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读后感(共11篇)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基本信息
名称
安史之乱
地点
中国北方
主要指挥官
郭子仪、哥舒翰、安禄山、史思明
时间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参战方
唐朝、大燕
结果 唐朝获胜
参战方兵力
唐朝60万
基本信息:
名称:安史之乱 地点:中国北方
时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参战方:唐朝、大燕
结果: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参战方兵力:唐朝60万(安史之乱中期) 伤亡情况:大燕30万(安史之乱中期)
唐方主要指挥官:李隆基、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 燕方主要指挥官: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 开始时间: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年) 结束时间:763年2月17日(广德元年)
基本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壮大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东、西突厥、高句丽等,使初唐时期建立一个很辽阔的边境。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室隐忧。
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当中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事战略相对来说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玄宗怠政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成就杨贵妃的祸水之名,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为人阴险,有“口蜜腹剑”之称,任内凭著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谄媚当道、忠贞去国、贪饕升天、社鼠残害、民不堪命。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河北胡化
唐太宗至唐高宗、武则天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北部一带,河北北部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将相不和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禄山起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8.4万士兵,号称20万,在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师,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当时全国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太守、县令或逃或降。
唐军抵抗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禄山反讯,犹豫后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准备防守;
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长安失守与玄宗退位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特进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遇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邑。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降,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朝廷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唐室本可利用险要地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
但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迫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北23里)。途中士兵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兵请求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玄宗本欲赦免杨贵妃,但士兵继续喧哗,高力士苦劝之下,于是玄宗赐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日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史思明夺权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邑败逃退据邺(今河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其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唐廷对史思明存有猜疑,欲策划消灭之,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邺城之战)。宦官鱼朝恩谗毁,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战乱结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于林中自缢,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基于迅速结束战争的考量,任命安史余部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昭义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事件影响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当时唐室为了早日结束战事,不惜招抚安史降将如李怀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节度使,允许其保留所据地区与兵力,于是藩镇(方镇)数量激增,全国各地均置节度使。而安史叛将的旧有军力得以维持,因此便割据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务,“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形成藩镇割据的问题。如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李宝臣据成德、李怀仙据范阳,皆领节度使之职,即河朔三镇。当时方镇表面上臣服于唐室,但事实上却割据一方,使唐帝国陷入分裂的状态,当中以河朔三镇为甚[7]。此一割据状态可谓一直维持至唐亡乃至五代十国。唐末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带兵进入京师长安,控制唐室。其后当朱温废唐哀宗,建立后梁,自立为帝,全国各地随即各自独立。
安史之乱之影响也包括促使长安、洛阳的衰落与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自秦汉、隋唐以来,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均为政治上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李庾《东都赋》描写安史叛军“杀人如刈,焚庐若薙”;
洛阳“世治则都,世乱则墟;
时清则优偃,政弊则戚居”,故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西安或者洛邑。
财经上,华北经济因此而残破,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历时七年零二个月的战乱主要蹂躏黄河中下游这一唐代人口最稠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方人民多流徙,北方的生产大受破坏;
相反,安禄山军队虽也曾想攻打江南,扩张势力范围,但唐室因许远、张巡等名臣死守睢阳,使南方并未如北方般受到战乱的摧残,南方得以保全。南方因大量北方人民南逃,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
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借兵,回纥自持凭平乱有功,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的侵扰边境,唐的声威至此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中,安指安禄山.史指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二人先后发动叛乱.搅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安史之乱起于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于763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前后近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过程: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宝年间,已经失去了开元年间的进取心,朝政腐败,任用奸臣,如李林辅,杨国忠等人.结果导致军阀拥兵自重.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乘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发动了叛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
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随着长安的失守,玄宗逃亡蜀中,急忙让位于太子,于是呼唐肃宗即位,继续指挥唐军平定叛乱的战争, 由于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人心,且自身好享乐,没两年,他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毕竟不如其父,即位之后,屡战不胜.败退邺城.不料被其部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继承了叛军的军队,继续发动叛乱.可是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错误,不喜长子,喜幼子.结果他和安一样,被儿子所杀,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继任大燕皇帝,由于史朝义杀父不被其他叛军拥戴,结果叛军内部纷争,屡被唐军所败.,直到763年,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基本经过.
安史之乱背景简介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藩镇崛起
主词条:节度使、藩镇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疆域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疆域
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外重内轻
主词条:折冲府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玄宗怠政
主词条:杨贵妃、李林甫、杨国忠
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河北胡化
主词条:东突厥、胡人、安禄山
唐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将相不和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史之乱始末
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历时七年又两个月。
1、安禄山起兵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朝内部空虚腐败,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仅用了35天时间,至十二月十三日便攻占了东都洛阳,控制了河北大部分、河南部分郡县。
十一月十四日,唐玄宗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2、兵临长安
十一月十五日,毕思琛奉旨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使安禄山的大军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坚守潼关不出,但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唐朝本可利用此优势以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挑唆皇上,迫使哥舒翰带领20万大军主动出战,结果惨败。潼关一破,都城长安失陷在即。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3、马嵬兵变
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将士劳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4、肃宗即位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因此,历史上也有人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
5、安禄山被杀
安禄山患有疽病,本来又患有眼疾,起兵后视力更加减退,直至双目失明。因此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亲侍严庄转达,但严庄也少不了被打。宦官李猪儿服侍安禄山左右,但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一个妃子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受禄山宠爱,安禄山常想以庆恩代大儿子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 (1月29日) 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里还摸得着?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由严庄。”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继承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攻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从洛阳败逃退至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6、史思明复叛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围困安庆绪,后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第二年春,叛军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九节度使60万大军。而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7、平定乱事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不料被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为安抚降臣,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纷争年代。
