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十二篇
《乌托邦》读后感
我第一次真正有些了解乌托邦这个词汇的意义,要拜《奋斗》这个电视剧所赐。那个“心碎乌托邦”是那群在人生路上艰苦奋斗的青年人的疗伤之处,他们在那个他们自己定义的乌托邦中可以暂时忘却在奋斗路上所受的伤痛,可以慢慢恢复元气为下一次出发做准备。我那时对乌托邦的理解就是一个逃离尘世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可以舒心的生活没有那些让人头疼不已的烦心事。于是我向往有一天能找到属于我的乌托邦,在那里平淡幸福的生活。
到了大学才知道乌托邦不仅是一个梦、一个理想圣地,它还是一本书,一本由托马斯·莫尔所著述的关于一个名叫乌托邦的地方的书。其实莫尔能够详尽的知道关于乌托邦的一切要感谢一个冒险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这个冒险家游历了许多国家,喜欢流浪自由,不喜欢束缚,他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遗产给了自己的兄弟,自己扬着风帆踏着风浪开始了冒险之旅。他睿智沉稳,具有很高的哲学造诣。就是他将那个他居住了五年之久的理想国度介绍给了莫尔。拉斐尔是个令人敬佩的人,我佩服他乘风破浪的勇气,佩服他面对危机时的沉稳执着。
读完《乌托邦》这本书,我对莫尔这个生活在都铎王朝时期对于我们来说很遥远的人才有了一些较为深入的认识,才感觉这个伟人离我们其实也挺近的至少在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的层面上是的。我在想乌托邦或许已经在莫尔的心中建筑了许久了,也许莫尔已经偷偷在那方土地上生活了许久。对于莫尔这个古老的哲人心中总是有种敬畏感。我读了他写给他的好朋友彼得·贾尔斯的信,感到莫尔是一个有些可爱的人。
他很忙忙到只有偷睡觉和吃饭的时间才能把自己心中的乌托邦写成书分享给每一个向往它的人;
他很认真认真到不放过关于乌托邦的每一个细节。他说他愿做老实人不愿装聪明人。出身富裕的莫尔对于劳苦大众的痛苦给予深切的同情。他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厌恶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
他认为财产私有是罪恶的根源,严厉批判造成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英国圈地运动。他主张要根除盗窃这样的犯罪行径只靠严厉的刑罚是不能根除这些弊病的。他认为严厉处罚盗窃犯是越法的,对社会不利。对于盗窃,这是过于严厉的处分,但又不能制止盗窃。仅仅盗窃不是应处以死刑的重罪,而除盗窃外走投无
路的人,随你想出什么惩治的办法,也还是要从事盗窃。在这点上,英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一样,很类似误人子弟的教书匠,他们宁可鞭挞学生,而不去教育学生。你们对一个盗窃犯颁布了可怕的严刑,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给以谋生之道,使任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这个道理就好像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莫尔是非常反对圈地运动的,他认为它是造成盗窃成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重要原因。圈地运动将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他们失去了生存资料,转而去劳动市场上找工作又经常找不到,窘迫的生活逼着这些人只能走这两条路:
一、盗窃(盗窃被抓住要受绞刑)
二、沿途讨饭(沿途讨饭有可能被当做到处游荡的不务正业的游民抓进监狱)莫尔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恢复佃农对土地的所有权,让佃农重新回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控制垄断,振兴农业和织布,让那些找不到工作在家的人适得其所。对于国王为了个人利益剥夺民众的现象,莫尔作了激烈的批判。其实只有民众普遍富裕了那么国王自然会拥有许多资源财富。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处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乌托邦》当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关于院经式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比喻。柏拉图做了一个经典的比喻:哲学家看到人们走出涌上街头,浑身被经常的阵雨淋湿但却无法劝他们进屋躲雨。哲学家们认为这种情况下至少自己是安全的,对于医治别人的愚蠢,他们是无能为力的。进而比较指出哲学家何以有理由不参与管理国家。
乌托邦是个风景秀丽不易被外人进入的美丽岛屿。岛上有五十四座城市,无不巨大壮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势许可的情况下,其外观无甚差别。乌托邦社会实行公有制,那里没有一件东西是私有的,他们的房子是要每隔十年就要用抽签方式调换房屋。他们的房屋很漂亮,整段建筑的住屋后面是宽敞的花园。四围为建筑的背部,花园恰在其中。每家前门通街,后门通花园。乌托邦人酷爱自己的花园,园中种有葡萄、各种果树及花花草草,栽培得法,郁郁葱葱,果实之多及可口实在让人垂涎欲滴。这样看来乌托邦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重视农业,一天只工作六个小时,每天都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与现代社会相比真是相当惬意呀!
他们的家庭规模被严格控制,家庭中长幼有序。其实说实话我不喜欢他们为使城市人口不过稀也不过密,规定每家成年人不得少于十名,也不得多于十六名,将一户过多的人口抽出,以填补人口不足的一户的做法。我无法想象如何在一个家庭生活了许多年然后这样自由组合家庭,也许乌托邦真的达到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这种境界也不得而知。
在很大程度上乌托邦是个公平的社会,但是我发现这个公平的社会竟然仍然存在着奴隶,奴隶要做那些特别繁重的劳动,他们跟普通的乌托邦人民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天差地别的,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莫尔身为上层社会人士的局限性。
乌托邦社会的婚配习俗很有意思。他们在选择配偶时,乌托邦人严肃不苟地遵守在我们看来是愚笨而极端可笑的习惯。女方不管是处女抑或是再嫁女,须赤身露体,由一位德高望重已婚老妇人带去求婚男子前亮相,同样,男方也一丝不挂,由一位小心谨慎的男子陪伴来到女方面前。我们笑这样的风俗,斥为愚蠢。乌托邦人却对所有其他国家的极端愚蠢表示惊异。他们认为人们在买一匹花钱本不太多的小马,尚且非常慎重,尽管这匹马差不多是光着身子,尚且不肯付值,除非摘下它的鞍子,取下全副挽具,唯恐下面隐蔽着什么烂疮。可是在今后一生苦乐所系的选择妻子这件事上,他们却掉以轻心,对女方的全部评价只根据几乎是一手之宽的那部分,即露出的面庞,而身体其余部分全裹在衣服里,随随便便和她结成伴侣,如果日后发现什么不满意之处,就很难以融洽地共同生活下去。其实这个习俗乍一看很野蛮但是细细想来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是要坦诚相待吗?但是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人,经常对待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遮遮掩掩穿着厚厚的伪装,让人分不清善伪。我们光是花在鉴别真伪的时间就不是个小数目。现代社会与人交往真的好累,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不愿让人真正了解自己。如果我们都能像乌托邦人一样那样希望别人坦诚同时自己也坦诚对人那该多好,那会省掉多少麻烦。乌托邦社会还实行一夫一妻制,对于对婚姻不忠诚的人会给予严厉的惩罚。总体来说,乌托邦的人民整体幸福感很高,它是许多人向往的理想胜地。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经常感到无以复加的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缓解自己身心疲惫的乌托邦,然后逃离一切。祝福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然后能够幸福快乐。
品读《乌托邦》
