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感言
故
乡
学习目标:
①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
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③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评析法 自我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1.“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家园。大家读完鲁迅的小说《故乡》,感觉和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是否一样?现在我们来走进鲁迅笔下的故乡。
2.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痛苦深渊。当时,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1919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中国人民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十分悲痛,一年后,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跳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悲哀 )(学生跳读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段落。如开头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结尾的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段落。)
2.朗读品味,理解情感基调。本文作者的感情主要表现在(故乡之景 )和(故乡之人)两个方面。
朗读小说中描写故乡景物的部分,找出令“我”悲哀的因素。(重点阅读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注意重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对比朗读小说中“记忆中的故乡”的部分,注意其中“深蓝”、“金黄”、“碧绿”等表示色彩的词语。
3.教师小结:故乡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明月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阴晦”、“苍黄”和“萧索”。
4.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小说展开细致深入的阅读。)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成果。(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也可以涉及宏儿和水生。存在分歧的地方可以保留,提交班内讨论解决)
(1)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②闰土言、行、神、心的变化令“我” 悲哀。
(2)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②杨二嫂言、行、神的变化令“我” 悲哀。
(学生分条梳理讨论的结果,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学生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加以点拨和补充:闰土:外貌苍老,动作迟钝,语言含糊,对“我”谦恭,对生活丧失希望。杨二嫂:相貌丑陋,语言尖刻,自私、势利,虚伪、庸俗。)
5.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6.朗读结尾的三段文字,特别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要求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该问题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且涉及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 2.“故乡”是谁的?(这个问题是把小说的社会意义推到更广阔的层面。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故乡失落了,又也许只存在于孩童纯真的眼睛里。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 3.“故乡”在哪里?
(结合课后练习,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象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4.文学作品中,除通过描写,使所记的人、事更生动外,还往往用形象化的议论来揭示事理,点明中心。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请找出本小说中的议论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84段中的议论,表达“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践踏下的社会现实的悲愤和不满。86段中的议论,是对旧生活的否定和对新生活的向往。88段中关于希望有无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鼓舞,它告诉人们:新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 通过上述三段中的议论,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中心,并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5.明确小说的主题。通过小说的阅读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写,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交流分享:
通过本小说的学习,你掌握了阅读小说的那些技巧?你还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和困惑?请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且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故 乡
过去
现在
景物:
蓝天
明月 阴晦 萧索 人物:
闰土——能干
快乐 麻木 辛苦 杨二嫂——漂亮
平和 庸俗 卑劣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 生(齐):喜欢。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 (学生纷纷举手)
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觉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朋友听。
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 生:我在读小说时,遇到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就用读书笔记抄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师:注意积累,这种习惯很好。
生:读完一篇好的小说之后,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写出来。
师: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对于训练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很有帮助吧,怪不得你的作文写得那么有文采,原来是读小说的收获,希望同学们都学习他这种读小说的方法。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惯例,先来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圈划查注的生字词读给同学们听?
(几位学生读各自圈划查注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学习情况,其过程略)
师:接下来,哪位同学从名、时、地、著、评方面来说说作者及《故乡》的有关情况? 生:名:作者是鲁迅;
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生:本文是作者以他1919年底返回浙江老家搬家时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小说,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人生感受,在本文中都有反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我„ (学生很不好意思)
生:老师,他是看着教学参考书念的。
(他的同桌说)
师:怎么,学生就不能看教学参考书吗?什么是教学参考书,它既是教师教的参考书,也是大家学的参考书,因此能主动用教学参考书学习的同学,不但可以,而且应该表扬,当然如果能把教参书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不用看着读,那更好。从刚才的交流情况来看,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小说《故乡》全文,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边读边完成如下问题:1.想一想,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学生有的默读、有的小声读、有的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边注,给课文自然段编序号,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教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的疑问)
师:读完了,谁来说本文的叙事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生:我认为这篇小说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根据课文的情节,我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写的是“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
(有学生还在举手)
师:你好像对他的意见不满意,有不同意见?
