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发布时间:2022-04-03 15:21:37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必须强化地方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职能转变。文章结合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的现状,提出公共需求变化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为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益阳;公共需求变化;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公众私人需求迅速增加,私人需求是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与私人需求的这些特征相关联,所谓公共需求特指社会公众的共同需求,一般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需求的特征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无法满足它,只有通过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才能有效满足它。如何将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问题放置在和谐社会构建环境中,这是认识新一轮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个新视角。益阳市也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政府职能转变面临新的挑战。
 
    一、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的现状分析
 
    (一)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公共需求更为强烈、更为迫切
 
    益阳市城乡差距相当严重。生产总值505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30.06亿元,同比增长17.9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并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益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0元,同比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70元,同比增长14.2%。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严重,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公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更为迫切。
 
    (二)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成为重要的公共需求
 
    目前,益阳市8个区县(市)人民政府已经投入建设资金2600多万元。其中南县农村初中已全部完成设备器材的配套任务,农村小学合格学校建设配套资金已拨付到位,小学“四项配套”工程基础建设已全面启动,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公,确保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益阳市赫山区按照“整体规划、全面启动、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思路,将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2011年前完成小学标准化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展开。2005年,益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桃江开始试点,2007年在益阳市各区县(市)全面实行。2008年各地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热情高涨,各区县市参合人数大幅增加,益阳市参合人数达到318.4万人,赫山区泥江口镇有5个村群众参合率达100%以上,没有出生的婴儿也参加了合作医疗。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成为重要的公共需求
 
    益阳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例外,竞争非常激烈。益阳市各高校共有毕业生5425人,比上年增加767人,增长率为16.5%,其中本地籍毕业生近4500人,外地回益就业毕业生3000人,加上普通中专、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毕业生,益阳市应届毕业生总量接近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可以说益阳市高校毕业生待就业队伍庞大。
 
    目前益阳市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保障能力弱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是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没有实现省级统筹,从而出现基金调剂能力差,社会保险关系在地区之间转移困难。二是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现象严重。“十一五”期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每年约3亿元,要做实职工个人账户,每年还需资金1.2亿多元。
 
    二、公共需求变化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一)公共需求变化反映了全面小康发展的客观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变化,益阳市的公共需求的主体正在不断扩大。首先,益阳市中低收入群体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之一,而且这个主体在不断扩大。目前,由于益阳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中低收入群体对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公共需求日益强烈。其次,随着益阳市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潜在的公共需求已开始转化为现实需求,广大农民将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之一。
 
    (二)公共需求变化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
 
    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和公共服务不到位是益阳市消费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8年,在全面夺取抗击两场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积极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的同时,益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年均增长15.7%。消费率逐年下降使益阳市的内需严重不足,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公共服务的严重不到位;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必然导致明显的消费差距,使弱势群体的消费增长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三)满足基本的公共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妥善、全面、合理地解决社会利益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需求。但是,在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突出的情况下,应该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益阳市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提供最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能够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
 
    三、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一)加快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
 
    1、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社会,无论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还是社会管理,其本质都是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把益阳市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市场化改革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政府作用的客观要求。
 
    2、益阳市各级政府应当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转移到加快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重要的社会条件。
 
    3、随着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们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的政府。在现实中,益阳市各级政府重视招商引资,热衷以批租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营,忽略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二)政府关注的重点应从效率转到社会公平上
 
    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需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新的、合理的协调。从现实情况分析,贫富差距严重并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政府的社会再分配职能严重缺位。当前,由于益阳市贫富差距过大,弱势群体有所增多,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等问题,已引起益阳市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为此,要更突出地抓好社会再分配,努力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机制,尽快确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就业体制改革和就业服务体系。
 
    (三)实现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变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3大支柱,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当前,在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多元化已成为基本现实的情况下,不同的社会组织能够反映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这就涉及到对社会转型时期民间组织作用的判断。在社会矛盾尚不可能转化为政治矛盾的前提下,稳妥地发展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有利于通过利益的表达和博弈来化解社会矛盾,以保持社会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履行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一方面为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实现其职能提供财力;另一方面又从财力使用上制约和规范政府职能的范围,是适应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职能的一种财政制度。益阳市各级政府应力争构建非赢利性的财政、民主和法制化的财政、强调社会公正的财政,这样的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其基本框架内容应当是:建立以税收收入为主、以制度化的规范性收费作为辅助的公共收入体系;建立以公共支出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使政府集中于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核心公共职能。
 
    四、结论
 
    在对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与探讨。综上所述,中部地区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扩大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刘熙瑞,宋世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方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2、郝路.医疗改革的若干问题与政府职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7(5).
    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推荐访问:益阳市 地方政府 化与 职能转变 需求

本文标题: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3/11727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益阳市公共需求变化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