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目前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的创造才能,提出了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的主要构想。
关键词:环渤海;人力资源;一体化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知识、技能、体力等形式方面的资本是人力资本,人们用在教育、卫生以及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用,乃至为了获得高层次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用单纯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来促进生产发展,不如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发展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发展更为迅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高度评价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物质设备更为有利,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他说:“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亚当•斯密写出他很有创见的《国富论》一书时,他还没有料到这些事。在美国,国民经济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是来自人力资本。”为了证实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舒尔茨运用美国1929-1957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3%,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
人们常常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混同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是指一定时间或空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通常,我们用一定范围内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人力资源不同于人口资源,它强调必须是拥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人口资源是由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组成。同时人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也有区别,劳动力资源强调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之后,才能称作劳动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则可以把将要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包括在内。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人力作为一种“既存的”或“外生的”资源应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所强调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又与人力资本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众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及相关能力较低,人力资本总量却很贫瘠。
一、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现状
环渤海地区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从三省两市的范围来看,环渤海地区的面积约52.2万平方千米,而人口密度却达到每平方千米435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更为重要的是,环渤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一方面,环渤海地区拥有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一批国内最著名的学院,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另一方面,环渤海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也是全国之最。2004年,环渤海地区每10万人拥有在校人数2928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的1420人。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区域外专业人才被吸引到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两市。
丰富的人力资源与人才优势使得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科技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04年,环渤海地区拥有三项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分别为65538项与30472项,各自占全国的比重为23.5%与20.1%。从各省市主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标看,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国比重高达57%,从业人员占31.8%,总产值及总收入也分别达到25.5%与29.9%。尤其是北京、天津,拥有大量的研发与创新机构,高科技园区林立,而且专业配套齐全。正是环渤海地区雄厚的人力资源与科技实力,使得环渤海地区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人力资源效益通常使用“创造百万GDP所需的人才数量”衡量,即人才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北京地区人才效益较低,仅为上海、深圳的一半。北京地区创造百万GDP需要5.96名人才,远远低于上海创造百万GDP仅需2.47名人才的水平,北京地区的人才效益不及上海的1/2。深圳地区人才效益与上海相当,其创造百万GDP需要2.83名人才。考虑到北京地区中央党政机关、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科研教育人才比重较大,并且这类人才并不直接创造GDP,在人才总量中减去此类人才重新计算人才效益,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人才效益虽有所改观(创造百万GDP需要4.67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但仍然与上海和深圳存在较大差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得天独厚,但是,环渤海地区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却比较落后。北京的人才一般只集中在北京,向周边省市的流动和服务较少。整个环渤海地区人才分布不均衡,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发达城市与河北、辽宁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人才开发一体化,必须以经济的同步发展为基础。比较而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才流动很快,区域间可互相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早在2004年6月第二届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会议上,就已经通过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章程》和《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近些年来,在两省一市政府部门有效的推动下,思想观念取得了共识,制度得到初步衔接,资源不同程度地得到共享。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面临着难题。实际上,环渤海地区拥有巨大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优势上。比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信息、教育中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科研机构在国内最为密集;天津也有多所高校及高端科研机构。近年来,河北高素质人才和各种要素资源加速向京津,尤其是北京集聚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而河北省很早就注意到京津的人才、技术等优势,决心借助这些优势促进河北的发展,并据此制定了“环京津、环渤海”的“两环”发展战略。但是,河北借力京津的人才优势面临着许多难题。长期以来,一方面,京、津发展战略上的缺陷,影响了其人才优势的发挥。北京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定位不够科学和准确,盲目求大求全,北京市区在旧城改造基础上“摊大饼”式扩张,导致北京城区人口、产业、交通集中,而卫星城市则发展极为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北京的产业和资源向环京津地区扩展。另一方面,河北省和北京、天津由于行政区划的隔离,形成政策差别,阻碍了京津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三、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的主要目标
(一)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共同性
即环渤海区域内各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经交流、沟通和协商,形成一个共同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这是环渤海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标志和内在动力。对于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来说,其人力资源开发共同的目标,即构筑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高地,形成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同城效应”,从而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竞争力,实现人才自由流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二)整合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源
环渤海地区内的各个地域单位,通过联动、合作和协同,整合成全区域人力资源的共同体。这是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本意,也是组织保证。各地域单位的共同目标,是构筑环渤海地区人才高地,形成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整体效应”,从而增强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共享
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环渤海区域内各地域单位的人力资源实现共同分享,这既是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助推器”。因为各个地域单位只有分享到整个区域的人力资源,切实体会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后的实际利益,才能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流动的过程。这同时也给予我们启示:在实现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流动的过程中,要关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使这些地区能够分享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
(四)保持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的协调性
协调性具体各个地域单位的人才政策的协调、人才制度的衔接、人才市场的统一以及人才信息网络的沟通。这是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核心内容。椐此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推进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除了保持协调性以外,环渤海地区内各地域单位人力资源应该整体性推进。
(五)取得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共赢局面
区域内各个地域单元主体,随着人力资源利用的深入推进,得以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既是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不断推进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内在动力。
(六)维护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畅通性
通过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序流动,使人力资源在全区域内无障碍地自由流动,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得以开发,创造才能得以施展,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既是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结果和近期目标,也是迈向其终极目标的基本途径。
(七)实现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配置的高增值性
环渤海区域内各地域单元的人才个体,经过合理流动,得以优化配置,从而使人才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新增出人们想象不到的高价值来,随之而来的是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实现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的主要措施
(一)组建“环渤海人力资源协会”
该协会由环渤海区域内各地区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组成,协会的宗旨是加速人才市场一体化进程,协会的职责是评价人才流动的现状,分析人才流动的障碍,提出人才无障碍流动的对策,规范人才中介机构市场行为,促进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进程。
(二)制定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过环渤海地区共同的制度建设,规范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行为,为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的制定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制定“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并且在联席会议上由全体成员表决通过,然后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第二步,制定正式的“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条例”,通过该项制度的实施,把分属于人事、劳动、教育等行政部门管理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劳务)市场”、“就业市场”等整合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三)充实和完善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议
要充实市长联席会议的组成成员,特别是环渤海区域的组织、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代表的参与,这样,有利于强化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的统筹协调力度,拓展一体化的覆盖范围。环渤海地区应该建立“环渤海地区开发协调委员会”,以便综合考虑环渤海区域内经济、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等一体化的协调事宜。
(四)推进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建设
加速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大容量、高效率的人才信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大幅度提升人才及其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在此基础上,搭建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专项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环渤海地区人才信息库,力争实现各地区项目与人才的对接,这样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构建新世纪现代人才管理体制——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潘文卿.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历史、现状与趋势[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孟秀勤.北京人才工作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河清.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叶忠海.区域人才开发研究论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6.
6、钟祖荣.外国人才研究史纲[M].蓝天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版权声明: 本栏目阅读排行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