生:我同意他划分的层次,但他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不全面,我认为第一部分除了描写“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外,主要描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还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是搬家;
第三部分主要写的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意见:本文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师:小说的结构层次理清了,下面我们来完成自读思考题二,展示你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的定语,并解释你加这个定语的理由。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组推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组的交流结果。
(学生按以自然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师:看来,大家的讨论得很热烈了,下面,各组推派的代表分别汇报你们组的交流结果。
生:我们组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生:我们组认为改成远去的故乡也合适,因为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第十三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可这次回故乡看到却是萧索的荒村,所以说,“我”那美丽无比的故乡已经远去了。
师:前面两个组同学都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同学们能不能换个视角,从其他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感受角度来考虑? 生:迷信、麻木的故乡,从课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故乡的人思想麻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如第75自然段写到闰土挑“一副香炉和烛台”就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
师:你是说很多地方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不止这一处吗? 生:对,课文的
14、15自然段,写到少年闰土脖子上有一个银项圈,还有闰土这个名字,都有封建迷信色彩。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闰土是闰月生,五行缺土,他的父亲为了改变闰土的命运,就给他取了闰土这个名字,并且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以保全他的性命,这就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宿命论思想。
师:这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的。
生:我们组加的定语是:冷漠、隔阂,加这个定语的依据是,课文中第二部分中,写到原来“我”和闰土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少年闰土来到“我”家时,“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送我贝壳和鸟毛”,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而这次回故乡,见到中年闰土时,他却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闰土和“我”之间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融洽变成了冷漠和隔阂了。
师:你这是从闰土对“我”的态度来考虑的。也是从人的角度来加定语的。关于闰土对“我”态度问题,下面, 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这里就不深究了。
生:综合景物描写和人的变化,我们组大多数认为应在故乡前面加上的定语是:陌生。我回故乡所见到的故乡的景物由原来的美丽变成到萧条、衰败的景象,我感受到是陌生了;
故乡的闰土,还有杨二嫂,不仅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思想性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我对故乡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受。
生:不值得留恋的故乡,理由跟他差不多,故乡的景物变成了破落的荒村,不值得我留恋;
故乡的人,闰土与与我疏运了,杨二嫂变得自私、贪婪,所以我不再留恋的故乡了。
生:我们组从文中的“我”回故乡的感受方面加定语,令我茫然的故乡。这次回故乡,从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我从宏儿儿想念水生中,想到下一代人不应该像“我”和闰土这代人这样生活,可又不知道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的生活而感受到茫然。
师:两位同学综合了景和人因素,来加定语。
生: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师:有句俗话“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由于各人的社会阅历的不同,关注角度的不同,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刚才同学的发言看来,大家对小说的感受很有深度,有的从景物描写角度去思考,有的从人物形象去考虑,有的作品的主题角度去立意,虽然发言角度各异,但都能引用小说的文本信息来谈诠释所加的标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这很好。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课文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知道,小说是通过塑造人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想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闰土。
(课堂中议论纷纷)
师:哦!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对上了,怎么办? 生:(齐)辩论!
师:好,既然大家要辩论,就先来组建辩论队伍,同意“我”是小说的主人公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多位同学,你们是正方;
其余的同学都站在闰土是主人公这边吗?还是还第三种观点呀?
生:(部分学生)同意第二种观点。
师:支持闰土是主人公是反方。下面请支持正方观点的同学发表意见。
生:首先,我想说的是一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虽然我们正方阵营中的人不多,但我们不一定就失败。我们认为,“我”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有文本根据的,请大家从整体上浏览一下课文,看一看,文中写闰土的篇幅多,还是写“我”的活动的内容课文篇幅多?
生:除了小说写“我”的文篇幅最多之外,本篇小说的景物、人物、情节,都是“我”回故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因此,“我”应该是课文的主要主要人物。
师:理由好像很充分的啊,反方的同学呢,有证明你们观点的理由吗?
生:我方认为“我”只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而闰土处在情节矛盾的中心,小说就是通过闰土的生活变化来反映当时我国农民的痛苦生活的。
生:在前面的给课文题目加定语时,我说到,本篇小说的主题是表现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而最能表现这个中心的人物是闰土。因此他应该是小说的主人公。
师:判断谁是小说的主人公,是取决于他在小说中占篇幅的多少,还是看人物对表现中心的作用呢?请同学先议一议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师:有统一的意见吗? 生:(大多数学生)看他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情况。
师:反映够快!对了!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闰土虽然所占的篇幅比不上文中的“我” 所占的篇幅多,但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到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文中的“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故乡》的内容,通过争论,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探究,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的句子填入小黑板上的表格里?
