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泛爱众读后感(共合集)

发布时间:2022-04-22 17: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泛爱众》读后感(一)

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
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
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
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相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或者,财物只与他人应该慷慨多布施;
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
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回报他;
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泛爱众》读后感(二)

通过学习《弟子规——泛爱众》篇,我深刻的感受到快乐不取决于你的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只有与人为善才是最快乐。为善最乐!

乐善好施、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一直流传到至今,而今又出现了一位当代的雷锋——郭明义!三十年来他人生的意义就是持之以恒地对爱心的坚持与追求,对奉献的践行和执着。与人为善能让社会更加和谐,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那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事实上,人世间许多人生活的并不快乐,并非都是因为他们贫穷或者富有,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没有找到快乐之本。其实,人的善心善念与快乐同在、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就是快乐之本。

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大度,善于听取他人建议,哪怕是逆耳之言,同样为君子处世之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遇事退一步,学会包容他人,是与人为善的一大境界。

与人为善,善怀善意,一个眼神,一句提醒,一个微笑,都是小小的善意。对待别人的成绩不可以有嫉妒,应为之欣喜,由衷赞美。对待别人的失误不可以成自己幸灾乐祸的理由,要给予真诚的帮助。

为善最乐,多参与一些慈善、公益活动,尽自己能力所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善举会使身边的朋友得到快乐,只有身边的朋友快乐,你才会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善意!只要我们真正的理解与人为善!自然拥有了快乐!“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

为善最乐,真诚善念乐施好舍!只有这样,好人才能得到好报,人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

弟子规《泛爱众》这篇中,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那个人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勉励他的时候,他听到你这样赞叹他,他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对自己,也是劝勉自己,看到有人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他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法。

平时工作生活中宣传他人善行和美德的事并不多,我们又能听到多少赞美他人的话语呢?太少了。我们总是条件反射似的把别人的美德和成绩缩小一些,把自己的放大一些,再极端些就是只宣传自己的“美德”了。

而我们在企业里更应该多鼓励、多赞扬他人。假设有位同事表现很好,但领导没有发觉,时间长了他的内心会有失落感。作为同事,公开场合或私下里,就应该把同事好的表现说出来;
同时,如果有机会跟领导沟通的时候,也要把他所做的贡献如实告诉领导。这样这位同事会觉得很安慰,就会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领导也会觉得你是个重全局、大公无私之人;
这位同事也会对你有感激之情。

“道人善”不是拍马屁,“道人善”是真心的流露,是自己内心的触动与认同;
拍马屁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夸耀别人,内心或许并不认同。这两者在结果上也是不一样的:“道人善”后,自己会去实践和学习;
而拍马屁,拍拍也就完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日后的行为。

赞叹别人的善行,一方面能激励本人,再接再厉地去做好事;
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人闻知善行,增加善心,升起效仿之心,培养和聚集更多善的力量。这样可以改变当前好事不做、好事难做、做了好事担忧的怪现象。社会的合理秩序就像一个天平,微小的不平衡就会发生较大倾斜。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让天平往善的方向上倾斜。

宣传别人的善行,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就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你影响我,我影响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断弘扬正气,使得同事和家庭之间更加和谐有序。如此互相欣赏,同事团结,企业哪能不蒸蒸日上?

《北欧众神》读后感

wang90

出于好奇,读完了这本具有神话色彩的小说,虽然文字不多,但每一章都属于一个独立的小故事,章章又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让人读起来完全身临其境。对于西方神话的认识,我只能说出漫威的阿斯加德和雷神托尔或者是圣斗士星矢中的十二黄宫而已。而这本书让我对西方神话有了新的认识。

洛基

在整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洛基了,与漫威故事身份设定的不同,洛基作为奥丁的血盟兄弟,一直扮演着一位倒霉的搅局者,无论是矮人铸造雷神之锤时,巨人创造众神之墙时,还是巴德尔之死中,不得不多,这个邪恶的狡诈之子,让人笑的合不拢嘴。但又不得不说,洛基是一位有勇气的智谋家,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时,第一个站出来的一定是洛基,但最后背锅者也一定是他,不像是雷神一样伟大,但有了洛基的存在,才有了众神英明的衬托吧。

