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制改革小组改革工作汇报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主体单位现状的
情况汇报
根据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的要求和安排,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文体局、广电服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电影公司(电影院)、蒲剧团。现将以上单位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体局、广电服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文体局,正科级建制,2009年机构改革由文体局与广电服务中心合并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内设一室四股:办公室、文化股、体育股、综合股、市场股。机关行政编制为6名,局长一名,副局长3名,工程师一名,工勤人员1人。现为正科级干部2名(局长一名,支部书记一名),副科级干部5人(副局长3人,纪检组长1人,副主任科员1人)。机构改革后,只进行了更名挂牌,实际职能未进行整合,目前只履行文化、体育相关职责。下属单位为文化馆、图书馆、少体校。
广电服务中心机构改革后应为**县电视台,实际工作中
未进行改革,仍为广电中心,履行原有职能。广电中心主任由县政协一名副主席兼任,支部书记一名,今年新配备副主任2名,总工一名。
**县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09年文化体制改革时设立,隶属于**县文广新局,副科级建制,核定编制10名。现未能按要求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执法队伍进行整合,仅履行文化、体育相关职能。改革时,原文体局副局长兼任执法队长,由于工作调动,现执法队长空缺。现有人员9,其中占编2人,借调3人,临时人员4人。
二、电影公司(电影院)、蒲剧团
电影公司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电影院属电影公司,为省县统筹资金修建,2001年县政府拓宽街道、修建广场时已予以拆除。因无演出场地,不开展工作,工商营业执照未进行年检,现已吊销,未进行税务登记。原有工作人员23,减员5人(工资由养老保险所发放),退休7人,现待岗11人。电影院拆除时,人员工资由县财政按拆除前工资(95年工资)70%发放,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个人部分由自己支付。2009年,县直幼儿园改扩建时,将电影公司拆除,经公司员工与县政府领导协商后,职工工资为95年工资额的70%+08年增
资的30%(高者每月800元,低者每月510元),由县财政支付。医疗保险09年起由财政支付,个人部分由自己负担。
蒲剧团,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县政府每年拨付9万元经费,由文体局代发。现有人员23人(退休10人),待岗人员13人。自2007年至今,不开展工作。退休人员工资,县政府解决4人,其余6人由文体局在财政划拨的9万元经费中按300-800元支付。待岗人员不发工资,不交保险。目前,有一座家属楼,无办公和排练场地。
二0一0年十二月八日
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小组围绕贯彻中、省、市、县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本小组负责协调的年度改革工作事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改革红利加快释放。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抓好年度改革任务的分解落实。对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制定本小组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按照改革事项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可控的原则,将专项小组负责协调的年度改革事项列入台账细化分解为55项,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成果检验形式和时间进度要求。各成员单位认真梳理各自改革任务,适时对接市级各部门。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和县法制办多次深入各成员单位调查了解改革工作推进情况,严格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绝大多数改革任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情况良好。
(二)推动出台一批重大专项改革方案。聚焦落实市委深改组会议精神,精准对接并制定出台一系列专项改革方案,推动重大改革部署尽快落地实施。截至目前本小组共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专项实施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专项实施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个专项改革方案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射洪县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复议权工作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正在修订过程中,拟定于上报县委深改组会议审议。
(三)试点示范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各项试点牵头单位普遍都比较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设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统计改革创新试点等改革任务都确定了牵头领导,成立了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为全面推进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改革措施比较得力。在工作中既注重顶层设计,又联系本领域本部门实际改革创新,许多改革措施值得总结推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两项试点任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试点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县城西学校和金华中心卫生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已基本完成,为我县其他同类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四)全面落实市委深改组督导问题整改工作。按照两办《关于开展市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射委办函„2017‟31号)文件要求,及时梳理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举措,做到反馈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所有问题的整改落实。同时,对照上级最新工作要求和相关标准革新工作模式,统筹兼顾,做到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工作促进。
(五)健全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对照年度改革工作要求,强化对专项小组成员单位及改革任务牵头部门的督查,确保年度改革任务逐项落实。主要针对专项改革方案制定流程、已出台方案落实情况和试点示范改革任务的“六个一”模式等3个方面开展督查评估,填报督查评估表并形成评估报告上报县委改革办。
二、重点改革进展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一是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权力清单(2016年本)的通知》(川办发„2016‟108号)文件,认真梳理行政权力事项,适时调整,持续优化行政权力清单,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持续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金华、沱牌、洋溪三个试点镇65项县级行政权限。三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应划必进,集中是常态,不集中是例外且必须有充分理由”的原则,筹建射洪县行政审批局。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合成氨、棉纱、白条肉加工、瓶盖、无梭剑杆织布机、浆纱、碳化硅、燃煤锅炉等落后产能逐年减少。创新推动去杠杆工作,通过运用农发行贷款风险准备金,努力化解实体企业中长期贷款逾期难题;