(挑生上黑板填表,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
“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
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师:从表中的填出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比写法,从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请同学们说说,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态度,二十年前,他来到“我”家时,“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时候,便和我说话,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告诉我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等很多希奇的事;
当年分开后,他还托父亲送我贝壳和鸟毛,说明当年他和“我”的关系十分友好、非常融洽, 闰土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二十后,再次见到儿时的朋友“我”时, 他却恭敬地叫“我”“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这说明了他对我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对小时候的朋友已经产生了感情的隔膜了。
师:闰土的出身和“我”的出身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我”是少年,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小孩。
师:什么是忙月?
生:短工,闰土是“我”家短工的孩子。
师:一个是少年,一个是短工的孩子,身份差别很大,为什么当年他们却相处得那么融洽?
生:我想,两年人都是小孩,小孩之间有共同语言,很容易沟通,就玩到一块了。
生: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小,没有大人们的那么多想法,两个人思想都很单纯,没有上等人、下等人的尊卑贵贱的思想。
师:两位同学说得好,同学发现没有,他们俩的发言,都从同一角度、运用同一种方法来分析问题。
生:都从小孩的性格方面。
生:我认为,他们都从小孩心理角度来说明的。
生:都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
师:对了,两位同学都从儿童的心理方面去分析原因,采用的就是我们常讲的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的方法。
生:从课文中提供的信息,闰土很能说,滔滔不绝向我介绍了我所不知道很多的有趣的知识,描述了看瓜、刺猹的情形,在“我”的心目中,闰土简直就是一个小英雄形象,“我”对他崇拜得不了,所以,“我”十分愿意和他相处。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这是用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法?
师: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学得太灵活了,都把我们在以前学习课文中归纳的学法,灵活运用到阅读理解中来了。正如大家所说那样,虽然“我”和闰土的身份不同,“我”闰土还是建立起了纯洁无瑕的兄弟般的友谊。这次“我”回故乡,见到兄弟般的闰土时,他对“我”的感情却产生了隔膜。大家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穷苦困窘的生活造成的,闰土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我”,还能和小时候一样和“我”称兄道弟吗?就像两位从小一起玩大的同学,长大后,一位当了大官,坐好车出入;
一位下了岗,靠摆小摊维持生活。摆小摊的这位同学还能像以前一样对当官的同学称兄道弟吗?
师:既联系生活来分析,又能举现实生活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很有道理。
生:是封建等级观念、尊卑贵贱的思想的毒害的造成的。他的发言,其实就是说明这个原因的,一位当了大官,一位摆小摊,就因为是社会地位不同,摆小摊的这位同学才不敢与当官的同学称兄道弟。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善于借东风,用人家提供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好,请同学继续讨论。
生: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态度的,我认为。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从填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热爱生活。而当“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说明他对现实失望了,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了。
师:为什么从他挑香炉和烛台这件事中,可以得出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了,对现实失望了的结论呢?
生:闰土挑了香炉和烛台这件事,表明了他信奉的是迷信,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这对小时候的兄弟般的朋友已经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使闰土由当年的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
师:前面的同学在发言时,曾说过闰土这个形象起到表现主题的作用,那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生: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师:对,本文通过对闰土性格的变化形象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精神的压抑和毒害。既然写闰土这个形象已经表现小说的主题,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这个人物呢?
(由于问题跳跃性较大,当时学生没有马上回答上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求你给杨二嫂名字前面加个定语,大家准备分别给青年杨二嫂和中年杨二嫂加上什么定语?
生:豆腐西施杨二嫂和圆规杨二嫂。
生:漂亮的杨二嫂和老丑势利的杨二嫂。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杨二嫂的势利? 生:课文中杨二嫂来我家的目的是捡便宜来的,“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为了达到捡便宜主这个目的,她用了心计,使了好几招。
师:你是说杨二嫂是用了心计,使了招数来讨便宜的,能说说她用哪几招吗? 生: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同我套近乎,用亲近的关系讨要东西,这是她耍的第一招; 当讨东西不成,便使出第二招,无中生有的造“我”的谣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
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师:从她所耍的这两招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这些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性格泼辣、尖刻、势利。
生:还表现了她的自私、贪婪的性格。
(还有一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你好像有话要说,是有不同意见发表,还是对刚才的同学发言有补充? 生:杨二嫂还有一招,他还没提到。
师:好,你说说? 生:课文83自然段,写到的杨二嫂 “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她诬陷闰土,并把这当作功劳,乘机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师:前面的同学把杨二嫂的前两招分别叫做套近乎、无中生有的造谣,你能说说杨二嫂的这招叫什么? 生:叫„„,我还没想好。
师:同学们能给杨二嫂的这招起个名吗? 生:贼喊捉贼。
生:我认为说贼喊捉贼,不够准确,闰土怎么是贼呢。应该叫说是:诬陷好人。
师:她诬陷哪个好人? 生(齐): 闰土!
