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九年级汉语课教案模板

发布时间:2022-07-24 15: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一课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第一课时 解释词语

上课时间:2013 年

教学内容:这一节课给同学们讲解(兴建,一系列,筹备,

譬如,同比,排名,统计,民用,一举,优惠)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学过程:掌握词语的读音,用法,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程度。

3)德育渗透:给同学们进行努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教育。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部分,要求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程度。

教学难点:掌握本课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方法:造句法,讨论法,启示法。

学习方法:独立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抽查几名学生的预习情况。

2)导入新课:你知道那些交通工具?

3)组织学生朗读词语,然后老师纠正发音错误。

4)老师范读词语,然后同学们跟读老师。

5)老师讲解重点词语,跟同学们一起组成词组,造句。

6)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词语解释

1.兴建(动) xingjian 开始建筑。

同义词:建设,建立

兴建学校 兴建楼房

◆ 他们一起兴建汽车制造厂。

2.一系列(形) yixilie 许许多多有关联的或一连串的(事物)。

一系列问题 一系列活动 ◆ 我们参加了学校安排的一系列活动。

3.筹备(动) choubei 为了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

筹备会议 筹备比赛

◆ 我们正在筹备演讲比赛。

4.奠基(动) dianji 点击建筑物的基础。

奠基仪式 奠基人 ◆学校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5.譬如(动) piru 比如。

譬如说

◆今天几位同学没来学校,譬如,艾力,艾山。

6.同比(动) tongbi 同比之下 同比增长 ◆工厂的生产量去年同比增长百分之十。

7.排名(动) paiming 排列名次。

排名第一

◆ 她的成绩在比赛中排名第五。

8.统计(动) tongji 总括地计算。

统计人口 统计成绩

◆ 你把人数统计一下。

9.民用(形) minyong 人民生活所使用的。

民用航空 民用建筑

◆ 我们商店有民用五金器材。

10.一举(副) yiju 一次行动;
一下子。

一举捣毁 一举破坏 ◆ 解放军一举毁灭了敌人。

11.贷款(动) daikuan 助学贷款

◆ 我向银行贷款三十万元。

12.预期(动) yuqi 预先期待。

预期目标 预期效果

◆ 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板书设计:第一课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词语) 作业:
抄写词语, 预习课文

组长签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2013 年

教学目标:1.要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会流利,正确地会读短文。

2.学生要理解短文内容同时要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和回答提出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自读理解,分组讨论使每一个学生理解好短文的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这篇短文渗透给学生要知道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的巨大变化。

重 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 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这节课给学生讲解《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短文的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

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课文。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抽查学生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情况。

2.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朗读短文)

3.先组织学生一起朗读短文并讨论短文内容。 4.教师给学生讲解短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做与短文有关的题。

5.总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我国汽车业第一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什么? 2.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分为哪两个阶段?

3.2000年至2001年增幅是最大的是什么汽车拥有量? 4.改革开放20年前,什么发生了明显变化?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新中国汽车业的诞生。

(第2自然段)中国轿车业的发展。

(第3自然段)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

板书设计:第二课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阅读理解课文

作 业:
熟读课文,抄写课文

组长签字: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上课时间:2013 年 2 月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仅仅,分为,其中,同时》等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重 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

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新句型

1.……………几乎…………

我几乎跟他吵架。

我几乎迟到上课。

2.……………其中…………

我们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个男生。

3.……………仅仅…………

我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把作业做完了。

这所学校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工了。

4.……………同时…………

我们要好好学习,同时培养好品德。

5.…………分为……………

我们把土壤分为两种:沙土壤和粘土壤。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归纳课文的结构

问:我国汽车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什么?

答:我国汽车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

问:改革开放前20年,什么发生了明显变化? 答:改革开放前20年,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问:1987年国务院北戴河会议做出了什么决定?

答:1987年国务院北戴河会议决定建设“一汽”、“二汽”、“上汽”这三个轿车生产点,大力发展轿车生产。

1.这篇文章以中国汽车业的成长为线索:中国汽车业的诞生—轿车也的发展—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汽车业的现状。 2.通过中国汽车业的变化,反映和赞美祖国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板书设计:第一课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深化课文学习

作 业:

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造句。

组长签字: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练习

上课时间:2013 年 2 月

教学内容:这节课给同学们讲解本课的练习内容和自读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掌握练习题的规律,通过练习进一步牢固本课的词语,课文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听,说,写,读的能力。给同学们进行善于观察周围变化的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1)让几名学生背诵课文,做练习题。

2)导入新课:跟同学们一起做练习第二题。

3)组织学生做练习题,老师纠正做错的题。

4)先组织学生读自读课文,然后老师范读课文

5)讲解自读课文内容,并给同学们解释课文中的

新词,句型。

6)布置作业:

练习

一、词句练习。

(一)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轿(轿车) 税(税务局) 购(购买) 贷(贷款) 骄(骄傲) 脱(解脱) 沟(水沟) 货(货价)

(二)组成词组。

兴建(兴建学校) 销量(销量高) (填补空白)空白

筹备(筹备参加) (消费主体)主体 一举(一举上升)

