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胡同游”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对“胡同游”地区的深入调查和相关人士访谈,并据此分析“胡同游”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胡同游;升级换代
一、引言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和京戏、京调、京味一样,是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胡同中的主要建筑是四合院,胡同其实是许许多多排列在一起的四合院之间的通道。这个来自蒙古语,七百多年来作为北京街巷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的城市格局,还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胡同游”的出现改变了北京传统的旅游格局,不再仅仅由静态的故宫、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唱独角戏,胡同游览的动态性打开了游客了解北京的另一扇窗口,将活生生的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出来。当外国人看惯了皇家宫殿、皇家园林的辉煌和气派后,他们对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日益缩小和消失的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胡同游”应运而生。
从1994年第一家开展胡同游览活动的专业性公司——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胡同游”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12年的历程。关于胡同和“胡同游”越来越引起了注意和青睐,在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北京的四大金字招牌之一的“胡同游”在成长的同时,也经受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和挑战,尽管“胡同游”还正处于稳定的成长期,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却越加明朗,亟待解决。如胡同的改造和保护问题,胡同的减少,在空间上挤压着“胡同游”发展;胡同文化的日渐淡薄甚至消失,影响着“胡同游”的吸引力;激烈的、不正当的市场竞争,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给“胡同游”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带来很多麻烦;产品品种少,内容的单一,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缺乏深度的挖掘,致使胡同游仅仅局限于感官的享受上等。如何保持“胡同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调研和资料采集,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探讨“胡同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期为“胡同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益处和帮助。
二、“胡同游”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持续发展难
1、“胡同游”公司经营资质合法性不明确
2001年9月,北京市交通局给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核发公司运营的三轮车准运证,该公司成为西城区唯一一家具备“三轮车胡同游”旅游客运资质的公司。从这一角度来说,北京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的几家公司只有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在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几家胡同游览公司虽经工商部门备案,办理了营业执照,但都无法取得由北京市交通局核发的胡同游三轮车准运证。原因之一是北京市对三轮车客货运输的政策。北京市对三轮车客货运输的方针政策是:限制规模、严格管理。从这一原则出发,北京市交通局在三轮车客货运人员行车执照、三轮车牌照及公司经营三轮车客运的准运证的审批上严格把关,事实上,早在1998年底,便停止核发新的人力客运三轮车牌照和行驶证。对于什刹海地区经营三轮车胡同游览的几家公司来讲,取得了工商执照,便取得了合法经营的资质。但从未取得交通局特种行业许可的角度来说,这几家公司的经营合法性存在疑点。
2、“胡同游”管理主体不明确
1983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北京市人力客运三轮车业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第四号令,修改原《暂行办法》,重新发布《北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管理办法》,北京市政府1997年发布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北京市交通局是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各区、县人民政府指定或者委托的人力三轮车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交通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市公安、交管、工商行政、税务、物价等管理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三轮车客、货运输业进行监督管理。”
虽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具体执行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隶属于不同行业及不同的上级管理机关,在三轮车客运管理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上存在问题,不能对客运三轮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三轮车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黑三轮”猖獗,欺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3、龙头公司发展思路不明确
2001年,胡同游公司与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三方,共同组建了新的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这也是目前什刹海唯一一家合法的公司。组建的目的是在什刹海搭建一个旅游业发展的平台,促进区域发展。但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原因是:首旅集团目的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占有什刹海的优势资源,在经营上并不想下更多的工夫,什刹海管理处由于体制传统等原因,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经验,徐勇的经营模式也没有随着公司的组建而调整,基本上是守业型。合法规范的龙头公司的发展尚且如此,胡同游的整体又谈何持续发展?
