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5 15:21:35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恢复、发展、壮大及转型,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它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文章正是从这一需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有助于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向多模式、高层次、现代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学;行政管理教育;全球化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崛起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相对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其中尤以封建行政管理模式闻名于世。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行政体制、官吏制度、监察制度、科举制度等仍为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所效仿,但近代之后,由于国势衰微,中国的行政研究逐渐消沉,以致曾经销声匿迹,到后来的恢复发展及壮大。
 
    一、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
 
    在中国的古籍中很早就出现过“行政”一词,《论语》、《史记》等书叙述了公元前841年“周公行政”以后的活动,而且比较深刻地阐述了古代的行政思想。中国早在周朝就设立“六官”,到隋朝演变为“六部”,即把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变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掌管百官的政事、户籍财政、文化教育、军队武器、司法刑狱、工程建设,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和官吏制度。并制定了各级官员德、才、智、能的具体标准,以及选拔、考核、奖惩、休假、退休等法规。中国的古代贤哲们在总结历代行政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为行政之本”、“财为庶政之母”等真知灼见,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管理
 
    中国现代意义的行政管理在西方国家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很快就予以重视,进行研究、翻译和引进。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参考国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行政管理思想,如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分立思想,中央与地方均权的思想,选拔优秀人才的思想等。在国内外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推动下,这时中国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凡是当时已有和随后建立的政治系,大都相继开设了行政学这门学科和有关课程。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学者撰著的行政学著作陆续问世。如罗隆基先生发表的了《中国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专家政治》等论文。1935年张金鉴的《行政学之理论与实际》,被称为中国最早最系统的行政学专著,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本行政学专著,并列为大学丛书。张金鉴《行政学提要》、《行政学典范》,1936年江康黎的《行政学原理》,张润书的《行政学》。这一时期翻译了国外许多行政学著作,这些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科研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引进和研究西方行政学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行政实践。1934年,“国民政府”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从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并出版《行政效率》半月刊。由于当时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行政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尽管如此,关于行政学学科的学术研究活动仍在继续积极进行。作为体现学科相对独立的学术团体——学会组织宣告成立。一是1943年春成立的“中国行政学会”,会员多为政府机关高级行政人员,注重行政实务的研究,并出版《行政学报刊》。二是1944年夏成立的“中国行政学学会”,会员限定为大学教授,为纯粹的学术研究团体。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
 
    三、解放初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及其中断
 
    解放初期几乎一切都在准备作新旧更替,真是百废待兴、千头万绪。高等院校很快开学上课,但又不能一切照旧,而对课程设置予以初步改革,行政学改名为“行政组织与管理”,行政法改为“政策法令”等。
 
    到了1952年,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和前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的从原来的规模较大的大学分离和独立,有的院系合并或取消。这时与行政学科直接有关的,就是原来所属的政治系被宣告撤销,这门和这类课程停止讲授。行政学改名“行政组织与管理”后仅存在不到三年,即告中断。这一中断一直延续30年之久。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行政管理学科的重建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工作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补课”。这些学科包括行政学在内从此才得以重见天日,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行政管理教育从此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倡导、酝酿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政府行政领域的改革愈加处在突出地位,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大会,政治学研究逐渐被重视起来。1981年在昆明召开了全国政治学年会和政治学规划会,对行政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982年中国政治学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第一届行政学习班,侧重讲授了行政学知识,为行政学发展在全国培训了一批骨干力量。
 
    1982年1月,知名行政学者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的文章,唤起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对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极大热情。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原劳动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形成了《记要》,向国务院作了报告,并将会议有关的论文和材料汇编成《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一书,在全国发行。这次会议为全国恢复和重建行政学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从此,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行政学方面的专门课程。此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便开始了筹备过程,旨在推动行政学研究和教育交流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于1985年7月创于刊。
 
    1985年3月,夏书章为主编,刘怡昌为副主编的《行政管理学》一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10万余册。自此以后,全国开始出现学习和研究行政学热。
 
    (二)恢复阶段
 
    经过几年准备后,从1986年开始,中国行政学的专业化教育终于得以恢复和重建,此阶段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主要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行政学类系所中恢复了本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教育,而后逐步兴办了行政学硕士专业。二是初步建立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体系。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定了将在中国建立公务员制度。这无疑给中国刚刚恢复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1989年政治风波的冲击,原定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计划被推迟,从而使得1990年---1992年间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然而不管如何,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了1992年时,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初成体系。
 
    (三)提高、深化、发展壮大阶段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确定了中国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因而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继续进行行政机构改革,并尽快建立已被拖延几年的公务员制度。1993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1993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暂行条例》。这些都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和一次严峻的挑战。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壮大阶段。此阶段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一些学校加到行政管理教育大潮中来;先前较早开展行政管理教育的学校对本身的行政管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专门的行政学院得以继续壮大。1994年9月,经过多年精心筹备的国家行政学院终于正式成立。
 
    1996年,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学在北京成功召开,开辟了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国际行政科学大会是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级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
 
    1996-1997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做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学专业的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即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四)转型阶段
 
    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正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网络化以及全球化经济等新时代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向多学科模式转型和开展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等一系列难得的全新机遇。我们的政府管理必须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廉洁、公正、法治和全球化等方向发展。
 
    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公务员队伍本身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的教育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它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在未来的管理中都必需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的需要,这些新的挑战使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发生了以下的几种变化:
 
    1、多模式发展。行政管理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诸多划分,在此主要涉及学科取向模式的问题。无论是从过去的学科归属,还是从现有系所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模式单一,表现最突出是政治学取向性。因为行政管理本身是必须由多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高度复合支撑的交叉领域,因而行政管理教育应体现出多学科取向以及与它们复合取向的共存性,发展管理学取向模式、经济学取向模式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取向模式。
 
    2、高层次专业化发展。行政管理专业向高层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高层次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外,还注重以在职公共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前的专业背景往往复杂多样,进入公共管理部门后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综合训练。
 
    3、现代化发展。信息革命所导致的网络社会的出现以及知识经济的出现,使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这就要求在本专业要开设电子政务,具有网上办公的能力需求。
 
    4、全球化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尽管民族国家还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有些公共事务的处置方面,过去由单一民族国家的政府或社会处置方式正在悄悄退出历史舞台。例如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世界性的恐怖活动等,面对这些将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单靠一国的政府处理是很难处置的,它需要一些国际性的组织或管理机制来进行协调,我们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也将适应这种要求,向全球化发展方向变化。行政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之管理,事关国家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全球化时代使各国政府接触的机会更多、合作机会更多,从而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更多。总之,中国在引进外国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及有关专题。中国的行政管理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了很大发展,也为全球各国行政管理的改进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郭小聪.行政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薛澜,彭超.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0.
    6、王宵静.中国行政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科技信息,2008.
    7、胡象明.行政管理全球化:中国的视角与机遇[D].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推荐访问:中国 发展过程 行政管理 研究 教育

本文标题: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5/11869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