理解不了为什么英俊帅气的洛基会有三个非人形的孩子,可能这也是众神排斥他的原因之一吧。

芬里尔

洛基的长子芬里尔是一个十分悲情的角色,身为巨狼,一出生就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经历了三次镣铐后加束缚,终于在诸神黄昏前挣脱了束缚,参与诸神之战,并一口咬死了奥丁,但他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被奥丁的儿子维达杀死。

咬齿者和磨牙者

咬齿者和磨牙者是一对有趣的CP,他们作为雷神的座驾山羊,真的很传奇,托尔在巨人国之旅中,为了让大家填饱肚子,便烹饪了这两个可怜的小家伙,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小家伙,竟然在被食用后还能复生,不过希亚费没有听托尔话,偷摸的用匕首划开了羊腿,吸走了骨髓,而耽误了行程。

弥米尔的头颅和奥丁之眼

弥米尔是奥丁的舅舅,守护着一个智慧之泉,禁止别人去破坏。但通过亲戚关系的奥丁,靠近智慧之泉,就是想喝一口泉水,在以一只眼睛的代价下,奥丁终于完成了心愿,在我看来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做法,但就是因为这个做法,让奥丁的那只眼睛可以一直放在智慧之泉里,通过泉水可以让奥丁看得更清晰,看得更远,这正应了那句话,你想拥有什么就去追求什么。

奥丁在喝过智慧之泉后,竟然献出自己的舅舅去做人质,导致弥米尔被砍掉了头颅,在拿到舅舅头颅的时,奥丁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就像是设定好的一样,把舅舅的头颅放在智慧之泉里,陪着他的那只眼睛,静静的感受着现在和未来。

读《乌合之众》有感

15公关1班 杨丹丹 1501104112 近来,有机会读了社会心理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乌合之众》,感触良多。在20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写了一本心理学专著,来表达对法国民族文明的失望与不满,就是这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他以一个心理医生的视角,解剖人类内心中隐藏的心理毒瘤。

初读此书时,感觉勒庞就像我们时代里的一个“愤青”。他保守而冷静,言辞犀利,对一切既有的判断不以为意,毫不留情的揭开人类的虚荣之心,揭露诸多关于集体的丑恶与缺陷,将种种可悲的人性、群体性摆出来让人们自己审视。他的言论仿佛在颠覆着我们以往的世界观。

勒庞在开篇就提出这是群体的时代,不论是罗马帝国的衰亡还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无不体现着人民思想意识的变化。人民的思想作为一种群体力量,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射向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群体的时代。

但是《乌合之众》一书却用大篇幅的文字展现了一旦个人融入群体,往往会削弱才智,弱化异质。一个人如果从个体变成群体成员,相对而言,他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下降。看到这,我想到了中国一直以来的群体观。“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等等一些句子总是正面展示了群体的凝聚力,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群体暴乱、合伙犯罪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个人在群体里待久了之后,他的能力往往会被群体催眠,受到某些暗示就会变得冲动,不受控的做出一些行为。轻则是“中国式过马路”,凑足了足够的人就可以闯红灯;
重则是“聚众闹事”,危机社会财产和安全。

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群体的力量,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颠覆的总是群众。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总是能凝聚在一起,这不仅是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感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英雄注定是孤独而伟大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就是描述了英雄的悲壮和伟大。时代铸就英雄,我敬佩哪些怀着“保家卫国”“先国家后个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在勒庞看来,当人们融入了一个群体后,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而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而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中人也往往会更加容易相信一些不切实际的说法。就像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大锅饭”制,因为在集体中,任命轻易会相信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言“三年赶英,五年超美”,以及在人民公社化中,个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责任感降低,最后导致无数资源的浪费。然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个人失去了隐藏在集体中,轻松从集体中平均获利的途径,不得不依赖个人劳动力,而且要想获得比人更多的粮食,个人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种竞争的刺激下,中国粮食产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个人融入群体时,智商往往会降低。