“园保贷”资金池已完成初期资金募集,可为县域内企业提供4000万元的信贷支持,目前已向上特科技等6户企业放贷1830万元,为企业解决了技术升级、科研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补短板”的重心放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上,实施规划专项扶贫项目114个,精准到户项目涉及11756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7亿元,争取各级专项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年度“户脱贫、村摘帽”攻坚任务,贫困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一是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做好市场主体工商登记各项服务,全面实现工商登记目录化管理,进一步简化登记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市场主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许可及监管信息的实时录入、实时共享、实时监管、实时反馈共采集市场主体各类信息218677条,推送“先照后证”业务3915条,反馈率为95.27%。。二是规范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推进省、市、县三级联网统一的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三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内共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申请31620宗。颁发不动产权证13008本,证明13600本,办理查、解封登记652宗,注销登记4360宗;
接待信息查询15700人次。
(四)积极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一是积极融入成都平原发展区和成渝经济发展区,出台《射洪县完善区域发展推进机制实施方案》(射府办发„2017‟24号)将区域发展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二是积极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推进城际路网一体化工程,上半年加快推进遂德高速公路、绵遂内城际铁路前期手续办理,目前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启动了绵遂内城际铁路线路和站点优化调整评估。三是积极申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根据国土资源部初审意见,再次调整补充申报资料,目前正在接受国家相关部委审核。
(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多点推进。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重点,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出台《射洪县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射府办发„2017‟36号),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规划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双公示”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各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汇总发布到“信用中国(四川)”门户网站上向全社会公开。
(六)全面创新改革亮点纷呈。一是搭建县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支持、推动沱牌舍得公司与四川理工学院共建“四川省生态酿酒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大也相继在我县制定了开展科研、试验、示范等合作协议二是抓好研发机构建设。“四川绿然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省锂电池基础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获批。三是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组织县内15家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积极为企业提供有关政策信息和资料,深入企业逐个动员、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四是抓好国省科技项目工作。我县2家企业参加省科技厅等单位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新征集6个省级科技创新项目,截至目前,获得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11个,立项资金860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把日常工作同改革事项混为一团,模糊了改革的实质内容。
二是基础工作没有落实。有的改革工作没有建立工作专班确定牵头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按要求整理完善档案资料有的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到位,改革工作宣传做得很少。
三是沟通联系亟待加强。各责任单位与牵头单位之间,沟通联系不够紧密,主动对接工作不多,协调不够,上下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市直相关对口部门联系不足,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工作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不利于各项改革任务的及时高效推进。有的单位对本领域本部门改革经验及特色、亮点工作推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四、2018年工作打算
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准确把握新部署、新要求,认真研究明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党的十九大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小组各成员单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凝聚共识,营造改革氛围。要坚持用改革要求审视问题,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要全面夯实改革的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机制和建立完善档案资料的要求,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工作制度等与改革相关的基础工作都要全面落实到位,确保不漏项、不空项。要按照信息报送要求,及时报送本领域本部门的改革动态。
(三)要强化改革特色、亮点工作的推介。在改革推进中,要力重一分,谋深一层,认真总结改革形成的特色、亮点。多推出可圈可点的好经验、新模式,要多推出可供复制、参考和借鉴的改革路径和蓝本,以先进典型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要积极向市级有关部门、县委改革办衔接汇报,力争本领域本部门的改革特色、亮点工作得到省市层面的肯定与推介。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
一、单选
1.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第四个时期是( )。(单选 2 分)
[A]主动探索时期
[B]过渡时期
[C]计划经济时期
[D]被动调整时期
2.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重视( )的培育。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社会组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单选 2 分)
[A]NGO [B]BDS
[C]WTO