理想国、乌托邦、世外桃源、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这些美好社会生活的代名词,都是人们超越现实生活,摆脱一切感情的干扰和心灵的束缚,静思默想后,把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美好理念的影子投射了出来。一言以蔽之,就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乌托邦的国度里,一切都是平均享有的,所以那儿达到了普遍的幸福。那儿的公民都是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他们享受收获劳动果实的幸福滋味,他们只拿自己需要的那部分,达到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完美搭配。
在那金钱是粪土,人们自然不贪钱,于是就砍掉了烦恼,铲除了罪恶。莫尔说:“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 如今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内心总是被金钱所蒙蔽。
在那,人们热爱学习,视它为一件乐事、一种享受、一种荣耀。他们渴望提升自我修养,充实人生并增长阅历。教育是主动,人们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一心一意地刻苦专研,人人都可以是精英,这样的社会怎能不昌盛。
在那,人们感恩造物主的恩赐,他们格外注重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城市是雄伟壮丽的,乡村是难以言语的纯净。他们高兴地按照大自然的旨意,去追求人类所独有的耳、眼、鼻、耳之乐,在静静的夜晚体会星空的璀璨,闻扑鼻的花香和食物的味道,听美妙的音乐和鸟儿的歌唱。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这就是乌托邦人对德行和快乐的看法。
莫尔的《乌托邦》这本书,理念自成体系,它不是维护统治的宣传词,也不是巩固宗教信仰的赞美诗,它只是一个善良的思想家对现世丑恶的颠覆。莫尔的思想建立在中世纪手工业基础之上,固然跨不出时代局限,但其伴随着智慧和美德而具有的超强洞悉力却突破了时代局限,与每一个善良而仍旧心怀希望的后人产生共鸣。
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择相信存在于未来世界的至善,不管它有多么遥远。
莫尔生活在16世纪的都铎王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国王是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只知横征暴敛,动辄施以极刑,日后也是这位国王要了莫尔的性命。贵族们疯狂投入资本原始积累,圈地养羊,将农民逐出家园沦为流浪者,甚至为生活所迫沦为乞丐盗贼。对此莫尔毫不客气地诘问“你们始而纵民为盗,继而充当办盗的人,你们干的不正是这样的事吗?对于时代的种种丑恶,莫尔大胆地挖掘出了万恶之源,他的结论是跨时代的,他的结论后来得到很多思想家的引用。
我想赞美的不仅是莫尔的先进思想,还有其对人性至善的坚信。乌托邦国民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们的邻国有的贪婪,有的嗜血,种种丑恶他们看在眼里,却不受熏染。他们保持勤劳、质朴、善良、无私的美德,乐善好施,不与人为难。
最喜欢书中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仰视星辰乃至太阳,何至于竟喜欢小块珠宝的闪闪微光。”经济学上都说金银货币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金银给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丝毫不亚于积极作用。种种积聚财富为乐,珠光宝气,自以为美的例子都昭示了金银财富怎样将人性扭曲。莫尔对其所做的颠覆是,金银在乌托邦人看来是可耻的标志。而物资是按需分配的,在全民参加劳动的情况下,物资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不会有囤积居奇,也没有人会因为物质上的缺乏而走向犯罪。
把人性中善的本质能够得到最大发挥,而恶的因子因为环境的优裕而受到抑制,这就是理想的社会。
沉浸在乌托邦的美丽中,乌托邦思想与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一点的交汇融合。但一切皆是逃避!这是圣人的无奈。他们看到的是现实世界的另外的一个世界,内心投射出的影子。所谓的乌托邦的圣地,只是一场梦,一场唯美得让人震撼的梦,梦醒后,我该如何
面对犀利的阳光?而后,如何把我的灵魂,从乌托邦逐出… 尽管如此,但我宁愿相信这份恬淡和谐的生活就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
读《乌托邦》有感
“乌托邦”,经常在一些文章中会看到,而一般来说都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或不可能得到的惋惜之情,大有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桃花源”之意。乌托邦一词现在常用来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表示某些好但却无法实现的建议。而由之衍生出的“乌托邦主义”也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理论之一。
乌托邦一词正是出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由“乌托邦”原意——“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就大概能理解它的大体意思。而这本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书名中的“最完美”——“完美”一词已足够让人唏嘘不已,却又“讽刺”般的“锦上添花”,成了“最完美”,岂能不让人觉得“荒谬”?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只是白痴的痴人说梦,相反,他是借由痴人之口道出“似乎”存在的桃花源的美好的一切,进而讽刺当时社会惨状。正如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英国罪恶的“圈地运动”,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猛烈抨击。早在14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由于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需求量越来越大,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部门。大封建贵族为了牟取利益,于是用暴力剥夺大批农民的大量耕地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用来饲养牛群,历史称称之为“圈地运动”。这段“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历史给莫尔以很大的刺激。可以借用弗洛姆.马尔库塞的话“不健全的,-病态的,压抑的,异化的社会”。面对那个病态的,异化的社会,莫尔幻想一个公正合理的理想新社会的到来,试图唤起当代人们的觉醒。
在乌托邦,财产公有化是它的最大的特征。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共产主义”。
在乌托邦,全部社会财富是大家所公有的.不管什么产品,用的还是吃的,都汇聚到每座城市的几个指定的市场.家家户户到市场领取全部所需要的东西,不付钱,不付任何代价,也不受数量限制。在乌托邦岛里“没有穷人、没有乞丐”、“一切为大家所公有”。可以说,整个乌托邦就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家庭。但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并非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在人人劳动的前提下、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我想,也许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按需分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实现的,或许说它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人人劳动”也许在一段时间是可以暂时实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惰性”就会在安逸的生活条件逐渐显现。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自觉性,自制性,在可以偷懒的情况下,为何不“小小的”“休闲”一下呢?于是,时间一长,由于竞相暴露的“游手好闲”,本来一向自觉的人也会开始加入其中——这也是人的丑恶本性之一:自以为自己在追求所谓的公平,其实只是变相的利己行为罢了,殊不知自己的丑恶早已迫使自己抛弃了美好!