不仅如此,群体中的个人也会因为群体数量上的势不可挡,做出平时不可能做的狂暴举动,这点我非常认同。因为,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往往很难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诱惑。但是当他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譬如,1792年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屠杀事件。当时,在大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巴黎成千上万的市民几天之内虐杀尽关在监狱里的僧侣、贵族一千五百多人,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不放过。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极刑现场,妇女们以一睹贵族受刑为荣,这些平时里的店员伙计、家庭主妇,都相信自己的正义行为是在消灭“共和国的敌人”。同样,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事件,运用此理论就可以解释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疯狂行径,他们失去作为个体时的理智,只知道接受极端的感情和观念,还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一经煽动鼓舞,便形成了一股极为疯狂可怕的力量,这时理性完全被压倒了,对我们的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稍加观察现在社会的一些恶性案件就可以发现团伙作案的案件数量特别多,当犯罪嫌疑人是孤身一人时,他往往不敢犯罪,但是当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人因为机缘巧合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不顾法律的约束,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就如今而言,公众情绪力量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勒庞说:“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公众情绪力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了。近年来,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的力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发生的“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事件”,最初就在微博得到爆料后,得到了大量的网友关注,公众的愤怒情绪被快速点燃。也正是因为公众的高度关注,南京南站铁路公安局迅速采取行动,开展行动,两天之后就锁定了“男子”,并依法进行了处罚。之后,未成年少女性侵事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性侵方面的事件,其中不乏很多儿童的父母。“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事件也在公众情绪推动下得到良好的解决,预防儿童被性侵方面相关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在这次事件中公众情绪正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力量。

由于群体受到无意识动机的支配,群体成员喜欢用脊柱思考,所以群体的情绪是多变的,且往往会非常冲动极端。而且,群体中的人容易相信一些事情和说法,缺少理性逻辑思维,对暗示也会轻易接受。在如今的时代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出现了一个相关的词语就是“网络暴力”“键盘侠”“网络喷子”等等系列词语,无一不体现公众情绪带来的强大的负面影响。俗话说“人眼可畏”、“三人成虎”,都体现了舆论的可怕之处。就近些年而言,网络用户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普及,而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真假难辨。很多公众人物会因被爆出一些负面新闻和出演了某个角色等等情况而受到网络暴力。例如,吴京的电影《战狼2》在票房如日中天的时候,四川九寨县发生了地震。网络暴力的矛头一下指向这个为了电影别墅都抵押出去的吴京。这些网友的主要观点是:你电影票房那么高,电影里也宣扬爱国主义,地震了就该捐一个亿。一些网友更是以各种暴力语言“逼捐”,一直宣传正能量的公众人物却因为一场地震遭到了一些网友的“网络暴力”,实在让人唏嘘。然而,网络暴力的破坏力甚至能要了你的性命。近年来,因为不堪承受来自网民的网络暴力而自杀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感慨生命易逝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是否因为一些谣言或者公众人物的举动口出恶言。在公众情绪处于高度敏感时,当感性成为公众情感的主流时,往往一些人的无心之举就会刺痛了公众敏感脆弱的心,这些行为在公众眼中就会显得那么可恶,导致公众群起而攻之。勒庞曾经说过:“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公众——这个庞大的群体的一些正能量的事件和“网络暴力”的对比之下,展现了群众和舆论的力量。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虽然书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但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和评价都我们能够在盲从之中带点儿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怀疑。每一个都处于不同群体中,群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读《乌合之众》有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最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这本并不是很厚的书却精致、深刻而犀利的描述了当人们形成一个群体时别样的心态。作品本身的学术性,加之译本与原著的差距,读起来还是有一点小困难的。读罢关于群体的一般特征,我恍然大悟,原来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群体,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个人是最简单的构成,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采取行动,这些个性并不一定在个人聚集成群后依旧保持下来;
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很多人站在一起,这只能称之为拥挤,也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群体。只有当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时,才构成心理群体。

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似乎有些玄幻的滋味,但现实确实如此,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复杂多变的,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个人融入群体时也是如此。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周围的一群人都做了,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坏事都不例外。八荣八耻观的提出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群体心理的特征,提倡好的道德,摒弃不好的恶性,从而引导社会群体走向和谐社会。

心理群体最惊人的特点在于,一旦构成群体的这些个人获得了集体心理,不论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时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者智力,不论他们之间相同与否,他们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将发生变化,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正如书中所说:“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发生,或不会变成行动。” 前不久的“抢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群众反映强烈。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非典时期的抢购食醋、板蓝根、八四消毒液等的回忆想必也历历在目吧。毛主席说过:“团结就是力量。”也许有着诗人豪情的他也忽略了一点,团结形成的群体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让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此时团结产生的力量有可能会帮倒忙吧。