师:为什么说杨二嫂诬陷了好人闰土呢? 生:因为灰堆里的碗碟不是闰土埋的? 师:你有什么理由说不是闰土埋的吗? 生:有,课文中74自然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结果,闰土只挑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还有草灰。如果,他想要碗碟,他可以挑呀!
师:对!如果闰土要碗碟的话,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挑,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杨二嫂说闰土在灰堆埋碗碟是诬陷好人闰土。分析到这里,我们能不能回过头来前面我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生: 我想,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
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故乡人与“我”感情上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师:几位同学说得好,作者塑造杨二嫂的作用有三:第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突出闰土的淳朴诚实;
第二,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两条外,还有第三条,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为了抒发了对当时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师:好,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杨二嫂这个形象的分析就到此为止。接下来下面我们品味、体会第三部分的语言,想一想小说中的“我”是怎能样的一个形象?请大家一起齐读第三部分课文。“我们的船向前走„”一齐走。
(全班学生一齐读78至88自然段课文)
师:读完这部分之后,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生: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这句话含义很深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这句话把希望中的新生活比作路,路是人开拓出来的,新生活之路,也要人去争取和创造。
生:有美好的愿望,不去争取,等于没有希望;
本来没有看到希望,但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就会出现希望。
生:希望是靠奋斗得来的,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也不会变成现实的,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
有了希望,通过奋斗,希望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
师:说得好极了,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
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生:课文最后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也表现了“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生: 我认为84自然段中句子“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总结了“我”这次回故乡的悲凉心情和独特感受。
生: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以闰土崇拜偶像反衬了“我”当时对新生活的的认识水平。
师: “我”对新生活的的认识水平是怎么样的? 生:对新生活应该是怎么样,“我”当时还不清楚;
对新生活能否实现也是一片茫然。
生: “我”当时只知道下一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师: 同学们认为“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生:课文86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都如我的辛苦展转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从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我”只知道下一代的生活不应像“我”和闰土这一代人那样的的生活。
师:这段话有没有正面说明新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生:没有,“我”只知道新生活不应是像“我”这一代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那样的生活。至于新生活水平应该是什么样的,文中没有做正面回答,只是说新生活不应是这样的,而没有说应该是什么样的。
师: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生: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是一个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者。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刚才大家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探究结果。
生:这部分这由宏儿想念水生联想到两代人的关系,引发出“我”对新生活的思考,抒发了“我”对故乡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打破彼此间的隔膜,探索人生道路的执著信念与追求。
师:《故乡》全文学完,有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积累,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文中你喜欢的的词、句、段摘抄到词语作业,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然后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过程从略。)
师:学了《故乡》这篇小说,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他既同情闰土生活的不幸,又对他的麻木表示不满,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概括得太准确了。你是怎么想到用这句话来概括鲁迅对闰土的心情的?
生:在初二学习时,鲁迅的小说《孔乙已》时,教师曾用这句话来概括鲁迅的对孔乙已的心情。
师:你太聪明了,能将以前学习的内容迁移到新课文的分析中,这就把知识学活了。同学接着发言。
生:从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划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把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进行对比衬托的写法,我们写作文时,总是无话可说,写不具体,不生动,今后,我要自觉学习鲁迅的这种写法。
生:读小说不能只追求故事情节,要像本课学习那样通过人物的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感,要注意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生:我很敬佩鲁迅先生对新生活的执着探索和追求新的精神。
师:在《故乡》这篇小说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去用到了哪些方法来阅读理解课文呀? 生:把以前学习的内容迁移到的分析新课文
生:既用了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也用了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法来分析课文。
生:采用整体感知,谈个体感受的方法来阅读理解课文 生:积累词语。
师: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生:首先自读小说,《故乡》全文,从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给小说的原标题加上修饰语。
(板书:感知内容)
生:紧扣小说对闰土、杨二嫂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主题。
(板书:分析形象)
生:品味、体会、感悟第三部分的语言。
(板书:品味语言)
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采语段、句子、词语,积累语汇。
(板书:积累语汇)