[D]NU 4.当前东北人口流出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工。(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基尼系数在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6.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7.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的比重会不断下降。(单选 2 分)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8.基尼系数的大小和社会阶层分化之间没有关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及社会治理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0.科学发展观在党的( )被写进了党章。(单选 2 分)
[A]十六大 [B]十六届六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八大
11.《我国社会各界改革愿景的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 )最难突破。(单选 2 分)
[A]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12.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存在社会失范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3.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是( )。(单选 2 分)
[A]恶性博弈 [B]良性博弈
[C]零和博弈
[D]两人博弈
1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 )的总目标。(单选 2 分)
1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统筹城乡发展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5.未来,我国社会保障目标是要实现在( )内的自由接续。(单选 2 分)
[A]同一县区 [B]同一省份
[C]全国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7.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统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8.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集中在( )。(单选 2 分)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社会领域
[D]文化领域
19.社会控制比社会管理更进步。(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0.城镇化的核心是( )。(单选 2 分)
[A]人 [B]资本
[C]动产
[D]不动产
21.以下尚未征收房产税的国家是( )。(单选 2 分)
[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中国
22.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推进( )为先导。(多选 2 分)
[A]社会体制改革 [B]社会制度变革
[C]社会管理创新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3.1954年,我国的三大改造全部完成。(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4.消除( )的不公平性是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单选 2 分)
[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25.( )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单选 2 分)
[A]社会失灵 [B]政府失灵
[C]市场失灵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6.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系统的力量过于强大,社会系统的力量又过于薄弱,导致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活动具有典型的( ),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单选 2 分)
[A]政策倾向 [B]政治倾向
[C]利益倾向
[D]行政倾向
27.“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8.人口流动不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形成挑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 29.社会体制改革的模式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0.社会治理倡导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1.相对于政府而言,社会组织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 )。(单选 2 分)
[A]能够提供多样的公共服务 [C]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B]具有相当程度的志愿精神
[D]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
32.( )是指其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单选 2 分)
[A]社会失灵 [B]政府失灵
[C]市场失灵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3.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存在社会风险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4.公共行政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 )的不断提高。(单选 2 分)
[A]生产效益 [B]行政效率
[C]生活水平
[D]劳动报酬
35.社会建设不仅要解决医疗、养老等问题,还要解决( )问题,从而建设良好的公共生活。
[A]自由 [B]平等
[C]参与
[D]自治
36.马来西亚至今还保留着鞭刑。(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社会建设的原则是( )。(单选 2 分)
[A]公平与公正 [B]和谐与进步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自由
38.处理好( )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单选 2 分)
[A]政府和社会 [B]收入和分配
[C]市场和社会
[D]政府和市场
39.构建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 )为中心。(单选 2 分)
[A]设计者 [B]人民群众
[C]创作者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 )。(单选 2 分)
[A]企业 [B]顶层
[C]基层
[D]民间
4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公共福利、财政拨款或对非盈利组织的资助。(单选 2 分)
[A]不同于 [B]等同于
[C]相当于
[D]相似于
42.做好非政府组织的疏导工作有助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 )。(单选 2 分)
[A]舆论引导 [B]科技支撑
[C]政策完善
[D]统筹兼顾
3 44.利比亚长老会出面解决社会冲突,体现了政府失灵状况下( )的重要作用。(单选 2 分)
[A]经济组织 [B]社会组织
[C]文化组织
[D]政治组织
45.在社会控制下,人口可以实现自由迁徙。(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6.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不包括( )。(单选 2 分)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技更加进步
[D]社会更加开放
47.( )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单选 2 分)
[A]公共选择理论
[B]治理理论
[C]新公共管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
48.我国的工业化( )还不是很扎实。(单选 2 分)
[A]1.0 [B]2.0
[C]3.0
[D]4.0 49.( )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社会组织数量翻一番的目标。(单选 2 分)