安史之乱探秘
对于安史之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安是指安禄山父子,史是指史思明父子,而安禄山就是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情绪、史思明及其子史朝义则使得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下面我主要就安史之乱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安史之乱的背景。
唐朝自开朝以来,除了武则天代李治行使皇帝之权外皆为太平盛世,经历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即使是武则天在稳定超纲后也开创了“贞观遗风”,而李隆基在位前三十年亦有“开元之治”的美名,在此期间唐朝国力大增,并在开元中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盛世。
也许是人老了都会有点享乐的思想吧,在玄宗后期,玄宗做出了一些列昏庸的决策。比如重用高力士,违反了太宗定下的宦官官不过三品的规定;
还有就是先后放权李林甫、杨国忠,使得其独揽朝政,超纲混乱,杜绝言路,排斥忠良,只知道搜刮民财,以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而在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了巩固其权位,杜绝边将入相的可能,所以对玄宗称胡人皆以归顺,并无异心,并建议玄宗任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安禄山每年都向玄宗献上大批杂蓄、奇禽、异兽、珍玩等东西,博得玄宗的欢喜,因此安禄山得以担任节度使,是得他的叛变成为了可能。
其次,唐朝初期多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了东、西突厥和高句丽等,故唐初疆域辽阔。而朝廷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稳固异族,且因为府兵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严重不足,玄宗为此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下令节度使在边地征兵。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次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单是管理军事,而且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管理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使得州刺史变为节度使的下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也就相当于把那些区域单独有节度使管理,个人感觉和以前的诸侯有些类似,所以也有一些诸侯王的特点,即军事与行政均有使得节度使管理使得其雄据一方,尾大不掉,这也为安禄山叛乱提供了条件。而且当时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节度使就是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所以每个州的兵马都很多,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是最强的,拥兵18.4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而此时玄宗依然沉迷于杨玉环的美色。
而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则是因为将相不和,安禄山拥兵边陲,并且其手下骁勇善战,很受玄宗的宠信,这引来了当时宰相杨国忠的忌恨。两人也因此交恶,但是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身为胡人,本就生有异心,陈寅恪也提出“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再加上手上握有重兵,就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叛唐。历史上有名的以清君侧之名叛乱的还有朱棣,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以下。
综合起来,统治集团内部的腐化、阶级矛盾的加剧、割据势力的形成、在边疆还存在民族矛盾、唐玄宗的对安禄山的错误信任等导致的安史之乱的爆发。
2.安史之乱的经过
在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趁着唐王朝内部空虚腐败,就联合了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8万士兵,号称20万,在蓟城南郊誓师,以“忧国之危”、“清君侧”、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于范阳起兵。当时全国已不打仗多年,军士都过着安逸的日子,军队缺乏训练,早已不复反隋时的骁勇。安禄山刚造反,内地各地有的逃有的降,即便抵抗的也不是叛军的对手。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得知安禄山造反的急报,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
并任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同年十二月,叛军占领了东都,封、高二将被迫坚守潼关。唐玄宗误听谗言,说高仙芝等人贻误军机,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高仙芝是高丽族人,年少时随父从军安西,骁勇善骑射,曾率数十万大军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军费尔纳干盆地,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封常清当时担任安西节度使,也是一元骁将。个人认为说高仙芝、封常清是安史之乱的小长城也不为过。处死封高后改派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进驻潼关,但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令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同年六月,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及部分大臣、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然后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
玄宗入蜀之后,太子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护下于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第二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于恒州,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757年一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同年,唐军收复长安。而叛军内部因安禄山之死有了分歧,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部将史思明,安庆绪担心史思明造反,所以就谋划除掉他,史思明遂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但唐朝对史思明不放心,想除掉他,故史思明再次叛变,与安庆绪遥相声援。758年安庆绪被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兵至60万。次年史思明支援安情绪,大败唐军。同样因为宦官进谗言,郭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了兵权。不久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并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返兵范阳,称“大燕皇帝”。
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屡为唐军所败。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收复洛阳,史朝义逃至莫州。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3.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这场战乱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乱使得生灵涂炭,北部遭到战乱的影响最大,南方因为坚守而受影响较小,因此大量的人民移居南方,安史之乱使得长安、洛阳的衰落与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自秦汉以来,关中地区均为政治上的首都,同时也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区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而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故唐灭亡后的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西安或者洛邑。
经济上,华北经济因安史之乱而遭到了致命的打击,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因此也就取代了北方的经济地位。相反,安禄山也曾想攻打江南,扩张势力范围,但唐室因许远、张巡等名臣死守睢阳,使得南方并未如北方般受到战乱的摧残,南方得以保全。而因为大量难逃的北方居民给南方带来的丰富的劳动力,使江南的经济则日益发达,最终其经济规模凌驾于中原之上,其影响至今依旧能看到。
而战乱时期唐王朝为了平复叛乱而向外族借兵,外族自恃凭平乱有功,也多次向唐王朝索要金钱及物品,连年的侵扰边境,唐的声威也至此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原本隶属于唐朝的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
所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衰败下去了。
但我认为安史之乱不能全部归咎于玄宗,每个人都想安逸的度过晚年,太宗晚年也曾玩乐,但他有魏征,所以太宗的美名得以流芳百世,玄宗时期则没有特别著名的谏臣,在位前三十年为了国事鞠躬尽瘁实属不易,所以我们说安史之乱全是唐玄宗一手造成的。
原因及影响
摘要: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由盛转衰,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一介天朝为何如此不堪一击,造成此局面的安史之乱的原因为何?它又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安史之乱 安绿山 杨国忠 原因 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经济方面: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其《忆惜》一诗中,所倍加赞誉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国富民殷,繁荣昌盛,祥和安泰的表象背后,作为奠定开元天宝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基础——均田制由于土地的买卖和兼并的日益猖獗却在悄悄瓦解。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对此曾云:“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2)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均田制的瓦解崩溃,农户的大量逃亡,致使建立于均田制之上的作为唐王朝武装力量基础的府兵制亦遭到空前的破坏,无法照样维持下去。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在统治阶级内部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他专权用事飞扬跋扈,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唐朝初年,边镇的将帅多由名臣出任,而且“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但李林甫执政后,为了堵塞“边帅入相之路”(3),保住自己的的宰相地位,极力提拔安绿山,安思顺等素名无望,地位不高的将领为节度使。节度使随着其实力的恶性膨胀,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与朝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安绿山正是利用唐王朝的内外矛盾,实力日趋衰落的情势二起兵反唐的。因此不得不说李林甫为安绿山的反叛助了一臂之力。继李林甫之后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杨国忠曾“屡于上前言其悖逆之状”(4)向唐玄宗告状,后安禄山以“清君则,诛杀杨国忠”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唐,司马光曾说:“安绿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怠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5).即安绿山与杨国忠之间的政治经济的方面不可调和的尖锐的矛盾,才是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源。之后各种矛盾交织,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在民族矛盾方面: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这就为安史之乱的爆发赢得部分人心。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发局部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安史之乱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
1.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2.边患严重: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3.宦官擅政 :宦官乘安史之乱,得以掌握禁军,左右朝政,又与大臣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终酿成宦官之祸及朋党之争。
二)经济方面:
1.物资短缺 :安史之乱,地方残破,物资短缺,造成物价飞涨现象,例如米价比开元时高涨三百多倍,斗米万钱。且回纥恃助唐平乱有功,缴索岁帛二万匹,由是中央经济日渐枯竭。
2.增加税收:
安史之乱,人民流散,户籍散佚不少,使「租庸调制」遭受严重破坏,国库岁入大减,因而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税项,以资弥补,致影响民生。
三)社会方面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总括而言,自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由盛转衰,可说是中国 历史上盛衰的分界线。
及至宋元明清等代,亦未能使国势超越閞元之盛世,故安史对中国的破坏力很强,对中国的影响甚大。