师: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这就是我们学习《故乡》这篇小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像这节课一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反复训练,形成能力。正面布置这篇课文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发挥想像,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说明】
本案例力避传统阅读教学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猜测答案和琐碎、机械、纯理性的分析的教学方法。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并在本文的导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授与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余映潮老师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教学呈现新的生机。下面请看余映潮老师从创新的角度设计并执教的《故乡》。
一、案例描述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以《故乡》为例来学习一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小说阅读三步法:理解内容,揣摩妙点,评说人物。
教学板块之一: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来的便是闰土„„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一部分。
2.请同学们准备就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理解课文内容或者理解课文片断的内容,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如情节、人物、环境、人物活动、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结构层次、修辞手法、段落大意、表达目的、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理解,力求自己有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3.同学们发言,进行合作的学习。
如对“这来的便是闰土”这一段,同学们说: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个描写段,它给我们一种苍凉之感。
从人物看,少年闰土的活泼能干、勃勃英气已经荡然无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活在痛苦中的中年闰土的画像。
从描写顺序看,由远而近,依次描写身材、脸色、眼睛、头上、身上、手,符合观察习惯,先远望身材,再注视脸面,而后打量全身。
从情感表达看,记忆中的闰土变成了这般模样,“我”的心里是多么难过,沉重的语气表达出深深的悲哀与同情。
从表达目的看,这段肖像描写,着重写变化,反映当时农民的苦难。
„„
教学板块之二:揣摩妙点。
1.教师点拨:“妙点揣摩”,是品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从老师来说,运用这种读法可以备课,可以写文章;从同学们来说,运用这种读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锻炼并增强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进行“妙点揣摩”,同学们可运用“多侧面发现”的方法,可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构思特点以及同学们可以发现的其他方面体会课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精妙的地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品味课文。
2.同学们读课文,圈点勾画,准备自己的发言,教师组织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进行妙点揣摩示范。
4.同学们进行课堂发言,教师与同学们的对话穿插其中。
如对“我这时很兴奋——我也说不出话”这几段的妙点揣摩,师生在讨论中这样说:
妙在“阿!闰土哥,——你来了?„„”这句话中用了5种标点,充分表现出“我”见到久别之友的欣喜、激动之情以及因闰土的变化而产生的惊异与悲凉。
妙在“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用得好,它表现“我”沉浸在儿时的回忆中,与一声“老爷”形成很大的反差。
妙在“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表现出闰土的神情和心态。他为重逢而欢喜,又为彼此的差异、自身的不幸而感到凄凉。
妙在“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的细腻描画,它写出了闰土在称呼上的迟疑,表现了他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
妙在“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的“终于”用得好,表现他心里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最后终于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妙在一声“老爷!„„”隔绝了所有的嘘寒问暖,隔绝了所有的往事谈论,以后便没有了闰土的“问”,而只有他的“沉默”,只有他的“答”,于是所有的文字都用来表现闰土的苦。
„„
教学板块之三:评说人物。
1.同学们再读课文。
2.教师组织同学们准备评议中年闰土。
教师点拨:所谓评说人物,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进行评议,通过这种概括与评议来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意义。同学们在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时,要注意综合全文内容,运用“多层次表达”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多层次”、“由浅入深”,是说先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评说,再从人物经历、命运的角度来评说,再从小说塑造人物目的的角度来评说。也就是要先从人物的形态外貌说起,说到他(她)的身份、生活、性格、命运及其代表意义。
3.教师进行人物评说示范。
教师再点拨:同学们可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出你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说这个句子时,可用平实性的语言,也可用文艺性的语言。
4.同学们评说的主要内容有:
生一:中年闰土是一个身材增加了一倍的人,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的人,是一个脸上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的人,是一个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的人,是一个头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的人,是一个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的人,是一个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一样的人,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人,是一个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的人,是一个拿起烟管来默默吸烟的人„„
生二:中年闰土是“我”少年时代的朋友,是一个中年时代与“我”产生隔膜的人,是一个满脸愁苦、麻木迟钝、善良忠厚、勤劳朴实的人,是一个饥寒交迫、在磨难中挣扎、在痛苦中煎熬的中年农民,是一个外形穷苦、心情愁苦、语言悲苦、精神困苦、生活劳苦的人,是一个“木偶”般的人,是一个行将被旧中国吞噬的饱经忧患的中年农民。
教师归纳:中年闰土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形象,是旧社会千万个“闰土”的代表,是旧中国农民日趋贫困的一个缩影,是一个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痛苦生活的形象,是一个反映出旧中国农民不仅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精神上也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的形象,是一个表现了农民的悲剧根源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人„„
教学板块之四:回扣课文主题,课文学习小结。
1.提问:作品写了闰土的巨大变化,写了他的痛苦和麻木,作者想通过这告诉人们什么?