[A]北京市 [B]山西省
[C]广东省
[D]福建省
5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传统的自上而下地单向推行政令的规制型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仍在起作用,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的( )管理方式。(单选 2 分)
[A]高参与型 [B]宽容型
[C]家长制
[D]双向回应型
51.建设( )就是要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情。(单选 2 分)
[A]服务型政府 [B]管制型政府 [C]统治型政府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52.( )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第一。(单选 2 分)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53.( )的新常态就是政府对社会的治理更加有效。(单选 2 分)
[A]社会管理 [B]社会治理
[C]社会统治
[D]社会控制
54在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是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 )政府转换的必然需要。(单选 2 分)
[A]全能型 [B]无限型
[C]包办型
[D]服务型
55.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第五个时期是( )。(单选 2 分)
[A]过渡时期社会体制
[B]社会体制改革主动探索时期
[D]社会体制被动调整时期 [C]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时期56.社会治理的新常态的目标是( )。(单选 2 分)
[A]官民同乐 [B]鱼水情深
[C]血肉相连
[D]上下齐心
5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从社会控制进入社会管理( )。(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8.统治是一个工具( )。(单选 2 分)
4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
1.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形成( )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多选 2 分)
[A]源头治理 [B]动态管理
[C]全面协同
[D]应急处置
2.构建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选 2 分)
[A]因地制宜 [B]科学规划
[C]突出重心
[D]分类指导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 )四个现代化。(多选 2 分)
[A]工业 [B]农业
[C]科学技术
[D]国防
4.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形成( )和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多选 2 分)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5.治理的三种类型包括:( )。(多选 2 分)
[A]全球治理 [B]国家治理
[C]社会组织治理
[D]地方治理
6.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壮大的土壤是( )相结合,三者缺一不可。(多选 2 分)
[A]群众基层自治
[B]社会自治
[C]国家调控
[D]政府管理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发动机是指( )。(多选 2 分)
[A]外资企业 [B]合资企业
[C]国有企业
[D]民营企业
8.把市场引入社会治理领域的领导人包括( )。(多选 2 分)
[A]撒切尔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
9.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必须坚持( )的原则。(多选 2 分)
[A]民主 [B]自由
[C]公平
[D]法治
10.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社区化管理特征主要有( )。(多选 2 分)
[A]属地化管理 [B]户籍制管理
[C]服务型管理
[D]市民化管理
11.“新常态”的特点主要是从( )等方面来说的。(多选 2 分)
[A]结构 [B]速度
[C]动力
[D]结果
12.我国社会体制架构中的“四纲”包括( )。(多选 2 分)
[A]社会管理体制 [B]社会组织体制
[C]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D]社会保障体制
13.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两基”是指( )。(多选 2 分)
[A]社会管理 [B]社会服务
[C]社会公平
[D]社会自由
14.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为( )。(多选 2 分)
[A]起步晚 [B]水平较低
[C]速度快
[D]走向集中
5 15.社会领域的多元主体包括( )。(多选 2 分)
[A]政府 [B]社会组织
[C]人民群众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6.进行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我们首先必须厘清( )的关系。(多选 2 分)
[A]政府 [B]市场
[C]社会
[D]个人
17.以下属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 )。(多选 2 分)
[A]政府购买服务
[B]社会经营
[C]社会创效证劵
[D]政府经营公共服务
18.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关键是要做到( )。(多选 2 分)
[A]政社分开 [B]权责明确
[C]依法自治
[D]产权清晰
19.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以实现( )为目标。(多选 2 分)
[A]社会公平 [B]社会发展
[C]社会福利
[D]社会进步
20.未来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向( )购买。(多选 2 分)
[A]国有事业单位
[B]民营社会组织
[C]个人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扬改革之帆 谋社会和谐
——2015年度抚顺市社会体制改革综述
公正法治,是群众对生活的最基本期待;
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之源。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承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又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2015年,我市社会体制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事业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勇闯改革“深水区” 加快法治抚顺建设进程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按照方案,分别细化措施,健全规章制度,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法治抚顺建设。
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公安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市局改革办,梳理了深化社会面警务运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主办侦查员制度等重点工作,并稳步推进。全面推进民生警务,创新行政管理服务方式,认真落实报警求助“首警负责制”、群众办事一次告知制、窗口单位弹性工作
1 制。在户政、外事、交通窗口大力推行“预约”、“延时”、“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等服务模式,有效缓解了不断增加的办证业务量和群众办证难的问题。推行公安审批项目归口受理、一站式办理和全程网上审批流转、网上监督,审批时长平均缩短50%以上;
先后将全局25项行政审批事项中的13项进入市政大厅,7项经政府批准建分中心,5项下放基层。
检察机关建立健全检务听证制度,保障当事人知情权;