书中在分析心理群体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时指出:群体更容易让人丧失责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
群体间有着传染的现象,就好像无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随时为集体利益牺牲恶人利益;
受传染的影响,群体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细致分析后,群体在我心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诡异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体的存在,有时可以引发最血腥的暴行,有时却又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就可以将其唤醒。

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群体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公众情绪的高涨与泛滥并非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社会在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从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890年—1920年间,美国如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相对幸福、公正的社会,抑或是1976-2006年间,西班牙如何从佛朗哥年代的压抑、封闭,变成了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新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纳入世界,对于民意狂热的现状,我们应做冷静理性的认识,不应消极悲观,更不应盲目乐观。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让一种模糊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的信仰。如果当这种夸张和单纯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能够主宰群体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在的处境只是个过渡阶段。虽然前面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我们终能走过去。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充满激情和变化的年代,能够见证这样一段独具特色的历史,但我由衷地希望它快点过去。

思考的力量

—读《乌合之众》有感

群体的力量是什么?群众史观该怎样理解?康德的传统伦理哲学与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的同与异?在拜读了被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称为“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乌合之众》后,我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本书的作者古斯塔勒庞,一位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和政权更迭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预见到“随着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现代生活会逐渐以群体的群合为特征”。

群体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勒庞认为“进入群体中,人的个性便堙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诚然,庞勒在该书中的偏见很多,但庞勒在群体心理学研究中触及的问题,不论在他之前还是此后,是一切思考民主问题的人们所难以回避的。“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群体并不是因为真理,尤其是“社会真理”,是只能在“讨论中成长”的,它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而在群体中,人往往会放弃思考权力。在人多势众、义愤填膺时不妨好好进行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缺少了理性,是否成为了“乌合之众”的一员。人类总是不断地思索,也许偶会有休息之地,但我们不应永远躲在安全而狭小的休憩地之中。毕竟,思考是人不断向上的最大推力。

《乌合之众读后感.》

群体,群众,大众,乌合之众。如果不纠结的话,这些词大概可以等同。勒庞那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就同时用了其中的两个。当然,在他严谨的学术思维中,群体是分异质性群体和同质性群体的,而他关于乌合之众的讨论,就仅仅指的是异质性群体。他的观察是深刻入微的,关于群体状态下个体意识的消失,智力的下降,感情的变化等群体特征,一般人都是可以有直接体会的。但将这些归结为妇女、儿童、野蛮人的特点,则不能不说勒庞心底深处的某种偏见限定了他更广阔的思维。在中国哲学中,大智若愚一直是一种境界。代沟的出现,到底应该说是新一代不进取还是前辈们智力下降了,即使用成人规则来判断,哪一个聪明的成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

群体冲动易变暴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夸张而单纯,偏执专横而保守,有一种独属于群体的特殊道德。那简直可以说是群体的特权,大概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人”,无所指却无所不指。从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抽象的大问题,但用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却是一个关于“1+1>2”的生动例子。

在勒庞的讨论中,群体观点的形成有其社会的渊源,群体的推理能力十分低下同时又富于极丰富的想象。这一点我绝对赞成。这个问题也可以变成全民民主与专制的对抗。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实现民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人各有异”的不可改变的事实下。有时候绝对的民主就变成一堆平庸无用的烂东西,甚至还能制造出某种危险。

关于“群众需要宗教,实在是十分无用的老生常谈”的断言,我以为这又是勒庞的一大智慧的判断。所以,信仰、宗教从来没有离开过社会的视野。至于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范围,所谓“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的间接作用和”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的直接作用,自然有更多的学科(比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去探讨,而且可能会更加实用更加深入。也许还可以期待,人类可以在进一步发展与前进中推翻这种经典的判断或者做出另一番演绎。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1]

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已被译成十几种语。《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勒庞在他55岁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将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如今随着传媒的发展例如微博和论坛将大家的感觉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群体性表现越来越明显和广泛,如何自省以保持群体之中我们的独立性是《乌合之众》所能教给我的。

勒庞对于群体心理精确且准确的描述常常让我对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茅塞顿开。这是一种可怕的,仿佛直觉一般的深刻感受力。纵然是心理学著作,其观点也常常受作者心理的影响,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表现出的对群体决定的否定和失望,这无疑是对古典民主学说的重大打击。阅读此书,偶有所想,想哪写哪,以飨读者。