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文化方面,由于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磨练,对唐朝诗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将就几位重要诗人的作品对比,从题材、风格两个方面来浅陋地说一说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
一、对这一时期诗人作品的简要分析
(一)杜甫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包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思,因而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是现如今众所周知的。然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即他中年之后,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早期诗歌现存仅二十余首,从这二十多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早期生活内容主要是读书壮游,相对来说比较衣食无忧。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青年杜甫游览五岳之首泰山,看见高大的泰山,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岱宗夫如何?苍翠的青绿无尽绵延在绵延齐鲁大地上。语句中尽显仰慕惊叹之情,有高山仰止之感。泰山的神奇秀丽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挺拔的山峰竟将南北分成昏晓。杜甫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描写仰望见泰山的高大与磅礴,颈联笔锋一转,开始描写登上泰山看到的情景:云雾缭绕使得诗人胸怀荡漾,归鸟如山使人眼眶欲碎。至此,杜甫从远近两个不同角度描写泰山的高耸雄壮,把泰山的高大壮阔衬托得淋漓尽致。然而诗人如此不遗余力地描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要亲自登上绝顶。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杜甫的胸襟和气魄,要登上最高峰,俯视一切的大气度。只有登上了“凌绝顶”,才能尽情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青年时代的杜甫展露的锋芒。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很快,杜甫的着眼点就转到了日渐衰退的国家与艰辛生存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同样是望,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之前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但眼中只见江山破碎,草木幽深,一片凄凉,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的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于是“齐鲁青未了”变成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于是“卓立天骨森开张”变成了“老病有孤舟”,于是有了“少陵野老吞生哭”,有了“,有了“牵衣顿足拦道哭”。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使得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眼大心雄,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描写的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二)王维
王维被称为“诗佛”,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造诣极高。王维生于比杜甫早的盛唐时期,国家正处于极为繁盛的时期,因此王维也一直过着舒服自在的生活。但是此时王维并不是心如死水,波澜不惊的,作为一个年轻而有才华的青年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有所作为。前期仕途顺利的王维,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进步意义。例如《观猎》一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地描写了一次出猎活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简单的狩猎活动,却让诗人写的激情洋溢,豪放有力。开篇描写强劲的角弓弦声与风声齐鸣,未及写人便极力突出其影响,侧面烘托出人物的英勇神武,先声夺人,让后面人物的出现使得读者有眼前一亮之感。然后便转而写景,“草枯”“雪轻”点名明时间是冬季。然而这里的景色描写不单单是写景,更是为了引出“鹰眼疾”“马蹄轻”,突出狩猎队伍的装备精良,猎物似乎唾手可得。而颈联用两个相距甚远的地点,说狩猎队伍刚过了新丰市,转眼之间便到细柳营,体现了策马驰骋速度之疾,其实是侧面描写人物的意气风发。最后写猎归,用了“射雕”的典故突出“将军”的臂力过人,英姿勃发。而“暮云平”则与开头“风劲”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出猎归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却更使得先前的狩猎场面历历在目。从这首诗描写的题材——打猎,就可以看出此时的王维正是年轻气盛,因此将打猎这种体现武力与精神的活动描写得精彩纷呈,也能够看出诗人对这种力量与精神的追求和崇拜。也能看做是对成就和作为的追求与崇拜。体现着一种昂扬与进取,是积极向上的。而诗人在诗中描写人物的英姿飒爽,狩猎的紧张精彩,则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自己也能在战场上一展雄姿,建功立业。年轻的王维政治热情十分高涨,对于政治的态度也是积极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政治局势已经越来越显露出衰颓之势,由较清明开始日趋黑暗。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的王维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被卷入了意外的波澜之中。积极地政治抱负与成就大事业的希望就这样因为变幻无常的政局而消沉下来。这个时候,“佛”开始主导王维的人生,佛家的淡薄、宁静、与世无争成为了王维此时最主要的人生追求。身居辋川别业的王维所写的题材从之前的社会现实,变成了眼前的山水景色。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比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反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表达对闲适自在的山居生活的渴望。“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表达了诗人爱田园,爱自然地情感。“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则通过幽静空灵表达对官场尘世的厌倦。不再有逸兴遄飞的描写,不再有激情豪迈的语句,不再有紧张精彩的场面,不再有英姿勃发的人物。对力量与精神的追求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描写,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对恬淡生活的追求,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的主调相比之前已变得低沉而颓唐,消极避世的观念开始浓重起来。也出现了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的佛理宣扬诗,这是王维作品中最不足取的部分。
二、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社会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富庶、强大的唐王朝至此开始走向衰败。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战争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它对唐王朝的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唐王朝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使得建立在之前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文学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直观的。
(一)创作题材
从上文对两位的诗人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创作题材上,诗人的创作题材在此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杜甫的早年生活以读书壮游为主,作为一个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中国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因此这时题材也多为歌咏名山大川,抒发理想抱负。然而安史之乱使得整个唐王朝天翻地覆,诗人的生命轨迹至此开始发生变化,因此这时的杜甫将目光投向民间,开始广泛地接触人民大众,创作题材也多为对政治的批判,对人民悲苦命运的同情。自己的颠沛流离,历尽磨难,更是给了他最直观的体验,这些反应民间疾苦的作品,将国家命运个人的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然而由舒适生活被卷入混乱的王维则与杜甫恰恰相反,早年仕途一帆风顺,安史之乱的爆发却打乱了这一切。个人生活环境的突变使他再也无法继续在盛唐时期的一路高歌,当时所描写的盛唐气象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社会的状况与之前大相径庭。或许是对目前的社会状况不忍卒睹,于是王维生命中“佛”的那一面开始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他更像一个看破红尘的高僧,不再参与纷扰世事,只静心于山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通。不论是杜甫还是王维,两人截然相反的变化轨迹体现的是同样的社会现实,创作题材的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的诗人们进行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作品风格
由于创作题材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也与之前有了明显不同。无论是杜甫后期的沉郁顿挫,还是王维后期的空灵清净,这样风格的形成都与安史之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安史之乱之前较为清明的政治环境下,诗人们的风格也大多显得明快活泼。虽然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作较少,但我们也能从其仅有的二十多首早期作品中看得出气象宏阔,语调激昂,充满进取精神,具有盛唐诗的典型特点,而俊健的笔力,凌厉的诗风更是与杜甫在我们心中留下的那个苍凉悲悯的老者形象大相径庭。早期的王维仕途一帆风顺,诗作更是形象鲜明,情韵深长,以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勾勒出山水画卷,或是传递了当时生活的闲适满足。而安史之乱后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黑暗,不可能成为孕育激昂蓬勃、清新雅致风格的土壤。诗人们的人生如海浪浮沉,困境不断,心态的变化使此时的诗歌风格已经有了极大的蜕变。于是我们可以看见杜甫的批判反思风格最终成型,王维也看淡了名利,选择在孤独与沉静中感悟自然。此时的诗歌创作也因此少了慷慨之气、蓬勃之态,显得情绪低沉、苍老衰颓。诗人们的情绪逐渐由高昂转入了低沉,更多的是一种对现状的反思。
100112011025
李雪如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经过:1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藉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2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3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4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5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6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影响: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第五,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7.简要述评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一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体制,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这种高度中央集权型的体制是苏联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特定的时间内曾有力地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高速度地向前发展。但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缺乏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专断盛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文化上过于划一,行政干预过多,缺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宽松环境。如果说,斯大林模式在战时和准战时的环境中其优越性的一面得到充分发挥的话,那么在正常的和平建设条件下,其缺陷、弊端的一面就暴露得十分明显。斯大林模式在苏联产生和推行不偶然的,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表明苏联命中注非采取具体的斯大林模式,而无其它任何选择。事实上,历史给苏联党和人民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人们还掌握着一定的“自由”。斯大林模式之所以被苏联党和人民所接受,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采用斯大林模式而不是别的模式,从政治上来说,党内斗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僵化是苏联党内斗争的产物。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让我们沿着斯大林模式的运动轨迹进行一番历史考察
安史之乱中的六名将 [引用 2005-08-11 04:29:03]
字号:大 中 小
在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唐廷一方有大量杰出的将领参加了此次战争,而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郭子仪、张巡六位大将。他们都有着赫赫战功,但在这次平叛中,哥舒翰、高仙芝和封常清三位在对外战争中获得无数荣耀的战将,却最终都葬送在自己全力维护的玄宗手中,而毫无建树。时兮命兮!!!而同位名将的李光弼、郭子仪和张巡则在平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可谓中兴名将!!!