2.诵读文中最后一部分。
3.教师小结之一——作者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4.教师小结之二——小说阅读三步法:
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
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
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
二、收获与反思
纵观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特点,我以为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要: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
1.“美”的舞台。可以这样说,“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每一堂课的设计都以“美”为原点来构思的。其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2.“块”的碰撞。余映潮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有机地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的浑然一体。板块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故乡》的教学思路“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3.“品”的海洋。有了“美”为灵魂,有了“板块”做框架,那么完成一节课还得运用手段或方法,这便是“品”——品读、品析。教学《故乡》中的“品析”有三步: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品析”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它是建立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教学《故乡》,课堂上有了充分的品读、品析,这节课一定是一堂富有生气的、有血有肉的课。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以“美”为灵魂,以“块”为框架,以“品”为手段,突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死板、枯燥的氛围,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长远、全面的发展,给了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一个“抓手”,为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而秀美的广阔天地。
教学设计
李华
新课导入
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而又不乏趣味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
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体会先生的情感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重点)
2、学习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用对比、议论突出主题的写法。(难点)
3、领会作者改造旧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重点)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知识备查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沙汀、艾芜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回到故乡绍兴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他向鲁迅讲述了在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卖总是要捐几回钱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以章闰水为原型,写了这篇小说。
整体感知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梳理情节结构。
本文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今昔,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疾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课文解读 回故乡
阅读1—5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我”的心情怎样?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1.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分别的时间之久。侧面烘托出“我”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2.请简要分析第3段,说一说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反问:眼前的景象和记忆中的故乡反差巨大,一个反问句,表现了作者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心里难以接受。
承上启下:悲凉的心绪变得更加沉重,也为下文写故乡今昔的对比做了铺垫和暗示。
3.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我”的心情怎样?
故乡萧条冷落、破败不堪、死气沉沉。“我”的心情悲凉。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寻找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不仅是因为故乡的景的变化,还有就是故乡的人的变化,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闰土、杨二嫂 在故乡
分析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
①文中采用什么描写方式刻画人物的?试圈点批划出这些文字。
②刻画出两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深层原因: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她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
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文中有许多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沉重、忧愤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离故乡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高墙”是比喻。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深的隔膜,所以“我”的四面好像竖起了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 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 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语言品读
1、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儿时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已被残酷的生活现实打得粉碎。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的自私妄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永别故土、漂泊异乡的孤苦,使“我”陷入“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的心境之中。“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像都模糊起来了。
3、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思考:想到希望“我”为什么会“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对于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希望什么时候能实现,中间要经历多少斗争和流血牺牲,“我”也说不清楚;
所以想到希望,“我”便“忽然害怕起来了”。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它告诉我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为希望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
有了希望并为了希望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
深入探究
1.“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的“横”字能否换成“卧”或者“躺”呢?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句中的“横”字形象地描绘了故乡七零八落、乱七八糟的情形,贴切地勾画出荒村衰败的景象;