(三)用加点的词语模仿造句。

1.…………几乎…………

今天在十字路口几乎发生车祸。

2.…………其中…………

果园里共有三十棵果树,其中苹果树占百分之三十。

3.……………仅仅……………

我仅仅花了10元钱,买了几本书。

4.………………同时……………

我们要好好学习,同时培养好品德。

5.………………分为…………

我们把土壤分为两种:沙土壤和粘土壤。

二、语段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2 3 1

(二)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筹备 一系列 仅仅 明显

我仅仅解决了,他们筹备的一系列明显的问题。

2. 憋足劲儿 快速 增长 企业 我们要重视憋足劲儿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课文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C 2.A 3.C 4.B 5.B

板书设计:第一课

作 业:

组长签字:

课后反思: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练习

做练习册。

第五课时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学习自读课文

橱窗的演变

上课时间:
2013 年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

⑤讲解课文。

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

我的小词典

1.橱窗;
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2.气派;
神气;
有精神。

3.陈列;
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

4.演变;
从一种事物变化为另一种事物。

5.简朴;
(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6.气势;
[人或事物] 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民族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

7.飘逸;
飘逸是一种境界,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一种感受。

8.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9.高耸;
高高的直立。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70年代,橱窗里摆着什么?

答:20世纪70年代,有橱窗的商店并不多。那时,商店门旁不大的橱窗内摆放着自行车,缝纫机,解放鞋,铁壳热水瓶和脸盆一类的“主打”商品。

问:80年代,橱窗里摆着什么?

答:到了80年代,商店大门两旁一间间尽显气势的橱窗,陈列着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多种电器商品,还有穿着各种款式服装飘逸的模特站立其间。

问:90年代,橱窗里摆着什么?

答:90年代初,开架售货成了商界的新理念,新时尚,让消费者不再是隔着柜台选商品,而是零距离走进货架挑选商品。一时间,各商店橱窗便成了遗忘的角落。

问:橱窗作为商场的窗口,发生了怎样的巨大演变?

答:橱窗作为商场的窗口,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前你是站在商场外,透过小橱窗观赏上品,而如今你是站在商场内,身临大橱窗享受购物的愉悦心情。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成长中的中国汽车业

练习 自读课文

作业:练习册,预习新课。

组长签字:

课后反思:

第九课

我喜欢海鲜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喜欢、海鲜、也、菜、牛肉、鱼、米饭、面条”。

2、掌握句式“我喜欢海鲜,他也喜欢海鲜”

3、学会写汉字“也、米、肉、鱼”。

4、语音“y

w”的拼写规则。

教学重点:谈论喜欢的食物。

教学难点:词语“也”的用法。汉字“也、米、肉、鱼”。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单与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事物。鼓励他们使用学过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引出“喜欢”这个生词。

二、学习生词部分。

海鲜、菜、牛肉、鱼、面条、米饭。图片展示,让学生熟悉生词。

也:课件展示主情景图,学习“也”。

我喜欢海鲜。他也喜欢海鲜。

老师喜欢牛肉。玛丽也喜欢牛肉。

„„

三、做练习1,让学生熟悉生词的发音和意思,把音和义结合起来。

四、做练习3,可以反复听录音并让学生跟读,熟悉“也”句式。

五、做练习4,每人说出一句跟图相关的句子。

六、对话练习。

教师跟一个学生先示范;

师;
你喜欢什么?

玛丽:我喜欢牛肉,你呢? 师;
我也喜欢牛肉。

„„

再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七、课堂活动。

八、写汉字,动画演示笔顺。

学生观看笔顺演示视频,学写汉字“也、米、肉、鱼”。

九、语音。

第九课 苹果一斤多少钱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教程》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运用结构、情景和功能理论,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景之中,重在学好语言基础知识。本教案选取其第八课进行教学。

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词语学习为主,其次是熟悉本课课文。

1、掌握词语:买、苹果、钱、斤、贵、多少、块、角(毛)、分、两、橘子、还、别的、一共、给、找。

2、熟悉本课课文。

3、熟悉中国讨价还价的过程,进而适用于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3个生词,重点是“贵”、“一共”和“找”。

2、课文重点:学会运用“苹果多少钱一斤”和“给您钱"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三个重点词汇和两个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几个重点词语:贵、多少、还、一共、找,并学会正确运用。

2、熟读本课课文,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3、了解中国购买水果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与情景教学法,结合课本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2、教学媒体:本课堂将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

六、教学过程(20分钟)

本课共需20分钟,基本上按照生词10分钟,课文5分钟来分配,语法5分钟。

(一)通过以下提问导入新课

最近天气怎么样?吃完饭或者打完球,我们最想做什么呢? 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

那么,你们去水果市场买过吗?

好了,今天我们就学习怎么问价格买水果。

(二)生词

学习词语表,正确认识16个生词,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几个生词造句。

1、放映PPT,展示词语表,示范读音。 名词(noun):苹果

橘子 动词(verb):买

找 副词(adverb):还

一共

量词( Claifier ):斤

角(毛)

数词(number):两

形容词( adjective ):贵 其它(others):
多少

别的

教师带读本课的生词语,每个词读两遍,学生跟读。

2、让学生轮流读本课词语表中的生词语。

3、挑选重点词语讲解词意进行词义讲解。

现在我们熟悉了这些词语,那它们的意思是什么呢?(what’s the meaning of them?)

(1)贵

(2)多少

(3)还

教师:„„家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她,还有谁?(以那位有狗的学生为例)

学生:还有小狗。

教师:在湖南城市学院,你认识„„、„„,你还认识谁?

