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试论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5 15:19:4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从陕西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其障碍,并探索了一些适宜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障碍;对策
 
    号召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第12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陕西地区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经济的、体制的、观念的等障碍,只有排除了这些障碍,才能推进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早日到来,让居民普遍享受城市文明。
 
    一、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城乡经济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施策,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既要让农村大量富余人口有序转移到城市和城镇,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地道的城市居民,又要让留在农村、具备条件的人口集中居住到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和实惠。
 
    陕西省通过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以及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和建设百个工业集中区、百个重点镇,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一)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先后实行免征农业税及农业“四补贴”和“家电、汽摩下乡补贴”等政策相继实施,农业、农村、农民状况大为改观。一排排座落有致、漂亮的新农村小楼房,宽阔的水泥街道,小桥车出入村巷,农村一片繁荣景象。政府实施“蛋奶工程”受惠学生达158万。
 
    (二)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2009年陕西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省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民得到实惠最多。
 
    (三)城乡基础服务设施发生了较大改观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第一,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全省通过兴修水利、农田及村公路,基本上到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大多数村实现了村中道路硬化,20户以上自然村接通了广播电视,甚至不少乡镇村通了公交车,用上煤气(沼气)、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第二,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大农村科教文卫保等投入。实行了“两免一补”,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和医护人员下乡活动,建立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试行农村养老保险,启动实施农民安居工程项目等,将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医疗办到农村城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新型农村互助合作医疗,其参合率人数增加到206万人,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1856元。
 
    (四)城乡互动进一步增强
 
    城乡互动引导城市和社会资本、技术、市场向农村流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目标任务的129.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0万人。
 
    (五)形成新的资源配置空间结构和产业业态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着力增强区域城乡间协调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形成不同的产业形态:构建了关中工业强市;推进了西安国际大都市和高新世界一流园区的建设;制定了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了陕北世界能源化工基地势头;编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城市群、西咸一体化和一批乡镇、村庄规划。
 
    二、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障碍
 
    尽管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任存在一些突出和矛盾的问题及障碍。
 
    (一)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城乡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是陕西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施。一是通过户籍管理制度分为农业户和非农业户,人为贬低了农户的地位,使农民成为;公民,加剧了“众轻农”现象;二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基础建设、住房等社会保障体制分为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政策支持。国家长期的重城轻农的资金投入,从而最终导致农业、农用工业及农村科教文卫事业长期落后,农民素质普遍低下。这就形成了特有的城乡分割和城乡壁垒,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造成多种危害,使城乡在经济结构、思想观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乡村中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形成了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制不可回避而且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根据2007年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陕西省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
 
    这表现在:一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全省城镇化率4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4.3%。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弱。全省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690亿元,仅为4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三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省83个县(市)仅有19个县域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全省县均平均水平,26个县不足20%。
 
    (三)农村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虽然农村基础设施较10年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一、二级城市相比,依然很薄弱。一是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依然没有实现村中道路全部水泥化;不少村民尚未喝上自来水;通讯网络在农村尚未100%铺设。使用煤气(沼气)村比较少,没有实现村村通公交车;二是环境卫生差,没有建立长效的排污处理措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了城市向农村拓展以及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四)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无法实施
 
    由于资金的缺乏,或政府支持不到位使得新农村试点规划无法实现,甚至征了地,无法建设整齐划一的居民住宅楼和工业厂房,无法实现产业化。靠农民积累投资,农民自觉性不高。
 
    (五)依然存在对农村的歧视性政策
 
    依然存在包括就业、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金融及信贷、投资等在内的各种歧视性政策:一是城乡财政不是统筹统支;二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三是广大农村未普遍建立农户信用,信贷机制。这些歧视性政策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要素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农业和居住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六)城市偏向的失衡决策机制弱化了农民权利
 
    城市偏向决策机制形成的背后是我国农民权利的弱化,是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这种由城市人员制定“三农”问题,使得农民组织没有享有我国《选举法》规定的参政权、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定权,显失公平。
 
    三、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措施
 
    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向是“规划一体化,社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地位平等
 
    取消二元户籍制度,稳妥而积极地处理好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与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或抵押,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程度,是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城乡一元化的结构,能推动城乡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持续发展,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能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能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统一城乡生态系统,统一城乡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实现“三化”互动发展,推动农村工业、服务业大力发展
 
    所谓“三化”互动,就是要强力推进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为工业化与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工业化为核心、重点壮大果畜菜等主导产业;以城镇化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三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契机,转变观念,要加快培育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高科技产业园、乳制品生产、特色产品规模种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的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
 
    (三)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居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
 
    推进陕西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大城乡路、水、气、电、能、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打造“半小时经济圈”,使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家家喝上了安全水,户户通电话,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如给排水、天然气、暖气、公交车向城郊交汇的村镇延伸,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便利。加大农村广播电视网的铺设,推行网络教育和网络办公,为群众提供便利,让边远农村、平困地区的孩子照样能享受名校名师教学体验。建立农村垃圾清洁及污水处理工程,真正净化城乡环境,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保障体制,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
 
    由于“打工经济”的兴起,一大批长期城镇务工人员和征了地的农民工,他们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因此我们要借助政府力量,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层面出发,以国家、集体、农民投入为主体,建立城乡有机衔接包括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失业、低保、救济、扶贫、廉租房建设补贴等在内的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让农民工平等地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福利措施。尤其加快发展农业小额保险,取消融资、土地、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加速城乡一体化。
 
    (五)拓宽金融支持渠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
 
    推进陕西地区城乡一体化,除了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农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城乡统筹统支,农户积累资金外,还有:一是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方式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力度;二是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三是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农业保险费,有效化解农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运风险;四是实行多样化的小额信贷服务,极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促进陕西地区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六)发展城乡循环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少污染的项目从城市扩散到了乡村,乡村成了污染工业的避难所。要实现陕西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其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然而发展循环经济要不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为代价。通过加大宣传教育,逐步让广大民众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及主体意识和环境权益,实施环境保护,推动城乡经济长期发展。
 
    (七)开展城乡创新工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陕西地区要推进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消除贫困战略政策体系,灵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第一,创新城乡土地经营管理方式。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土地作价入股”构建规模化产业及大型科技种植园区,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又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创新城乡产业化经营方式。在确定农业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实行特色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发展茶叶、柑橘、中药材、蚕桑和渔业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推动一村一品向一县一业发展,依靠龙头企业推动“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实现规模经营。第三,创新城乡各种丰富多彩的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开展“农民创家业、能人创企业”活动,鼓励全民创业、兴办项目,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总之,随着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种障碍的排除,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必将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真正实现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1、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刘建铭.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 2004(2).
    3、程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N].陕西日报,2009-04-02.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推荐访问:陕西 试论 城乡经济 地区 发展

本文标题:试论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5/11867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试论陕西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