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权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产权结构表现出全民持股和法人资本化两个显著趋势。文章阐述了这两个趋势,并剖析了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产权结构;全民持股;法人资本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权结构演变的趋势
(一)全民持股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企业,在适应于生产社会化,适应于科技革命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了股权的高度分散化,即实现了全民持股。1953年,美国直接持有股票的人数是649万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4.2%;1985年为4704万人,占20.1%;1995年为5130万人,占31%。如果加上间接持有股票者,到1996年,美国共有占成年人口43%的人持有股票。1989年,美国有32%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持有股票,1995年,上升到42%。到2007年,美国人口3亿,股市开户人数8000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7%,全美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的1/3以上。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上台时,英国的股东人数约为300万人,1993年约为1200万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22%。截至2008年,在人口超过6000万的英国,七成以上的家庭都承认自己有这方面的投资,并且是家庭收益的重要部分。日本在1999年有3022万人持有股票。法国在2005年有670多万股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到2007年股民总数仅占本国人口总数的7.1%。
(二)法人资本化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中股东的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而成为公司股份的主要持有者,个人股东退居次要地位。这里讲的法人既包括公司法人也包括机构法人。统计数据显示,1987-2000年,美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持续大幅攀升,持股数占总股数的平均比例从46.6%增至61.4%,截至2007年底,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空前的76.4%。日本在1949年股市重建时个人持股比例高达69.1%,此后随着日本股市节节攀升,散户持股比例不是进一步提升,而是持续下降。到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前,散户持股比例降至22.6%。这表明资本所有制从个人或家族股份资本所有制转变为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并存,以法人股东为主的资本所有制,法人已经高度资本化了。如果说个人股东占主导地位的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个人股份资本所有制,那么法人股东通过持股或称法人资本化后而形成的财产所有制关系就可称为法人资本所有制。
二、原因分析
(一)创业门槛的不断提高
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一直是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金和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制约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日益社会化,使得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开办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最低资本额不断提高。一些部门中的企业更是需要巨额资本才有可能建立。单个私人资本数量有限,独资和合伙的企业组织形式已经不可能提供这种巨额资本。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少数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蓬勃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制造业迅猛发展,这些部门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大,此时单个资本家所能提供的资金和技术就显得很脆弱,所以股份制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和合并公司的大量涌现,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一些机构法人纷纷介入资本市场,它们资金实力雄厚,并且十分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因而逐渐取代个人成为股东主体。
(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环境不断复杂,特别是经济大环境是个人所无法控制,甚至有时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投资策略选择错误往往会造成很大损失,这是所有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法人取代个人成为股东主体,一方面更加拓宽了股份公司的筹资渠道,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另一方面,在二战后,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外,诸如年金基金、保险公司、基金会、共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些机构的业务内容广泛,经营方式灵活,经济效益可观,因而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在掌握和支配巨额货币资本的基础上,这些机构纷纷介入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从而成为大公司的主要股人。机构法人与个人相比,资金实力雄厚,有专家管理投资,因而投资能力强大,抗风险能力强大,这是个体投资者无法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5.
2、李达昌,陈为汉,王小琪.战后西方国家股份制的新变化[M].商务印书馆,2000.
3、庞德良.现代日本企业产权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声明: 本栏目阅读排行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