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11 15:02:23 |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临办发〔2010〕62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有关问题的通知》(临办发〔2010〕67号)的要求,为全面了解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课题组及时组建了课题工作班子,并分4个调研组于2010年5月25日至30日,深入到全市八县(区)15个乡镇、28个村、13个县级医疗机构对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截至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51个,其中:综合医院9个(市级1个、县区级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市级1个、县区级8个,乡镇分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9个(市级1个、县区级8个),卫生监督所9个(市级1个、县区级8个),县区级中医院5个,市精神病专科医院1个,市中心血站1个,县级佤医佤药研究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8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个,普通乡镇卫生院58个),农场医院4个,民营医院15个,个体诊所和学校厂矿医务室27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居)委会卫生室925个。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369人(不含村医生),其中:有执业医师1578人,执业助理医师536人,注册护士1278人,其它卫技人员977人,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1.8人(全省2.69人),较2005年增加0.17人;共有病床4562张,千人口拥有病床1.9张(全省2.28张),较2005年增加0.5张。2927名卫技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67.09%;347人取得卫生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其中,正高职称25人、占0.57%,副高职称322人占7.37%),687人取得卫生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占15.72%,3017人取得卫生初级技术职务资格、占69.05%。全市有乡村医生 1774人,其中有1556人获“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 87.7%。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具有1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276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下的1187台套、11-50万元的56台套、51-100万元的32台套、1000万元以上的1台套。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将卫生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

我市于2003年5月在云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八县(区)全面推行,提前3年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目标。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188.5万人,参合率达96.2%,较全省平均参合率(94.55%)高1.65%,筹资标准从2003年的人均30元提高到1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到30000元。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49607.64万元,累计减免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1059.26万人次、39570.06万元,基金使用率为79.77%,个人最高补偿达8.2万元。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全市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20000多平方米,装备了实验室设备;2008年开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从4种扩大到11种,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2009年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54.99/10万,较2005年的260.65/10万下降5.66/10万,比全省的传染病发病率190.18/10万高64.81/10万,没有发生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卫生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有序有效处置了1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人数和死亡率较“十五”期间分别下降48.94%和79.27%。

全市已建成1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个病毒载量检测室、5个CD4细胞检测室、12个筛查实验室和108个咨询检测点。2009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镇居民达98%、农村居民达90%。2005-2009年,全市共检测血清322980份,检出的感染者3946人。抗病毒治疗累计入组1256人,在治病人1018人。

(三)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高

认真组织实施“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在限价的基础上对参加新农合孕产妇实行免费住院分娩,不断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2009年,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75.59%(全省平均水平75.59%),较2005年上升27.84%;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9.21/10万(全省平均水平41.53/10万),较2005年下降13.83/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05‰(全省平均水平13.1‰),较2005年下降9.22‰。

(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0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7亿元。加强市、县、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新建或改扩建581个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305名,推广卫生适宜技术170余项。建立城乡卫生对口支援制度,共选派839名医护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使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市人民医院能够开展胸腔和颅脑一般手术,部分腔镜手术治疗在全省州市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各县(区)人民医院均能开展上腹部及普通外科手术,两个县(区)医院能够开展一般胸腔手术;10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上腹部手术,41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37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病理性产科;绝大多数村卫生室均能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市共开办中医特色专科11个,有27所乡镇卫生院开办中医科,有176个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自愿无偿献血率达100%,成分血输血达90%以上。全市卫生系统获得全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XX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五)党风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业行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和器械全部实行部门集中公开招标采购,全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或药房托管模式。医疗保健单位的七项综合满意度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四项综合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投入不足,目前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仍然适应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一是卫生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不足、设备简陋。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和县级急救站无工作业务用房,市人民医院尚无配套的医技业务楼,县(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62个乡镇卫生院、331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达不到标准。县(区)级医院均无核磁共振、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无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医疗设备,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仍以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老三件”为主,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县、乡两级较为突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达不到编制标准,全市共聘用1480名编外人员。全市在职在编的4369名卫技人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仅有4人、占0.09%,本科学历812人、占18.59%,专科学历2115人、占48.41%,中专学历1233人、占28.2%。

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高。市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处于全省州市级医院的中下水平,尚不能开展胸腔、颅脑较大手术和器官移植;大部分县(区)级医院不能开展胸腔、颅脑的一般手术;73个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42个乡镇卫生院还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村卫生室仅能提供常见病的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不高,还不具备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艾滋病疫情严峻,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共发现艾滋病感染者6048人,普通人群的感染率达0.8%以上,艾滋病的感染和流行还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是卫生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尚未建立统一的卫生信息系统和新型农村合作信息化管理系统。

四、“十二五”期间卫生改革与发展建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主要任务指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

――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30/10万以下;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全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镇达90%以上、农村达50%以上;

——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率达80%以上;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提供率达85%以上;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0/10万以内;

——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65岁以上常住居民的健康管理率达60%以上。

——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告知率达98%以上, 累计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率达到80%、CD4检测率达75%以上、配偶检测率达80%以上; 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达95%以上, 咨询检测比例达到80%以上, 知晓率达到98%以上。

(三)主要工作

1.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并随着国家和省筹资标准的提高,相应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推行“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和即时结算医疗费用办法。

(2)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到2015年提高到30元/人·年,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保障水平。

(3)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使用范围,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基本药物按购进价格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加强政策协调,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减轻群众负担。

(4)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民营医院发展。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实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改革目标。

制定和完善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民营医院发展的软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参与竞争,兴建民营医院和对部份公立医院进行改组组建股份制医院。

2.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合理规划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建立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骨干,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定位明确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新建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新建XX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计划2013年前完工投入使用。

