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5 15:21:46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维护农民农地权益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而调动农民维护权益的积极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研究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现状,应用经济学原理,对存在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 
 
    一、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的表现
 
    当前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受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地区差异特点。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城郊农民维权意识高,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高;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农民农地权益维护意识较弱,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低。这两类情况在我国非常之多,以下是相关案例。
 
    2005年6月河北省定州市绳油村的数十名农民因反对低价征地,在荒地窝棚里“死守”土地。11日凌晨,这些农民遭到了二三百名男子突袭,造成6名农民死亡,51人受伤送院等(据《新京报》)。绳油村隶属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小油村乡,位于107国道定州段西侧,距定州15公里,距石家庄不足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经济价值高,农民维护土地权益的积极性高。
 
    2009年11月4日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对于迪士尼项目首期动迁成本的60亿元,被征地的人只关心自己能从中拿到多少补偿。于是为了增加补偿额,当地村民大兴土木,趁机搭建大棚。甚至连有些六灶镇(离征地范围几公里之外)的人也搭起了假山(假山的补偿金比大棚高)。虽然村民的做法违规,但由于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人多地少,地价高,土地价值大,特别是迪士尼落户后,川沙新市镇及周围地区瞬间成了“天价地”。所以当地农民土地被征收后,断了个财源,他们为维护农地权益不惜违规。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的岩兜村是个交通不便,地势崎岖,人烟稀少,房屋分散的小山村,村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土地大多荒置,土地的耕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额百分比很小,因为农业回报率低,农民耕种的收入少,所以土地价值很低。当调研人员问村民农地权益受损时是否会去维护权益,60%的人回答不会,30%的人回答不知道,10%的人回答会。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采取消极接受事实的态度,不会主动维权。
 
    地理位置优越地区因为土地地价昂贵,价值高,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大,而小山村的地理位置经济价值低,对于村中稀少人口而言,土地供过于求,价值很低,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很低。不同的社会经济概况决定了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的存在。
 
    二、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呈现地区性差异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土地价格高低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而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主要是由土地利润决定的。土地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
 
    (一)受级差地租大小的影响
 
    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郊区地理位置优越,但土地资源有限,土地需求量大,土地供不应求,价值高。而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土地地理位置不好,土地需求少,而且农村可耕种土地面积与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大,土地价值低,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呈现地区性差异。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所以等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相同、面积相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不相同,土地带来的利润不相同。级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个别资本利用了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自然条件,而比其他一般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经济发达地区的改善土地肥力措施设备比较完善,所以多数土地肥力程度更高。而且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地理位置优越,为开发利用土地节省了运输费用,成本低,收益高,投资商投入同量资本相应会产生较高的利润率,因此取得超额利润。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投资商纷纷购买土地,而土地资源有限,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地价就会上涨,土地增值速度随供不应求的加剧而加快。土地的价值很高时,土地带来的收益高,当自身合法农地权益受损时,农民维权的积极性就高。相比之下,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没有区位优势,投资当地土地的收益少,投入产出比低。而且农村限于经济落后,没有资金改善土地肥力,土地自然生产力逐年下降,传统农业产出低。所以土地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少,土地价值低,当农地权益受侵犯时,农民维权的积极性不高。
 
    (二)受人口密度的影响
 
    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人口密度较经济发达地区低,地广人稀,再加上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口流动性差,人民生活水平低,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少,对住房的需求量也小。农民产品大多是自给自足,生产过剩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能给农民带来增收,土地经济价值无法实现。再者是由于农民收入少,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低,生活简单,生活质量低,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低甚至无法发展。所以土地除了耕种功能外基本无其他功能,功能的局限性导致了土地经济附加值低。土地在当地人眼中的地位不高,价值不大。所以农民对于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不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动性高,农产品需求量大,农产品销售利润大,耕种土地的经济效益好。而且城市住房需求量大,房地产业利润高,促使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大,土地价值高,所以一旦农地权益受损,农民的维权意识高积极性也高。
 
    (三)受产业结构的影响
 
    据核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数据可知第二产业对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高于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工业。经济较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较完善,主要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辅以农业。厂房、员工宿舍建设需要土地量大。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对产房的面积要求越高,而土地总面积有限,所以当发展产业对土地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地价飙升,土地价格昂贵。当自身合法农地权益受损时,农民的维权积极性就会更高。而偏远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种植结构过于单一,且限于技术水平农村无法发展“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耕地产出低,纯农业户收入渠道狭窄,不易增收,农民收入随农产品价格上下波动而波动,稳定性低。而且偏远农村由于村落的分散性,再加上土地地势高低起伏不一,农业的发展无法形成规模,更不可能建农场发展混合农业。土地带来的收入少。由于农村的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后劲不足,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且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发展特色产业。土地经济效益低,无法满足农民追求稳定收入的生活需求,给农民带来的物质、精神享受都不高,土地价值低。所以农村如果不能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会高。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高低不一,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也不一样。
 
    (四)受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交易费用差异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主体不同,城市主要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农村则发展传统小农经济,城市的基础设施发达于农村,人均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城郊农民收入也比农村农民收入高。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的比例的大小不同。交易费用是指在一笔交易中,交易双方在买卖中产生的各种费用。二元结构的存在,阻碍了城乡农民平等的维护权益,也决定了维权的困难程度不同。当维权费用高于维权所带来的收入时,农民就会亏损,所以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农民来说维护农地权益的交易成本很高。从个人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农民不会去维权。而且农民法律意识不高,维权途径狭窄,成功维护农地权益的不多,所以农民的维权积极性低。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城郊农民经济状况比较好,比较能承担起费用,再加上文化程度比较高,法律意识比较强,维权胜算大,维护权益的交易费用相对比较少,所以维权的积极性更高。
 
    (五)受土地利用模式及经济效益差异的影响
 
    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土地利用模式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回报率低,农民利润低,同时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也受到实验室高科技农产品的替代效应的影响。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及购物者的从众心理,大众逐渐由购买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转向购买高科技农产品,产生了羊群效应。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由于农产品是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一大于零,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但是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农民的收入就会减少,从事农业的收入低,土地带来的效益不高。
 
    再加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间接影响。由于某些农民的农产品农药残余超标问题,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农民摆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信心下降,大多数消费者转向生鲜超市购买新鲜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使得农民摆摊销售的市场销售额下降,利润降低。迫不得已把农产品转卖给超市,超市从买卖交易活动中赚取价差利润,由于农民在交易中的被动地位,超市压低进价,导致农民收入不多,甚至收入小于支出。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少,农民对于继续种植农作物的发展未来缺乏信心,所以土地的价值就不高,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高。
 
    而城市及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模式多样化,可以发展高科技农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开发途径多,经济效益高。并且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农民对土地未来价格的心理预期高,所以不会轻易放弃维护农地权益。两地区土地的利用模式单一与多样之间的差异造成土地的需求量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低不一样,农民对土地的珍惜程度就不一样,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同。
 
    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等.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迪士尼地块首期动迁至少要花60亿[N].每日经济新闻,2009-11-13.
    5、上海村民抢建农用大棚 欲借迪士尼拆迁致富[DB/OL].东方网,2009-11-12.
    6、伍海平.加速农村市场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1).
    7、周天勇.维护农民农地权益的几个问题[J].理论视野,2006(4).
    8、刘顺伯.基于纯农业户角度谈农民增收[J].经济学家,2008-11-20.
    9、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一)[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10、陈立新.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7).
    *本文系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金课题“农民土地权益现状调研与分析——以福建为例”。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推荐访问:农地 积极性 经济分析 差异 权益

本文标题: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05/11870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