为了增加和积累社会财富,人人都须参加这种有益的劳动。更让人觉得心生向往的是乌托邦没有贵族、地主等,没有二流子,没有乞讨为生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贵贱之分。相反,乌托邦人牢牢地树立了务农为本的观念,特别重视农业劳动农业是很受尊敬的一种劳动。无论男女,从小就在学校接受农业教育,并到田地上实践.城市中每个公民都须在农村住两年,以种田为业。具有慈善价值的是,剩余的物资会用以接济邻近贫困的地区,但决不允许浪费。
不得不说,托马斯.莫尔对于未来的美好前景构想是十分细致,专业的。在文中,他还对教育制度,城市规划,卫生健康作了详细的构想。在乌托邦,规定不论男女都要接受教育,都要经常读书,并且要把它培养成终身的习惯。同时,他们也十分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并非一味的推崇本国文化而排外。城市人口也有十分严格的限制,一旦超出限额,就要迁到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反观当今中国,因为人口超生而“突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社会冲突与矛盾,不得不为作者的“宏图远虑”而赞赏不已!在乌托邦,每个城市都有四个医院,并且其中设施完美,药物齐全,医生经验丰富。这样,从很大方面抑制了传染病的传播。试想,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实现之,不仅仅意味着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国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也会剧增,进而影响一个国家整体风貌。
当然,作者在幻想他的“理想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时代的限制,具有狭隘性。财产公有,意味着国民会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在按许分配的前提下,很少会有人想去创造更多不会属于自己的财富。乌托邦的婚姻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他们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是难以忍受的行为发生。同时犯有罪行的是不允许再婚的。一方面,它保障了婚姻的神圣性,但另一方面,它也抑制了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犯有罪行的人并不能被剥夺获得幸福的权利。在婚姻自主的当今社会,不得不说,书中的一些关于婚姻的限制具有时代的限制性和狭隘性。同时乌托邦的社交生活中也显现出了“尊老”的思想,人们统一在食堂用餐,而一旁坐着年长的人,这意味着吃饭是在重重的规矩的约束性进行的。于是在不知不觉间人们的个性就会被压抑,从而人的个性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消磨掉了。
乌托邦无疑为我们对未来美好构想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蓝图,也在激励着人们不断为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也许在有生之年不能实现,但却足以为之而奋斗不止了!
读《乌托邦》有感
“乌托邦”——子虚乌有的地方,包含了人类的多少美好向往。从记事起我就听到过“乌托邦”一词,它是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我就一直在想,乌托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有人说它美,美到荒诞,那它究竟又是怎样地虚幻美好、不切实际?如今,我有幸拜读了莫尔先生的这部作品。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叙述了一个航海家走进了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么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熬的悲惨负重下。在书的第二部分,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海岛,财产共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不受数量限制,却也从来没人多领。在乌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学会至少一门手艺。每个城里人都要先去农村住满至少两年,以种田为业。人们每天吃食堂,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就足够了。小孩儿必须上学接受知识与品德教育。乌托邦人没有贫富差距,鄙视金银,金银被用来做马桶和罪犯身上的枷锁。岛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十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乌托邦人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幸福。
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这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我又听说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
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我不禁想起了电影《血滴子》里边的场景:所有的人穿着同一个颜色的衣服,人人劳作,人人有饭吃,病人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药草,小孩子开心地在水车上玩耍„„这安宁的美深深打动着我。
我不禁在想这位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活的作家是如何跨越时代潮流,怀着对广大劳苦群众的深切同情写下这本书的。于是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作者莫尔。1478年,莫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那个时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刚刚用帆船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哥白尼正在书斋中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同时在世„„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正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莫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他最喜爱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很快,年轻的莫尔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因为他刚直不阿、主持正义,无权无势的人民被欺负都爱找莫尔律师。在为平民打官司的过程中,莫尔隐秘地觉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压迫,这种压迫来势汹汹,虽与温顺的绵羊有关,却格外暴虐、蛮横。“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乌托邦》中的这段描述就是注明的圈地运动。马克思说:“圈地运动使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莫尔从各种描写美洲新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
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
《乌托邦》果然是美得荒诞。组合家庭怎么能有血亲家庭来得亲切自然?具有着占有基因的人类怎能抛弃这一本性?男女相亲时怎能一丝不挂?乌托邦有奴隶的存在是否说明莫尔还保有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也许乌托邦人从小就在接受这样一种文化,对这些习以为常,也就没有什么。乌托邦虽也有它的非现实性,但跟当时的欧洲比起来制度似乎更加优越,人民生活更加和谐,乌托邦俨然已经美好了太多。它在当时更多地充当了现实的麻醉剂和社会的反面映射。
然而跨时代的遐想自然是荒诞的。莫尔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领导阶级。《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开山之作,虽然有些不切实际,却引起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美洲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有了马克思的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造了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造就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
关于乌托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人对它的狂热崇拜,也有人对它的严重排斥。总之,对于21 世纪的人类来说,正确认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有效利用乌托邦意识和精神,必将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我认为,乌托邦空想主义必须与现实理性相结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视作万能的所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人类积极的一面。唯有善用它,才可以促使人类和整个社会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
保持美好的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迎来更加美好的国度。
《乌托邦》读后感
就像陶渊明有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莫尔有一个乌托邦,它们并不存在于现实,紧紧存在于一个美好的理想里,人类之所以会发展,进步,是因为对社会有着美好的设想并为之奋斗!
莫尔全名托马斯〃莫尔,一生只活了57年,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1478年,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他非常罕见的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的对天主教的忠诚。
莫尔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成就,他的第一位老师--他的父亲有着重要的影响。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书里面,莫尔赞扬岛国的贤明制度,实际上是批判欧洲,特别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莫尔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代,他在“乌托邦”这本书中批判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关系,描写了人民的痛苦。他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揭露圈地运动的结果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那儿的贵族豪绅,乃至主教圣人之流……不让任何人在庄园上耕种,把整片地化做牧场,房屋城镇都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圈……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有时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离乡背井了……等到他们在流浪生活中把卖来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他们就只有盗窃,受绞刑的处分,否则就是挨家沿户讨饭了。”莫尔“羊吃人”的名言成了当时民歌中经常引用的佳句,他那对圈地运动的详细描写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方法时所引用的生动素材。
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对,对于乌托邦的定位就是空想,他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质上就是空想的国度。
作品本身而言:莫尔所构想的乌托邦社会,其政治制度是民主政体,其经济制度是没有私有财产、在内部也没有金钱流通的全民公有制;
乌托邦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在婚姻方面,乌托邦实行一夫一妻制,并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采取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莫尔对于乌托邦社会的设想,作为对现实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人类社会发展原则的启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仍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作为初中生,我没有那么远大的见解,我只是很佩服,单纯的佩服莫尔的所有设想,正如我开头所说的,有了设想,就如大楼有了根基。才是建设社会的基础,看吧……他的许多设想,如今已经成真,并且人类受惠于此。
我的崇拜不止于此,他能有这些设想,不仅仅因为他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他的观察,他的关心,他的关注,他的体恤,他的同情,他的一切,造就了《乌托邦》这个,他为社会底层,人类建造的乌托邦。
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初中政治课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乌托邦”这三个字,尽管当时仅是作为马克思大人启蒙学习的一个名词而存在。即使后来陆续看到许多次出现,也一直把乌托邦作为一个虚幻,而大约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来理解。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漫天的粉红色花瓣旋转起舞,飘飘洒洒抚过勃勃生机的青草地。微风拂面,所过之境皆是清新的自然花香、和谐又静谧的世外桃源。
嗯,到这里可以“咔”了。
这是中国文人归隐园田居式的美好幻境,绝对不是乌托邦!不是乌托邦!乌托邦!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理解为是中西方人的脑回路不一样,乌托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不是中国人情境里的田园小清新,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大工厂。
翻开《乌托邦》,书本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外来者之口描绘了当时英国的现状,比如耳熟能详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之类的;
第二部分是书的大头,详细描述了乌托邦这个国家,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婚姻家庭、职业供给、社会构成、奴隶战争、宗教信仰以及everything,甚至对什么是幸福快乐都有探讨。
可是,看完后我却对乌托邦这个国家完全没有向往,反而是深深的恐惧。或许是大跃进期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太铭心刻骨?
