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摘要:ICT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具有一般通用技术的特性,ICT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主导行业。文章从索洛提出的生产率悖论谈起,深入分析了ICT的技术经济特征,并结合现状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ICT;生产率悖论;技术经济特征
ICT是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新的概念和技术领域,不仅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ICT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规模、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自2008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下滑,而ICT被看作是重振经济增长的利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ICT的技术经济特征,挖掘后危机时代ICT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一、索洛生产率悖论的提出与消失
IT的大规模投入给经济增长带来令人鼓舞的希望,人们预期IT将大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水平提升。但同期公布的生产率统计数据及企业绩效报告都与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90年代,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1.1%)一直远远低于60年代(2.8%),而70年代正是美国大规模投资IT设备的时期。80年代对电信设备的投资也是如此。理想与预期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开始质疑IT应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为著名的就是索洛(1987)提出的“IT生产率悖论”:除了生产率以外,计算机革命随处可见。
关于IT生产率悖论的解释,除了认为投入和产出数据的测度失真导致生产率测算的误差之外,PaulDavid(1990)认为IT具有提高生产率的极大潜力,但具有时滞性;Oliner(1994)认为IT产业的资本存量的比重还很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Jorgenson(2000)认为:IT设备价格的急剧下降导致了IT对其他形式的资本和劳动产生了大规模、持续的替代。这些解释从不同侧面论证了IT对生产率增长的正面影响,并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率增长加速所证明,索洛本人也在2000年承认“计算机之谜过时,生产率悖论消失”。
二、ICT定义及产业划分
IT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CT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特指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电信技术。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采用IT技术的CT系统无法高效、可靠的运行,而IT技术中信息传输的理论直接来源于通信原理,IT行业与CT行业朝着相同的方向演进。国际电信联盟也于2007年将每年5月17日的“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从产业定义上来看,ICT产业是从事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加工和再传递的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经济活动及基础设施的总称。ICT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和推动作用,可以刺激和诱发众多生产互动并波及其他产业,作为下游产业,ICT产业从需求的角度对其他行业具有带动作用;作为上游产业,ICT产业从供给的角度对其他行业具有推动作用。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2002年制定“信息业”和“信息与通讯技术”两个相关分类,我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颁布《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将信息通信产业分为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通讯运营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国的“信息业”不包括我国“信息相关产业分类”中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以及“计算机服务”中的“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维修”和“其他计算机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ICT使服务业的“鲍莫尔病”被克服了,服务业与工业出现了趋同现象,其生产率改进的机会与制造业同样广阔。威廉•鲍莫尔(1967)建立了一个由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组成的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快速增长将导致停滞部门出现相对成本的不断上升,市政服务、教育、饭店和休闲等很多服务部门都具有这一特征;相对制造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更难以提高。正如C.弗里曼和L.苏特所说,“从根本上说,ICT是使服务业更具贸易性以及更像制造业,使工业和服务业趋向一致。”
三、ICT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ICT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功能的高效性等,但由于ICT是IT、CT相互融合的产物,还具有以下独有的技术经济特征:
(一)通用技术性
ICT是一种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简称GPT),不同于增量式的技术进步,通用技术意味着根本性地变革,所带来的是技术发展里程碑式的跳跃。它既是一种创新,又能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创新,使得产品和流程创新更加简便,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历史上,动力系统中的蒸汽机、交通领域的铁路、机电领域的发电设备等都先后成为通用技术,并带来生产领域的产业革命。表1描述了不同阶段GP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比较,可以看到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大为增加。
(二)信息经济性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仙农,1948)。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不确定性地减少就是一种收益。从信息的秉性出发,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一方面,信息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信息的作用还表现在对物质和能源的替代与节约上。现代社会的劳动过程即是在信息的指挥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完成的,产品中的信息成分也逐渐大于质能成分,ICT产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边际收益递增性
ICT产业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正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依赖稀缺物质资源的生产逐渐变为依赖技术的生产,而其持续增长几乎没有任何物质障碍。ICT投入的往往是高额的研发成本,属于固定成本;而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可变成本(劳动)几乎不变,与固定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产量越高,单位成本越低,收益相应增加。
(四)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电信业务的大规模提高会带来规模收益递增或平均成本下降。由于通信网络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较高,而生产成本又很低,因此在其提供单位产品和服务时的平均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往往占用很高的比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五)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私人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决策。当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称为负的外部性;当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称为正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通信网络外部性的主要形式,表明其商品的价值随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长;负的外部性也可能存在,比如当用户超过一定的容量,使网络拥塞时,电话可能会被阻断,网速可能会变慢,则出现了负的外部性。通信网络的外部性可以是直接的,比如一个电话用户可以从与更多加入通信网络的其他用户进行通讯,兼容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是间接的,由于存在生产规模的收益递增,当通信网络业务使用数量的增加时,会有更多的互补性产品得以供给,并使价格降低。
(六)准公共物品性
通信网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几乎影响社会的所有领域,因而通信网络与“水、电、煤气”等传统生活基础设施成为基础设施的组成部门,具有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特征,即不能够同时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要求。从网络拓扑来看,电信网具有全程全网的特性,每一个通信局所都需要与其他的节点联合作业、精密配合、协同工作。从公平竞争来看,通信网络水平是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遍服务,以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资费一视同仁。”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上只重视物质生产的影响,往往把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甚至重工业来对待,认为发展ICT产业的意义只在于增加电脑和其他外围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值。这种认识和实践使我国ICT产业的结构变得畸形。发达国家如美国ICT产业产值中只有1/3来自硬件制造,其余2/3都来自软件和信息服务;而我国ICT产业的结构正好相反,硬件投资占比大,软件和服务投资占比小,ICT产业的服务功能发挥得十分不足。
因此,从企业层面来看,要深入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探讨如何保障信息化投资的收益,防范信息化投资风险。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前要从企业的战略角度与业务需求出发,做好统筹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确保信息化流程的贯彻实施;信息化系统完成之后,要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治理和持续改进机制,并最终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信息化收益。
从产业层面来看,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通过消化吸收国外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并加以改造,充分发挥ICT产业的后发优势。在ICT产业的区段选择上,要与我国的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重点发展我国具备比较优势的软件和部分硬件,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ICT产业方面的差距。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还处在非常初始的阶段,还要大力加强ICT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缩小信息差距、消除数字鸿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建强.信息技术革命与生产率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2(12).
2、钟根元.信息技术、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J].管理工程,2005(4).
3、林毅夫.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Z].2003.
4、Solow,R.After“Technieal”Progres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in Hulten[Z].Dean,and Harper.eds,2001.
5、Jorgenson.IT and the U.S. productivity.Harvard University,working paper,2001.
6、C.弗里曼,L.苏特著;华宏勋等译.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邵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李莉,中国中材集团地勘研究院)
版权声明: 本栏目阅读排行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