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摆钟教学设计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民航路小学 左薇薇
教学内容:科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P58~P59。
一、教材分析
《机械摆钟》一课是属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五课,它是在研究关于时间的测量后研究精确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
在时间单元中主要体现的是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
本课是在学生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就钟摆的组成、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摆的等时性等展开研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摆的结构,摆的特性;
并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后,已经感觉到它们对于计时的不精确性,这对学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研究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四、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一下重难点: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五、教学准备:
教师:摆钟一个、课件 学生:分小组带计时表、铁架台、棉线、钩码,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提问:现在我们都用什么来计时?你知道古代人们用什么仪器来计时吗?出示日晷、沙漏、蜡烛钟、古代水钟图片,说说它们是怎样计时的?
2、提问:为什么现在我们不再使用这些计时工具?精确程度怎么样?
(引导学生思考以往这些计时工具的特点,发现它们只是让人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3、教师:人们一直在寻找比较精确的计时方法。
【故事:那是在400多年前,年轻的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忽然一陈风吹来,悬在天花板上的挂灯轻轻的摆动了起来,这本是人们常见的现象,而伽利略却细心的观察起来,多么均匀啊!后来伽利略找来了绳子和重物,模仿 “吊灯”做起了实验,终于发现了摆的秘密。伽利略很想用摆来指示时间,后来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秘密制成了摆钟,完成了伽利略的遗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机械摆钟》,跟伽利略比一比我们的同学能不能发现摆的摆动规律,做一回小科学家。(揭示课题)
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摆钟
(1)教师:即使现在,我们还能在一些家庭里找到摆钟,出示老师家的摆钟(实物),观察摆钟。引导学生认识摆。
(2)了解摆的结构:摆是由摆锤和摆线组成的。(板书:摆锤,摆线,摆角) (3)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
(课件展示摆钟内部结构图。钟摆的摆动带动齿轮转动,通过各级齿轮的传动来转动分针,时针,我们就可以在表盘读出时间了。)
2、研究摆,发现摆摆动的特点
(重点)
(1)提问:为什么可以用摆来计时呢?我们先来研究摆钟里的摆,看看摆动的快慢。(猜测一下:钟摆一分钟摆动多少次?)怎样摆动算一次?(在摆钟上演示明确如何是摆动一次)带领学生一起数摆动一次,两次,三次等。
(2)组织学生实验:教师一边计时一边带领大家一起数,测“钟摆”摆动的次数。
(3)测一次行吗?再测一分钟还会是这个结果吗?重复实验,让学生体验到重复验证的意义。
(4)对比两次研究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吗?我们怎样研究这个问题? (1)示范制作摆:用线做摆线,用镙母作摆锤。
(2)学生动手做一个摆。
(3)你们的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呢?老师为你们提供一个计时钟,讨论:我们怎样实验?
(4)交流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实验要求(分工、计时、多次测量、受到干扰的不算、不改变摆)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分析数据。分析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7)小结: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板书);
正因为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所以它才可以用来计时,并且比较准确。不同小组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有不同。
4、制定研究方案,探索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和什么因素有关。
(重点、难点)
(1)(统计表)为什么不同小组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呢?不同小组的摆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你认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
(2)在学生说出一种可能时(和摆线长度、摆锤轻重、摆角大小等),引导学生推测,如:如果摆线越长,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怎样?摆线越短呢?如果摆锤越重,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吗?摆锤越轻呢?如果摆角越小,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吗?摆角越小呢?
