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生态效率: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2-04-05 15:20:1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在对现有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借鉴生态效率计算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效率;土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新视角
 
    如何准确、科学、客观地评价土地利用效益,对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的作用,而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在可操作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借鉴生态效率计算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现有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方法评述
 
    关于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目前已初步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框架,但尚未形成一套标准的指标体系和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目前的研究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做出评价。如佟香宁、杨钢桥、周飞、陈爱珠鲍新中等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二是运用数学分析、计算机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早期的定量研究是罗罡辉等(2003)尝试建立全国主要城市用地效益图。随后,王雨晴等利用改进熵值法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评价模型。王筱明、冯达、傅利平等将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与模型应用于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王棚宇等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指标选用的变量较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较难理解,同时不易操作。寻找一种简洁又能客观评价土地利用效益的方法成为研究难点和热点。
 
    二、生态效率简介
 
    生态效率译自英文的Eco-efficiency,其中efficiency有“效率、效益”的含义,两者组合则意味着应该兼顾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效率,促进企业、区域或者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最早由瑞士学者Schaltegger和Sturm(1990)提出。随后,在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事会(WBSCD)的积极发展下渐趋成熟。WBSCD将生态效率的内涵描述为“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把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即“在最小化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最大化企业的价值”。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000年发布了《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提出生态效率指标是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即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近年来,国内生态效率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介绍引进国外先进的概念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许多学者与研究机构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对企业、行业与区域的生态效率进行计算与度量,以提升各种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生态效率在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中的应用
 
    (一)评价思路
 
    借鉴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用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的比率反映某一区域单位经济价值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量,建立宏观区域的生态效率概念,即某一宏观区域的生态效率=该区域财务业绩指标/该区域环境业绩指标。这一方法的借鉴,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资源,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思路。
 
    (二)指标选择
 
    第一,财务业绩指标。地均GDP是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反应土地的使用效率。地均GDP是一个反映产值密度及经济发达水平的极好指标,它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程度和经济集中程度,往往是国内外学者作为衡量城市用地产出的一个表征方法。本文选择地均GDP作为衡量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财务业绩指标。
 
    第二,环境业绩指标。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业绩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但一些机构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现有的统计数据资源,选择以下指标作为环境业绩指标:废水排放量(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用水总量和总能耗、总电耗。
 
    第三,数据处理。由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进行研究,最终目的并非计算出各区域具体的生态效率,而是要对各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刚好能满足这一需要。根据以上思路建立生态效率计算模型,对计算结果处理方式为:不计算出相关区域的生态效率数据,直接借助有关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DEA方法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采用DEA方法计算生态效率时,通常是针对同行业的一组企业,将其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分为输入和输出两类,本着输入最小化和输出最大化的原则,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来求取所评价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相对生态效率。
 
    四、实证分析
 
    (一)计算结果
 
    以环境业绩指标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用水总量和总能耗、总电耗为输入指标,以地区地均GDP为输出指标,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用DEA-Solver软件选用CCR-I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7年生态效率(原始数据略)进行分析,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为4个,无效的决策单元26个,有效性分值结果如表1所示。
 
    (二)我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整体状况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生态效率相对有效的地区有4个,分别为天津、上海、海南和青海,生态效率相对无效的地区为26个。从地域上看,各区域之间生态效率差异很大:东部有3个地区是相对有效的:上海、天津和海南;中部没有一个地区是相对有效的;西部有一个青海是相对有效的。从3个区域的评分情况来看,东部的平均分为0.467,中部的平均分为0.300,而西部的平均分为0.454,东部总体评分高于西部的评分,而西部的评分又高于中部的评分(见图1),在空间上演绎出涅兹库兹环境曲线,也反映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在时间上的差异性。 
 
    (三)我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特性
 
    利用Excel对各区域生态效率评分值进行分布状况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省际间生态效率评分呈现明显两极分化。在30个省级地区中,广东省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是最低的,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2007年统计数据可知,广东省的地均GDP在30个省级地区排名第一,但是其废水排放量和总电耗均在省际间排名第一,用水总量和总能耗也排名第三。由此可知,广东省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仍然属于粗放型经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大,能耗高,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成本比较高。生态效率有效的4个地区,可以看出其各自代表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天津代表一种港口经济发展模式,上海代表一种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海南代表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而青海则代表一种内陆经济发展模式。这四种经济发展模式总体而言都属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可见,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较大影响。西部虽然从直观印象上经济发展落后于中部,但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类型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体。而中部重工业基础较好,主体产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导致中部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分低于西部。
 
    五、讨论
 
    第一,生态效率是对环境与经济绩效的双重测度,追求的是最小的环境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选择恰当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指标,借鉴生态效率的方法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了一种直观可行的思路,并且该评价能客观实际地反映我国各省际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实际情况。
 
    第二,生态效率在区域层面上的应用仍在探索中,目前并无普遍认可的方法。生态效率概念来自于产业界,没有包括考察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所需要的社会发展指标。许多学者认为生态效率作为环境与经济因子的比值无法正确、全面地表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不适于评价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因此尝试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中加入社会发展指标,并与环境指标、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这也使得进行区域生态效率计算时,要考虑的因素比单纯的企业内部管理复杂得多,从而阻碍了生态效率在区域层面上的应用。
 
    第三,DEA分析法在对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DEA方法的结果对数据的精度非常敏感,不同的DEA计算模型所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选择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不同对计算结果也有很大影响。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评价指标、如何改进DEA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佟香宁,杨钢桥等.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4).
    2、周飞,陈士银等.湛江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其演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8).
    3、陈爱珠,郭荣发等.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以佛山市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4).
    4、鲍新中,刘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J].城市问题,200(4).
    5、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5).
    6、王雨晴,宋戈.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6(12).
    7、王筱明,郑新奇.数据包络分析在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8、冯达,黄华明等.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1).
    9、傅利平,顾雅洁.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5).
    10、王棚宇,王秀兰.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1).
    11、吕彬,杨建新. 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J]. 生态学报,2006(11).
    12、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4.
    *本文属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961040);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C0285)。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推荐访问:土地利用 效率 生态 评价 生态效益

本文标题:生态效率: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新视角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5/11867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生态效率: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新视角》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