进一步明确检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建立健全公开信息审核把关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2015年,两级院主动及时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2453件、重要案件信息32条、法律文书424份。
审判机关遵循三原则,结合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推动了综合改革。在把握全局改革的同时,注重重点突破,在推行人员分类管理、推进权力运行改革等方面都有大胆尝试。2015年,抚顺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3353件,审执结12516件。审判效率提升更为显著,一审民事案件平均审限由以前的180天缩短到现在80天左右,二审民事案件也由80多天缩短到35天左右。
司法行政机关创新法律援助工作,全省首创探索建立了涉军异地法律援助协作机制,2015年,办结涉军异地法律援助案件16件;
在全省率先探索成立了环卫工人法律援助站,
2 畅通了困难群众维权渠道。创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成立了四城区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调解案件1437件,调解成功1398件;
探索建立医疗纠纷专业人民调解组织,2015年,调解案件123件,调解成功78件,涉及诉求金额5328余万元。
法制工作部门结合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安排部署,积极履行政府立法、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职责,在深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发挥政府法制部门保障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作用。围绕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制定立法计划并组织实施,其中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项目4件、规章立法计划项目2件、规章立法调研项目4件。开展立法调研28次,接待群众提出意见建议75人次,对各立法件草案在媒体上征求意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采取有力举措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复议为民”举措,开通行政复议案件网上收案平台,建立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制度,为贫困人群、弱势群体的申请人免费指定代理律师。在全市35个乡镇设立86个行政复议联络点,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立案99件,审结41件。
撑起民生“保障伞” 稳步推进基础公共服务 一年来,一项项社会事业改革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选好突破口和着力点,打出“组
3 合拳”,推动了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地惠及人民群众。
教育事业:继续实施“阳光分班”,精心组织好新生入校“阳光分班”工作,全市21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万余名新生新生入学全部实行“阳光分班”。继续规范高中招生秩序,彻底取消公办高中择校生,取消的比例约占公办高中公费生总数的10%。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选聘方式,优先选聘了27名免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来我市从教。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报名录取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由原来4个批次变为3个批次,二次择优批次录取开始实行平行志愿。继续在抚顺二中、抚顺一中、抚顺十中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民办高中招生试行学校自主招生与市招办统一录取相结合的政策。
社会救助:市民政局继续提高做好城乡低保标准,城市、农村低保救助标准平均增幅7%、10%。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低保对象基本医疗住院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限额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制定了《抚顺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实现了人社、工商、公安、公积金等部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规范实施临时救助,积极推进“救急难”工作,实施农村低保户供暖救助政策。加强低保与扶贫开发、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等政策衔接,切实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大幅提高
4 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全市拥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434个,建成省、市重点学科34个。2015年,全市总诊疗人次918.7万,基本满足了抚顺市民健康的需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国医大一院集团派专家团队到市中心医院出诊,市第二医院由盛京医院集团托管,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正式实施以药品零差率为代表的综合改革。完善了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3%,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大病保险实现出院即时结算。基本药物制度在7所县级公立医院、545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全覆盖。积极稳妥实施计划生育单独两孩政策,全年共审批1400余个指标,出生825人,一胎、二胎、多胎生育手续审批逐级下放。
就业创业: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为基础,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以改进加强培训工作为牵引,以构建职业介绍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拓展,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用技能人才等人群就业服务工作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6.6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824人,带动就业5794人,新增创业3515人,安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6人,实名制培训城乡劳动力24146人,创业培训21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6%。
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是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
5 户。2015年,我市克服政策体制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隐性债务及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等不利因素,为39.5万名符合条件的退休(职)人员调整了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2018.41元,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97.2亿元。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至每人每月85元,有15.4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享受到养老金待遇,发放率100%。新农合筹资由人均280元提高到380元,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人均18元提高到25元,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上调了5个百分点,达到55%至65%。
