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人力资本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对此承担起主导责任,重视并切实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同时激发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循环累积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长效机制
一、安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按照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包括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就业迁移5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所指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健康、非农转移等4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
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安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见表1)。
由表1可见,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构成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比例占45.8%,中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53.1%。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高中及以上比例(9.3%)低于全国(11%)和中部地区(11.5%)平均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参培比例较低,培训时间较短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随着非农产业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是否拥有技能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然而,安徽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低,培训时间也较短。
我们利用节假日对安徽省的阜阳、亳州、宿州、淮北、芜湖、蚌埠6个地级市中的30个村的300户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整理的数据如表2所示。
对于参加培训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有82.15%的农民认为有用,只有2.31%的农民认为无用。关于对培训意愿的调查,45.02%的农民希望学习一技之长,开辟发家致富门路,26.38%的农民希望接受农业种植方面的培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只有12.8%的被调查者参加过短期培训,他们的平均培训期限只有32天。较低的参培率、较短的培训时间导致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三)农村医疗保健投资偏低
1、农民就医报销率偏低。虽然农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问题基本解决,但参合农民就医报销率与城镇居民就医报销率相比偏低。根据统计资料,2008年末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4523.9万人,参合率90.12%,基本解决了农民参保率偏低的问题。在具体金额方面,规定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乡级医院为60%,县级医院为50%,县外协议医院为40-50%;保底补偿不低于20%。然而与城镇居民的补偿比率相比,这一比率明显偏低。
2、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村传染病、地方病等预防控制问题还十分严峻,食品、环境安全与健康问题还很严重,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村卫生问题尤为突出。
(四)非农转移存在诸多问题
非农转移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带来发展空间的扩张和与新的生产要素结合的机会,因而非农转移本身就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
1、大规模异地转移给农村带来负面效应。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119.0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5.7%。农村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一方面开阔了农民的眼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也给农村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大批青壮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给输出地方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血”,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力量薄弱,加速了土地置荒;“留守”子女教育难,“空巢”老人赡养难等。
2、异地转移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组织化程度低。据统计,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输出90%以上处于无序转移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劳动力转移大部分是靠农民自发组织、自由流动、自谋职业。二是文化素质低。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5.6%,绝大部分转移劳动力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甚至有的还是文盲、半文盲,他们一般从事纯体力,劳动收入相对较低,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3、就地转移受农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严重制约。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二、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政府为主导,激发民间资本进行投资的多元循环累积机制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以及广大农民收入普遍低,使得在农民的消费结构中,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占较大比重,而对教育、培训等发展性消费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低收入的约束条件迫使农民“自我减负”,结果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辍学,形成“新时代文盲”。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打破因教育投入不足而引致的人力资本缺乏的恶性循环,应在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现有农民的文化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搞好农民培训、医疗保健设施建设等,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财政支持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有效制度安排。从2002年按国务院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面对教育优先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多数县市财力显得愈加紧张。这种投入体制对于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义务教育来说,缺乏长期的稳定保障。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制度,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投资比例,建立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
虽然政府对农村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但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毕竟有限,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支持民间资本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有效途径。在市场准入、建设融资、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与相应的支持下,激发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本开发体制。
(二)创建学习型农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1、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农村学校规范化建设,普及并提高学前3年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其次,全面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充分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再次,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发挥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督促企业承担起在岗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职责;加强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和农业企业经营者为重点的农业专业技能和管理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和抗风险能力;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要求提高的趋势,加大对市场紧缺职业工种培训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方式与途径,让更多的转移就业农民成为掌握专门技术、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技术工人,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三)进一步探索完善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增加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积累,从农村内部来看,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造就本土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从农村外部来看,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向农村输入教育程度高的或技能水平高的各类人才来指导并带领当地农民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增收致富,进而改善农村人才结构。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投入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例如,2009年5月中央几大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长效机制意见》),其中就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提出若干意见,以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要使这个意见真正发挥效用,作者认为还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1、地方党政领导应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来抓此项工作,仅仅把选派大学生“村官”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任务来落实。
2、从激励机制和理想信念两方面来培养大学生“村官”。从《长效机制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给予了足够重视,很多大学生村官就有可能把“村官”当作“跳板”或者“镀金”,不能在“村官”位置上真正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确保大学生担任村官收到实效。有关部门要择优选拔,挑选能吃苦、理解农村生活并且热切期待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学生担任村官;将大学生村官尽量安排在自己家乡或是家乡附近,便于开展工作;针对大学生“村官”缺少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注重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注重实际工作的锻炼,有意识地让“村官”直接参与处理纠纷、计生等繁杂工作,激发工作活力。让大学生“村官”在实现自我的同时真正爱上农村,让他们乐于为农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安徽省统计局.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ahtjj.gov.cn.
3、周春芳.非农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研究[J].农村经济,2008(9).
4、胡繁荣.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J].江西农业学报,2008(1).
5、中央几大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cgksw.com.