勒庞认为,在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会导致群体并不接受讨论和矛盾,总是倾向于用一个口号式的简单的观念来归纳复杂的问题。在群体之中,理智逻辑和智商通常会大大下降直至低于孤立的个人,此时的感情——可能提升到极高或是极低的境界——则会上升到更主导的地位。这种感

觉通常是夸张、极端而简单的,不能指望群体和个人一样会有复杂微妙的感情——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一概拒绝。例如TG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
告诉农民群体,打了土豪之后,就会有宝贵的生产资料田地。简单直观,易于实行。为何轮子能够影响到高级学者大学生和官员?也是因为在群体之中的个体的理智会下降,而轮子在其观点中提出一些正确且合乎情理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并不是他一家专利而是普世价值只不过偷拿来用而已)让群体首先认同,进而全盘接受那些荒谬的观点——记住群体通常是非黑即白的,因此容易夹私货。而在陪审制度的法庭中,有经验的律师会着重注意陪审团中某几个深受敬仰的大人物的反应,以便针对性的取悦这些人,从而影响到整个陪审团群体。所以无论是陪审团还是太平绅士,如果其本身对于心理学没有涉猎,则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比如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的判决也或多或少的受此影响。因此聪明的做法就是引导感情走向和暗示想法。这也是为啥能言善辩的大律师备受推崇的缘故。在港片或是英剧中,常常会看到陪审团悲悯天人的感叹某个凶手杀害孩子和妇女要求从严,也会看到对于为了孩子犯罪的母亲的宽容和忍让从轻发落,这些事例就极好的证明了正是陪审团的感情而不是逻辑在影响着法官的判决。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选举。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候选人通常需要进行很多演讲来宣传自己,而演讲无疑是煽动群体的一个极佳手段。听众作为一个暂时的群体,依然表现出群体通常有的智力低下的特质。演讲是带动其情绪最好的方式,但是由于群体想法是多变的,因此需要多次重复的演讲来巩固其成果,而一旦想法在群体中植根,那么同样也是不容易清除的。如何进行有力的煽动呢?候选人通常针对不同的群体,对该群体通常最仇视的对象——例如工人仇视老板——进行批判。并会口头许下诸多诺言,这会产生巨大的效果,但对未来并没有约束力,因为这需要不断的观察,显然选民不想费那个事。所以这会陷入一个奇妙的现象,即既然候选人的承诺通常无法兑现,其公选出来的总统其行为没有代表民众的利益,而总统实际行为虽然并不代表民众利益,但由于是群体选举被接收的,其对于群体产生影响并不困难,因此会让群体产生总统的行为既是群体所选择的结果的想法——哪怕真实情况是背后利益集团的决定。这对于民主自由是莫大讽刺。

群体选择某种意义上不过是种族无意识的向往和需要。领袖的影响力很小程度.因为提出的证据,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名望,因此一旦威信扫地,影响力也随之消失,因此也存在去世之后才敢于质疑。比如老毛,比如张居正。

随便写写,颇多错漏,但无疑的是,这是一部醍醐灌顶的理论著作。

T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读书笔记

11101130006多吉次仁{交流生}

-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 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是法国人勒庞1894年写的一本研究群体心理的名著,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并畅销全世界。他的这本书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共同属性或者利益取向的群体所会产生的群体效应的这种心理现象。勒庞探讨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群体的分 类”、“选民群体”等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而且所有的探讨都具有令人震撼的理论说服力量。用大法官霍尔姆斯先生的话说,勒庞在这本书中表明,他具有“脊髓中的本能”,只有在极少数思想家中,才能看到这种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本领。于是,这本书的价值对于全人类是非常巨大的。

一、对《乌合之众》的理解与看法

(一)、有着保守主义立场和精英意识的勒庞,对“群体”这个社会现象充满了恐惧与鄙视。他认为“群体”是依赖“英雄”而存在的。在“英雄”缺席的条件下,“群体”往往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

极权主义系统、民族主义系统、殖民地系统、或曾经有过民族救亡历史背景系统的知识分子对这部书有天然的排斥性。《乌合之众》对“群体”精神的颠覆性话语,不啻于从内部或精神上,瓦解着一个民族用于政治斗争的所谓“集体力量”。但是勒庞对“种族”与“群体”其实是有非常清晰界说的。“群体”,不是“种族”全体。种族精神代表文明状态,

