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蝈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7-12 13: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个头小小叫哥哥,无人时刻善高歌;
全靠保护色过活,找它需在丛中捉(打一动物)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蝈蝈) 蝈蝈是中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如果你是蝈蝈,你会怎么想?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如果你是蝈蝈,此时你又会怎么想?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想一想,如果老人不放蝈蝈,结果会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

4、你们一定还有许多话想对这只蝈蝈说吧?那就用笔写下来,再一起交流。

5、小结:孩子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哪怕是一只昆虫,我们也应该善待它们,爱护它们,而不是把它们圈养起来。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无论是玩物还是最爱的人,爱它就要尊重它,这才是真正的爱。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课文,体会对话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蝈蝈

可怜巴巴 不叫

吃了红辣椒 叫个不停 要善待动物

被放走

《蝈

蝈》

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扎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蔗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于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眼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自主点评

1、点评“不安”、“不时”、“伸”等词。

2、“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那么它到底在祈求什么、呼唤什么?

3、蝈蝈“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为什么买回来后就不叫了?

根据第一部分的提示自主评点词句,自主设计问题。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住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小笼子上有—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学习本文的收获:

讨论交流

1、如何理解“静静”、“叹

息”两词?

2、三代人对待“蝈蝈”的 态度是否相同?体现了 什么?

1、蝈蝈究竟是怎么走的? 你是如何看的呢?

2、本文揭示了哪些生活道

理?

教学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课文,想一想对话描写在作文中有什么作用?

《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领悟文的内容,感悟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题。

3请同学们将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弄明白,并想想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文内容。

三、细读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文,想一想对话描写在作文中有什么作用?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说明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活灵活现。先描述了蝈蝈的歌声,写出了声音的各种特点,如“柔和”“清脆”“尖锐”“窃窃私语”等,特别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

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接着又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特点》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文章重点内容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蝈蝈喜欢吃的食物是蝉,又解开了蝈蝈喜欢吃的是蝉肚子的原因是既有肉又有甜食。还介绍了蝈蝈之间的相处和睦,从不争吵的特点。

教材使用说明

七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的习性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回忆所学课文《蝉》,2.比较写作内容写和作目的不同,3.两篇文体不同,4.明确本文是介绍科学知识,5.说明的对象是蝈蝈。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强调易错音和易错字。

三、速读课文,提取信息

四、再读课文,把握课文重点

1、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绿色蝈蝈的特点?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

教师指导明确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蝈蝈的习性写了叫声和食性。

五、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1)比较阅读材料 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很低沉,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急促的叫声。

要求和第三段对比阅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第三段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生动传神,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与趣味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体会这样写的效果。

当蝈蝈捕杀蝉时称:狂热的狩猎者

当蝈蝈晚上鸣叫时称:夜晚的艺术家

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称:
笼里的囚犯

当蝈蝈吃蝉肉时称:蝉的屠夫

作者这样称呼蝈蝈的原因: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比较阅读材料二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

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1、生动传神的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

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与趣味性。

3、通过作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
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
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
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作比较的运用,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特点,又让读者对其他昆虫也有所了解,同时,也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特性了如指掌。

六、总结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中该课的课后相关练习。

七、教学探讨与反思: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又需要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阅读来实践、训练。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科普性文章,作为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材料是非常合适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对文本加以利用。文章采用生动的文学性笔调,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学生总会喜欢某些方面的知识,因此采用个性化解读文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品味语言的美妙之处,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文章的写作特点也能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了。

内容包括:①教学目标;
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③教学对象分析;
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⑤教学过程;
⑥教学反思;
⑦备查网址。

小学《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蕴含的深意。

2能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练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一段蝈蝈鸣叶的录音。

2激趣对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吗?(蝈蝈)这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响亮,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生活中,你们听到过这种叫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段关于蝈蝈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读一遍,注意读通顺。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者有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弄明白,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弄清文章内容。

(1)理解第一段的内容,认识关在笼子里的蝈蝈的可怜与祈求的样子。

(2)了解第2~17段,知道蝈蝈从不叫到叫起来,到叫声使人厌烦的过程,从中悟出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针对蝈蝈的对话,对爷爷的影响。

(3)理解18~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体会蝈蝈在笼中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学习第2~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1)自主朗读第2~7段,从对话描写中感悟人物对蝈蝈不叫的原因的猜测。

(2)朗读第8~12段,感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子的高兴劲。提醒学生理解“又清脆又响亮”“得意”“手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

(3)朗读第13~17段,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议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18~19段,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1)读课文18~19段,想一想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看出蝈蝈不是“逃”走的。引导学生讨论。

(2)自己交流:是谁放走了蝈蝈?他为什么要放走它?

四、回归全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可以分角色朗读。

2提问学生:把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能否自由生活?放走笼中蝈蝈的人,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3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善待小动物有什么意义。

五、作业设计

1自主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美美地读课文,想一想对话描写在中有什么作用?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绿色蝈蝈》这一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朗读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
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9世纪的法国,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我们小学时候学习的《蟋蟀的住宅》,还有今天学习的《绿色蝈蝈》都是其中的篇章。

二、作者了解: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学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文意。 1、(投影)读准字音:

喧嚣

劫掠

静谧

酷爱

吮取

气氛

满载而归

喑哑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 2、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读法简介: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它要求:
(1)去粗取精、

(2)扫描跳跃阅读

(3)思维集中

(4)眼脑直映

技巧:一般一段有一个中心,常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往往有中心词。

第1节写国庆仍观察昆虫。

第2节写蝉号引出蝈蝈。

第3节写介绍蝈蝈的声音。

第4—10节写蝈蝈的食物习性。

第11节写和睦共居,从不争吵。

3、整体感知课文: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
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
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学生活动:
1、2、3、4、朗读课文。

找出生字词。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四、品读感悟: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用拟人手法写蝈蝈的歌声柔和,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

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形象的写出了蝈蝈吃食和饭后满足地休息的样子。语言使用生动传神。)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6、“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蝈蝈同类相食,拿螳螂来作比较。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

2、合作探究。

3、组内交流。

4、当堂交流。】 五、巩固练习:
1、解释词语: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2、恰当运用最少一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

【学生活动:
1、解释词语。

2、写作训练。

3、交流展示。】 六、小结: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的精神之树增添了一颗丰硕的智慧之果。

七、作业设计:

A:完成《伴你学》本课内容。课外阅读《昆虫记》

B、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绘其外形。课外继续阅读《昆虫记》。

八、板书设计:

昆虫记 法布尔

狂热的狩猎者

屠夫

音乐家

歌手

笼里的囚犯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层次分明;
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独特感受,课堂气氛灵活生动。

在教学设计层面,我努力设趣导疑,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与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教学中的不少小高潮。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自己的收获。

45分钟充实而有趣的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在知识转化成了能力,作为教师,我也收获颇多——“道,发于知,成于行”。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读后感

设计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蝈蝈 教学设计

本文标题:蝈蝈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712/15549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蝈蝈教学设计》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