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和科学家一样,在实验前先来制订一个实验方案。(出示) 由于我们讨论下来摆的快慢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来研究。
(3)小组商量一下,你们选择研究哪个因素问题? 请大家注意,你在制定方案研究某一个因素时,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应该怎么样。
另外两个可能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我们如何控制? (4)学生制定实验方案。
(5)交流评价实验方案。(分别汇报三个问题的研究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使方案趋于合理)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摆,了解了摆钟计时的原理,制定了每分钟摆动次数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计划,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你也可以在课后自己先作研究。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李田楼镇中心小学
崔永刚
[教材]:教育科学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教材分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
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以后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2、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3、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动手操作性强,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1)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2、难点: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钢针、磁铁、订书针、指南针、泡沫、水槽、水、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可以指南北方向,对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指南针包括哪些部分?(磁针
支架)
3、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指南针?(想)
4、今天咱们就来做一个指南针。(板书课题: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对指南针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想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二、做磁针
1、要想做一个指南针,需要做什么?(磁针
板书)
2、怎样做一个磁针?来看一个小资料。(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小资料。
3、这个小资料中介绍了磁针的什么方法?(接触
摩擦
板书 )
4、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把剪刀,你发现了什么?(剪刀可以吸引订书针)
5、剪刀能吸订书针说明剪刀具有什么?(磁性)
6、这把剪刀就是和磁铁长时间接触而具有的磁性,课堂上时间有限,接触的方法留在课下去做,今天我们用摩擦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
出示钢针和磁铁
7、老师用摩擦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大家认真看,等会请同学们来说方法。
(1)师演示:用摩擦的方法做钢针 (2)请同学们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做的?
(3)出示课件(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20--30次。
8、哪位同学到台前来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其他同学认真看,等会请你来说他是怎样做的。
一生在讲台上做磁针,并找其他同学说方法。
9、这根钢针现在是一根磁针吗?怎么知道?(吸引铁的东西 ……)
10、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钢针、磁铁、订书针,你也来用摩擦的方法做一个磁针。
11、做磁针时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小心操作,别让针扎着手了)
12、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记录表在做的时候请把你的方法记录在表中。
13、做磁针
14、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摩擦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方法,以及让学生展示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做磁针的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检验。】
15、你的磁针有南北极吗?怎样判断?(可能说到指南针)
16、今天我们用指南针来判断磁针的南北极。
展示做法(用自制的磁针一端去靠近指南针,指南针旋转后一极会与磁针的一极相吸,可判断磁针的南北极)。
17、学生判断磁针的南北极,做时注意记录。
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南北极。
【设计意图:通过用指南针判断南北极,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三、安装磁针
1、磁针做好了,它是指南针吗?(不是) 它会指南北吗?(不会)
2、怎么才能让它指南北呢?(自由转动
板书)
3、除了磁针,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
泡沫
水槽
你们能用它们做一个指南针吗?(能)
4、下面咱们来看看做指南针时的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请学生读出来。
5、根据这些材料选择一种来做一个指南针。做完后以小组来汇报展示。
小组合作做指南针。
6、汇报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极具想象力的,学生根据给的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指南针。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
2、大家想不想也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将你们设计的指南针样式画下来。
3、课堂上时间有限,除了这些材料之外你还能不能做其他的来做指南针,下去之后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指南针,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新型的指南针,回去之后,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老师更希望大家能把设计的新型指南针做出来。
板书设计:
7、做一个指南针
钢针
→磁化(接触
摩擦)→磁针 水平转动的方法:
水浮式
设计思路:
“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速度快呢?(摆的长度不同)
4、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摆长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5、出示宽1.5cm长30cm的木条,让学生判断木条的重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6、在黑板上画一个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重心的位置。
7、小结:
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出示用 宽1.5cm长30cm的木条做的两个摆,摆线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和硬币)
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3、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实验验证。
4、交流分析,为什么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5、得出结论两个摆的摆长不同,所以摆的快慢不一样。摆的总长度不等于摆长,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由于摆锤上加了重物,摆锤的重心改变了,摆长也改变了,摆的快慢也就会跟着改变。
(板书: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7、分组实验:研究改变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3.汇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汇总。
(2)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有什么
规律? 让学生发现硬币位置不同,摆锤的重心就会改变, 摆的快慢也会改变。
(3)小结并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三、制作“钟摆”
1.揭题。(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硬币的位置能使摆1分钟摆动60次。
(让学生参考实验时的数据进行预测)
3、你能经过分析,估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即60秒)摆动30次的摆,这个摆的摆长应该要多长?然后试一试,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摆长大约是25cm)
6、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7、做一个钟摆
