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成功探索

发布时间:2022-04-13 15:11:38 |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成功探索  
——关于“xx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引言  近年以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不仅在总量上迅速扩张,而且在结构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与现实需要。近年来,xx省xx县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一领域努力创新和实践,进行了较有成效和借鉴意义的探索,从“兴业保”到“连心锁”,从“惠农通”到“金水道”,其信贷模式的创新,有效破解了涉农机构金融需求量多面广、信用机制不健全、抵押担保不足与金融机构贷款营销难、风险防范难的矛盾,收到了和谐共赢的社会效果,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理论思考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它的实质在于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弥补制度性缺失,通过发掘信用资源,解决风险分散和担保问题,激发潜在需求,寻求有效信贷机会,逐步改变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脆弱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其农村金融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从需求角度来看,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主体是分散与集中并存的,而更多的是较为分散的;二是单个主体的需求量参差不齐,有大有小,而更多的是小规模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需求种类具有多样性。因此,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应与多元化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应依据不同层次的需求、生产组织模式,探索不同形式的信贷业务创新开发和推广机制。通过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架构,形成新的信息流,解决融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寻找生产、流通中的中介组织,形成信用共同体,分散信贷风险;通过授信管理,发展和培育一批忠诚度高的客户,帮助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把风险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来把握、操作和实施。   

   

二、xx县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背景  

xx县位于xx南,毗邻xx省xx市,是一个平原农业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镇x乡,xx个行政村,耕地xx万亩,人口xx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比80%。由于地上无山,地下无矿,自然资源匮乏,该县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一是以xx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全县涉x企业xx家,固定资产达30亿元,从业人员3万余人,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二是以蔬菜、畜牧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经济,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畜牧业以出产肉牛为主。  

在过去的较长时间内,县域经济严重“供血不足”、农村金融“血脉不畅”的现象在xx县比较突出。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6.4亿元和27.5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仅占新增存款的24.1%,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1500元。县域金融服务的总体状况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投入、政策性金融无权投入、合作性金融力不从心;政银企信息交流不畅通,项目资源不足;信用环境不成熟,政策扶持和风险规避机制滞后;金融产品单一,总体上还是“存贷汇”老三样。  

对农村金融变革和创新,无论政府、央行还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希望寻找到一个能够撬动全局的支点。在政策引导下,xx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以改善金融生态、完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增进银企对接、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竞争优势为抓手,多方联动,开始了一场旨在破解“三农”金融需求难题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促使农村资源转化为金融信用,并让农村、农民手中的市场资源流动起来,建立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产品模式。  

   

三、xx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创新品种和信贷管理模式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兴业保”贷款  

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2004年10月挂牌成立的xx第一家会员制非盈利性社团公司,其所办理的“兴业保”贷款对象主要是以xx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为了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2005年初,人行xx支行协同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考察论证工作。调研组认为,公司制的纯营利性的商业运作办法,追求利润最大化,担保费用较高,条件苛刻,当地不适合采纳推广;而全部由政府通过财政性投入来建立担保基金的形式,无形中增加了财政的风险,还容易导致企业缺乏市场机制约束、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意识、产生道德风险等问题。调研报告同时指出,xx企业相对集中,信息对称,企业之间的信誉和经营状况互相比较了解,推行互相担保切实可行;大部分企业设备比较先进,价值较高,一旦发生风险,设备便于处置,采用担保中心反担保形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设备不能抵押、金融部门有资金不能放贷的矛盾。经县委、县政府组织金融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法人代表多次探讨论证,最终确定了信用担保运行办法。  

担保中心按照“入会自愿、互为担保,合作共盈、促进发展”的原则,吸引中小企业入会,募集会员基金。担保中心的基金由财政先期投入300万元,以后逐年追加,入会企业可自愿交纳基金10-50万元。中心开办费、办公费由县财政解决,以减少会员企业的融资成本。县信用联社和担保中心联合对会员企业的资产、经营、盈利和信用状况进行考察,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和入会基金的多少,由信用社为每家企业授信,担保中心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担保”的方式为会员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如:被评为AA级的会员企业最高授信额度为:入会基金的5倍+固定资产净值的16%。如果入会基金为20万元,固定资产余额100万元的话,可以获得共计116万元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企业随时可以申请贷款担保,担保中心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担保中心成立以来,会员企业担保基金由成立之初的870万元增加到2985万元,累计为会员企业发放“兴业保”贷款1300笔8.1亿元,余额21929万元。“兴业保”贷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贷款额度高。担保中心会员企业08年综合授信额度达xx万元,单户最高授信额度达xx万元,基本满足了中小企业生产中的流动资金缺口。二是风险低。自2004年运作以来,累计投放贷款8.1亿元,没有一笔贷款形成风险,并成功收回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xx色织厂等3家100多万元的贷款本息。三是效率高。会员企业在授信额度范围内,只要流动资金不足,仅需担保中心提供担保,一般情况半天之内,信用社即可发放贷款,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四是利率优惠。会员企业贷款执行利率相对同档次的其它农户、商户、企业平均低1.1-1.2个百分点。  