学生:我还认识„„。(教师可以问另一位学生,刚才那位学生的情况,仍练习这个词汇)

教师:我们每天学习生词、课文,还学习什么? 学生:还学习语法。

教师:请同学一起说这个句子:我们每天学习生词、课文,还学习语法

(4)一共

教师:你们家有几口人?他们是谁?(问一学生)

学生:我们家有五口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哥哥、我、小狗。

教师:„„家一共有几口人?(问其他学生)

学生:„„家一共有五口人。

(5)给

(6)找

(7)多少

4、学生齐读,发现普遍的发音错误

5、教师带读一遍词语,让学生巩固记忆。请学生再跟读一遍生词,这次跟读是根据课文内容“将生词成句”跟读。

跟我读(read after me)

(二)课文

1、展示课文,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

2、教师领读一遍课文,学生跟读。

3、由学生轮流分角色朗读,一个是卖水果的,一个买水果的。

(三)语法

1、句式“苹果多少钱一斤”,让学生练习问价的格式。设置半情景剧,给出草莓、西瓜、葡萄的价钱,让他们锻炼使用这句话购买水果。

A:西瓜多少钱啊一斤?

B:西瓜一块五一斤。

2、句式“一共多少钱”,这个训练学生的复合加减能力,这次的训练难度加大,两个水果的价格加一起,看能否算得出。

教师:西瓜一块五一斤,我买了3斤;
草莓七块钱一斤,我买了1斤。我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算出并回答:一共花了12.5元

3、双宾语句

S

V

O

1 ﹢

O2

你 钱

二十八块

好了,今天的新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回去要好好复习今天所学的生词,并且熟读课文,明天老师再来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下课,明天见!

七、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骑车畅游紫禁城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新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在互帮互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地回答问题,进行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激励 提示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考勤

宣布本节任务

(二) 复习检查:

(三) 导入新课:
1.导入

提示课题。(屏幕展示紫禁城图片)

虚拟技术在娱乐、教育、艺术、军事、航空、医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什么是虚拟技术?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想法?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学生活动:分小组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课文读通、读顺。为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尽量简洁,互相补充。全班交流,能抓住主要内容。

(1) 初读课文,学生按自然段个别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

(2) 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

(3) 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4) 小组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5)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着什么顺序来写的,你能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3.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 1.北京的紫禁城过去是谁住的?

• 2.现在为什么不能在故宫里骑自行车?

• 3.作者骑着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

• 4.作者骑车畅游的情况怎样?

5.虚拟技术是谁提出来的? 想一想:

• 文中是怎样描写骑车畅游紫禁城的?

• 作者在畅游紫禁城时的心理描写。

分析课文:

第一段:(第1自然段)叙述紫禁城的大概情况。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作者通过亲身感受,介绍了什么是虚拟技术。

学习句型:
不仅……而且:

这一句型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例如:小明不仅会唱歌,而且舞也跳得特别好。

二、学生自己阅读课文5-8自然段: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 40年代为什么要研究虚拟技术?

• 60年代到70年代虚拟技术有了什么发展? • 80年代的虚拟技术是怎样的?

• 虚拟技术为什么可以用来学习驾驶汽车? • 虚拟技术还有哪些作用?

• 第三段(5-8):虚拟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前景。

• (1)注意叙述的时间顺序。

• (2)注意虚拟技术发展到各个阶段的描述。

• (3)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了什么?

三、指导学生做课后相关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所学的句型造句。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薛锋

2015.12.10

一、本单元的地位

1.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2.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发展阶段上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实现个人理想的问题,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中考问题,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问题,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全书按照个人——国家——个人这样的逻辑结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

二、探究活动

1.主题探究活动“放飞我们的理想”。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生活还比较困难的家庭,了解其具体困难,写出自己的观感并相互交流。

3.收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独立、富强无私奉献的事迹,从中感悟其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4.画“理想树”的活动。

三、课时安排 1.新授10课时 2.探究1---2课时

第二课时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2.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3.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1.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3.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2.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1.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

1.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2.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已学习和了解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究社会建设,新时期我们要了解社会的社会理想包括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

(二)教学过程

1、人们心中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样子的呢? 过程:1)阅读教材P112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谈)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2、讨论: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过程: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3、感悟:

过程:1)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感受一下:

A、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

B、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

C、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D、住的房子如何?

3)请他们尝试制作一组照片,切实感受一下。

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更好地体会书本上的知识。

4、交流体会: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过程:1)结合书本提供的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体会。

2)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小康这一现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5、畅谈未来:

过程: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2020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

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有利于从多个方面把教材知识贯穿起来。

三、板书设计

四、作业:完成《达标与测控》:(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

第三课时

第九课第三目《共创和谐伟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中国共产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3.和谐社会的内容或含义 4.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社会和谐的方面,又要看到不和谐的方面;
2.我们要做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和社会和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和谐的理念,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有用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 2.五位一体的总体局 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和谐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

1.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2.了解学生和身边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

3.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理想,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和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过程

1.阅读117面的共创和谐伟业的古今中外的事例,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了解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或含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或作用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6.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7.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稭社会?