“卧”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具有情态美,与故乡毫无生气的情境不相符合;
“躺”字则没有零落之意。所以,这两个词都没有原来的“横”字好。
2.分析课文,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我”的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等于鲁迅本人,“我”是小说的一个线索性人物。同时“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文中对“我”的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拓展迁移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21世纪的今天,“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艺术特色
1.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是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是人物今昔的对比。人物对比中又具有着诸多层次。有闰土前后语言、行动、气
质、性格的对比;
有“我”和闰土少年的友谊与中年的“隔膜”的对比„„这样多方面的对比,都有力地突出了“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这一主题的深刻性。
2.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少年闰土的肖像是:“红活圆实的手”“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淡淡几笔就把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特征描绘出来了。
中年闰土的肖像是: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脸“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这就是一个在旧中国受尽了苦难和折磨的农民的典型形象特征。
3.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神异的图画”烘托了“我”对闰土的喜爱;
这一幅明净美好的画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现,则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此外,“黄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风景”,也都与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哀”的心境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故乡》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们: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鲁迅的《故乡》。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故乡》为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选自《呐喊》,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叙事主人公“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发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教学目标确 定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注释”里的词语,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的思想方法(重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 望。(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采用的教法是演读法、谈话法和探究法。此教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 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是演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详见PPT)
(四)拓展延伸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五)、布置作业
根据小说内容,编排课本剧表演。
语文课程是一门动态生成的课程,它不是塑料花,而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预设也并不等同于上课。这一过程会随着花开的姿态作出相应的调整。
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故乡
鲁迅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其作用,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情感,进而领悟文章内涵。
4、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并由此分析主题。
5、体会作者在故乡中所传达感受与追求,理解先生内心的伤感与希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
1、
2、
3、
4、5
难点:目标
2、
4、5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阴晦
鄙夷
惘然
寒噤恣睢
隔膜
萧索
祭器
装弶捕鸟獾猪
潮xùn(
)
颧骨
髀
瑟索
è然(
)
寒噤
(
)wǎng然
(2)词
2、关于鲁迅、时代背景和《呐喊》:
关于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关于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斗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很不彻底的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不但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权,而且没有根本打碎地主阶级国家机器,也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虽然在他们的纲领中也曾经提出过“平均地权”的主张,但却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也不敢以解决土地问题的手段去唤起民众,组织和吸收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来参加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依然如故,封建势力不仅没有受到打击,反而利用资产阶级的妥协性,纷纷投机革命,抢夺了和把持了各级政权,反过来镇压和屠杀革命者,这必然导致革命的失败。
关于《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
简要说出全文围绕“故乡”的行文思路,每空必须有“故乡”二字。
回故乡(1-5)
在故乡(6-77)
离故乡(78-88)
4、1-5自然段回故乡的的故事情节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看到故乡(
)的景象 交待我回故乡的心情
交待回故乡的原因
5、“在故乡”的情节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请你分析一下,作者重点写了哪些主要情节? 6-8写老屋的冷寂和母亲的凄凉,并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9-33我与少年闺土的交往和友情。
34-52写杨二嫂的变化。
53-77写中年闺土的形象,表现闺土的麻木愚昧,与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化,表现
了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6、(78-88)写了“离故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写了离故乡是的种种感受,表达了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第2课时
7、人物形象的分析:
杨二嫂: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却见一个凸颧骨,薄 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
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不屑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 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阿呀,真实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
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8、是什么原因使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堕落到这个地步?写这个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生活的窘迫则使杨二嫂变得自私、刻薄而放纵,这也是一种精神麻木的表现。其行可气、可悲又可叹。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