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长 摆的快慢
长 慢
短 快
篇1: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教学设计
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2)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2、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板书设计:
6、做个小开关
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 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篇2:《做个小开关》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6.做个小开关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电路的连接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简单电路及连接基本掌握,对导体与绝缘基本认识,为学生本课内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二是小学生喜欢好动,制作课也迎合了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在做中学是本课的一大特点。但本课既是本单元的一节知识综合运用课,又是一节设计制作课,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手电筒。大多数学生都有用手电筒的经历,但是可能大多数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手电筒。为此,教科书首先安排了手电筒的观察活动,这是有一定教学意义的。
第二部分:做个小开关。明白了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为自己制造的电路设计一个开关来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是学生们感兴趣的。
第三部分:各种各样的开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人们使用方便,也为了满足一些用电器的工作需要,现在的开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教科书提供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开关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开关是怎样在用电器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布置学生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通断的。
【学生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简单电路及连接基本掌握,对导体与绝缘基本认识,为学生本课内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只
有了解了导体、绝缘体,才能去合理选择材料制作小开关;
做个小开关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对四年级学生是具有挑战性,要达到这一目标,选择多种多样材料是物质基础,而创新思维的开发这是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过程和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先观察手电筒的结构,了解手电筒的开关是怎样控制手电筒电路的断开和闭合的,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小开关的什么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制作,什么地方需要用绝缘体来制作。
【课前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教师准备:做一个开关的材料;
每个小组小灯泡1枚、小灯座、电池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给你提供一些材料,你能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吗?(出示1个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2根电线)比一比哪个小组装的又块又好。
2.了解各组完成情况,并叫一组台前展示。
3.提问:如果这套装置就这样摆放一段较长的时间,你猜一猜,结果会怎样?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个电路装置呢?
学生可能想出两种办法:
① 断开某个接线头或拿掉某个电器材料;
教师可启发讨论:这种控制小灯泡的方法存在什么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做的? ② 直接想到连接一个开关来保护;
教师可启发思考:为什么开关就能保护用电器?开关有什么功能?
4.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在开关没有做出来之前,可先采用第一种办法断开一个接线头,来保护你的电路装置。(板书课题:做个小开关)
(二)学习新课: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三)学习新课: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2)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拓展:了解各种各样的开关
1.讨论:其实开关有各种各样,如有的是接触式,有的是非接触式,有的放在明处,有的放在暗处。
2.布置作业:我们家中的开关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又是怎样控制电流通断的?
【板书设计】 6.做个小开关
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 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篇3:做个小开关教案
《做个小开关》
【教材分析:】
《做个小开关》是教科版科学四下课程第一单元的第六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1)观察手电筒的活动;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3)红灯、绿灯和黄灯。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电路的连接,电路故障的诊断,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开关的材料组成,以及能够动手做一个开关按要求控制电路中的小灯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手电筒的活动,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开关由导体与绝缘体组成。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控制电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设计、制作小开关的活动中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手电筒的开关并体验,知道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并用它控制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和灭。
【教学准备】:
教具:演示用的红绿灯、课件。
学具: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开关1个、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软木片1个。每组电路装置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材料:一个电池盒(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小灯座(灯泡),利
用所给材料,小组快速连接一个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电路
图。
2、提问:
(1)刚才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小灯泡弄灭的?
预设:把导线拔了电池拿出来 小灯泡拧出
(2)那现在老师要让小灯泡再亮起来呢?再灭了呢?再亮起来呢?
怎样才能自如的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呢?
预设:可以加一个小开关。
(3)为什么加个开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这堂课我们探究
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制作一个小开关)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手电筒的结构,探究开关的作用。
(1)出示手电筒,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说说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并试着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3)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可以让学生看黑板上手电筒简图和小灯泡的电路图。
预设:开关的作用 断开 接通
(4)出示开关元件,说说实验用的开关哪些部分是绝缘体,哪些部分是导体,实验用的开关如何连接?讲解开关元件示意图。
(5)在第一个电路基础上加入导线和开关,用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并画出电路图。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知道了开关的作用和连接方法,我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做个小开关呢?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怎么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要注意哪些问题?