城市管理:制定了《南站地区综合整治方案》、《北站地区综合整治方案》、《主要干路及城市出入口综合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方案,通过治理,城市出口路得到提升改造,特别是新华大街、新华步行街、章党高速口、南站、葛布通道和北站广场整治效果明显;
开展了私设停车锁、LED显示屏、“僵尸车”、擎天柱广告牌清理整治工作;
对煤泥砂场、建筑工地占用城市空间及乱挖道路、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重点查处;
对全市46条街路露天烧烤情况进行了综合检查;
加强了小张贴、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的清理力度;
调整完善了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交通旅游等城市导览导视标识进一步规范;
启动实施了“点亮万盏灯、照明回家路”的“住宅小区照明计划”,目前已对全市6353栋住宅楼安装简易照明灯13100盏。充分发挥
6 “一线一网一平台”民意诉求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群众诉求办理质量,做到了市民投诉“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事事有人管”。2015年共受理市民投诉件1600余件,微信反映件1700余件,市长电话办转办件460多件。
合力织就“安全网” 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为进一步优化抚顺投资环境,提升抚顺城市品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抚顺市各职能部门以创建平安城市为载体,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取得了丰硕成果。
市公安局创新常态化打击犯罪机制成效显著,组建市局“指挥办”,每周召开调度会,对全市大、要案件进行串并攻坚;
建立兼顾维稳、打击、防范等各项业务职能的“4+1合成作战平台”,有效整合打击力量。建成监所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并投入使用,可同时监控81个视频画面,实现了抚顺地区,监所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依托警务指挥系统 “一张图”应用,实现了立体化应急指挥调度的全城覆盖;
以情报搜集为先导,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反恐维稳体系;
在全市组建了“覆盖城区的
1、
3、8分钟处置圈和
10、20分钟封控圈”的专业化巡逻防控网;
治安系统在实现行业场所信息化管控
7 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爆破物品综合封闭式管理新模式;
户政系统从实战应用出发,坚持自主创新,依托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建设,建立了派出所治安防控警务新模式。2015年,共破获刑事案件257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349人;
共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693起,2.3万余人次。
市信访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信访工作改革。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信访问题基数大、越级上访量大、信访秩序差的局面,建立了“县区委书记信访稳定工作例会”制度,会议每季度将召开一次。通过例会制度,提高各县区、公检法司及各市直部门“一把手”的信访稳定工作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促使各县区、各单位将信访稳定工作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推动我市信访工作秩序明显转变。大力推行网上信访,在全市各个街道、乡镇建立网上信访指导站,各个社区、村建立网上信访代理站,探索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信访工作。
市应急办注重打牢应急工作基础,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和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为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组建了20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聘请了58名同志组成了应急专家组;
建成抚顺市应急指挥平台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与省应急办及市公安局、消防局、交通局、气象局等部门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提
8 供有效支撑。一年来,成功的处置了多起特大交通事故、自来水输水主管线爆裂事件及几十起封桥堵路事件,没有发生衍生灾害,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市民政局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九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市共有309个社区完成换届工作,完成率为100 %。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举办了为期5天,250余名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参加的专题培训班。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用房48个,并达到了“标识统
一、功能齐全、质量优良、设施完备”的目标要求。在顺城区试点开展了精品社区建设活动,从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照料等方面打造服务优良、有特色的社区。开展了社区减负工作,认真清理部门在社区的滥检查、乱摊派,确保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依法集中精力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居民,规范了政府行为,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
市发改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黑名单企业惩戒联动制度。建立多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分别与市工商联、市打假办、市建委、市外经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文,对多个行业领域开展信用监管工作。2015年,有6家在我市从事建筑 9 方面的企业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企业,将在今后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中受到联动惩戒。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了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共摸底调查小作坊1809家,规范化制度化1809家,“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监管任务及登记证明发放100%。开展了“明厨亮灶”工程,全市共有366家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完成了“明厨亮灶”改造工作118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建立了索证索票制度,保障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单位原材料质量、流通食品的质量可追溯。