xx担保中心的成功经验被称为“xx模式”,已有豫鄂陕等地50多个市县前来考察学习取经。实践证明,这种担保贷款模式符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既体现了政府产业扶持引导政策,增强了金融部门和企业的信心,又体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的互助合作。  

(二)农民担保协会“连心锁”贷款  

随着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大批拥有专业技术、从事运输、收购、规模化种养殖的农民急需资金。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作模式的启发,xx县于2005年9月尝试组建农民担保协会。即按照“联合互助,诚信经营,共同致富”的设计理念,采取资产抵押、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发展有资本积累、信誉良好、专业经营程度高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成立农民担保协会,形成互信、互助、互保和相互监督、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在特色农业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乡镇,按照“农户自愿,信用社引导,大户牵头,村委协调”的原则,以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为担保方式,成立“种养殖户信用担保协会”;在城乡结合部,采取资产抵押、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发展有资本积累、信誉良好、专业经营程度高的个体工商户,成立“个体经济担保协会”。农民只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项目,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拥有固定资产不低于20万元,社会信用好,无违法违规记录,足额缴纳1万元以上的担保基金,便可以申请加入会员。信用社根据担保基金额度和全体会员提供反担保资产净值确定贷款额度。如果会员贷款到期后不能归还,其所提供的担保资产将交担保协会处置;资产处置后仍不能还清信用社贷款时,由担保协会全体会员相互承担连带责任担保。截止2009年3月份,xx县已建立各类贷款担保协会32个,吸引会员214户,收到担保基金352万元,累计发放协会担保“连心锁”贷款5630万元,贷款余额2910万元。  

 农民担保协会“连心锁”贷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险共担,农民担保协会完全是在农户自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会员的经济状况、经营能力、信用好坏、人际关系等相互了解,协会会员相互监督,自发性强,并把固定资产进行了反担保,大大降低了贷款的风险。二是贷款额度较高,每年协会成员的最高授信额度等于入会基金4倍加上反担保资产的20%,比如农民入会基金10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那么最高授信额度可以达到46万元,适应当前农村个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手续简便,协会会员使用贷款时,只需协会会长、副会长代表签字,便可以到信用社办理授信额度内贷款。四是利率优惠,农民担保协会贷款执行利率较同档次的其它农户、商户平均低1.1-1.2个百分点。五是信贷效果显著。由于靠经济纽带把会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农户扩大生产经营的投资热情,会员之间还能互相监督和反馈市场信息,实现共同致富。  

xx县农民担保协会的成功运作,是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又一创举。xx市政府在该县召开现场会,在全市金融机构和涉农部门中进行了“xx模式”成果推广。  

(三)“公司+协会”封闭贷款  

xx公司在xx县建立x个千头肉牛育肥场,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经考察论证,xx县农村信用联社确定了“公司+基金”资金封闭运行模式。具体做法是,xx公司和县政府分别出资500万元缴存县联社作为担保基金,联社向公司发放贷款4000万元,并在该公司设立营业网点,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和划拨,对信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肉牛深加工后销售款项,须优先偿还信用社贷款本息。这种模式的建立运行,既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的问题,又确保了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安全。  

(四)“安贷宝”信贷业务  

2008年以来,xx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大力实施“信贷+保险”信贷创新模式,为农民创业开辟绿色贷款通道。县信用联社与县财产保险公司合作,联手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安心意外伤害保险。利用“安贷宝”业务,能有效地为农村信用社承担因小额贷款农户意外伤害造成的信贷风险,消除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农民创业的后顾之忧。具体操作步骤:一是借款人按贷款额的0.25‰的比例入保,信用社按保费的35%~40%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二是农户凭借保险单在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三是借款人向信用社承诺,约定该保险第一受益人为信用社;四是农户归还贷款,信用社相应归还保险受益权。  