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文章以她来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9、我对杨二嫂的态度变化:
愕然
愈加愕然
惶恐 无话可说
闭口沉默
在现实的故乡中,人与人之间已没有了和谐,有的只是冷漠与隔膜。
10、闰土 具体分析示例:
闰土 外貌描写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
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第55段) ——细致描写了廿年后的闰土的形象,与少年闰土形成巨大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写出了中年闰土辛苦劳作然而仍旧境况困顿的现实,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的悲惨现状,为后文揭示文章主题埋下伏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
具体分析示例:闰土
神态、语言描写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母亲叫他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闰土由欢喜到恭敬的神态转变,反映了他矛盾而复杂的心理,见到儿时伙伴的喜悦与双方地位的悬殊又让他感到痛苦。但最终仍摆脱不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桎梏,四个“老爷”的称谓,让人感到心痛不已。又深刻地感受到封建意识的毒害使闰土的心灵麻木,突现了主题。
我问问他的境况等。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
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从闰土断断续续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艰难,这种艰难让他痛苦不已,从而以求神拜佛作为精神的寄托,麻醉自己。这一段叙述的内容也与后面作者的一句议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暗合,揭示了农民生活惨状的社会根源。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层层压迫度日如度年 麻木、迟钝、苍老、贫、困、辛、劳
种种变化逼人似木偶 焉能不变
《故乡》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那么一个人——(出示投影)
一管一砚一狂人, 一笑一骂一大家。
双眼洞穿千秋事, 两肩担尽古今愁。
这个人便是鲁迅,一个中国文学史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永远都绕不开的人物。众所周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文如其人,鲁迅的作品除了有着浓郁的文学色彩外,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及战斗精神。——《故乡》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
(二) 教学步骤:
一. 读《故乡》
行文较长,早自习已经安排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堂要求:1.找出精彩的环境描写。从中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2.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部分,对话密集处分角色朗读,从而使学生贴近角色。
并明确以下问题:
1.感情基调:悲凉
2.行文思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3.行文线索:“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 析《故乡》
快速打理课文,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提取主要信息,引导学生把故乡的变化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明确故乡和故乡人物的昨天今天明天,并探索故乡衰败的根源,照应导语中所说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和革命性之所在。
这个过程主要板书如下:
昨天
今天
明天
环境
“ 神奇的图画 ”
“ 萧索的荒村 ”
理想中“神奇的图画” 闰土
“小英雄”
“木偶人”
“不再辛苦麻木” 杨二嫂
“豆腐西施”
贪小势利的豆腐渣
“不再辛苦恣睢” 迅哥
地主少爷
异地谋生者
“不再辛苦而劳碌”
社会根源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由于问题设计切中肯綮且难度适中,学生理解很快。教师相机指出,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环境人物的昨天今天明天相对照 。其中,明天的生活图景,不是预言而是希望,是一种虚实相生的写法。
三. 演《故乡》
并不考虑事情的可行性,也没时间真演,而是引导学生竞聘导演,把《故乡》搬上荧幕,说说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分配,对剧情的处理,对外景的选取等等,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对作品已经进行了一次再创造;
而且,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各种观点在交流碰撞的时候,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为深入准确。这个环节收效甚佳,同学们纷纷发言如下:
生1:如果我做导演,我理所当然地选张曼玉演女一号杨二嫂,杨二嫂泼辣、风骚、势利、贪小,跟张曼玉在《新龙门客栈》里演的老板娘金香玉神似。
生2:如果我做导演,我会选张丰毅演沧桑、认命、木讷、呆滞的中年闰土,张身上有股子憨厚的农民气质,非常适合演骆驼祥子、中年闰土这类角色。
生3:我选释小龙演少年闰土,他定能演出少年闰土活泼、刚健、聪明、能干的样子。(师说:“好啊,愿时光倒流,让释小龙回到十三四岁的样子,来接你的大片。”生笑。)
生4补充:如果我做导演,我不仅选释小龙演少年闰土,而且还让他演闰土的儿子水生,只是不让他演得那么活泼。用同一个演员演两代人,是引起人们思考:水生们的今天透露出闰土们昨天的影子,闰土们的今天是不是水生们的明天?故乡会不会永远在愚昧落后的轮回中沉沦?
生5:对,同样的道理,少年迅哥和侄儿宏儿也用同一个演员。
生6:如果我做导演,我要让陈宝国演中年迅哥,首先是形似,其次陈宝国是实力派演员,他定能演出中年迅哥探索新生活中那种忧思悲悯痛苦彷徨的情怀。(师指出: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但无论是家庭出身、个人经历,还是思想发展的阶段“我”身上都有鲁迅的影子。这样处理恰到好处。)
生7:如果我做导演,我会在江浙一带选拍外景,开机时间选在秋冬季节。
生8:社会环境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可以通过人物对话透露出北京信息。
·······
四. 卖《故乡》
这是上个环节的延伸,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为新片《故乡》写段广告词。
要求要求紧扣作品内容,字数在200字左右。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性。
附:
一,关于“我”是谁
一种观点认为《故乡》中的“我”就是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从写作题材、人物刻画、作品主题等方面看,都带有自传体性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个“我”分明是作者鲁迅先生自己的写照,显然,他不同于《孔乙己》、《伤逝》等作品中的那个“我”。
更多人的观点认为,《故乡》中的“我”不能等同于鲁迅。尽管《故乡》中的“我”确实不同于鲁迅其他一些小说中的“我”,如《伤逝》《祝福》《孔乙己》等,而更多地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甚至可以视为鲁迅当时思想的代言人,但他终究还是一个艺术典型,而不是现实中的鲁迅。
二、关于“我”在《故乡》中的地位
有观点认为,将《故乡》中的“我”仅仅作为线索人物似有不妥。“这篇文章既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写法,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塑造了„我‟一个正在寻求新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那么把他作为线索人物来看似乎有点不平„民愤‟。如果不能和已成为定论的主要人物„闰土‟平起平坐,能不能形成闰土、杨二嫂、„我‟„三足鼎立‟呢?”“从小说的情节安排来看,„我‟并不是穿文叙事的线索人物,而是中心人物之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原动力”。
《故乡》全篇之中处处有“我”在,而又绝非表面地肤浅地存在。“我”是作为对现实的感受者、思考者、评判者而存在的。虽然,“我”所留给读者的印象是默默的而不是突兀的,但其韵味又是深远而不是短暂的,同时也是经得起掂量的而不是捉摸不清的。“我”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其意义比杨二嫂乃至闰土都更具有耐人思索的力量。
故乡读后感(共12篇)
故乡读后感 (精选20篇)
故乡榕树读后感(共15篇)
故乡读后感500字(共12篇)
他乡感言(共6篇)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