(二)无序竞争,市场规范难
1、“胡同游”公司经营不规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的公司有10家,大多数公司成立时间短,管理水平低,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员工的素质低,没有经过专门的服务质量培训。同时,各个胡同游览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2、胡同游“黑车”、“黑导”多,存在欺客、宰客现象
据统计,目前在什刹海地区从事胡同游经营的三轮车有近500辆,绝大多数是没有三轮车行车执照的“黑三轮”,这些“黑三轮”有的被胡同游旅游公司纳入旗下,还有的在什刹海地区单打独斗、个体经营。从事“黑三轮”旅游的从业人员既有本市户口的,也有外地来京的,大部分人员属于后者。这些人假冒正规的胡同游公司,以胡同游的名义蒙骗参加胡同游览的游客,并强行向游客索要小费。当然,有“黑车”的存在,“黑车”的伴生物“黑导”的存在也在所难免。这些“黑车”、“黑导”的行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胡同游的品牌,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北京市的对外形象。
近几年来,区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并针对什刹海地区存在“黑车”、“黑导”,交通秩序混乱,以及胡同游经营中欺客、宰客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但由于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问题,以及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致使什刹海地区胡同游经营混乱的状况形成一个痼疾。
(三)产品单一,升级换代难
目前的胡同游产品只是初级的观光类旅游。乘三轮车游胡同,游程最短的游览时间仅仅1小时。游程最长也仅仅4.5个小时,在这4.5个小时内,游人登鼓楼俯瞰北京城,参观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游览恭王府花园,最后到百姓家吃顿饺子,算是体验了北京的百姓生活。游客如果随旅游团旅游,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旅行社的安排,如果是自助型旅游,又因为旅游标识和旅游服务不完善,得不到良好的旅游体验。
三、关于胡同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功能,改变形象
结合什刹海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为胡同游设立较固定的营业和宣传场地,改变不正规的行商形象。近段时间,东城区的古垣公司经营情况较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出发地设在了钟鼓楼。该地既有古都风情,又有地标性效果,还有固定的营销场所,成为胡同游的重要出发点。相比之下,西城区胡同游公司的出发地连一个正规的接待窗口也没有,与“黑车”、“黑社”没有明显差别,让游客真假难辨。
(二)升级换代,保住品牌
积极与有实力的旅游经销商合作,充分利用什刹海的胡同四合院资源,包装具有什刹海特色的京味旅游产品。现在,胡同游升级换代的产品基础很好,已经有了一大批亟待推向市场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北京深度之旅的条件非常成熟。推出老北京深度之旅,将改变目前胡同游只是拉着客人转换胡同,到百姓家吃吃饺子的单一局面,使胡同游的产品成为系列,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做出差异,做出特色
目前,无论是东城区、西城区,还是宣武区,胡同游的游览内容都相同。要做出西城特色和什刹海特色,应重点打造高端产品和高端市场,使之符合什刹海的文化定位。
在什刹海旅游区推出“古都北京的深度之旅”,使胡同游体现出与其他区胡同游不同的特色,有利于拉开区域差别和品质差别。什刹海地区现在推出的“胡同游”,只能说是“深度之旅”的初级产品。“深度之旅”当然无须十天八天的游程,但至少也要有一天一夜的游程,要让旅游者在四合院里停留下来,要有完整的、从早到晚的老北京生活体验。
(四)严格管理,加强自律
认真研究该地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该地区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经营胡同游“黑车”、“黑导”泛滥的问题,要长抓不懈,彻底清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什刹海地区的治理力度;应利用已经成立的什刹海商会或相关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来实现有序经营和有序竞争,不与“黑导”、“黑三轮”发生经济关系,不向这些人员提供回扣,共同维护和优化什刹海风景区的旅游经营秩序和旅游环境,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之路。
(五)升级换代,深度之旅
深度之旅是“胡同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发展之路。深度之旅的关键在于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上,而且要使这种感官上的收获深入到内心。这要求能获得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感受。到胡同中去,住进四合院,深入到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获得深度的体验。
目前,根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社区结构、民风民俗,旅游发展的程度和旅游设施等条件来看,“深度之旅”理应在什刹海地区推出。使参与深度之旅的旅游者都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去全神贯注地反复品味什刹海、胡同、四合院的生活情趣,去感受一个历史文化古都的风韵和她的人文脉搏。
四、什刹海地区胡同游深度之旅
胡同游作为西城区京味旅游的品牌项目,对于什刹海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个旅游品牌也受到一定威胁。如何做到旅游六要素的全程体验,又能保证游览的质量和效果是“深度之旅”能否取得成败的关键。“胡同游”的行、游的要素已经比较完善,产品要升级换代,延长生命周期,必须从现有的“胡同游”为基础入手,设法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刺激游客提高人均消费。需要从吃、住、购、娱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深度之旅。
同时,深度之旅还应该在“游”和“行”上多做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增加新的旅游景点,并在有条件的景点延伸开发,增加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内容。“游”上要加大对三轮车的规范力度,提高车工的文化层次和素质修养等,还可以吸引大学生的加入,高素质的讲解才能给游客带来高品位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隽.“胡同游”的成长分析[J].旅游学刊,2005(1).
2、程小敏.北京胡同游发展研究报告——以什刹海地区为例[M].同心出版社,2005.
3、毛其智.北京旧城“胡同-四合院”系统现状和保护建议[J].北京规划建设,2004(4).
4、佟彤文.胡同游还能游多久[DB/OL].中国旅游网.
5、翁立.北京的胡同[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6、贾海樾.胡同保护规划研究成果[J].房地产导报,2005(11).
7、徐勇.“胡同游览”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1998(2).
8、陈甲,王斌等.基于GIS的什刹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分析——针对旅游配套设施的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本文属北京交通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T06M2110)。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版权声明: 本栏目阅读排行栏目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