(三)板书设计

共创和谐伟业

1.什么是和谐社会? 2.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 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四)作业:完成《达标与测控》:(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3.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3.我们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

1.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2.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

五、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六、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共同理想,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让我们共同去认识这种精神?并继承这种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查一查,议一议:

过程:

1)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

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

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联系起来。

2、忆一忆,说一说:
过程:

1)请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忆一忆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

2)说一说在这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3、辩一辩:教材P122关于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问题的两个观点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基本国情和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有利于他们从自身的感悟中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所在。

4、读一读《两代“铁人”的故事》 过程: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两代“铁人”的故事。

2)议一议从两代“铁人”的身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创业精神的新要求。

5、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过程:

1)学生阅读教材P124提供的材料。

2)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

目的是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

6、反思、导行:
过程:

1)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三、板书设计

四、作业:完成《达标与测控》第九课第二框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

捅马蜂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恰当运用重点词语“毁坏、胆怯、壮烈、捣毁、冒险、欲望、嬉戏、冒失鬼、视死如归、堆放、疯、抑制、饶、顾不得、中止、搜寻、同归于尽”等。

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我”捅马蜂窝的童真童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利用课文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难点:

1、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2、体会作者对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的钦佩和对自己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检查、学习词语

教学目标:

1、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掌握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有过五彩斑斓的童年。作为孩童,我们也一定有过淘气的惬意,有过冒失的忏悔。那充满童真童趣的往事,回忆起来,是那么富有天真烂漫的色彩。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童年的天真与稚趣,跟着作家冯骥才一齐去捅马蜂窝好吗?板书课题:捅马蜂窝

学生齐读课题。

2、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为什么捅马蜂窝?怎样捅马蜂窝?结果怎么样?)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冯骥才和马蜂的资料。

二、新授

(一)检测词语,学习重点词语。

1、大屏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随机抽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理解词语,并交流学习方法。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争取在小组内解决。

3、根据语境选择下列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毁坏、胆怯、壮烈、捣毁、冒险、欲望、嬉戏 冒失鬼、视死如归、堆放、疯、抑制、饶、顾不得 生1:你捅过马蜂窝吗?

生2:当然捅过。那是两年前,爷爷家的后院里(

)了杂物,

房檐上有一个大马蜂窝,有一天小伙伴在后院玩,小丽不小心被哪个(

)给蛰了一下,疼得哇哇直哭。我们几个(

)不住心中的愤怒,决定去(

)马蜂窝。

生1:是吗,你们的胆量真大。

生2:什么胆量啊!其实我们挺(

)的,拿起棒子正要捅时还是有点不忍心,这时其他小伙伴就起哄,于是捣毁马蜂窝的(

)又强烈了。我就真地捅了,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了,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

)别的,撒腿就跑,谁知还是被一个(

)的马蜂给蛰了,我捂着脸大叫,小伙伴们(

)了一样四处乱跑,那场面真够惨的。

生1:哈哈!你们(

)了马蜂的家,它们不发怒才怪呢!那个时候真想向马蜂求(

)。不过蛰了人的马蜂不久就会(

)牺牲的。

生2:就是的,想想真后悔,它们在屋檐下安居乐业,一般是不会打扰人们的,我们又何必惹它们呢?

(1)以上对话中该填哪些词语?为什么? (2)指名朗读情境对话。

(3)大屏出示以上词语所在句子,学生朗读。

4、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不认识及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音,提示学生边听边在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上注音。

3、同位合作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了儿时捅马蜂窝的

起因,再写了捅马蜂窝经过,最后写捅马蜂窝的结果和我对马蜂特性的认识和感受。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

一、二、三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点拨。

1、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围绕3-4个词语写一段意思明确的话。

2、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练习第

二、三题。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阅读理解课文一(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课文语言。

2、随文学习新句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听写词语。

2、全班交流上节课学生围绕词语所写的语段。

二、新授

(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难读的语段全班齐读。

3、浏览课文,用比较简练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为什么捅?怎样捅?结果怎样的顺序来介绍)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1-5自然段,感悟捅马蜂窝的原因。 思考(边默读边圈画):我捅马蜂窝的原因是什么?

(1)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

①“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很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什么。以至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来。”(这几句话交代了马蜂窝的位置、形状、马蜂家族的“人口众多”及 马蜂窝给爷爷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

②“真是的,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这是奶奶说的话,明显对窗檐下的马蜂窝不满意。)

(3)学习句型:这里,最壮观的要数马蜂窝了。

例:我们班学习最好的要数艾山了。

班里同学中和我关系最好的要数古丽了。

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4)分角色朗读爷爷奶奶的对话。(进一步感悟马蜂窝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点明了捅马蜂窝的原因。)

2、默读课文6-7自然段,感悟捅马蜂窝的经过。

(1)为了捅马蜂窝,“我”做了哪些准备?(我找来妹妹,乘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①出示:“我”捅马蜂为什么要选在爷爷午睡的时间进行?(在爷爷午睡的当儿,不想让大人知晓,可见其幼稚。)

②读了这几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理?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理解相关动词:“悄悄溜”“脱下褂子蒙住头顶”“遮盖”“只露”“绑接”“约定”“开门”“关门”。这些动词传神地表达出“我”既想捅马蜂窝,又有些害怕的孩童心理。)

(2)学习句型:我趁着爷爷午睡的时候,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趁着:利用的意思,多为口语。

例:趁着大家都在,你把明天的活动方案给大家说一下吧。

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3)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我”捅马蜂窝的?马蜂是怎样对待入侵者的?