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父李楷洛,原为契丹族酋长,武则天时归附唐朝,先后任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闻名,在一次反击吐蕃的战斗后,死于归途中,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李光弼从小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欢读班固的《汉书》。开始入军旅任左卫郎,以后累迁左清率兼安北都护。天宝五年(746),得到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青睐,补为兵马使,充任赤水军使。王忠嗣特别器重他,常说:“光弼必居我位。”天宝十三年(754),李光弼进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
翌年,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爆发,李光弼在艰难的平叛战争中得以发挥其军事才干,因而使他成为“中兴名将”。安禄山自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于范阳起兵南下,迅速攻占了河北、河南大部,东都洛阳也陷于叛军之手。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又加任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等职。至德元年(756)二月,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及太原弓弩手三千人东出井陉,收复常山郡。四月,郭子仪亦率大军至常山,与李光弼会师,进击史思明,于九门城南大败叛军。李光弼又乘胜进攻赵郡,一战破城。五月,李光弼与郭子仪回师常山,于沙河大败史思明所收散卒数万。蔡希德率步骑二万加入史思明军,牛廷珍从范阳等郡发兵万余人增援。数日之后,李光弼则与郭子仪与叛军在嘉山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虏千余人。唐玄宗却让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出关作战,致使哥舒翰十几万大军一战而溃,潼关失守。接着玄宗逃往成都,西京长安沦陷。李光弼与郭子仪不得不撤兵西守井陉,以阻止叛军西进河东。
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李光弼奉命率军会师灵武。肃宗任命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唐称太原为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景城、河间郡兵五千人开赴太原。至德二年(757)正月,叛军已攻占绕阳、赵郡、常山数郡,河北全境落入叛军之手,这时叛将史思明从博陵,蔡希德从太行,高秀岩自大同,牛廷玠自范阳,四路军马计十几万人,同时进发太原,李光弼坚守一个多月并斩首与俘虏万余人。后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自立为皇帝,下令史思明归守范阳,留下蔡希德仍围攻太原。李光弼抓住时机,击败叛军,斩首七万余级。
乾元元年(758)十月,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率军收复了东、西两都,并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军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困于邺城(今河南安阳),史思明率十三万大军从范阳南下,以救安庆绪。第二年三月,双方大战于安阳河之北。官军一溃遂不可收拾,其他诸军损失惨重,唯李光弼与王思礼“整勒队伍,全军以归”。七月,郭子仪遭宦官鱼朝恩谗毁而解职,李光弼代其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之职,并知诸节度行营。李光弼奉命离开太原,走马赴东都上任。不久,史思明分四路南下,兵临汴州(治今河南开封)。汴滑节度使许叔冀未能遵照李光弼坚守的指示行事,一战失利,投降了叛军,致使东都无险可守。李光弼退守河阳。史思明退驻白马寺南,并于河阳南筑造月城,与李光弼军南北对峙。河阳大战的胜利,李光弼劳苦功高,肃宗加授他为太尉兼中书令,并诏令褒奖其赫赫战功。李光弼于河阳同史思明大战数月,成功地阻止了叛军的西进,同时又收复了河阳之北的重镇怀州(今河南沁阳),唐肃宗促使李光弼进取洛阳的使者相继于道。李光弼迫不得已,命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遂与仆固怀恩率兵并会同鱼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进攻洛阳。上元二年(761)二月,洛阳之北邙山,仆固怀恩为敌所乘,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遗弃殆尽。李光弼、仆固怀恩渡过黄河,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李抱玉听到邙山溃败,丢弃河阳。邙山一战,官军损兵折将,河阳、怀州这两个军事要地皆拱手让给了叛军。被罢免副元帅、太尉之职,以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河中节度使授。叛将史朝义乘邙山之捷率军南下,进攻申、光等十三州,唐肃宗再次启用深孚众望的李光弼,任命他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治今江苏盱眙)。李光弼奉命,即刻带病开赴临淮,一路疾驱进入徐州,然后挥师西进,一举收复许州,斩敌千余人,并活捉了二十二名叛将。史朝义分兵攻宋州,李光弼又击败其军。宝应元年(762),李光弼进封临淮王,并图像于凌烟阁,给以功臣殊誉。不久翁山(今舟山群岛)爆发了以袁晁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了台州(今浙江临海)、信州(今江西上饶)等郡,一时发展到二十万人。李光弼遂命部将张伯仪进攻衙州,击败了袁晁义军。至广德元年(763),张伯仪擒获了袁晁,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后李光弼时处危疑之地,拥兵不朝,抑郁成疾,于广德二年(764)八月卒于徐州。享年五十七岁。
赠官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足智多谋,在其戎马生涯中,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他治军威严而有方,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后,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改,而当他号令后,军威更加威严。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年(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天宝十四年,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十五年,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等地。又于恒阳(今曲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获悉潼关失守,唐玄宗西逃后,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不久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年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祐。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五千。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十五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六万人,收复京都长安。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十五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略河北。
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七万来援。后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三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五万精兵战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溃退。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封郭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乱平。
不久,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二十万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郭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四千人,以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二年,郭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仆固怀恩暴死,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大历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斩智光以降。八年,吐蕃十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后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十四年,唐德宗继位,被尊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余官皆免。
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张巡(709年一757年),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因不愿阿附权贵,未能迁升高官,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到真源一上任即将当地豪强华南金依法惩杀,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人民安居乐业。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正月,安史部将张通晤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等州。谯郡(今安徽毫县)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欲举郡迎降,逼迫张巡为其长史(副职),并以此身分迎接叛军。张巡却率属部誓师讨伐叛军。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起兵拒叛,击败了张通晤后,进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兵二千人。时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叛军,贾贲、张巡入雍丘城后,据城自守,贾贲授为监察御史。不久,令狐潮引叛军攻雍丘,贾贲率军出城抵御而战死。后张巡率千人之众,坚守孤城四月,抗击敌众几万人,每战克捷,河南节度使虢王李特命张巡为抗叛先锋。
迫于形势,张巡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张巡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至德二年(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奇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张巡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土,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
许远为待御史;