(2)讨论并设计、制作利用回形针、图钉、软木片等做一个小开关,并
把自己制作的小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检验它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3)全班交流各种小开关,并比较优缺点。
3.用开关控制红绿灯和黄灯的亮和灭。
(1)开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实我们经常看到的红绿灯也有开关在控制呢,受红绿灯的启示,老师也装置了一组红绿灯,教师出示红绿灯装置并演示
(2)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讨论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并画出电路图。
(3)学生上台讲解,教师补充说明。
(4)如果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呢?(这个小环节可以让学生说明,也可以画电路图或再动手做做连一连,可以按实际上课情况灵活安排)
三、交流小结
1.本节课内容回顾。
2.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开关。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池塘的剖面图。首先让学生来认识池塘里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什么样的,存在着哪些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群落的概念。
第二部分: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建造生态瓶就是建造一个生态群落。让学生考虑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准备怎样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第三部分:做一个生态瓶。
按照设计好了的生态瓶建造方案,运用准备好的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接触了解了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的一些生物基本的但比较零散的知识;
也经历体验过观察探究植物、动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单元前5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也听说过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等比较复杂的生物学名词。一部分学生甚至还能对上述名词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在设计生态瓶制造方案时,学生是能够考虑到一些动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观察花草和小动物还是有较浓厚的兴趣的。制作、并长期不断地观察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对于大部分学生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1 /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评价任务
1.认识池塘生态系统组成及作用。 2.小组合作设计生态瓶。
3.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做生态瓶的容器(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一个盛满了水的水桶、一些洗干净了的沙子和小石子、一把小铲和一个漏网等工具、一张标签、一张记录纸。
为全班准备:大玻璃水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P14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2 / 4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下面三点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1.我发现小组在设计建造方案和制作生态瓶时,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科学课从生活入手,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3.要使学生真正参与、用心参与、要使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性高涨的氛围,就必须让知识学习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第一环节学生观察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所用的时间有些长,降低了同学们对这节课原有的积极性。另外同学们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
3 / 4
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
2.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态瓶时,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
4 / 4
《做诚信的人》教学设计 徐洁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诚信守则的内容,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诚实守则,学习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诚信与隐私、诚信与说谎的关系,具备诚信的智慧。
【教学设计】
一、导入:{匹诺曹的求助} 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匹诺曹,(多媒体展示匹诺曹的故事),现在匹诺曹向大家发出紧急求助,请同学们帮它一起成功渡过诚信的考验,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大家愿意吗?
二、诚信考验——诚信守则
1、诚信守则小锦囊:学生自主学习书本P120,找出诚信守则的内容;
2、诚信考验——诚信守则:
播放“田婆婆洗灸堂”视频文件,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完成诚信守则的四项考验,深入理解诚信守则的内容;
3、诚信守则大考场: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具体情境中诚信守则的运用。
三、诚信考验——诚信的智慧
1、“说与不说”: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具体情境,分析正确处理诚信与隐私、诚信与说谎的关系,具备诚信的智慧。
2、师生总结:诚信的智慧要结合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妥善处理,把握诚信的核心是“善”。
3、小结:
师:在诚信的考验中,匹诺曹和我们一同收获了什么? 生:诚信守则、诚心的智慧(教师指板书提示) 多媒体展示,师:恭喜匹诺曹与我们成功通过诚信考验,真正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四、共建班级诚信公约
教师展示班级诚信公约例子,学生补充、交流。
五、诚信包容——新时代义乌精神
六、结束语:
师:诚信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老师希望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能以诚待人、以信交友、立足于世!、
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课题:
我们讲故事:讲诚信由古到今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来看发生在列宁身上的故事。
讲一个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你的感悟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讲从古至今发生的诚信故事。同学们开始讲。
老师再讲一个并提出问题
①如果你是曾参的儿子,你会对爸爸说什么? ②如果你是曾参儿子的同学或朋友,你如何看待曾参? ③通过《曾参杀猪取信》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同学们诚信是人之根本,做人的第二身份证。曾子为了妻子在孩子面前许下的诺言,竟花费了一头猪的代价。他这样做值得吗?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看法。
诚信能使我们得到别人的信任,反之则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一个经理如何被解雇》 ⑴这位经理为什么回被解雇? ⑵这个故事给了你们什么启示?