书本尽管一直在着墨刻画乌托邦这个国家对于信仰的尊重和自由,但更多的是人之为人的不自由。按照已经设想好的固定模子来抚养、教育一个人,定义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快乐,规定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才是正当的符合要求的喜好。甚至于为了避免市民失去怜悯之心,规定宰杀牲畜这种事情只能由奴隶来完成。弘扬一切真善美,杜绝一切假丑恶。一个人不像是社会的细胞,更像是社会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补哪里,so easy。
我们都知道天下大同是幻觉,可是我们还是期待了那么久,并且一直在远眺。
再说被评价为血淋淋资本积累的圈地运动,其实跟现代房地产何其相似。原住民被赶走,豪绅贵族换来直接快速的经济利益,原住民获得与所得经济利益相比微乎其微的报酬,被从自己土地上赶走以后生活无依。“贵族豪绅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变作牧场,用来养羊,提供纺织毛呢需要的羊毛。这就是所谓圈地运动。”——“地产企业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占用,变作商圈,用来盖房,提供可供高价出售的住房。这就是所谓房地产。”历史与现实又走了同样的轨迹。大约是从古至今的方式都一样,只是与时俱进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是的,被那个城市设计的构想深深“!”到,所有城市的格局都一样,所以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不会有陌生感,都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o(╯□╰)o,是否完全不用考虑地形的吗?!那个环海的港湾设计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建成的,在东北大平原上和横断山脉区建起来的城市怎么能保证格局一样?这分明是偷懒的城市规划好把。要求住的房子也一样、衣着打扮也一样,怎么不要求男的女的都一样?
不过,严肃认真地算起来,中国倒是真的过了一段这样的日子,不能说水深火热,但绝对够鸡犬不宁。
总之,这本书被我按照任务来完成了,越看到后来越仓促,觉得看不下去,于是我的读书笔记也这样草草而了。
乌托邦读后感1500
小时候就听说乌托邦这个词了,他被用来指称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知道有这本书也有很长时间了,直到最近才看到这本书,《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莫尔在书中通过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自从拉斐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国王的赞同实行,这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他起先建议秦孝公推行帝道,秦孝公的反映很冷淡,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亦步亦趋",现实如此无可奈何,在理想与实行的两难中商鞅选择降低理想以求实行,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的。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把高尚的光环安放在他的身上我想没多少人会反对。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精英政治哲学家治国;岛上人人都得参加劳动官员可以免除这一义务,但很多官员都会放弃这一特权,因为劳动对他们就是一种娱乐,每人每天只要工作七个小时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的天壤之别。穿衣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这和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样。吃饭都在大食堂里吃,如果你愿意自己做饭可以去仓库领取食物自己做,一般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你不会做得比食堂可口,这和中国公社时代的大食堂又有很大区别。乌托邦有很好的医保制度医生医术精湛服务热情,病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救治不了乌托邦提倡安乐死,因为他们觉得病人放弃的是痛苦而不是享受,死是上帝对生人的召唤,恐惧和不舍违背上帝的旨意是不受上帝悦纳的,当然非本人同意他们是不会对病人实行安乐死的,而且会尽心尽力的照顾病人直至死亡,但他们并不提倡自杀,自杀如没经过议会和教士批准就得不到体面的安葬。乌托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超脱于当时的加尔文主义,另外他们认为宗教信仰是公民道德的有力保障,一个连神都无所畏惧的人还会畏惧道德吗?乌托邦人工作之余很喜欢学习,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整理自己的花园。乌托邦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严审核教材,绝不允许败坏道德,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教材上像荷马的史诗宣扬神的欺诈就在禁止之列,所以他们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满足,不像今天媒体到处充斥欺诈暴力堕落的内容。乌托邦人反对战争特别是为扩张领土而战,但为了自由正义他们不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用金钱怂恿别国参战或用重金悬赏敌国国王将领的人头,再不行就花钱请雇佣军,因为比起本国人的性命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大有《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之意。
托马斯。莫尔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个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也持这一态度,正如我们相信天堂,这有关信仰无关常识。
来源:
“我发现,我以前很情绪化,原因是不懂得什么叫专注。” --米莱。
看奋斗的时候就很喜欢米莱,欣赏她的性格,喜欢她身上特有的俏皮的倔强,总觉得奋斗的结局不该是米莱的归宿,她会有属于自己更绚烂的生活。前几天在图书馆淘到了《奋斗乌托邦》,续写《奋斗》中的那些人物接下去的命运。
续集中陆涛身上曾经拥有的光环现在已经褪色,当读到:他就坐在她们身边,像一张纪念照,封闭而自足的时候,为陆涛感到悲哀,她们都曾狂热的爱过他,而如今她们都已经成长,他却依然停留在原地,他已无法理解她们已经理解的,更无法知道,是什么让她们理解了那些东西。他在朋友中拥有的主导权消失了,他不知道未来并不一定要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夏琳和米莱在巴黎相遇,找回了她们最初的友谊-米莱说“夏琳,只要你愿意,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夏琳附到米莱耳边:“以后我会因你的风格而需要你”……米莱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终于从夏琳嘴里听到了她最想要的那一句话……在夏琳家,她们像约好一样,同时转身,走出洗手间,迅速背上包,走出门外,默契一如当初… 安德鲁的出现,让夏琳明白她并不爱陆涛,至少曾经以为爱,现在不爱了。飞机场上--米莱望着走进的陆涛说:“我不喜欢机场,好像所有的坏事都跟机场有关。”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一次却是她替夏琳说夏琳不爱他的事实,他看到陆涛的每一个动作所携带的震惊与痛苦,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封闭自我又轻信,一厢情愿,不会察颜观色,在自己觉得跟别人很亲密的时候,其实只是自己跟自己在一起……她蹲在他的身边眼睛里包含泪水,她知道那眼泪与爱与恨无关… 米莱终究是米莱,与其说奋斗是一帮年轻人的奋斗史,不如说是米莱一个人的蜕变史,若干年前,站在陆涛对面的米莱,就像球场上的陆涛,无法反抗,只是等待着下一击。而如今,她对于自己已了解得足够清晰,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她绕过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直奔主题,从夏琳的眼睛中她看到自己正在脱胎换骨,她执着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并把所做的事做到了极致。米莱的车技,米莱的球技等等足以证明她的努力和改变。米莱对生活,对人生,对感情的感悟,足以显示出她内心的强大。现在的她已不再是那个不懂得什么是专注的小女生。正如夏琳对陆涛说:“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米莱,你将要看到得只是一个小证明。” “乌托邦”-人们心中最美的梦,也许永远无法实现,正如夏琳说:梦想无法满足。可是安德鲁也说:梦想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感觉像是厚重版的《谣言》,读后感之信息乌托邦(INFOTOpIA)。