而群体精神则代表野蛮状态。从共同体这个层面看,群体精神敌不过种族精神。种族精神才是共同体间的质的规定性,而群体精神则是变动不居的。群体精神其实乃是种族精神之敌——意味深长的是:一些种族主义者并不了解勒庞清晰的界定和深邃的洞察力。

勒庞对权力、对领袖与群体的关系,以及领袖如何获得权力的奥秘,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他率真地说出了领袖和权力的真相。但在我看来,《乌合之众》事实上更像是对传统中习焉不察的“英雄话语”与“领袖崇拜”的解构。它告诉人们,一个未经启蒙的群体对传统与谎言有着多么深切的迷恋与盲从,而多数人的暴力——即使在民主政体之下——是多么地容易生成(苏格拉底就是死于具有民主传统但被激怒的雅典民众,而罪名之一却是他“说话太有道理”)。

在造就了个人迷信盛行的时区,领袖对“群众运动”的依恋其实一如群体对领袖的依恋。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对称的平衡关系。领袖其实是永远高高在上的;
运动中的“群众”也即“群体”,则在尊严缺席却自以为获得忠诚品格的激情中,匍匐于 “自愿做奴隶”的疯狂中,沦为领袖的工具。勒庞将被 “牧”之“民”俯首甘为应声虫的驯服心理展示给人看。当此之际,阅读者的精神仿佛蓦然遭遇陌生也即真相,豁然憬悟中不免有了戒惕。而犹为令人惊悚的是:领袖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他知道“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他也知道“群体”有着令人着迷的“服从的欲望”,所以领袖知道他怎样做或做些什么,他的臣民们也即运动中的“群体”就可以一千遍一万遍地重复“乌拉”或“万岁”;
就可以“百分之百”地投票选举他来做

总统;
就可以几乎无意识地在经营水果或蔬菜的小卖店里帖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之类的纸糊标语;
就可以在统治者的世袭制度中吟诵“慈父”的恩情;
就可以对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民主政体这类“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保持一种距斥心理;
就可以坚定地维护恩准的“传统”或所谓的“爱国主义”;
就可以对划定的“敌人”以一种类似野蛮人 的蒙昧状态生成令人望而生畏的仇恨,不一而足吧! 这一切,是领袖最喜爱也最希望看得见的风景。

在勒庞分析的对象——群体与领袖——中,理性的权利总是亏空的,或者说,总是被搁置的。而激情或疯癫的权力则无所不在。正是这种“大众心理”,造就了“顺民”、“暴民”或“臣民”,而“公民”则远在天边。

“群体精神”盛行的时代,启蒙者早已被他们禁止言说;
先知被割断喉咙;
个性化的信仰被大众所嘲弄;
自由主义者的意见被视为“反动”;
贵族被冠以“最卑贱”的粪纸招牌,已经无力创造并领导文明;
集体无意识的潜流推动共同体投入疯癫。“乌合之众”操练出无与伦比的破坏力量,就像毒菌一样侵蚀着人类道德的胴体。

三、对勒庞的《乌合之众》的质疑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我并不认为群体一定是低智能的,我感觉这太偏激了。太肯定的东西往往走的是极端,有时它并不能概括特殊情况。以下列出几点:

1、群体缺乏推理能力,所以不具有批判精神。“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

它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如果真如他勒庞所说的群体没有推理和批判精神的话,那么历史上人民群众对压迫自己的阶级和制度提出的反抗和举行的每一次起义,岂不是都是盲目的、毫无根据和意义的吗?都是无劳之举?

2、在勒庞眼中,群体缺点会比优点多很多。其实,群体的信念和精神统一性可以使群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和产出十分伟大的行为,群体的力量是不可小窥的。统一的意志,成为群体的强大的精神支柱,直接指导着群体的行动。历史上很多的成功革命,有哪个是没有人民大众的支持的呢?大众的支持力量几乎是一场革命的决胜之道。群体可谓行动上的巨人!再说到一个班级,如果这个班级没有共同的信念,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像一盘散沙一样任风吹散,那么还怎么办成班级共同的一件事,比如,春游秋游怎么组织,大家众口难调最后谁也去不成。

3、群体中个人利益的暂时消失,以及相应的犯罪意识的混灭,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勒庞称群体中的个人会失去责任意识,我认为并不十分恰当。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群体中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对不好的行为不负私人道德意义上的责任,群体是个\\\"无名氏\\\"的作用外,很可能还因为他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是“主人翁”。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他会不自觉地自我渺小化,把自己日常经营的目标与它对立起来,从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个人目标同样也是没有价值的。