姚(门言)为吏部郎中。七月,叛军再次围城。此时城内粮草已近绝,但仍屡次击退叛军。直到当年十月,城中只剩600士兵,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被俘为叛军所杀,终年49岁。张巡坚守睢阳期间,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 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
肃宗赠张巡扬州大都督,封其子张亚夫金吾大将军;
诏封邓国公,史称张中丞免睢阳、雍丘三年徭税。德宗贞元(785—805年)中,赠张巡之妻为申国夫人。宣宗大中(847—859年)年间,将张巡、许远、南霁云画像置于凌烟阁。
张巡在抵抗叛军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闪耀着智谋的光辉。其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雍丘、宁陵、睢阳三次作战中:
一、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
二、智谋超群,战术灵活;
三、“兵将相习,人自为战”的作战指导;
四、积极防御,主动出击;
五、取之于敌的后勤思想。
六、身先士卒,善于思想工作;
七、严于军纪,赏罚分明。
哥舒翰(?—757),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人,突厥族,哥舒氏。哥舒翰本是突骑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哥舒翰的祖父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父亲哥舒道元,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今甘肃武威县)使。母亲尉迟氏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之女,因此世居安西。
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哥舒翰到京城长安客居三年。后哥舒翰在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王倕账下任职。天宝元年(7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王倕率军攻取新城(今青海门源)后,交由哥舒翰负责经略。哥舒翰治军严厉,“三军无不震慑”。天宝五年(746年)正月,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不久,哥舒翰便被提升为衙将。又迁左卫郎将。当时土蕃骚扰边境地区,哥舒翰率军与其战于苦拔海,连破三路吐番军,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使。天宝六年(747年)十一月,唐玄宗正式认命哥舒翰为鸿胪卿,兼西平(治西都,今青海乐都)太守,摄御史中丞,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陇右节度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后哥舒翰傍青海置军,于龙驹岛筑城,从此吐蕃不敢近青海。天宝八年,哥舒翰率军十万拔石堡城。天宝十二年,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同年,因病解职到长安疗养。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高仙芝受诬被诛,玄宗命哥舒翰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率兵二十万代高仙芝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部将互相争长,号令不一,军无斗志。只好扼守潼关,不能出击。宰相杨国忠力劝玄宗促令他出战,十五年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关,战于灵宝(今属河南),遭敌伏击火攻,全军覆没。哥舒翰被部下执送安禄山。至德二载757)为安庆绪(安禄山子)所杀。
高仙芝(?~756),高句丽族人。少随父从军安西(今新疆库车),骁勇善骑射,二十余岁即拜将军。
吐蕃以女嫁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雅辛河流域一带)国王,并胁迫小勃律背叛唐,从而控制了唐西北二十余国。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三次讨伐均未成功。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骑一万西讨。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万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后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最后终于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帕米尔诸国又重新臣属于唐朝。
天宝八年(749 )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梵文Sri Man- gala )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天宝九年,高仙芝伪与石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约和,引兵袭攻,虏其国王,掠取珍宝。次年,唐军与大食军战于怛逻斯城(今苏联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高仙芝所统之葛逻禄部叛变,与大食军夹攻唐军,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后入朝任右羽林大将军。因为安史之乱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后,高仙芝奉命屯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备敌。因防守洛阳的封常清兵败西奔,仙芝遂与之退保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由于仙芝平日拒绝监军边令诚的私人请托,令诚遂诬奏仙芝无故弃地及减截兵粮,致使仙芝于十二月十八日(756年1月24日)被杀。
封常清(?—756),蒲州猗氏人(今山西猗氏县),唐初大臣封德彝之后。但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充军,担任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南门的守军。封常清少年时便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宝初年,达奚诸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夫蒙灵詧派高仙芝率两千精骑自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邀击叛军。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马皆疲,尽为唐军所杀。封常清以破达奚之功,授叠州(治合川,今甘肃迭部)地下戍主,仍为判官。此后以军功累授镇将、果毅、折冲。天宝六年(747年),封常清随高仙芝击败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十二月,高仙芝取代夫蒙灵詧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因从战有功,高仙芝便奏他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不久,又加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使。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任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封常清仍为其判官。王正见为安西节度使后,奏封常清为安西四镇支度营田副使、行军司马。天宝十一年(752),王正见死,十二月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第二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
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入朝,唐玄封他为御史大夫,授一子为五品官,赐第一区,去世的父母也获赠封爵。四月,唐玄封于二十八日任命程千里为右金吾大将军,同时任命封常清暂时代理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天宝十四年(755年),封常清再次入朝。同年,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命封常清率军平叛,因被叛军所败,唐玄宗削其官爵,让他以布衣身份在高仙芝军中效力,后遭监军边令诚陷害,于756年1月24日和高仙芝一起被冤杀于潼关军中。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的唐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三)合作探究 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 / 3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学习与探究
(1)阅读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 (2)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相延续 学习与探究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2 / 3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3 / 3
第三节 安史之乱和唐后期的社会经济
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安史之乱
1、开元、天宝年间社会矛盾的发展
安史之乱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唐朝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玄宗时期一方面经济文化极度繁荣,国力强盛,一方面社会又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和府兵制因而瓦解。唐朝统治者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1)均田制的破坏与土地兼并问题
均田制实际上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对国有土地的再分配 。
在均田制中,永业田、赐田可以传给子孙。这些田地“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即子孙犯除名者,所承之地亦不追”。(《通典》卷二)因此,私有性质的土地越来越多。
人口的增多和官僚队伍的日益庞大,国家直接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没有控制土地,均田就无法实行,所以后来均田越来越难推行了。
唐代均田制对土地买卖限制比前代放宽,允许有条件的土地买卖,这就为土地兼并开了方便之门。
唐初即有土地兼并。高宗、武则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拥有相当势力的地主。玄宗时期,¡°朝士广占良田¡±,土地兼并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官僚卢从愿¡°占良田数百顷¡±,被玄宗鄙视为¡°多田翁¡±。(《新唐书》卷129)宰相李林甫¡°京城邸第,田园水磑,利尽上腴¡±。(《旧唐书》卷106)唐玄宗在诏令中也说:¡°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唐会要》卷85)
史称¡°开元之际,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汉成哀之间¡±。(《通典》卷二)
¡°黎氓失业,户口凋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佣力取给,浮窳求生¡±。(《唐大诏令集》卷111)
(2)府兵制的破坏与外重内轻之势的形成
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自高宗武后时期,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新唐书》卷五十《兵志》)。