很像,不是,更好看。
一直觉得书之于我的意义就是学习新知,展现新世界,新观念。它办到了,我看得很HIGHT。算是迫不及待的看完了。
就常识来说,一般认为群体较之于个人所做的决定或得出的答案相对更优异,而协商更能将多人智慧这种优势发挥。但在实验和跟踪调查中协商有时仅仅只是放大错误。
独立的个体拥有的经常是不完整的相对矛盾的信息。通过群体力量,信息得以流通,最终达到共享,即一个人拥有群体所整合的知识。在一些情况下,群体协商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假设群体内部,各自拥有各个方面的信息,即总有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那么成员便会听从该人——不论对个人或群体而言,自信都与正确性有关。
真正的协商和推理可以纠正个体的错误,而不是灌输他们集中于最准确的群体成员的判断,读后感《读后感之信息乌托邦(INFOTOpIA)》。
由此,协商失败有两个根源:信息的影响和社会压力。如果成员彼此倾听,他们可能会顺从领导者,或者明显一致意见,因而缄默不语。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类,异者很容易因为不同而被群体排斥,从而面对社会制裁。而信息影响和社会压力对于低社会地位的成员都可能格外强大。群体强调所有人会大多数人持有的信息,而牺牲一人或少数人持有的信息,死角就是后果之一。观点相近的人聚到一起,他们通常放大他们的偏见,散播错误。
当今,媒体和互联网遍布于我们的生活,在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我们很容易退回自己的偏见里。博客等等的网络工具让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意见相近的人或团体并加以关注。因此,当你看到与你相似的观点时,便在潜意识中加强,于是更加坚信在自己的正确。就如同在自身之外建立茧房,隔绝异议,而相似观点或者称之为偏见则在茧房内如同回声般来回,不断放大,最终形成更加偏激的观点。
文中提出建立订立价格机制,可预测市场,维基,开放资源软件等。修正老的信息聚合方法,使得拥有信息的人披露信息~~
[《理想国》读后感---乌托邦的开山之作]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理想国》读后感---乌托邦的开山之作。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学家与王的辩证关系也一直为后人称道。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正义应是„„
克法洛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相信读过《查士丁尼法典》的都会很熟悉这一句话,因为这种说法与其第一条极为相似。)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对于这种正义观,苏格拉底认为,拿了人家的东西归还,这不是正义。因为,我们不能把东西还给疯子,而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特拉徐马霍斯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
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特拉徐马霍斯的这个定义类似于奥斯丁的论断“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我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
以上两种观点,柏拉图都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正面的批评。柏拉图没有很确切地提出正义的完整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否定步步逼近真理。我发现,这些否定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归谬法的终点在于缺失智慧或德性就构不成正义。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心中的正义包含智慧和德性这两个要素。
我们可以知道诸如“正义是给每个人的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对利和害的一种功利计算”,这些观点都是后世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命题,都曾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见,柏拉图的否定并未彻底地驳倒这些观点,尽管书中苏格拉底的一个个对手理屈辞穷。但柏拉图自信论说圆满的前提是以上这些正义观都缺失智慧和德性的要素,而正义应当包含这两者。这种“真理”的认识,显然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后世对这些被否定了的命题的再认识,也是一种观念群变化了的结果。
二、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同的对话似乎就是一座城邦形成的过程。对粮食、住房、衣物的需要,决定了城邦离不开农夫、瓦匠、纺织工。随着市场的产生,城邦又加入了商人、佣工。吃饱喝足后,为了不成为猪的城邦,还需要奢侈品与艺术品的提供者、医生、法官等等。将这段对话简单化,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是想这么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各种产品,所以生产者是不可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人们不可能同时掌握多种技艺,因此一种人最好固定地干一种事。当然,战争也是一种技艺,为了精于此艺,苏格拉底又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她就需要有比被众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
这种种安排,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允许“模仿一切”的人出现,柏拉图明白的说法律不欢迎“扮什么,像什么”的人进入城邦。因为这样,一种人只从事一种生产的状态就会被扰乱。而且,从事生产的人不能从事护卫者的工作,这不但是由于成为护卫者需要接受精心教育,更因为“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论述完城邦的正义后,柏拉图开始通过分析法探讨个人的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里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分别是人们在学习、愤怒和满足自然欲望时动用的身体的一部分。理智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
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或欲望部分,亦即那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是“我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就如国家的正义——三个阶层各司其职那样,如果每一个人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这三个品质彼此内在的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受理智领导,这样的人就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强调,正义的真正内涵不是“外在”的各部分和谐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一个正义的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
通过对这几章的阅读,我发现柏拉图的正义观是围绕德性和智慧展开的,并且智慧是指导人们实现德性的知识。可见,正义的核心是智慧,哲学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爱智慧”,于是哲学与正义建立起了联系,读后感《《理想国》读后感---乌托邦的开山之作》。
三﹑哲学家是什么?
