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6-19 14: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优盘一个,四种图形图片、导学单每人一份、学生积木四种各一个、生活中、教室的平面图形、胶带一卷、每人一张正方形的彩纸、小棒10根、水彩笔四支四种、铅笔、橡皮、直尺、书、本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2)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图片张贴),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 自主学习一:

1、小组内学生在积木上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用手摸一摸。

2、把积木放在纸上,分别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

3、让学生说一说是用立体图形的那一面画出什么?总结各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摸一摸各个边。

4、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请你在教室里找找今天我们学过的四种图形。学生说欣赏一组图片。(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连一连 2.游戏2:找一找 3.猜一猜:‘ 4、折一折 5、围一围

6、涂一涂、数一数 7、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

2、请同学们课后观察一下,在家里、学校里看到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和你的爸爸、妈妈及同学说说吧。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范丽丽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描一描等探究活动中,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体会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

3.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听说同学们很多都是背古诗的小能手,你会背《所见》吗? 咱们一起来背一遍?(师生齐背,课件播放《所见》)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师:老师昨天听着这首古诗,画了一幅画,(课件出示),好看吗? 师:你觉得老师画的这幅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你认识这些图形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发送分类的互动题板,学生完成后提交。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分的每一类图形的特点。然后总给出图形的名字。

2、猜一猜

老师给出谜底,学生根据上面环节对图形的认识猜一猜。

3、巩固练习——数一数

平板发送数一数题板,学生完成后提交。

统计学生完成的正确率 4、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图形? 老师出示课件,让学再生说一说 5、画一画

(1)我们仅能认识、找到还不行,你能自己试着用学具把他们画出来吗?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画一画。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巩固练习——连一连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和一些物体,让学生连一连,看看这些平面图形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来。

(3)师:现在老师提高要求,看谁能直接用尺子在点子图上画出图形。

学生画图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三、我是小画家——涂一涂 给图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四、作业布置

请你回家用彩色的纸剪一剪今天所学的图形,然后拼贴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

第1页/共6页 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第2页/共6页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3页/共6页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
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第4页/共6页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5页/共6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更多小学考试信息》》》

第6页/共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

第 1 页 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第 2 页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 3 页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
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第 4 页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更多小学考试信息》》》

第 5 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问题〗

关于“认识图形”,传统的教科书是这样安排的,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考虑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立体图形,比如,孩子们玩的积木中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平时用的日用品都是立体图形。因此,教科书把认识平面图形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教学,这样遵循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

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考虑到:一是如何突破“面”在“体”上这个难点。二是感知图形特征,应把握到什么“度”。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立体图形引入,通过在立体图形上找“平平的面”自然引入新知的学习
针对六七岁的孩子好动、爱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因此我在课堂上用“玩”的形式串起一节课,将知识点蕴含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等活动,让孩子乐学、愿学、玩中学。

〖磨课要点〗 1、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长 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圆柱可以滚动的特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已有生活认知: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大部分孩子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是零碎、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如何突破难点的思考:由于这是一年级孩子第一次正式认识平面图形,很抽象,又要让孩子明白面是平的。因此我选择用圆柱作为突破口,让孩子明确平面和曲面的区别,从而引入立体图形上存在平平的面,并顺利进入摸“面”,移“面”两个环节,从而突破“面”由“体”来这个难点。

2、终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第36、3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形、沙盘。

学具:立体图形实物若干、白纸、笔。

〖教学过程〗

一:找准起点,对比引入。

(讲台桌上搭着一块红布,红布下面是各种立体图形) 1、再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以及新朋友三棱柱。

2、思考:老师想从这些立体图形中挑一个做成车轮,你们觉得应该挑谁呢?

讨论交流

3、摸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的表面。

在长方体上,可以摸到几个平平的面呢?(师生一起操作)正方体呢?三棱柱呢?

4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做一做——抓住重点,体会面从体出。

1、把平面图形“请”下来。

(1)你能想办法把这些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请”下来吗?(请孩子说办法)

(2)下面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至少一个)。(学生活动)

2、展示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一个“印”的作品,一个“描”的作品,一个“描”坏的作品)

(2)老师也很想描一下,老师描,学生书空。

(3)这些平面图形从哪来?这些被我们从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平面图形。

(4) 仔细想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二):分一分——正确辨认,初步感知特征。

下面老师把这些平面“搬”到电脑上,你们还认得吗?

1、给图形分类。(课件出示图形让孩子分类、取名)

2、汇报交流。

(三)说一说——回归生活,解释应用。

教室里有我们的平面图形吗?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说说我是谁。(课件出示)

小朋友敢不敢接受来自图形宝宝的挑战?一起进入——说说我是谁。

2、猜一猜。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从哪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

《认识图形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郭靖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立体图形:你还认识这些物体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周围有见过类似这样的物体吗?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里面隐藏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三、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

(二)P5“练习一”的第2题:填一填

(三)P5“练习一”的第3题:数一数

(四)P5“练习一”的第6题:圈一圈

(五)P5“练习一”的第7题:连一连

四、拓展延伸

(一)猜一猜后面隐藏的什么图形,在正确的下面打“√”

(二)我会选

(三)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

五、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015.2

《认识图形》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喜洋洋来到了我们班,给大家表演精彩的魔术,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喜洋洋和全班的小朋友打招呼,然后表演有关各种图形的魔术。

2、师:同学们,喜洋洋的表演精彩吗?在它的表演中你看到了哪些我们曾经学过的形状呢?(全班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起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利用知识的迁移使新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

3﹑师:下面我们也来变魔术,老师带来了一些积木你能用这些积木画出不同的图形吗?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在交流中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在获得成功时增强自我效能感。】

4、师:小朋友们画得这帮,今天这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我们刚刚画出来的新朋友。

板书:认识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在生活中大多数的学生对图形已有认识,用新朋友创设魔术表演的方式引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 教学设计(共7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共4篇)

六年级数学《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长方形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图形

本文标题: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619/14724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