首先,由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农民失去土地,纷纷逃亡,兵源发生问题,结果是“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士渐不给”。(《唐会要》卷72《府兵》) 其次,府兵负担过重,自备粮饷器械,而均田制的废弛,粮饷难以筹集,府兵被迫逃亡。
第三,唐推崇文教,士兵地位衰落,将领往往奴役士兵,“卫佐悉以假人为僮奴,京师人耻之,互相辱骂,必曰侍官”。许多人为逃避兵役,甚至自残手足,称作“福手”、“福足”。府兵将领地位也受到影响,“折冲将又积岁不得迁,士人皆耻为之”。(《新唐书》卷五十《兵志》) 造成府兵兵源奇缺,府兵制随之走向衰落。
第四,玄宗时期长期对外用兵,府兵轮番换防制度也遭到破坏。杜甫《兵车行》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府兵制破坏以后,代之而起的彍骑和方镇兵、禁兵,那种“内重外轻”的形势不复存在。
《新唐书·兵志》:“盖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及其末也,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置兵于京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府兵属卫戍军队,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镇戍边疆。玄宗开元初年,府兵“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多不给”。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建议,招募兵士充当宿卫,共募得十二万人,号称“长从宿卫”。次年,长从宿卫改称“彍骑”。十三年,朝廷将彍骑兵分隶十二卫,取代番上的府兵,总十二万人,分为六番,轮流上番服役。平时近营为堋,教阅弓弩,免除赋役,资粮由官府供给。从此宿卫兵士都由招募而来。
此同时,征戍兵士也改由招募,称作¡°长征健儿¡±。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下诏:¡°自今以后,诸军镇量闲剧利害,置兵防健儿,于诸色征行人内及客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驻边军者,每年加常例给赐,兼给永年优复。其家口情愿同去者,至军州,各给田地屋宅¡±。(《唐六典》卷五《尚书兵部》)
此后边镇士兵也全由招募,国家提供武器粮饷,如家属同去则授予田宅,镇兵本身脱离农业生产,变为职业兵,称作¡°长征健儿¡±或¡°长征兵¡±。所谓¡°自天宝以后,¡¡皆成父子之军,不习农桑之业¡±。(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五《叙用勋旧武臣德音》)
士兵由将帅长期统率,形成将可专兵的局面,唐朝前期兵将分离的制度遭到彻底的破坏。
天宝八年(749年),“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其后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并废矣”。(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
府兵既废,募兵制代之而起,方镇势力逐渐坐大 。
方镇即藩镇,主要是指节度使及其统辖的军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唐初,“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武德元年”条)驻军用于保卫边防。《新唐书·兵志》云,“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大约每军五百人,守捉三百人。
“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至太宗时,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名官。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实际上,景云元年(710年)十月,唐睿宗任命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次年,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问题不在于节度使官名,而在于节度使所领之兵为职业兵,由此而导致“将可私兵”。
以前镇兵多数是轮番戍边的府兵,至开元年间全部是招募来的职业兵。地方镇兵“皆募人为之,兵不土著,又无宗族,不自重谋,忘身徇利,祸乱遂生”。( 钱易:《南部新书》庚集)
最初节度使只管军政,后来因为屯兵营田以供粮饷,节度使兼管屯田、营田事务。史载“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 《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实行募兵制以后,镇兵家属也迁移到边地,节度使同时也就负责所在地区户口行政。
节度使从单纯军事扩展到兼管屯田、行政之事,逐渐成为边疆地区军事、行政长官,权力加重了。
开元中期以后,为镇抚边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及南诏侵扰,先后在边疆地区设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很快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天宝时全国总兵力约57万,边镇节度使掌握的兵力达到49万,(《通典》卷172《州郡典二》)这样内地所控制的兵力不到边镇的六分之一,而且有战斗力的军队都集中在节度使手中,唐前期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的局面不复存在。
在边镇节度使势力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西北、东北两大军事集团。特别是名将王忠嗣为西北军事统帅之时,所领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镇,“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 “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矣”。( 《资治通鉴》卷216)
东北边防以安禄山为首,领范阳、平卢二镇。由于西北边镇过强,玄宗有意扶植安禄山来牵制,首先借石堡城之事解除王忠嗣兵权,后提升哥舒翰为河西、陇右节度使,把河东交给安禄山。这样,安禄山据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力多至十五万人,成为力量最强的地方军阀。
(3)朝政腐败
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使唐朝国力发展到顶点。统治后期,特别是736年罢免张九龄以后,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和唐朝表面的繁荣,不思进取,先后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自己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
李林甫是李渊堂弟李神通的后代,属于宗室宰相。734年升任宰相,张九龄免职后主持朝政十七年。他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物。
嫉贤妒能,玄宗让他主持制科考试,他一人也不录取,“上表野无遗贤”。
《新唐书·李林甫传》评论他:“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
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为了迎合玄宗,把租庸以外的钱财上百亿献给玄宗,称“此是常年额外物,非征税物”。
《资治通鉴》卷216:¡°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
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
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
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
751年,李林甫病死,杨国忠继任宰相。杨国忠原名杨钊,为杨贵妃堂兄。玄宗让他主持朝政。杨国忠身兼四十余职,朝政往往“责成胥吏,贿赂公行”(《旧唐书》卷106),“台相官有才行时名,不为己用者皆黜之”。(《资治通鉴》卷216)
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宠幸贵妃,宫廷之事交给宦官高力士,朝政委托李林甫、杨国忠,“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新唐书》卷五十一)。747年,唐玄宗将一年的贡物全部赐给李林甫,杨国忠也经常受到赏赐,家里缣帛三千万匹,相当于唐朝一年半的庸调收入。
李林甫、杨国忠执政时期,唯恐有人出将入相,威胁自己地位,便任命蕃将为节度使,如高仙芝为安西节度使,哥舒翰为北庭节度使,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前,极力排斥汉将。754年,升契丹、奚人为将军者500多人。
755年,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替换汉将指挥军队。当时大臣韦见素看到这种情形,忧心忡忡,指出“安禄山今又以蕃代将,难将作矣!”(《新唐书》卷118)但玄宗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杨国忠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有矛盾,互相攻击,安禄山职责杨国忠专权误国,杨国忠指责安禄山手握重兵,意图谋反,矛盾愈演愈烈 。
2、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胡人,本姓康,父亲是西域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后来母亲再嫁胡人安延偃,所以以安为姓。史思明也是营州胡人,二人懂得蕃语,当过互市郎,后来投入幽州军队,作战勇敢,受到节度使张守珪的信任,先任平卢兵马使。742年,担任平卢节度使。
唐朝全力对付吐蕃、突厥人,委付安禄山进攻东北契丹、奚人。744年兼任范阳节度使,751年兼任河东节度使,拥有军队15万人,掌握今山西、河北、东北地区军政大权。
安禄山几次到长安,看到唐朝政治腐败,武备松弛,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在范阳招兵买马,准备叛乱,首先使用蕃将取代汉将,又任用不得意士人严尚、高庄为谋士。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奉密诏讨杨国忠”为名,率所部蕃汉军队十五万,号称二十万,起兵于范阳。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席卷河北地区,“州县发官铠仗,皆穿朽钝折不可用,持梃斗,弗能亢。吏皆弃城匿,或自杀,不则就擒”。
唐玄宗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洛阳募兵,十天内得六万人。又调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为户部尚书,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新设河南节度使,领陈留(今河南开封)等十三郡,防守黄河南岸。叛军随后攻占荥阳,前锋直指洛阳。封常清率军抵抗,结果战败于虎牢关。十二月,叛军乘胜占领洛阳。
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皇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唐玄宗得到战败消息,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斩杀高仙芝、封常清,令老将哥舒翰守卫潼关。
六月,哥舒翰兵败被俘,潼关失守。玄宗在杨国忠支持下率领侍从人员向四川逃亡,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并胁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
禁军分为两支,一支护送唐玄宗继续西行,前往成都,另一支由太子李亨率领,北上灵武,依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组织抵抗安史叛军。
李亨北上后,即皇帝位,是为肃宗。肃宗以长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负责平叛,又借用回纥兵马。
杨贵妃画像(古代)、杨贵妃墓(兴平)