市安监局推进监管责任体系改革。改革监督检查方式,严格“四个清单”管理,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全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落实清单闭环管理,严格监管执法,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创新安全监管手段和形式,开展“智慧安监”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市直监管企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领域和试点县区试运行,逐渐向全市各县区、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行,最终完成抚顺市“智慧安监”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015年,已通过平台与502家企业的基础数据 10 实现共享互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九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广东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破除阻碍社会建设的体制机构障碍,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像当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一样的气魄和胸怀,推进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相关领域的改革,强化政府社会建设职能,创新社会管理运行机构,为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 强化政府社会建设职能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机构入手。这主要是加大向社会简政放权力度,将原来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些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和其他机构承担,推动“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第一,加大对社会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制订并公布各级政府年度转移社会服务于管理事项目录,依法将行业管理与协调、社会微观事物服务与管理、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市场服务等职能转移给具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
第二,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政府率先重点在公益服务类、工商经济类、学术联谊类、咨询经纪类、鉴证评估类、公证仲裁类社会组织开展购买社会服务。
第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评估动态评估、管理和制度,使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社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通过质量认证和事后监管等能够达到管理目标的事项,不再实行审批管理。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
第四,加大政府资源向社会建设的投入。这主要是推动政府人力、物力、财力向社会建设领域倾向。
(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构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必须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运行机制。我们要通过先行先试和探索创新,加强社会建设领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经验推广。
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第一,深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对市场监管、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机构进行共和设计,加快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第二,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各级政府职责关系法定化,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对县镇权利的监督约束,开展市、县(市、区)城区行政管理扁平化和中心镇改革试点。
第三,健全和规范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投诉受理等于一体是各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实行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至“十二五”期末,全省实现80%以上行政审批和全部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事项“一站式”集中办事。
第四,推进政府透明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监督和投诉机制。
(三)推进法定机构改革试点
法定机构是依特定立法设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监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法定机构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要按照职责法定、决策民主、执行高效、监管到位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
第一,推进法定机构改革试点。选择部分省直部门所属机构和城市,率先在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领域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推广。探索政府决策和执行职能相对分离,构建多元的政策执行主体格局。
第二,建立和完善法定机构监管体制。实行立法规管、行证委任、绩效合同等方式,建立和完善法定机构监管体制。改革人事制度,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坚持透明运作,全面公开法定机构的职责、人事、财务、工作流程等信息。
第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优化布局,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将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将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强化其公益属性。逐步取消行政级别,配套开展事业单位人事,经费、收入分配等改革。
第四,推动群团组织体制改革,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十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广东社会建设必须提供组织、队伍、财力等多方面保障,这就需要根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格局要求,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建立社会建设工作专门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制定科学的社会建设考评体系和考核机制,使社会建设组织健全、体制完善、责任清晰。
(一) 建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体制 当今,各地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基本围绕经济建设设置,社会建设缺乏责任明确、统筹有力的专业机构。社会建设必须健全组织机构,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建设的领导和工作组织体系,统筹协调,落实责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组建各级社会建设专职机构。省、市、县(市、区)各级党委设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同时作为政府社会建设协调机构。
第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组织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坚持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加强对干部社会建设的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对社会建设的工作能力。
第三,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完善社会建设政策体系。