①学生自主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地一声响,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就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引导朗读:捅马蜂窝的情景是多么紧张而扣人心弦呀。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读、评价、读)

②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命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a、从这只马蜂的表现,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它不顾一切的气势。“从把马蜂比作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可以看出马蜂拼死一搏保卫家园的决心。) b、引导朗读:应该读出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拼死一搏保卫家

园的决心。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读、评价、读)

3、你有过和作者一样的经历吗?同位进行交流。

4、有感情朗读所学内容。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第四题的1和2小题及第五题的

1、

2、3小题。 作业布置:

仿照课文6-7自然段,写一写自己曾做过的一件有趣的事。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2、感受“我”的情感的变化,懂得要爱护小动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检测词语,练习用所学句型说话。

2、指名汇报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的内容。师生评议。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8-21自然段,从故事的结果中感悟道理。

1、等病好后,“我”为什么不敢去后院?

2、从捅马蜂窝这件事,“我”受到什么教育?

3、听了爷爷说的话之后,万般愧疚之情涌上心头,作者还产生了什么想法?

4、“我”对捅马蜂窝的认识是怎样逐步加深的? (1)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2)对于问题1,提示:我不敢去后院的原因是马蜂把我蛰怕了,生怕哪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对于问题2,提示:我受到到的教育是爷爷告诉我的及我想到的---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蛰你;
它要是蛰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使我感觉到有种犯罪感。

学习句型:你不惹它,它不蛰你;
它要是蛰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这是并列多重复句。前一复句是用两个“不”连接的任指条件复句,表示没有前面的事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

例:你不主动和他说话,他不会理你;
你要是主动和他说话,他也就不计较了。

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对于问题3,提示:我产生了想用胶水把这只空蜂窝粘上去的想法,希望马蜂能重新回来建造自己的家园,以后会好好保护它们,再不会伤害它们了。

对于问题4,提示:首先是听了爷爷奶奶的对话后我产生了捅掉马蜂窝的想法,让它们不再妨碍爷爷奶奶的生活;
其次捅了之后我被马蜂蛰了,就特别惧怕马蜂;
再次听了爷爷的话之后我觉得马蜂具有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的勇气,令人佩服;
最后我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希望马蜂能早一点回来建筑家园,并暗暗下决心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了。

5、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朗读该部分内容。

(二)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1、从捅马蜂窝到挨蜂蜇,时间不长,作者却写得生动形象,令人惊心动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平时观察细致,靠的是准确生动地用一些表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词语,靠的是细节描写这一表达方法。)

2、学生试着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场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第

四、五题剩余部分及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

学完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作业布置:

1、小练笔:想象描述马蜂重建家园的情景及艰辛。

2、预习课文二。

第四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积累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悟“生死登山情”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友谊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东西,诚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而冒险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词语,但冒险却不是属于每一个人,它只属于勇敢和无谓的人,冒险不是单纯的寻找刺激,而是挑战人类极限,做无人敢做的伟大的事业。冒险和危险又是孪生兄弟,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死登山情》,看看在冒险登山的危急时刻,登山爱好者有着怎样的选择?体现了怎样的情意?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新授

(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1、大屏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用“奏效、同归于尽、搜寻”各说一句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2、小组内交流所圈画的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三)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四名登山队员中为什么另两人退出了?辛普森和耶茨为什么坚持要登顶?

(2)当他们登上峰顶时心情怎样?

(3)在下山的途中发生了几次意外?在生死关头时刻,辛普森是怎样做的?此时你想对辛普森说什么?

(4)辛普森最终能获救与耶茨有什么关系?此时你想对耶茨说些什么?

(5)“生死登山情”该怎样理解?(在登山的过程中,辛普森在生死危机关头依然割断自己的绳索以保全耶茨,而耶茨没有放弃对辛普森的搜寻,正是由于他的坚持,辛普森最终获得新生。这对搭档在生死面前是把生让给对方,不放弃,这种生死之情令人震撼,令人敬佩,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是超越生死的情意。)

2、小组内讨论解决,全班汇报。

3、讨论:在生活中当朋友遇到困难时自己该怎样做?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三、课堂小结

请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作业布置: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练笔:辛普森(或者耶茨)我想对你说----

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及搜集的有关资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

2、感受“冒失”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冒险所应具有的勇气和魄力。

教学过程:

一、围绕“冒失的教训”话题展开讨论。

(一)明确交流话题。

在生活、学习中,有时说话做事难免冒失,带来了不好的结果。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结果怎样?

2、从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写一句有关不要冒失的警句送给同学们。

(二)全班汇报交流。

1、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2、小组推荐自编的名言警句。

二、创设情境进行交际。

创设情境:河边,几个孩子游泳,我不会游泳,但也想尝试一下。思考:

1、结果会怎样?你会对“我”说什么?

2、从你所知道的有关冒险行为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1)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模拟表演。

(2)全班交流,模拟表演。

(3)讨论总结。

三、拓展总结

“冒失”“冒险”的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你想对爱冒险的

朋友说些什么?你想对经常有冒失行为的朋友说些什么?

