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3 15:14:09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总结了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以供以后研究之借鉴。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绩效;综述
 
    一、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
 
    最早正式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他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20世纪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接受,随后宾夕法尼亚的沃顿学院于1977年开设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课程,旨在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此后,有关利益相关者概念的表述层出不穷,但“没有一个定义得到普遍赞同”(多纳德逊、邓非,2001)。米切尔和伍德总结了自1963年以来的27种代表性概念后认为,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3个条件: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3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7种代表性概念可大体归纳为两类:一是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以弗里曼为代表,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然而,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相当宽泛,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和实际运用。二是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以克拉克森(Clarkson)为代表,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Clarkson,1994)。这一定义缩小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强调专用性投资,并将一些无关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于利益相关者界定之列。
 
    大多数国外学者认同从“是否影响企业或受企业活动影响”、“是否拥有某种相关利益,因企业活动而承担风险”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吴玲总结了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17种定义,并对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性定义的关键词及其频率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形式多样,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利益相关者定义与大多数国外学者相同。
 
    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Freeman(1984)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社会利益3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持有企业股票者是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经理人员、员工、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等是对企业有经济依赖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则与企业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利益相关者。Frederick(1988)按是否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而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Savage(1991)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边缘型、反对型和混合型,并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策略。Clarkson(1994)根据相关者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种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在企业中主动进行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或群体,自愿承担企业经营活动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企业活动而被动地承担了风险的个人或群体。他又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企业所赖以生存的个体和群体,后者是指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受到企业运作间接影响的个体或群体。Charkham(1995)按照相关者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区、全体消费群体等。Mitchell(1997)从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3个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符合3个属性)、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符合2个属性)、潜在利益相关者(符合1个属性),并提出利益相关者及其组成是动态变化的。Wheeler(1998)将社会性维度引入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中,并结合Clarkson提出的紧密性维度,利益相关者分为以下4种:首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次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联系;首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但不与具体的人发生联系;次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间接的影响,也不包括与人的联系。Friedmanand Miles(2002)发表了有关一些早期模型的局限性,从公司的物质利益或一套设想与利益相关者是否兼容或不兼容,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必要或在合同形式中体现两方面把利益相关者分为4种类型,Kalle Pajunen(2006)从直接资源依赖和网络位置两个维度把利益相关者分成3个主要群体:对企业存活有直接影响的治理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存活有潜在影响的潜在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的存活没有影响的次要利益相关者群体,并指出利益相关者随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属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代表性观点:万建华(1998)根据与企业的契约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利益相关者和二级利益相关者;陈宏辉和贾生华(2004年)从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维度上将我国企业的10种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3大类;此外,吴玲等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3类。
 
    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Freeman,1984)。
 
    有关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虽然对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要早于相关利益者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在不同时期讨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涉及到相关利益者。如Davis和Blomstrom(1966)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早期论著中已经提到了企业与社会各利益群体关系的重要性,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顾客、供应商、员工和社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了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并得出了几种不相同的结论,张进发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他们的满意、信任和忠诚。所以,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利益相关者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
 
    有关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包括建立利益相关者-绩效模型,引入调节变量,将因变量业绩细分(分为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具体化自变量(定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关系)。KLD指数是用来评价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评级标准,最初是KLD公司的分析师们主要从公司与社区关系、员工关系、自然环境、产品的安全与责任等8个方面的关系来衡量公司社会责任,这样,公司社会责任被演化为公司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Waddock和Graves(1997)曾研究过KLD指数和公司的财务业绩的关系,他们发现,前一年的KLD和财务绩效计量如资产回报率(ROA)、投资回报率(ROE)以及销售回报率(ROS)呈正相关。一般没有研究人员孤立的研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往往要包括对公司战略的测量和运营环境的控制。Berman企图用实证来比较两种不同的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观点的描述的准确性,从而提出两种不同的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模型,并采用采用了KDL指数来计量这些模型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在提出的两种管理模型中,一种称为战略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利益相关者关系直接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另一种是内生利益相关者承诺模型,利益相关者关系间接调节公司战略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见图1)。由研究结果表明:实证结果,只有两个变量(员工和产品安全/质量)直接影响财务业绩,虽然其余变量没有直接影响财务业绩,但事实上,也调整战略和财务业绩的之间的关系。在相关利益者关系、战略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复杂的,实证结果支持战略利益者相关管理模型。
 
    Luk(2005)等不但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绩效(社会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并研究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持与客户、竞争者和员工的关系联合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同时这3种关系会产生协同效应,而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损害企业的绩效。
 
    国内学者肖元涛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利用案例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利益相关者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满意度和治理绩效。李维安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协调好与客户、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减少对公司诉讼与仲裁或罚款事项的发生,由于这些不利事件可能会削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到影响。武爱文以非营利性医院为研究对象,研究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公立非营利医院绩效之间的关系,表明重视政府、员工利益对医院绩效有正的影响,重视竞争者或者客户利益对医院财务绩效提高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绩效的提高有不利影响。王世权、王丽敏以在深沪两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和关系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得出结论: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对公司价值呈正的影响但并不显著,中小股东参与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都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然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参与治理对公司价值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作者还认为虽然债权人参与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不显著,但是并不能否定债权人发挥的作用。作者提议通过必要的法律法规鼓励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适当参与。不仅仅是列席董事会,而且能够在公司决策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总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学者们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具体操作化也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结论是加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企业绩效有正影响,但也有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这可能是与企业的规模、企业所采取的战略有关。
 
    参考文献:
 
    1、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2、Kalle Pajunen.Stakeholder Influences in Organizational Survival[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6).
    3、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推荐访问:绩效 利益 理论 关系 相关

本文标题: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3/11725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