“安贷宝”具有“小投入,大保障”的特点,在投保该险种时,每1万元贷款每月只需2.5元钱的保费,贷户普遍能够接受,收到了农民创业所需资金有保障、农信社小额贷款无风险、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的三方共赢的效果。  

(五)“农贷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xx县长期坚持抓好“创建信用乡镇、评选信用村、户”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并将小额信用贷款逐步扩大延伸到农村商业、加工业等领域。当贷户需要贷款时,由本人持“一卡、一证、一章”(即:守信卡、身份证、印章)直接到到所在乡(镇)信用社的信贷专柜或向发卡社的任意一个客户经理办理贷款,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和保证担保。目前,全县已建成信用乡镇4个、信用小区4个,评选信用村85个、信用户43260户、守信工商户161个,授信额度86790万元,守信卡贷款余额达35296万元,累计到期收回率达99.7%。实践证明,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小额农贷方式,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物的难题,农民只要讲信用、能按期还款,有产业支撑、有还款来源,就可得到小额贷款,得到循环的、持续的、便捷的金融服务的支持。  

   

四、xx县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全方位推动政府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创新提供环境支持和政策支撑  

一是以金融生态建设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共建体系。2000年以来,人行xx支行相继组织开展了以培育农村信用和信贷支农为目标的“一卡两村五户”活动(2000年),以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2001年),以重塑社会信用为核心的“一创双评”活动(2003年),以构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平台为目标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活动(2005年9月)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工程(2007年)等。县委、政府下发了《xx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职责层层分解,纳入了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督查评价,通报评价结果。二是落实银行债权,优化执法环境。通过建立黑名单企业共享信息库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制度,4年来先后制止逃废银行债务行为3起,金额4000多万元。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结力度,加大对审结案件的执行力度,2010年县人民法院共执结涉及金融债权案件64起,执结率93.03%,执结标的额230万元,到位率72.1%。三是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出台了《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奖励办法》、《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等,县政府每年拿出财政资金200多万元,为担保机构补充担保风险基金,对创新金融产品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并前瞻性地出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地方财政贴息办法。四是规范中介机构服务。联合工商、物价等部门规范抵(质)押、担保、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适当降低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政策审批、抵押登记、价值评估等配套服务。  

(二)多层次搭建金融产品创新平台  

一是加强窗口指导,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信贷投入 支持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入方式,增强金融创新意识,找准市场定位研发特色产品。二是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由人行牵头,县发改委、财政局、企业局、各金融机构等部门参与,定期对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展评估和推广,对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供专家决策。三是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先后4次召开金融产品展示会和优质项目推介会,及时筛选出好的产品和项目,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有效对接,2009年银企签约贷款金额3.28亿元,其中有2.1亿元以上为涉农创新贷款品种。  

(三)着力拓展涉农金融创新的外延和内涵  

一是定期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下乡”、“金融服务进农家”、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活动,面对面地对企业、农户策划融资,把金融创新产品送到基层用户手中。二是创新业务流程,针对县域经济主体经营灵活、资金需求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提高融资服务效率。三是推广“阳光信贷”,实行贷款条件、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五公开”,积极适应贷款需要“短、频、快”的特点。四是指导和协助县农信社建立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实行差异化利率服务。五是加强金融创新效能监测,对全县重点项目信贷的进展情况、信贷创新产品的配套金融服务情况、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信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款情况等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分析,为金融机构提供调研信息和参考,促进了信贷产品创新。  

   

五.xx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效果  

(一)激发了金融机构创新活力  

自2005年起,xx县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以来,金融机构共推出5大类32项金融创新产品。其中,中小企业信贷创新产品12项,信贷支农创新产品11种,惠民便民创新产品7种,保险创新产品2种。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制订完善了包括行业、客户、利率等方面一系列授信政策,针对不同融资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如,县工行新推出了贸易融资贷款和金融租赁贷款;县农行推出了“金穗惠农卡”贷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品种;县中行着力拓展个人抵押、住房按揭、消费等零售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市场;县建行开设了法人企业透支账户,账户最高透支限额为3000万元;县农发行探索商业性信贷的信贷管理模式,对xx企业贷款实行余额管理方式,对纯购销企业实行累放限额管理方式,对“仓单质押”方式申请贷款的企业,不受贷款额度限制。各金融机构还通过开展金融创新竞赛活动,调动和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增强了创新产品的实效性  