——新建7个县级医疗急救站。按照合理配置和优化卫生资源的原则,除临翔区外,建立7个县级医疗急救站。计划2012年前建设1个、2013年建设2个、2014年建设2个、2015年建设2个。

——新建9个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业务用房。计划2012年前建设2个、2013年建设3个、2014年建设2个、2015年建设2个。

——改扩建县(区)妇幼保健院。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业务用房1200㎡,计划201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改扩建8县(区)妇幼保健院,计划2012年前建设2个、2013年建设2个、2014年建设2个、2015年建设2个。

——新建或改扩建县(区)中医院。扩建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双江县5个中医院,新建耿马县、镇康县、沧源县3个中医院。计划2012年建设1个、2013年建设3个、2014年建设3个、2015年建设1个。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按填平补齐的原则,改扩建5个中心卫生院和25个普通乡镇卫生院,计划2011年建设3个、2012年前建设5个、2013年建设10个、2014年建设8个、2015年建设4个。新建331个村卫生室,计划2011年建设72个、2012年前建设60个、2013年建设60个、2014年建设60个、2015年建设79个。

(2)改善设备装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增加市、县(区)综合医院设备装备。市人民医院医配置直线加速器等总价值5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计划在2014年配置到位;8个县(区)人民医院各配置核磁共振、数字化X光机等总价值2000万元的医疗设备,计划在2013年前配置到位2个、2014年配置到位3个、2015年配置到位3个。

——增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检验检测设备。市疾控中心配置总价值500万元检验检测设备,计划2013年前配置到位;8个县(区)疾控中心配置总价值各200万元检验检测设备,计划2013年前配置到位2个、2014年配置到位3个、2015年配置到位3个。

——装备7个县级急救站急救设备。每个急救站配置急救车各1辆,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除颤起博器、呼吸机各1台。计划2012年前装备2个、2013年装备2个、2014年装备2个2015年装备1个。

——增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备配置。按填平补齐的原则,中心乡镇卫生院具备200毫安以上双床双球管X光机、彩色B超、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呼吸机、计算机、救护车等医疗设备;普通乡镇卫生院具备200毫安单床单管 X光机、黑白B超、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简易呼吸机、尿分析仪、计算机等医疗设备。计划2011年配齐15个、2012年配齐20个、2013年配齐20个、2014年配齐15个、2015年配齐13个。

——增加市、县级妇幼保健院设备装备。市妇幼保健配置院总价值200万元医疗设备,计划2013年前配置到位;8个县(区)妇幼保健院配置总价值各50万元医疗设备,计划2013年前配置到位2个、2014年配置到位3个、2015年配置到位3个。

——增加中医院设备装备。临翔区中医院配置院总价值2000万元医疗设备,计划2015年前配置到位;4个县级中医院配置总价值各1200万元医疗设备,计划2013年前配置到位2个、2014年配置到位1个、2015年配置到位1个。

——增加市精神病医院医疗设备。市精神病院配置总价值200万元的医疗设备,计划2015年前配置到位。

3.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积极协调人事、编办、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逐年引进一批本科以上医学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医疗卫生单位,为每个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培养1名医学本科生,建立完善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编制标准配齐工作人员,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400人(2011年培养80名、2012年培养80名、2013年培养80名、2014年培养80名、2015年培养80名),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达20人、本科学历人员达60%以上;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专科学历人员达50%以上,其中本科学历人员达30%以上;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100%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专科学历人员达30%以上,本科学历人员达5%以上;乡村医生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达50%以上,所有的乡村医生具有执业证书。

4.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工作。

(1)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能力。狠抓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按照不同疾病防治要求,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治工作,认真总结和完善传染病综合防治模式;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防治,全面加强重大疾病控制。进一步扩大监测内容和项目,提高监测质量,加强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提升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疾病控制功能,开展培训指导和绩效考核,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能力。

(2)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建成机构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规范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对妇幼卫生长效投入和补助机制,广大妇女儿童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妇幼卫生服务,人口素质整体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专业化的卫生应急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全市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合理设置急救点,实现城乡急救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

(4)努力推进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按照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快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建设;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取证办公、车辆等执法设备基本达到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切实提高全市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市县(区)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综合考核机制,完善执法监督绩效考核制度。

5.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管,稳妥推进医院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治、专家预约制度的实施。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设备的配备,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十二五”末,市级医疗机构的床位数达到1900张,市人民医院能开展胸腔和颅脑的较大手术及具备器官移植的能力;县(区)级医院的床位数达到2000张能开展胸腔、颅脑的一般手术;乡镇卫生院的的床位数达到3000张,100%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0%的普通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0%以上的普通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村卫生室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医德医风教育管理、医德医风投诉监督、医德医风考核与评价、医德医风奖惩等制度,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医德医风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和流程,提高各类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6.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加强中医药服务服务能力建设,构成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建设中医特色专病专科20个,所有的综合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及30%的普通乡镇卫生院开办中医科,3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7.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力争建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系统安全的全市卫生信息体系。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社区(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品配送等业务协同及联动。以电子病历为重点,加快医院HIS系统建设,为医疗业务、医院管理、决策等提供支持,基本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的采集、整合、存储和共享。

8.切实搞好爱国卫生工作。

结合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推进农村改厕,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继续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0%。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开展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100%的医院建成无烟单位。

(四)“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议(略)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充分认识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提高卫生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

2. 制定和完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增加卫生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建立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完善卫生投入管理机制,盘活卫生存量资源,提高政府资金利用效率。

4.加强舆论宣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调研课题

课题组组长:市人大副主任

课题组副组长: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推荐访问:医疗卫生 事业发展 调研报告 加快 水平

本文标题: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11/12209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