基金2500万元、光彩事业基金80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长江村第一时间通过江阴市慈善总会向灾区群众捐赠520余万元。
 
    这就是集体经济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应然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村落的工业化、现代化,个中含义深刻无比,耐人寻味,也许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会进一步感悟当年毛泽东讲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境。  

推荐访问:江阴 集体经济 村落 现代化 江村

本文标题:江阴长江村:集体经济与村落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30/11593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江阴长江村:集体经济与村落现代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