四、总结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抵制家乐福”为何会声势浩大?我想从《乌合之众》一书中就可见一斑。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

对于一个观点,接受的并不是或者仅仅是其结论,更重要的是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要一直保持对于社会情绪的适当怀疑态度。这是读完此书我获得的最大警醒。因为在群体里面,个体意识将被群体无意识掩盖,由于群体的狂热的情绪,个体将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如果个体不能清醒的保持与群体适当的距离,其就很容易去影响一个人的独立判断,就很容易随大流走,人云亦云,千军万马走那危险的独木桥。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的钻研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固执,如果别人的论断有着充分的论据和正确的逻辑思考,我们也要放下身段去借鉴和学习,正所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老师焉!!!

“乌合之众”的思考

——读《乌合之众》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1895年就出版了,很难想象我们还能在117年后看到这本书,并且其观点对我们这个时代或是以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使我们深思和讨论。正如罗伯特.墨顿所言,《乌合之众》的功能是发现问题。勒庞的确发现了关于群众意识、行为的问题。但作为乌合之众中的成员之一的我 ,对其观点并不完全认同。

勒庞在书中提到“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在我看来群众的行为如何,群众中的领头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群众中某一个人的倡导,群众的的意识和行为,受当时整个环境和气氛的影响会很大。“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而这句我认为他说的大部分是对的,因为我并不认为群体的智力总低于孤立的个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的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这样说的话,比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四人组成的小组变成了群体,但群体中个人的自觉的个性不一定会消失,他可能会在接受组长任务前自己事先做一下准备,像搜集资料或调查。勒庞在书中一直在贬低群众的智力甚至还断定妇女和儿童是最没有主见的人。如“群体一般只具有很普通的品质,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为何不能完成需要很高智力的工作”,我想说要完成一部电影,盖起一栋栋高楼,完成发射航天飞船,研制药品新配方等,群体在其中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果说它完成不了很高智力的工作,那你来试试完成一下他们所干的低能工作。在这点上,勒庞的观点是片面。我们从这里也可想到有时候1+1是小于2的。”“产生这种误认的经常是妇女和儿童——即最没有主见的人”要是武则天看到了这句话,可能会找勒庞的茬。

在书中,我也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当读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在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的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他们如果是单独考虑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同意。”,我就在想,这所谓的群体意识能否打动欧美文学史中的,泼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这四个最吝啬的人,哪怕是使他们从裤兜里掏出一便士,我已经认为是奇迹了。书中提到“维持罗马帝国的根本不是武力,而是它所激发出的一种虔诚的赞美之情。”“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它很快就会表现为一种崇拜。”

我赞同他的这个观点,老师们要想学生都去听他的课,那就应使学生对他产生敬佩之情和崇拜,而让其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出席该课堂的信仰。这听起来挺像宗教信仰,只不过是对象变成了老师而不是观音菩萨或是如来佛祖。勒庞的这个观点同样在如何使产品,个人或是国家受到崇拜的问题上适用。当读到群体的信念时,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十分认同“提比略、成句思汗、拿破仑都是可怕的暴君,但躺在坟墓深处的摩西、佛祖、耶稣和穆罕默德,对人类实行更深刻的专制统治”全世界存在着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对人类的控制比其它的宗教更深。从何能看出宗教对人类的控制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美国要对耶路撒冷,这个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发动战争,后果将会如何呢,我就认为再多的美国大楼也不够这些教徒炸。宗教对人类的信仰、意识有着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统治着人们的意识,当然这也由于个人自身的原因,寻找精神支柱有关。我难以想象,当群体对信仰麻木不仁时,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当人们失去对道德文明、偶像明星、国家、组织、爱情亲情、宗教信仰时,这个世界会变成如何。