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
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发生分裂。安禄山为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开始不听调遣。郭子仪乘机组织反攻。当年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河南叛军纷纷投降。安庆绪被唐军围困在相州(治邺城),留守范阳的史思明也暂时归顺唐朝,被封为归义王。
乾元元年(758年)六月,唐廷图谋剥夺史思明兵权,史思明遂杀死唐将乌承恩再叛,据魏郡(今河北大名)与安庆绪相呼应。八月,唐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邺郡,唐肃宗担心将权过大,不设统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使监各路节度使。
结果被叛军打败。
次年三月,史思明杀死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兼并安庆绪部众,“以周贽为相,以范阳为燕京”。( 《旧唐书》卷二百《史思明传》)九月,叛军兵分四路攻占汴州、郑州,不久洛阳再度落入叛军之手。
761年初,叛军内部再次发生内讧,史朝义刺杀史思明,自立为帝。叛军内部更加分裂,“朝义所部节度使皆安禄山旧将,与思明等夷,朝义召之,多不至,略相羁縻而已,不能得其用”.( 《资治通鉴》卷222)
762年,唐代宗李豫(即李俶)即位,以长子雍王李适为兵马大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指挥唐军平叛。763年,史朝义走投无路,兵败自缢。
3.安史之乱的性质和影响
安史之乱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也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地方军阀反对唐朝中央政府的叛乱。
叛军首领安禄山、史思明虽然出身边疆少数民族,他们都是通过镇压契丹、奚人起家的,并不代表少数民族的利益。他们本身又是唐朝的节度使和地方官。
河北民众“所至屯结,多者二万人,少者万人,各为营以拒贼”。(《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关中地区民众“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旧唐书》卷10)
首先,叛乱使北方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禄山叛军南下,“步骑散漫,人莫知其数,所过残灭”( 《资治通鉴》卷217)。平叛军队也大肆劫掠。回纥进入洛阳后,“肆行杀掠,死者万计,火累旬不息”。唐军士兵也趁机抢劫。九节度使兵溃邺城后,“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尽”。
破坏最严重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汴郑地区、河北地区、长安周围各地和汴河沿岸,“百姓凋残,地阔人稀”。( 《全唐文》卷46《缘汴河置防援诏》) 天宝十四年(755),全国户数八百九十一万户,人口五千三百万。上元元年(760),只剩下一百九十三万户,七百多万口。(《唐会要》卷84《户口数杂录》)
其次,安史之乱爆发后,边镇戍军多征调到内地,造成边防空虚。
朔方军在平叛时,“东西南北,曾无宁岁,中年以仆固之役,又经耗散,人亡三分之二,比于天宝中十分之一”。
( 《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 广德元年(763),吐蕃攻陷大震关(今陕西陇县西),“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资治通鉴》卷223)。
吐蕃一度攻占长安,拥立金城公主之侄李承宏为皇帝,随后安西四镇也全部失陷。
第三,安史之乱削弱中央统治力量,战后安史余党分据河朔地区,渐成割据之势。
安史旧部张忠志“与李怀仙、薛嵩、田承嗣各举其地归国”,唐接受叛军将领的投降,“皆赐铁券,誓以不死”,并允许他们继续控制原有的地盘。(《旧唐书》卷142《李宝臣传》)其中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李宝臣)据成德、李怀仙据幽州,薛嵩据相卫,皆领节度使之职,这样安史残余势力被保存下来。
他们在其境内“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卷143《李怀仙传》)把持河北地区军事、政治、经济大权。
安史之乱不仅破坏了北方经济,造成人口流散,土地荒芜,而且边防空虚,大片土地失陷,中央力量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与此同时,唐朝统治内部矛盾也不断激化,宦官干政,朋党相争不断。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二、两税法与唐朝后期财政的来源
1、两税法的来源
两税法来源于唐初以来的地税和户税。户税是按照户等高下所征收的财产税。
武德初年,按民户财产多少,把居民分为三等。不久改为九等,按户等交税。所以户税又被称作资课(以钱计算)。地税是按照隋代义仓的办法,按照田亩数量来征收,每亩征收粟二升,由地方州县保管、贮存。
从玄宗开始,义仓粮食运往长安,由国家统一管理。天宝年间,每年户税二百余万贯,地税一千二百四十万石。(《通典》卷六)安史之乱后,租庸调制名存实亡,唐朝不得不加重对户税和地税的征收。
大历四年(769),代宗规定:上上户4000文,每降一等数量减少五百文,下上户1000文,下中户700文,下下户500文。现任一品官按上上户交纳,九品官按下下户交纳。次年又规定,京兆府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记载,“五年三月,优诏定京兆府百姓税。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 这种夏、秋两季征税方法就是两税法的雏形。
其他各地节度使和州县也巧立名目,扩大赋税来源。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实行“量产出赋”。(《新唐书》卷146)
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将这些征税方法加以总和,以户税、地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将税收分为夏、秋两季征收。这种税收方法称作两税法。当时杜佑评论说,“建中新令,并入两税”。(《通典》卷七)
2、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新唐书》卷145《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其一,“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先作预算,然后根据预算确定总额,分配到州县征收;
其二,为增加征税对象,不再区分主户和客户,只以居住地登记户籍。民户不论丁男、中男作为户主,只以资产多少定成等级,据资产来纳税;
其三,税收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即要交纳完毕;
其四,租庸杂徭全部取消,只是丁口籍帐仍然保留;
其五,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垦田数字作为标准,平均征收。
其六,没有固定住所的行商,由所在州县抽取三十分之一的商业税 。
3、两税法的意义及其弊端
其一,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实行两税法的结果,“自是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新唐书》卷145)
其二,扩大了纳税面,并且以资产来定税,有其合理性。赋税征收以资产田亩为标准,即“以贫富为差”。当时陆贽就提到,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陆宣公集》卷22) 《唐会要》卷84《租税下》:“据地出税,天下皆同”。唐穆宗即位诏书称,“自今已后,宜准例三年一定两税,非论土著、客居,但据资产差率”。(《册府元龟》卷486)大中年间诏书也强调:“青苗两税,本系田土,地既属人,租合随去。”(《唐会要》卷84)
其三,它由丁口征税转向土地财产征税由征发劳役转向征收实物,这种办法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经济新的发展,为历代税制开了先河。
租庸调法以丁口为主,两税法则以土地、资产为主。这种税法比较适合当时实际情况,它是与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多数成为佃户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
百姓负担有所减轻,从制度上废除徭役,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对商业税也有规定,这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两税法“定税之数,皆计缗钱;
纳税之时,多配以绫绢”。(《陆宣公集》卷22)两税法税额的用钱来计算的,实际交纳时,钱物均可以征收。这种折换制度也反映当时货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也产生种种弊端,这与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及制度本身有关系的。
唐后期钱重物轻,一切都用钱来计算,实际交纳的数量增多,因而农民负担加重。铸钱数量减少,一些不法奸商销毁铜钱,铸造铜器。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钱一千为铜六斤;
造写器物,则斤直六百余,其利既厚,销铸多矣”。
结果“虽官非增赋,而私已倍输”。(《陆宣公集》卷22)实际负担加重了。
其次,税外加税。初行两税法,废除一切杂税和徭役,规定“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罢”,“此外敛者,以枉法论”。(《唐会要》卷83)除两税外,不再征收任何赋税徭役。
建中二年,“五月,以军兴,增商税为什一”。(《资治通鉴》卷228) 贞元元年(782),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请在淮南道内,每千钱附加二百文。唐德宗下令各道一律实行。
792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奏请,再加征十分之二的赋税。随后两税数额不断增加。
第三,废除徭役难以实行。两税法规定,租庸和杂徭一律废除,但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形势,还不具备废除徭役的条件。
当时临时性夫役,水利兴建,运粮、修筑城池都需要有人服役。因此,很快恢复徭役,而法令没有规定征发徭役的时间和制度,地方官府经常以各种名义征伐徭役。
第四,资产难以估计,很难做到公平。陆贽提到,“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篋,物虽贵而人莫能窥;
有积于场圃屯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
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
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实繁,一概计估算缗,宜其失平。”
4、两税的分配及唐朝后期财赋的来源 唐后期,财政主要是两税、盐茶等税。《新唐书》卷54《食货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元稹《钱货议状》:“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以为入,定额以给资。”(《全唐文》卷651)
唐前期,税收不论是留存地方还是解送中央,都由朝廷统一支配使用。两税法之后,由于藩镇割据,留存地方财赋,朝廷已无法直接支配。唐文宗时期,“天下租赋,一岁所入,总不过三千五百余万,而上供之数三之一焉”。(《册府元龟》卷486)
当时边疆藩镇完全依靠朝廷财赋支持,河北藩镇财赋又不上交,两税主要来源于东南八镇。
《唐会要》卷八十四《户口数杂录》云:“每岁县赋入倚办,止于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道,合四十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四分有一。”
三、南方经济的进步与商业的发展
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战乱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随后又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南方地区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南方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唐以后南方经济地位显著提高,成为朝廷财赋的主要来源。