柏拉图认为,具备两种品质的哲学家应当成为统治者。这两种品质分别是他们“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以及“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爱真。”当大多数无法转头的囚徒看到洞穴壁上木偶的阴影(即意见)时,他们认为那是真物的本身。而哲学家,许多囚徒中的一人,(由于两种品质)被解除了枷锁,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抬头看望火光,虽然痛苦,但所见却真实得多。看阴影是最容易的,为了去看阳光,哲学家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当他看到太阳(这是善的理念,是最美的,也是其他理念的原因),来到光明世界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一变迁是非常值得的。这一从看见阴影、看见火光到看见太阳的过程,既是一个人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是分离的,就好像一条线的两个部分。怎么造就这种人才,让他们跨越两个世界的隔阂,如“从冥土升到天上一样”?这就需要一种学问,这种学问“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它超过任何学问”。护卫者需要用它统帅军队,而哲人王者需要用它脱离可变世界,掌握真理。这种学问不限于几何学或者是天文学,它应当是“辩证法”,“辩证法是唯一的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里找到可靠根据。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险入了物质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我以为,这种“辩证法”即是一种哲学。
哲学家是什么?哲学家就是那种具有“金”元素的人,一种具有生来品质的高贵者。他们通过哲学,把认识从现实世界引渡到理念世界,从而看到最真最美的存在。对理念的认识,才是对知识的掌握,才是对智慧的拥有,从而用这种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富有德性,最终成为一个正义的人。这种知识和智慧上的贵族是这样的统治者,他们不但因哲学而获得了最高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哲学这种技艺的最大利益在于为公众服务。哲人王要充当启蒙者,并且承担教育护卫者的任务,而护卫者,它拥有“银”,本身也应当是哲学家。这种哲学完美的统治,结合三个阶层的各司其职、互不相干,这种内在的和谐便构成一个正义的国家。于是,在这样的国家中,个人正义就会得到自我实现。
在柏拉图的“国家”中,哲学家应当是这样的:“他的天性决定了他要探究存在,他不会停留于那些人们只知道它们存在的单独的个体,他要寻根究底,在认识万物之自然(本质)之前绝不轻言放弃„„当他走近真实的存在者,和它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理智和真理,他就达到了真知。于是他生活在真实里,生长着,摆脱了他的痛若。”[《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考》(德)魏施德著;
李贻琼译.北京华夏出版社p.38]
一个超验的理念世界存在着,哲学家是真知的掌握者,而这种真知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我们不用去理会什么理念、意见,也不去局限在狭小的洞窟中,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语总结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我认为,它的核心是:有一个超验的存在,只有统治者才能理解和看到它,而这种知识是一个理想国家赖以存在的根本,反过来,正是这种知识的垄断,统治者才成其为统治者。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而政治家只有在拥有了哲学思维之后才真正的能够治理和统治好国家。
如此,“哲人王”则成为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的最理想的君王。
“哲人王”领导的城邦是柏拉图理想的城邦制度。我国古贤孟子在孔子“内圣”基础上开出了“外王”的理论。他认为,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如古代的尧舜。佛教也认为,最好的人间制度是转轮圣王用“十善”治理国家。这么多先贤都认为天下最好的制度是圣人治下的制度。而我们所说的“哲人王”是个泛指,指的是一个好的王者,智慧者,仁爱者或圣人。“哲人王”制度就是某种君主制或者贵族制度。
缘何古今中外的圣人先哲大多偏爱“哲人王”制度?我想柏拉图在这点上和其他先哲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吧:
1、君主制的优点 如果君主是“上帝”,那么这样的君主制无疑是人间最好的制度。原因如下,君主制的效率是高的,因为君主一声令下,大家立刻执行;
君主制的决策是最正确的,因为最智慧的人当了统治者,他的决策是人间所可能的最好的决策;
君主制是“最人道”的,因为“最慈悲”的人当了君主;
君主制下的人民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无忧无虑。所以,柏拉图认为“哲人王”统治下的城邦是理想国。
2、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是成文的,是经过历史传统慢慢形成的,是由人制定的。正如佛教的戒律,并不是刻意要有这么多戒律的,而是每当出现一些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召集僧团制定一些新的戒律。如此下来,慢慢才形成了比丘戒等戒律
关于法律的局限性,柏拉图在《政治家》里借客人之口说道:“因为法律从来不能用来确切地判定什么对所有的人说来是最高尚的和最公正的从而施予他们最好的东西;
由于人与人的差异,人的行为的差异,还由于可以说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任何专门的技艺都拒斥针对所有时间和所有事物所颁布的简单规则。”关于法律的政治家可修改性,柏拉图又说到:“任何一个人或一群人,无论是谁,他制定了法律,如果他在认为那些法律需要改进时着手对它们进行修改,难道他不是在尽力做着与我们的真正的政治家所做的同样的事吗?”
出现例外的、法外的情况时,怎么办,由谁说了算?这就要归之于“哲人王”类的人物了。在美国,大法官可以对一些例外的案件进行最高审判。所以,美国的大法官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行使了“哲人王”的作用。
四、最终,我的感想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如柏拉图者,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因而很容易使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如我者迷了眼,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从来认为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有着如此虚无缥缈的书名的煌煌巨制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使人没有读下去的勇气。
但是读同样是对话体的理想国,第一卷下来我竟丝毫不感到乏味和疲劳。虽然几乎没有情节和场面的描写,但从那些俏皮但充满思辨智慧的语言中,我却仿佛看到柏拉图和他的挑战者们的唇枪舌剑的场景,看到柏拉图一层层地将对手驳倒,看到一群哑口无言的人不甘心的眼神、面红耳赤的模样和柏拉图有点坏坏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的一笑一颦,一惊一怒。也可能是大一时候看辩论赛的惯性吧,我居然很享受他们这样的一种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我愿意在柏拉图和他的挑战者的对话中思考,愿意在柏拉图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中联想,仿佛我的脑子是在转动着,尽管时不时地因为不理解而需要倒着转几次,但因为引导我的人是如此有魅力和说服力而使我乐于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感受一种许久没有过的阅读的快感。
在我的眼里,柏拉图的所有理论,其基石就在于“真理”的存在。他相信真理的存在,相信能够看到并指引民众认识理念世界,并且认为这种掌握绝对真理的优势是哲人王的权力基础。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结尾如是说。
正义的哲学家做了王,也许,这是柏拉图对国家的完美定义。
《乌托邦》读书报告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作者简介:
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十三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作少年侍卫。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响。这位主教对聪明好学的莫尔极为赏识,常对朋友夸奖说:“我的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名人”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伊拉斯莫为这样一位他赞扬备至的人的死去而深感悲痛。“他的灵魂之纯洁胜过白雪,在英国从来没有过象他这样的天才,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伊拉斯莫把他誉为“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人”。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徒,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他非常罕见地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的对天主教的忠诚。他在英国历史上最伟大100个名人中评选中名列第37位。
内容简介:
《乌托邦》一书是莫尔的不朽之作,它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年至1516年出使欧洲期间,用拉丁语写成。他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的确真假难分,有如能迷惑人的桃源仙境。
乌托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即“乌有之乡”。莫尔第一次用它来表示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原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这个时期历史的人一望而知,这指的是莫尔置身其中的英国社会。这一部分抨击了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然而作者点染巧妙,隐约其词,运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使得倔强固执的英王也无从问罪作者。第二部分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它同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关于未来的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都包含在这一部分。莫尔认为私有制乃万恶之渊薮。私有制使“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落到最坏的人手中,而其余的人都穷困不堪。”因此“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问题。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心得体会: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该书第一部分写的是一个充满了暴力和黑暗的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莫尔影射的正是当时的英国社会。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认为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为贵族、富豪所操纵,国家实质上成为保护其私财和奴役劳动者的机构。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根本无正义可言。贵族、富人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挥霍无度。而穷苦老百姓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是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生活却不如牛马。这种社会现实是极其丑恶的。