作业布置:

小练笔:都是冒失(或冒险)惹的祸----。

第六课时

写作训练

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悟及真实交际进行书面表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以“冒失(冒险)的代价”为题写一篇短文。

1、题目自拟。

2、文章可选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可选择发生在别的人身上的事,先要把要事例写具体,然后再写写给你的教训是什么。

3、语句要连贯,表述要清楚。

4、字数在300字左右。

二、生自主创作

1、学生自主写作。

2、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作业布置:

1、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写。

2、预习下一课。

汉语写作课教案

教材:

学时:4学时(每学时45分钟)

本科基本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

1.本科写作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自我介绍和写邮件。写作知识:自我介绍的方式和写邮件的格式及如何正确表达想说明的情况。

2.有两篇范文。一篇自我介绍。一篇邮件。

教学步骤:

第一讲(两课时)

第一节课

一:写前指导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用“过去”、“现在”、“将来”这些词语造句,引出这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10分钟)

让同学们分别用这三个词语造一个句子,老师帮忙纠正。

提升难度:说一段话,三十字以上,要把这三个词语都用上。老师可以示范。

例如:人们过去的交通方式主要是行走和骑马,现在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将来我们人类还会发明什么交通方式呢?

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帮忙纠正错误,积极鼓励,引发学生对这堂课写作学习的学习兴趣。

2.学习范文一《自我介绍》。(20分钟)

第一篇范文是一篇介绍,内容简单,结构清晰,学生

九年级劳技课教案

【篇1:九年级上册 劳动与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 劳动与技术 1、职业与人生 1-1 职业概述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职业,知道职业的概念,能够对职业劳动和非职业劳动进行正确的区分;

2、了解职业的功能、职业的特征和职业的分类,知道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其重要性;

3、形成一低昂的职业向往和憧憬,能将当前的知识血丝和技能习练与今后的就业相联系,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

教学重点:

全面、准确地“认识职业”,树立职业平等的概念。

教学难点:

普遍的、基础性的职业技能与专业性职业技能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1、提问:“当同学们学有所成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你们想干什么?”导入本课。引导同学阅读“引言”部分,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的爸爸妈妈做的是什么工作?”学生回答,教师指出 “你 们爸爸妈妈从事的这些工作就是他们的职业”,由此引入职业的课题。

一、认识职业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职业的概念;
讲解职业概念构成的“三要素”:社会角色、承担义务和责任、获得相应报酬。通过三要素,通过对“传销”活动进行分析,说明非法的“商业活动”不是职业活动,判断是否属于职业活动,必须同时满足职业概念的三个要素。

活动:根据职业的概念,判断下列活动是否属于职业活动。

讨论:“家政与家务”的区别。

1、职业功能

引导学生阅读,了解职业的功能,举例:警察、医生等职业的社会功能。

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从事的职业对你们家庭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活动:大家将来选择某一个职业仅仅是为了谋生吗?说说每个人的想法。

2、职业的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了解职业的特征,并逐个分析。

阅读小资料,了解新兴职业——宠物训导师。

九年级上册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职业与人生

活动:你还直到哪些新兴职业,你任务哪些工作可能成为新兴职业?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介绍新兴职业如:网络写手、同声传译、首席微博运营官、短信写手等

3、职业的分类

引导学生阅读,了解职业的分类。

二、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

讲述“小资料”:一个普通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引出职业道德的话题,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及职业道德在生活中和社会主页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举例:教师、警察、医生等职业的职业道德,如:导游文花枝、警察任长霞、教师张丽莉等人的先进事迹。

2、职业技能

提问:“要当好一名律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资料”部分,做简要回答。

讲述:职业技能的概念,重点阐述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及其区分。

举例说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应具备的职业技能。

结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职业及职业素养,同学们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呢?该职业应该具备哪些职业技能呢?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第6页活动部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查询资料,了解该职业应该具备的哪些专业技能,又应该遵守怎么的职业道德呢? 2、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的:

1.充分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审视自我,正确评估自我。

2.科学地树立职业生涯观,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克服职业发展的困阻,注意影响职业生涯的几个因素,努力提升职场竞争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科学地、合理地制订好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教学难点:

如何在职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多媒体投影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1.职业生涯:指职业发展的历程。

2.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3.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做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设计职业生涯目标,提升职场竞争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获得更大的事业成功。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问题1:有人会问,不提高职业生涯也能,你看我现在不上主管、经理了吗? 不错,不搞职业生涯,也可获得事业,但是,如果你做了职业规划,你的事业会获得更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例如:你现在住着平房,想在院内盖小厨房。当你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材料。你走在街上就会注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碰见砖块捡块砖块、碰见瓦片捡块瓦片,用不了多少时间,你就会把原料备全。这就是说,两个人在同一条街上走,一个有目标意识的人和一个无目标意识的人,其收获大不相同。

(二)问题2:本人从事的工作既不是管理工作,也不是技术岗位,怎么规划也难成才。

事实证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都可以成才。

例如,某企业有一位打工妹,她的工作是打扫卫生,虽然她的工作与那些搞设计、搞管理的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但是这位打工妹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做清洁工,把厂区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给企业提建议。后来,叫她学业务,学得又快又好。以后提升为科长,她又领导得很出色。后来让她学财务。从事财务工作,她把帐目算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最后,当了这个企业的经理,并以她的才能入了股,成了企业的股东之一。此时,不少人对这个打工妹的发展感到惊讶,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有当上经理,她倒当上了经理呢?论相貌长相平平,身高一米五五,又黑又矮;
论学历不过职高毕业;
论路子,她既没有后门,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她能当上经理呢?有人探测其秘密,结果发现她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她做清洁工时就树立了当经理的目标。因此,她每从事工作,所考虑的问题,甚至她言谈举止,都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都在为她的目标积累素材,创造条件。

三、如何审视自我,自我评估与客观地分析环境。 1.自我分析:

提问:1)我是谁?2)我想干什么?3)我能干什么?4)环境支持允许我干什么?5)我将是什么样子?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了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也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1:我是谁?