小结:诚信会使他人产生信任感。反之,缺失诚信会引起他人的不信任。我们国家也对新时代公民提出了“八荣八耻”,有关诚信的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第二关:采摘诚信花。
在座的同学都希望做诚信孩子,当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怎么做? ①当自己拿到一百分的试卷欣喜若狂时,却发现老师判错了,该怎么办?
②小明是小丽最好的朋友,小华的考试题目不会做。小华跟小明说:“你给我抄一下吧,我真的不会做”。小明该怎么办?
③果果同妈妈一起去旅游,买门票时妈妈隐瞒了他的身高,不用买门票了,他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班有许多诚实守信的学生,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讲诚信,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是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3、第三关:相信自己挑战自我
刚才谈了那么多,那么结合自己的经历大家谈谈自己的言行,大家曾经有过不诚信吗?请将它写在卡片上,谈谈自己,朋友,家人。让这张小小的卡片成为大家诚信缺失的回收站。
小结:看到这些精彩的卡片内容,老师和同学们一样激动。我们班的同学真正做到了诚信,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会做到诚实守信。
4、第四关:制作“诚信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了诚信的重要性,我想此时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好多话要说,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诚信卡,把想说的或你们搜集的诚信名言写到诚信卡上。让它作为你的座右铭,伴随你终生的发展,激励你前进的步伐,并贴到诚信大树上。
三、升华情感: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敢于面队自己的过失,是真正的勇者。我们班同学胜利地通过了诚信的洗礼,老师把诚信大树送给你们!
四: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人人都来讲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相信只要人人都做到诚实守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共唱《八荣八耻歌》
五:板书: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采用事例讲故事情境教学的形式鲜活生动。 2.讨论的话题应在学生中生成,力求话题符合学生实际,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
设计亮点:该设计符合活动设计的一般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可行性,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新颖”,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锻炼的过程,为了在讨论答题的过程中更好的表现自己,学生会认真准备资料、认真分析资料,而这一过程学生会学会许多。
《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的行为,怎么样尊重师长,明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
2、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学生。
3、结合学校以及本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4、搞好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
5、怎么样和别人进行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2.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滴露珠能折射出五彩的阳光,一片绿叶能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一句随意的话,一个细微的举动,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手牵手,心连心,本节我们共同学习“做一个懂礼仪、讲文明的小学生”。
讲文明,树新风,同进步等礼貌用语在生活中十分重要。讲文明、懂礼貌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说说班内近期出现的情况:
(让学生自由说)
1、有骂人,说脏话的行为。
2、班内的卫生很差,个别同学的个人卫生很差。
3、有打架的行为。
例:李某某因为张某给他开玩笑就打了人。李明的书掉在了地上,被别人踩了一下就大打出手。
(二)说一说,议一议(课堂纪律)
1、课前两分钟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2、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
3、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自己学习,也会影响别人学习)
4、别人发言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用心倾听,听取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三)、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
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五)说一说,议一议(课间纪律)
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注意安全,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六)、情景表演 ①、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③、几个同学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俩个同学在教室门口打闹,堵住其他同学。
(七)、讨论刚才的情景,他们做得不对吗?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对,这样既危险,又影响同学们活动,也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八)、对于同学之间的打架和骂人说脏话的现象。
(九)、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十)、结合本班实际,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
4、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十一)、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小结。 班主任: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要求我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当我们背起书包,跨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你看我们的同学做的多好呀! (1)早晨见到同学说:“同学早!”
(2)在校园里见到老师说:“老师好!”(鞠躬) (3)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诚恳地说:“谢谢!” (4)打扰了别人,抱歉地说:“对不起!” 礼貌用语挂嘴边,团结友爱记心间。
(十二)、作业:针对这节课对自己进行反省,找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他。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8篇)
一分钟教学反思
一体化教学设计(共8篇)
做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共3篇)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