通过实施“金创助力”工程,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客户的实际需求,以追求提升创新产品的实效性为目标,实现了创新产品研发带动和细化升级。有9种上级研发的金融产品得以改进。县农村信用社已研发了“金水道”船民贷款、“金钥匙”仓储质押贷款、“雁回归”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和“粮满仓”收购粮棉油贷款,发放“金水道”贷款35笔3130万元,为xx贸发公司发放“金钥匙”贷款1760万元,为xx公司发放“雁回归”贷款690万元,为个体工商户发放“粮满仓”贷款7000万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其中“金水道”贷款,是信用社在借鉴“兴业保”贷款模式的基础上,研发的专门为船民量身定做的贷款品种,实行船舶抵押和水运公司发展基金担保的“双保险”模式,受到贷款支持的xx公司的营运能力由原来的20万吨达到现在的40万吨,营运能力提升了一倍,年纯收入将增加到1000万元,同时,财政创收每年可达到3000万元,信用社增加收入近300万元。  

(三)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通过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导和推动,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贷服务失位与错位问题,缓解了制约xx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和特色农业融资瓶颈问题,切实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开拓能力、客户筛选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和金融服务功能,为基层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提供了有益补充。截至2010年10月,17种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贷款余额达xx亿元,扶持400余个中小企业成长壮大;15种农业信贷产品贷款余额达xx亿元,惠及800多个村集体和6.1万农户。  

(四)形成了银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实现了金融产品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达到了涉农资金放得出、能收回、涉农部门得实惠、金融机构增效益的预期效果,实现了资金的顺畅流通和增值。止2010年10月,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xx万元,盈利面达100%;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不良贷款比率为xx%,同比减少14.5个百分点。同时,金融产品创新也扶持和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小企业和特色农业得了蓬勃发展。止2009年10月,全县中小企业税收贡献率和就业贡献率分别达到69.6%和73.1%,同比分别提高了4.5个和5.1个百分点;蔬菜、畜牧养殖业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7.04亿元、21.58亿元,实现增加值10.22亿元和9.77亿元,合计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04年的55.1%提高到2008年的62.4%。  

(五)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  

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对守法、合规、诚信经营的经济主体予以政策优惠,对违规及失信的经济主体实施政策限制和罚诫措施,由此产生的正向激励和典型示范效应,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信用文化的发展,加快了“信用xx”的创建步伐。xx乡养猪大户赵某,见到左邻右舍加入农民担保协会后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为了重建信用、获得资金支持,主动向银行归还了逾期多年的3万元贷款。又如,xx镇政府为支持某村种植、养殖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协调乡财政拿出资金归还了该村多年前的历史遗留贷款本息共12万元(此前已申报为呆帐贷款)。  

   

六、xx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启示  

(一)政府主导、合力而为是关键。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在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承担着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培育产业、依法治债等“杠杆”作用和加强银企信息交流、提供配套政策支持的“桥梁”作用。因此,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金融、财政、保险、发改、农业、中小企业局等部门的系统合力,做到多级、多部门联动,才能把工作抓好抓实。  

(二)社会信用建设是核心。金融产品的创新研发需要以较为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和有效的信用保障体系为后盾。金融产品的创新,其本质是信用的创造或信用替代产品的创新。如果信用环境不佳,信用资源不足,债权保护不够,金融资产流失严重,金融产品的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应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大力培植诚实守信的微观信用主体,健全对守信或失信行为的奖惩机制,推动农村整体信用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各类信用担保中介组织,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鼓励、引导担保机构增资扩股,扩大资本规模,提高担保能力;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动产、提货权、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新产品和农村宅基地、林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方法;推动有关部门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在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  

(三)必须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涉农金融产品创新要紧密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结合涉农经济实体的实际需要,要特别注意地域性和适应性,不能贪新求洋,别的地区使用的不等于本地也适用,城里的不一定适合农村的。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发展方向和经营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培育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客户群,提高对市场的自主把握能力,要紧紧在保证安全、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发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  

(四)必须加强创新产品的研发与维护。应建立起激励银行业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有利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信贷创新风险补偿基金,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对金融创新活动应进行规划设计和统一管理,对产品研发提供完善可靠的信息支持,建立统一、清晰的产品创新流程,促进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的协调配合。对于已经面市的创新产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改进,定期开展评估,及时总结提炼和快速复制推广,防止创新产品出现市场适应性差、存在潜在风险、寿命周期短、业务量小、可复制性差等问题。  

   

   

推荐访问:和服务 农村金融 探索 方式 创新

本文标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成功探索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13/12342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成功探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