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反思,一个清醒的认识,优点或缺点,都应该一一列出来。

1)思考你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与你的特征,如儿子、科长、兄长、父亲等。

2)能力如何。

3)个性是什么样的。

尽量多的写出各种答案,你将会清楚你承担的责任、角色和性别。想想哪些是暂时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是必须改正的。

问题2:我想干什么?

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每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会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固定,并最终盥洗室自己的终身理想。

首先用几分钟思考你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每一个图,画出过去也画出未来,仔细考虑,它将成为什么样?然后在上面标上表示你所在的位置。

问题3:我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则是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一个人的职业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自身的能力。而他职业发展空间的获取新局面于自己的潜力。对于一个潜力的了解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去认识,如对事业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问题4:环境允许我干什么?

这种环境支持在客观方面包括地域性,团队惯性。例如经济发展、人事政策、企业制度等等,人为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关系、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应综合起来看。

明析了前面的四个问题,就会从各个部门中找到对实现有关职业目标有利或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做的职业目标,那么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

3、职业准备

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克服不当的职业心态;

2、指导适应职业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与能力,能够主动学习知识,习练技能,锻炼能力。

教学重点:

职业需要准备什么,即需要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一般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等。

教学难点:

一般能力到底包括哪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准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阅读课序,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讲述职业准备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接着,教师讲解职业准备概念及职业准备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活动:学生观察焦裕禄、时传祥、何敏等人的图片,教师讲解这些人的事迹,分组归纳他们的职业观,并相互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什么是职业观及职业观对择业的意义。

1、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举例讲解: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故事,说明农村就业也大有作为。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部分,阅读教材“李香香的创业故事”,李香香创业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分组讨论回答。

2、克服不当的职业心态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专家论不当的职业心态”,分组讨论:不当的职业心态对择业、从业和职业发展的不良影响;
学生代表发言阐述。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活动:观察漫画,三幅图中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职业心态?

二、职业技能准备

教师讲解职业技能准备的意义及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合理的知识结构

讲述: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比如开餐馆需要具备食品卫生知识、懂得食品加工、保鲜等知识。

讨论:作为一名现代农民、家政服务员、警察等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学生推荐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点评,是学生建立从事任何职业、做好任何工作都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部分职业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进一步阐明做好各行各业工作都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

教师讲述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一般能力: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均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人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专业技术能力:符合某种专门职业活动所具备的特殊的能力。

举例:数学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能力外,还应具备演算、推导、求解数学题的专业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职业资格认证”,让学生了解专业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深学生对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理解。

结课,课后活动:查一查你将来想从事的职业需要考取资格证吗?具体是什么资格证书呢? 4、建筑工人从业常识

教学目标:1、认识建筑行业的和总要性,了解建筑行业的典型工种;

【篇2:初中劳技课全册教案】

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zx2038型三用门铃》

学科:电工电子 授课对象:初中学生

第一节认识元器件(2课时)录像 本门课是针对初中学生开设的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电学的初步知识及趣味小制作。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称。

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各种元器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元器件名称

教学难点:元器件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元器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先发给学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进行授课。

1. 电阻

教师讲授: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在定向运动中要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

(1)分类:

按外形结构可分为:固定电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变动的电路)、可变电阻(即电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经常变动的电路)、半可变电阻(通常称为微调电位器可微调电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时需要变动但不必经常变动的电路)

按电阻器制造材料可分为:膜式(包括碳膜和金属膜等。膜式电阻的阻值范围较大,可从零点几欧到几十兆欧,但功率不大,一般为几瓦)、金属线绕式(阻值范围较小但功率较大)两类

按电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阻、高频、敏感型电阻(常见的敏感型电阻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

(2)电阻的主要参数

标称阻值:是指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

允许误差:实际值并不完全与标称阻值相等,存在误差。

额定功率:在规定的气压、温度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时所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阻的外形及电阻的符号,要求学生认识电阻,并在已有的各种元器件中找出电阻元件 2. 电容

教师讲授: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例如:两根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都存在着电容。

(1)分类:

按结构分:因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

按介质分:纸介电容、云母电容、油质电容、陶瓷电容、有机薄膜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极性电容

(2)额定值

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

额定工作电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容器的外形及符号,重点让学生认识瓷片电容。让学生找出电容器。

3. 三极管

教师讲授:三极管是一种由半导材料(硅或锗)制成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元件。它有三个极,分别叫做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按材料分: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npn型、pnp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三极管的形状及符号,重点让学生掌握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三个极和名称可以不用重点。让学生找出三极管。

4. 扬声器

教师讲授:扬声器的作用是把电信号还原为声音信号。向学生介绍几种规格的扬声器,并简单介绍扬声器的构造。

(1) 分类:舌簧式、晶体式、动圈式

(2) 动圈式扬声器构造:永久磁铁、音圈架、音圈、纸盆架、纸盆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扬声器的形状并让学生在已有的元件中找出扬声器。