莫尔借拉斐尔之口,对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贪得无厌和厚颜无耻予以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作者在书中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被称为“羊吃人”圈地运动。
“‘你们的羊,’我回答说,‘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井把你们的日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全国各处,凡出产最精致贵重的羊毛的,无不有贵族豪绅,以及天知道什么圣人之流的一些主教,觉得祖传地产上惯例的岁租年金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对国家丝毫无补,觉得不够,还横下一条心要对它造成严重的危害。他们使所有的地耕种不成,把每寸土都围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栏。并且,好象他们浪费于鸟兽园圃上的英国土地还不够多,这般家伙还把用于居住和耕种的每块地都弄成一片荒芜。‘因此,佃农从地上被撵走,为的是一种确是为害本国的贪食无餍者,可以用一条栏栅把成千上万亩地圈上。有些佃农则是在欺诈和暴力手段之下被剥夺了自己的所有,或是受尽冤屈损害而不得不卖掉本人的一切。” 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物质基础的圈地运动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圈地运动残酷无情地剥夺了英国农民的土地,大量建立牧羊场生产羊毛。这一充满了英国农民血泪的历史过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莫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他超越了一般人文主义者的理性、人道等抽象概念,深刻地指出:“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的担子。” 莫尔认为,造成社会不公正的正是这罪恶的私有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2.理想社会——海外岛屿国家乌托邦。
在经济上,乌托邦消除了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所有产品公共管理,按需分配。在这里,“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找到一样私有财产。”在乌托邦,没有工农和城乡差别,没有流浪者和乞丐。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着公共食堂可口的饭菜,可以享受到公共医院优质的服务。乌托邦所有适龄男女都要参加劳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此外,每个乌托邦人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一门手艺,通常人们所选择的也是一些必要的职业,包括毛织、纺麻、瓦工、冶炼、木工等。而且,他们在大多数必需的手艺方面,不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消耗那么多的劳动力。乌托邦实行了我们现在还作为奋斗目标的6小时工作制,使任何一个人都不得游手好闲,也不至于累得像牛马。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实行民主,颇似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乌托邦人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是全岛大会和议事会。岛上设总督、特朗尼菩尔(或称首席飞拉哈)、摄护格朗特(或称飞拉哈)三级行政官员。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实行职务终身制,但在被怀疑阴谋施行暴政时会遭到罢免。特朗尼菩尔每年选举一次,没有充足的理由,无须更换。其他官员任职一年。
在文化方面,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乌托邦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他们要求工作、睡眠和就餐之外的时间,要尽可能用于学术研究。他们甚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乌托邦宪法阐述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使所有的公民,在公共需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致力于寻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完美。
在社会生活的方面,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乌托邦根本找不到虚度光阴和借口旷工的机会。这里没有酒馆、妓院、赌场、贼窝,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是一些正常而健康的消遣娱乐。这里盛行的是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对乌托邦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了很明智的宽容态度。在这里,有的人崇拜太阳,有的人崇拜月亮,有的人崇拜其他的某个星辰。人们可以自由地宣扬自己的宗教,任何人都不会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惩罚,但任何人也不允许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
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和平睦邻政策,同邻国的关系靠情谊来维持,珍视和平,反对战争。乌托邦人对外部世界所持的是和平友好的态度,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会拒绝、甚至会去发动战争。乌托邦人很重视与其他国家和氏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
作者的这些描述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礼记·大同篇》所说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又让人联想到晋时陶渊明用文学的笔触描述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对比阅读,不难发现他们惊人的相似。
3.乌托邦的局限性
在乌托邦里,盛行神灵崇拜,甚至还有奴隶和殖民战争。在人类理想的乌托邦里居然还有奴隶和殖民战争,这真令人难以想象。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全部城市一模一样,甚至人们的服装也都完全一样,仅有男女和已婚未婚之别。这是多么单调啊!世界本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如果世界到处都是一个样的,那该是多么可怕啊。乌托邦却非要强求一样,这让人嗅出乌托邦民主中隐藏的专制气味。
事实上,乌托邦的设想是建立在道德淳朴的基础上的。然而,仅靠道德的自律去维系社会是脆弱的,有时甚至会堕落为极端专制主义者的工具。荷尔德林曾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通往乌托邦的道路往往变成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法国大革命后期的狂热,希特勒的纳粹运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等。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已经太多了,这一点永远值得人类警醒。
4.本书的个人理解与思考
关于官员,首先说官员的产生。在乌托邦可以发现官员的产生过程十分民主,无论摄护格朗特,特朗尼普尔还是总督,他们都是人民选出来的,而不是由上级指派。但在这里有个问题,好像自从乌托普建国后,整个乌托邦并没有统治者。关员任期也有规定,但无特别的监督机关,全体人民就是监督者。可能在莫尔看来,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利,那么官员毫无理由枉法徇私,但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官员很满足现状,他们德行一流,并且始终如一,不会产生其他欲望,如权力。这是由于他们的教育、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在现实中的确不存在不能一以贯之的官员,在上台时一切优秀,但后来就腐化了。我不认为这不仅仅是私有财产的原因,因为人不仅仅指满足于物质生活,人还有更高层的要求,当生活中物质需求满足后,会产生更高的需求。
文中提到总督不称职时会被罢黜,但由谁罢黜?如果摄护格朗特,特朗尼普尔等一起狼狈为奸,共同形成一个专制集团怎么办?当然,这里还有个现实基础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并无太多会基本就无实权。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效率问题。书中提到官员办公的方法,其中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根据需要及时商讨公务,国事法令施行之前,必须上会以防专制,留足够的时间考虑问题。也许既是个人的小团体还行,但一个国家则完全不可能。
在道德观方面,不难看出莫尔强调的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而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它并不是反对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他认为追求幸福应该听从理性的吩咐,遵循自然的指导。构成幸福的快乐是正当高尚的快乐。他还提出要“爱吾同胞”。莫尔反对现实社会中那种残酷的人剥削人的现象,他厌恶君主、贵族为了一己私利而采用种种不道德的手段。君主应该让人民过得好而不是牺牲人民来满足自己。莫尔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法权者,强调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人们应相互尊重帮助,不得损人利己。莫尔对快乐的定义其实是一种谨慎的、有节制的快乐。在他看来现实中的很多人误解了快乐的意义,违反了自然。他批判了现实中很多现象,他强调身体的快乐,但更注重精神的快乐。我赞成莫尔认为所有人,无论君主、平民都应守法的观点,可他强调视人为友,以善意与精神定协议,我又觉得过于理想。对于宗教,莫尔采取一种宽容态度,对于宗教仪式采取简朴的庄重的仪式,尊重教士,并且认为教士应少而精,不应多而滥。
莫尔在《乌托邦》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莫尔是最早论述劳动教育的思想家之一。他要求依据男女儿童的年龄和能力,传授相应的手工业和农业劳动技术。在劳动教育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进,在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大家都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是在学校接受理论,部分是在城市附近的田地里实习。” 他们认为学习知识是为了启发心灵,使人的精神更加丰富,以便更好地主宰生活。他们重视把知识用在生产中,他们尽可能地运用新的技艺,改良土壤,改良耕种方法,用最巧妙的技术和方法生产各种手工业品。因为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懂得劳动的价值,所以人人都是生产能手。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5、结语