书中谈到群体的意见多变的原因,其中说到报业的发展,不断的把完全对立的意见带到群众面前,这里是我想到了现在的大众媒介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就譬如,报纸吧,通过报道,提及到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我们不知不知觉的会站在病人利益的这一边,总是认为医生是错误的。这跟报纸通常报道出来的消息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当记者不负责任没有通过点查清楚就来发布消息时,误导大众。而我们也可以想到大众对媒体的依赖,怀疑精神的缺失。大众媒介的发展确实带来不同的观点,造成群体意见的多变,但更重要的是群体中的个体们应学会如何对待这些消息,并保持自我。这里也关系到一个大众群体对大众媒介的反作用,所以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意识会越来越独立,在群体中的个体也会保持自我的意见,不随波逐流。倒回去讲群体意见的多变,我不得不提到老师对学生的意识影响,从小学到大学,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老师的意识传输,我们从对老师的百依百顺过渡到怀疑主义。当然在其中书对我们意识也起着深刻的作用。

刚看起这本《乌合之众》时,我直接跳过序言,看正文,开始还是认为蛮有兴趣,但到后来有点看不下去,毕竟是一百多年前期的思想,不过还是坚持看完整本书和序言。因为原著是法文,而中译者冯克利应该根据英文而翻译成中文的,文章中有一些语言读不懂,没有什么逻辑使我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有可读行的。对大众的意识的见解有着我们值得深思的部分。

杨苗苗 071010142010级广告10班

《乌合之众》读后感

————群体的悲剧

姓名:严国立班级:12级4班

在看《乌合之众》这本书之前,有一些问题会经常困扰着我。如在文革时那些人为什么可以如此的盲从与狂热?在日本德国发动二战时士兵为什么可以如此残忍与兽性?为什么给苏格拉底判刑时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辩护?等等。这些事情给我的感觉就如同本书所说的,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当人身处在群体中的时候,人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对外界只能做出本能的反应。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之前的一些问题似乎有了一种较为有说服力的解释,也许这些事情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悲剧。

我认为本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书第一卷中关于群体心理精致的描述,勒庞从群体的一般特征,感情和道德观,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这几方面十分精彩地给我们展示什么是群体心理,这就间接地给我们证明了群体性的悲剧是怎样发生的。在第二卷和第三卷勒庞解释了影响群体心理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但后两卷和第一卷比起来较为逊色,远远不及第一卷。群体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呢?我从勒庞的书中得到以下几种解释。

首先,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在法律上有一个原则叫“法不责众”,个人在群体中意识到人数越多越不会受到惩罚,甚至说在群体中消失了个人利益和目标的人会变成一个无名氏,而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法律,对这样的无名氏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在群情激奋的气氛中,群体往往会做出狂暴的举动,群体中的个人好像穿了保护套那样,胡作非为。所以在文革时,红卫兵的打砸行为如此肆无忌惮,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法律已经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个体,他们是一个群体,在群体中他们是无名氏,他们是没有犯罪感的。第二,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他们不擅长于推理,所以他们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易于接受暗示。二战时,希特勒煽动民族仇恨将整个德意志民族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群体中的个体已经失去思考的能 1

力了,他们已经不会考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也不会考虑犹太人该不该被灭种。这时的德国人民只会在他们那神经质的元首指挥下做出本能的反应。第三,当群体是受某种高远的理念的激励而行动时,它便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自我渺小化,把自己日常经营的目标与它对立起来,从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个人目标同样也是没有价值的。当年,日本打着爱国的旗号,建立“东亚共荣圈”对我国进行侵略。他们的士兵一定是怀着一腔热血,以为是在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业。

以上的群体心理诱发了群体性的悲剧,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群体性的悲剧不仅是毁灭了一方的人生,毁灭的是在这个剧里的所有人。所以我常常思考,在文革中,作为一个个体,他受时代的影响,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不得不做,他们甚至是受到他们煽动鼓舞或是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吗?就如同书中所说,群体中的个体是“无名氏”,如果要定罪,那么该如何定性?

这本书是在一百多年前写的,那时还是殖民地时期,世界上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进入工业文明。尽管一些观点比较偏激,但对群体心理的描述还是很符合现代的。甚至有时我觉得我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如钓鱼岛事件国人的打砸行为、对热点事件的反应,似乎很多事情不假思索,对外界做出的反应通常是本能和狂暴的。人如何避免在群体中保持清醒?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不然我们只会成为少数人的工具,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简·爱》读后感(共10篇)

《爱心树》读后感(共10篇)

规矩与爱读后感(共10篇)

唤爱读后感(共11篇)

爱国读后感(共8篇)

推荐访问:读后感 合集 泛爱

本文标题:泛爱众读后感(共合集)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422/12703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泛爱众读后感(共合集)》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