第四,加强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营造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社会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广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速度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十二五”期间,广东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财政累计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3%,五年累计投入达2万亿元左右。
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落实《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速度适当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第二,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
第三,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以下证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第四,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基层及欠发达地区射虎建设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建设。
(三)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是治理社会“疾病”的“医师”、是社会建设的“工程师”,在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育建并举,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争取“十二五”期末,全省实现每万人中有5名社工的目标。
我省是建立专职社会工作制度的先行者。目前,深圳、东莞、广州及珠海等市均已出台文件,建立专职社会工作制度。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有5026人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从业的专职社会工作者超过2300人,成立的民办社工机构近百家。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社会福利、残障康复、劳动就业、司法桥正、社会慈善事业、青少年教育、家庭服务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为社会福利服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广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快建立专职社会工作制度。“十二五”期末,珠三角区基本普及专职社会工作制度;
其他地区经过试点后,组不铺开。
第二,健全社会工作的职能规范。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
第三。,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建立高校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十二五”期末,建立4个省级社会化工作人才培育基地、50个社会工作专业重点实训基地。
第四,设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改善社工工作条件,提高社工的薪酬福利和待遇。设立“岭南社工节”,尊重社会工作人才。形成优秀社工人才安心基层、服务基层、成长在基层的机制和氛围。
第五,拓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重点在城乡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四) 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利用广东开展党建创新工程的锲机,通过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通过社会领域当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确保社区党组织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活动经费。推行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实行党员社区登记亮牌和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第二,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指定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地方性法规,成立区域性“两新”组织当工委,建立以财政拨一点、党费给一点和党员捐一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完善当(团)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党(团)支部建设和流动党(团)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外省籍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探索建立以地区籍为纽带的党(团)组织。
第四,推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完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
第五,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党建模式,实行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组织组建互动、活动联动、队伍联动。
第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大力治理慵懒散和行政不作为现象。坚持用制度管理权管事管人,严厉查处各类腐败案件,以后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 加强社会领域统一战线工作
广东社会建设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着眼新阶层、开辟新领域、探索新模式,努力将统战工作延伸、拓展到街道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社会领域。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充分发挥各民族党派、工商联合无党派人士才荟萃、联系广泛、包容性强的特殊优势,调动各方面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深入开展民族进步团结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外来少数名族服务和管理。做好宗教信教群众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三,发挥工商联在社会化矛盾调解中的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9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扶贫济困活动。
第四,做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作,广泛利用哈内外各种资源参与社会建设。
(六)加强责任考核
广东社会建设的实施,必须建立工作绩效的考核机制,要制定社会建设考核标准体系,作为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各地各部门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广东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确定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
第二,完善社会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社会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各级领带班子考核和干部选拔人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实施改善社会建设重点工程,加强社会管理基础项目建设。
第四,加强督促和考核奖惩,落实社会建设工作责任制。引入社会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绩效评价。
社会体制改革小组工作汇报(共5篇)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改革工作汇报
税务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社会体制改革小组改革工作汇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