韩愈在《送陆歙州诗序》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全唐文》卷555) 全国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1、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首先,南方人口的增长。
唐朝前期,河北、河南地区人口密度大,江南地区远远落后于北方。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据《元和郡县志》统计,全国四万户以上府州有15个,江南道9个,剑南、山南东、淮南、岭南各1个,北方只有京兆府和太原府。
具体情况来看,开元十八年,洪州55000户,苏州68000户,鄂州19000户;
元和五年,洪州91000户,苏州100000户,鄂州39000户。前后不到八十年,这三处户口都增加一半以上。
其次,表现在新置大量州县上。
在人口不断增加情况下,南方地区得到大幅度开发。中唐以后江南、剑南、岭南三道新增42州,185县,占三道州县数目的37%。
其中有的州由县发展起来的,如衢州由婺州信安县发展而成,明州乃分割越州鄞县县而置,福建增置汀州,两广地区也因大量移民而户口激增。
闽南语、粤语中至今还保存大量唐音(主要是入声字,kptm),梅州、潮州、汕头地区的客家人,就是在唐代以后形成的。
再次,水利兴修和水田面积的扩大。唐前期水利工程集中在黄河流域,后期多在南方。《旧唐书·李吉甫传》记载,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在高邮“筑堤为塘,溉田数千顷”。《新唐书·韦丹传》记载,韦丹为江西观察使,修筑堤塘,“凡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溉田万二千顷”。
福建、湖南出现山田。唐诗提到山田,如“人家烧竹种山田”,“十亩山田近石涵”等。
“淮海奥区,一方都会,兼水陆漕挽之利,有泽渔山伐之饶,俗具五方,地绵千里”。(《陆宣公集》卷九)浙西湖州“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富不若也”。(《全唐文》卷529)浙东“机杼耕稼,提封九州,其间茧税渔盐,衣食半天下”。(《全唐文》卷748)
2、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初越人不工机沀,薛兼训为江东制置,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密令北地娶织妇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竞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矣”。
唐人吕温:“天宝以后,中原释耒,辇越而衣,漕吴而食”。
明州产吴绫“凡数十品”,(《元和郡县志》卷26)浙西产缭绫,质地优良。白居易《缭绫》诗写道:“缭绫织成费功绩”,“春衣一对直千金”。
岭南棉布传到北方。玄宗时长安有白叠布。另外桂州所产的一种棉布,称作“桂管布”,也运销到北方。
全国名茶有二十多种,西起四川,东到两湖、江浙都是产茶地区。其中皖南、浙东是茶业主要产地。
祁门一带“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于北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全唐文》卷802)
《元和郡县志》卷25,“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这里每年产茶18408斤。
浮梁也是著名茶业产区。《元和郡县志》卷28记载,唐中叶以来,“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白居易《琵琶行》有“前月浮梁买茶去”。
海盐、井盐和池盐,都由盐铁使管理。生产食盐的民户称作亭户或者灶户。
池盐有18处,都分布在北方,其中山西蒲州解县池盐最有名,年产盐一万四千斛。
井盐共有井640口,集中在四川,四川有盐井460口。《元和郡县志》卷33记载,泸州所属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剑南盐井唯此最大”。这口大盐井年产盐四万石以上。
海盐主要产在东南沿海地区,仅吴、越、扬、楚,就有“盐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新唐书》卷54)唐德宗时期,每年仅海盐的税收就达三百万缗,连同其他盐税共计六百万缗。
从矿冶业来看,全国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其中江南道占三分之一。
江西饶州为产银最多的地方,每年出银十万两,唐朝在这里每年所征银税就有七千两。郴州银矿业很有名,“俗谓锅子银,别处莫及”。(《元和郡县志》卷29) 宣州铜矿也有名。至五代南唐从宣州分出五乡,设立铜陵县。
3、商业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商业城市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
北方除个别城市如汴州、魏州等外,多数趋于衰落。而南方的城市日益增加,苏州、湖州、洪州、潭州、鄂州、夔州(四川奉节)都是长江中下游的城市。
交州、广州、泉州、福州、温州、杭州、扬州,不仅是东南沿海商业城市,还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其中扬州和益州最为著名,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旧唐书》卷182《秦彦传》:“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陆宣公集》卷18,称广州“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杭州则为“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
其次,邸店的普遍与中外商人的活跃。
大商人窦义在长安西市“造店二十余间,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甚获其要”。(《太平广记》卷243)定州何名远“每于驿边,起店停商”。
玄宗下诏:“禁九品以上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旧唐书》卷九)但这条禁令很难奏效,所以后来只好要求贵族邸店与平民一样,缴纳税收。宣宗时下令:“应公主家有住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科。”(《全唐文》卷81)
中外商人比较活跃,《太平广记》卷209记载,扬州“富商大贾,动逾百数”。在很多城市,都有中亚、西亚的商人以及他们开设的“胡店”。《资治通鉴》卷225记载,这些胡商“殖资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
762年,扬州发展刘展之乱,平卢兵马使田神功进攻扬州,“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旧唐书》卷113《邓景山传》)
阿拉伯人阿布·赛义德记载,黄巢攻占广州,杀伊斯兰教徒、祆教徒、阿拉伯人等12万 。(《印度中国见闻录》)
其三,城市中出现夜市,农村中出现草市、墟市。
文宗开成年间下令,“禁夜市,宜令禁断”。(《唐会要》卷86)杭州、扬州、苏州、成都有夜市。
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升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送友游吴越》:“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会要》卷86)
在交通比较发达渡口、道路和人口集中的地方,自然就形成了市场。一般称作草市或村市。
有些草市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逐渐发展为县城。如德州的灌家口草市,后来设置归化县;
宋州的永济县就是由张桥行市发展起来的。
岭南地区,把草市称作墟市。五代钱易称,“端州以南,三日一市,谓之趁虚”。(《南部新书》辛集)
第四,唐代还出现柜坊和飞钱。
商人可将钱财存放在柜坊,向柜坊交纳柜租,然后凭借信物可以随时支取钱财。扬州、长安都有柜坊。《太平御览》卷243,商人窦“义西市柜坊,锁钱盈余”。
飞钱,又称便换。《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元和七年,盐铁使王播“奏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谓之便换”。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的形成和实质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诗句导入、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延伸概括、比较分析,使学生对安史之乱和唐朝走向衰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
难点:五代十国的更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杜甫的诗《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学生齐读)
引入:“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描绘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惨状。那么,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让我们在今天的新课中探索出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爱妃杨玉环图)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多媒体展示天宝十大节度使图)
(二)经过:
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多媒体展示安史之乱路线图)
知识延伸:马嵬驿兵变: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 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称为“马嵬驿之变”
(三)影响
自主学习:读教材,归纳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一)黄巢起义
(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二)唐朝灭亡
(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教师讲述: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知识回顾:唐朝兴亡的过程(多媒体展示:唐朝兴亡过程图)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自主思考: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出五代十国的形成、实质和发展趋势 1.(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形成)
答案提示: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实质) 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3.(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四、总结延伸: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 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 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五、板书: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史记读后感600字(共11篇)
空之读后感(共18篇)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共11篇)
军史读后感(共14篇)
元史读后感(共17篇)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安史之乱读后感(共11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