*本文为阜阳师范学院横向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批准号:200806)的阶段成果。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长效机制
一、安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按照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包括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就业迁移5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所指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健康、非农转移等4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
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安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见表1)。
由表1可见,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构成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比例占45.8%,中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53.1%。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高中及以上比例(9.3%)低于全国(11%)和中部地区(11.5%)平均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参培比例较低,培训时间较短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随着非农产业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是否拥有技能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然而,安徽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低,培训时间也较短。
我们利用节假日对安徽省的阜阳、亳州、宿州、淮北、芜湖、蚌埠6个地级市中的30个村的300户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整理的数据如表2所示。
对于参加培训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有82.15%的农民认为有用,只有2.31%的农民认为无用。关于对培训意愿的调查,45.02%的农民希望学习一技之长,开辟发家致富门路,26.38%的农民希望接受农业种植方面的培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只有12.8%的被调查者参加过短期培训,他们的平均培训期限只有32天。较低的参培率、较短的培训时间导致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职业技能。
(三)农村医疗保健投资偏低
1、农民就医报销率偏低。虽然农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问题基本解决,但参合农民就医报销率与城镇居民就医报销率相比偏低。根据统计资料,2008年末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4523.9万人,参合率90.12%,基本解决了农民参保率偏低的问题。在具体金额方面,规定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乡级医院为60%,县级医院为50%,县外协议医院为40-50%;保底补偿不低于20%。然而与城镇居民的补偿比率相比,这一比率明显偏低。
2、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村传染病、地方病等预防控制问题还十分严峻,食品、环境安全与健康问题还很严重,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村卫生问题尤为突出。
(四)非农转移存在诸多问题
非农转移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带来发展空间的扩张和与新的生产要素结合的机会,因而非农转移本身就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
1、大规模异地转移给农村带来负面效应。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119.0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5.7%。农村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一方面开阔了农民的眼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也给农村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大批青壮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给输出地方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血”,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力量薄弱,加速了土地置荒;“留守”子女教育难,“空巢”老人赡养难等。
2、异地转移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组织化程度低。据统计,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输出90%以上处于无序转移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劳动力转移大部分是靠农民自发组织、自由流动、自谋职业。二是文化素质低。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5.6%,绝大部分转移劳动力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甚至有的还是文盲、半文盲,他们一般从事纯体力,劳动收入相对较低,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3、就地转移受农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严重制约。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二、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政府为主导,激发民间资本进行投资的多元循环累积机制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以及广大农民收入普遍低,使得在农民的消费结构中,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占较大比重,而对教育、培训等发展性消费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低收入的约束条件迫使农民“自我减负”,结果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辍学,形成“新时代文盲”。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打破因教育投入不足而引致的人力资本缺乏的恶性循环,应在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现有农民的文化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搞好农民培训、医疗保健设施建设等,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财政支持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有效制度安排。从2002年按国务院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面对教育优先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多数县市财力显得愈加紧张。这种投入体制对于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义务教育来说,缺乏长期的稳定保障。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制度,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投资比例,建立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保障机制。
虽然政府对农村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但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毕竟有限,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支持民间资本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有效途径。在市场准入、建设融资、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与相应的支持下,激发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本开发体制。
(二)创建学习型农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1、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农村学校规范化建设,普及并提高学前3年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其次,全面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充分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再次,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发挥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督促企业承担起在岗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职责;加强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和农业企业经营者为重点的农业专业技能和管理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和抗风险能力;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要求提高的趋势,加大对市场紧缺职业工种培训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方式与途径,让更多的转移就业农民成为掌握专门技术、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技术工人,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三)进一步探索完善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增加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积累,从农村内部来看,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造就本土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从农村外部来看,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向农村输入教育程度高的或技能水平高的各类人才来指导并带领当地农民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增收致富,进而改善农村人才结构。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投入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例如,2009年5月中央几大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长效机制意见》),其中就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提出若干意见,以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要使这个意见真正发挥效用,作者认为还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1、地方党政领导应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来抓此项工作,仅仅把选派大学生“村官”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任务来落实。
2、从激励机制和理想信念两方面来培养大学生“村官”。从《长效机制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给予了足够重视,很多大学生村官就有可能把“村官”当作“跳板”或者“镀金”,不能在“村官”位置上真正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确保大学生担任村官收到实效。有关部门要择优选拔,挑选能吃苦、理解农村生活并且热切期待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学生担任村官;将大学生村官尽量安排在自己家乡或是家乡附近,便于开展工作;针对大学生“村官”缺少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注重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注重实际工作的锻炼,有意识地让“村官”直接参与处理纠纷、计生等繁杂工作,激发工作活力。让大学生“村官”在实现自我的同时真正爱上农村,让他们乐于为农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安徽省统计局.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ahtjj.gov.cn.
3、周春芳.非农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研究[J].农村经济,2008(9).
4、胡繁荣.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J].江西农业学报,2008(1).
5、中央几大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cgksw.com.
*本文为阜阳师范学院横向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批准号:200806)的阶段成果。
版权声明: 本栏目阅读排行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