莫尔的乌托邦更像是一本文学书,正像它的副标题所标示的,“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它展示了莫尔丰富、奇妙、天才般的想象力。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美好设想和理念,而不在于科学般的具体构想。
读书报告
姓名:黎印 学号:
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乌托邦》
2015105063
关于《乌托邦》的读书报告 刘金珠 商学院七班 2011190712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乌托邦》的作者——莫尔。莫尔,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并且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远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我认为在《乌托邦》中,莫尔是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他的一些思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对男女平等的观点,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 水平,公民之间要和谐相处宽以待人、要互助友婚等等。但是另一些思想如在经济社会中实行平均主义,然而这种平均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上的,这在实际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其次,莫尔对商品与货币的认识也是不够深刻的。总之,莫尔说描述的乌托邦只是可望不可即的一种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乌托邦》这本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莫尔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他一方面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另一方面,他又高度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乌托邦》中他同情人民大众的疾苦,大声地为人民大众疾呼,他面对统治者慷慨陈词,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和措
施。而当时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主要作为新兴资产积极的代表,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取得高度的一致。然而,莫尔的思想却超越了那个时代,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乌托邦》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莫尔在地各部分中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弊端:当局政府以严苛的刑罚对待下层民众,盗窃犯被处死的不可胜数。“一个国家竟然对盗窃犯和杀人犯用同样的刑罚”,“一切罪行等量齐观的后果是可怕的。它体现的不是公平,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当盗窃犯发现,他们仅仅由于盗窃,判刑竟与杀人犯同等,既然如此,他们索性将被盗的人杀掉。杀人灭口,更容易掩盖罪行,销毁证据,对他来说反而更安全了。反正惩罚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采取更安全的方式呢?我们本来用酷刑威吓盗窃犯,这样看来却怂恿他们杀害了无辜的公民”。贪婪的贵族和乡绅通过发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来增加他们的利润,把千万人逼入悲惨绝望的境地。
第二部分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他系统的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乌托邦人当家作主。它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共和国的高级行政官员必须是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选拔出来的。只有深明哲学事理的哲学家和学者担任政府官 员,才能把粗野、不文明的人民引到那种迄今优越于疾呼所有凡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社会中。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组成。乌托邦不存在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民主权利。在乌托邦人看来任何法律都是简单明了的,越是简单的法律越是能被人民大众所学习和掌握,而一个人人懂得法制和人人掌握法律的社会必定是安宁幸福的。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制,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乌托邦人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都是按照计划调节的。他们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的的同时,也讲求经济效益。在乌托邦社会没有货币,不存在商品流通。莫尔认为货币是万恶之源——“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暗杀、变节、放毒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消失了“。在他的财产观中他们对于大部分债务是从不索取的,除非这比金钱被派上了用场,他们就会收回债款。他们认为这笔钱对于他们根本用不着,而对于本人却可能非常重要也许是维持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因此他们认为,将钱从别人那里取回是不公平的,夺取别人所需而对自己并无用处的东西也是极不人道的。
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目标。城市里的巨人轮流被派往乡村进行农业的学习,这样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在乌托邦中,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进行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保存下来。乌托邦人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的学习, 而且在音乐。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哲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同时,他们对外来的他国文化也持积极地学习态度。
在社会生活方面,乌托邦人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之间平等、互助、理解、融洽、友爱、诚信融洽,家庭伦理方面要夫妻和睦共处、互相扶携,教育子女孝顺父母。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这个并不排除个人单独从市场上买回食品,人们会很宽容的对待他,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那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也许他有着难言的苦衷。但是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基本上没有一个人会傻到自找麻烦在家开伙,而且自己的厨艺未必比厅馆厨师的好,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了,人们就很难理解,认为那是不成体统的,或者是自找麻烦。家庭伦理在乌托邦人观念中意义重大,每个家庭限制在16 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妻子服从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长者。在乌托邦中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解除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但是犯有罪行的人是永远不允许再婚的有事已婚夫妇感到不太情投意合,如果他们互相同意离婚,可以以各自另寻伴侣婚配,但这要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因为他们认为准许任意离婚可能使已婚者失去信心。在乌托邦中男女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承认男女的差异性,因而男女分工不同,他们会对妇女格外照顾,这仅仅是因为她们在力量上不如男性。尊老爱幼是乌托邦永不变的传统对待老人,她们尽其所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对于幼童,他们则尽力照顾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在乌托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颇有相似 之处。对于孤儿,乌托邦中的妇女会很乐意的照顾他们,给他们一个温馨的童年。对于怀孕的妇女,就餐时她们如果出现意外状况,可以方便的离开席位到保姆那里去,这样不至于引起秩序混乱。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可以自由的宣扬自己的宗教。他们信奉:任何人不能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惩罚。例如“对于上帝的教诲,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它们的实施程度“。但是在所有乌托邦人的心目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密特拉,这个神是威力无边、奥妙无穷,是永恒的。人们称他为父,并把万物的起源、生长、发育、演化等,都归之于他。尽管乌托邦人的信仰不一样,但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对外关系方面,乌托邦人很重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他们信奉和平友好,他们认为通过战争获得的荣誉是极不光彩的。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会回避战争。乌托邦人在固定时间参加军训,以备战时之需。但是,他们绝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他们出战仅仅是为了保护 本国领土或者驱逐侵入友邦的敌人,还或者出于怜悯某个受压迫的民族,而用武力把他们从暴君的桎酷中解放出来——这是人类的同情心所激起的行为。
书中指出“善于中的每一天。从别人的缺陷中找出自己的错误及不足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这不是每个国家及民族都能做到的,毕竟承认自己的失败,否定自己的过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这启发我以后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缺点与失误,这样我才会以更好地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在书的结尾处,莫尔借拉斐尔之口说“遥不可及的现实只能永远是个梦。其实我知道,毕竟难以会看到这种特征成为现实。但我宁愿相信这份宁静和陶然的生活,就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这也启示我们内心要抱有一个梦,虽然难以实现,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带着梦前行的,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
七只乌鸦读后感(共20篇)
乌丢丢奇遇读后感(共10篇)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共8篇)
白帝城托孤读后感(共4篇)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