5. 导线

教师讲授: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导线的规格、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暧色线代表火线;
冷色线代表零线。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常用导线。

6. 电源

教师讲授: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常用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发电厂常用的能源有:水力、火力、风力、核能、太阳能、沼气等几种。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规格的电池。电池的号越小,体积越大。

7. 万用表

教师讲授:可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等。万用表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类,以指针式万用表为例,简单介绍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

(1) 选择量程

先估测一下电阻的阻值(如无法估测可选较大量程),然后选择适当的量程。

(2) 调零

把万用表两根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整电位器使指针在欧姆档的零位上。每换一次量程要重新调一次零。

(3) 读数

把被测电阻接在两根表笔之间,此时指针所指刻度数乘以量程即为被测电阻的阻值。指针在全刻度的20%-80%之间的读数为准确读数。

学生活动:学生测量电阻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认识元器件 1、电阻 5、导线 2、电容 6、电源

3、三极管7、万用表 4、扬声器

第二节模拟实验(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能力目标:能正确连接电路。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元器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安全用电常识 教师讲授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的实验也会用到电。只有懂得安全用电常识,才能主动灵活地驾驭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1.触电:人体因触及高压的带电体而承受过大的电流以致引起死亡或局部受伤的现象叫触电。(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演示人体触电的几种情况)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流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以及触电本人的情况有关。频率为50hz-100hz的电流最危险。

3.安全电压:36v以下为安全电压 4.三相四线制:

火线:从发电机三个绕组的始端引出的线叫端线或相线,俗称火线。

【篇3:劳技课教案】

手工折纸的艺术

——用彩色纸折创意的“百合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折纸的基本步骤和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能折叠一束漂亮的百合花,并对其进行包装、设计造型、装饰美化。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情感;
培养探究事物本质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质量观念、环境意识、时间观念以及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能折叠一束百合花;
能合作设计包装、造型,并对其进行个性装饰;
培养探究事物本质和创新精神、环保意识、质量观念。

三、教学难点

培养探究事物本质的精神,环保意识和质量观念。

四、教学方法:直观法,情境设置法,竞赛法,角色扮演法、讲授法。

五、教学准备:百合花和其他花朵若干,包装材料若干。

六、学生器材准备:彩色纸、旧挂历、广告纸、剪刀,美工刀,双面胶等等。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百合花吗?它象征着什么?它漂亮吗?你喜欢吗?(打开多媒体演示图片欣赏一下比较有个性、漂亮的百合花以及玫瑰花、月季花、康乃馨、马蹄莲等等,展开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有心动和手动的感觉)。

(二)新课内容

1、(知识点)结构

第一步:老师引导学生用彩色纸折“百合花”,老师先详细分解各个动作的基本步骤并图示,慢动作示范,在关键处强调,给予学生以强刺激;
再引导学生试折,让学生看看,说说,试试,单项动作反复操练直至熟悉;
后指导学生把分解好的动作连起来折一折,辅之个别帮助。

第二步:用手法指导学生折“百合花”,与上例分解动作相同处适当加快速度,在不同处老师示范折叠,让学生模仿演练;
然后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第三步,老师又对学生的操作评价小结后提出:“除了折‘百合花’,还有‘玫瑰花’、‘月季花’、‘康乃馨’、‘马蹄莲’等等,你还能折些什么呢?

2、操作步骤

①先折3个三角形,再折2个三角形

②把2个三角形折成4个三角形

③然后把它折成4个菱形

④将4个菱形各折成对应的三角形粘合。

⑤最后把4张花瓣卷曲成一朵百合花。

⑥用树叶、枝棒点缀、包装、造型、装饰、美化。

师:刚才我们都是在欣赏,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折花了,那么我们就变成了设计师了。既然是这样我们现在来一个比赛:假设现在有很多顾客来订做你们设计的花朵,如果在规定25分钟时间里能完成顾客所要求的数量的话,老师就把这几个奖品奖给哪一组。

(①最佳质量奖 ②最佳环保奖 ③最佳设计奖 ④最佳创新奖)

(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成为学生的助手并注意地面卫生情况。)

(三)检验工作效果:

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出现暂时的沉默;
一分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慢慢地进入忘我境界。一个个新的造型在孩子们手中产生:“荷花绽蕾”、“秋菊吐蕊”“雏鹰展翅”、“喜鹊闹梅”。25分钟后,老师可根据地面卫生情况决定哪组是最环保奖,各组负责人把作品上交。老师从各组拿出几朵好的作品请学生点评有缺之后,老师再做总的评论,由老师裁出各个奖项。(时间允许的话各组互评)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会了用废纸做花朵,希望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时间里,大家也要多去观察和研究(“解剖”)你感兴趣的任何一件事物在生活中学习,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通过直观地欣赏图片应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了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的花朵对比以后,也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在折纸花朵的制作过程用了竞赛和情境设置,整堂课的气氛应该是活跃快乐中穿插了紧张的竞争的,而且,每个环节始终与学生的目前的生活或将来的生活相联系,通过本堂的学习,学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本节课的传授的知识焦点,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快乐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最后一个检验工作成果的教学环节时间允许进行实施的话,整堂课应该是没有遗憾的。

美食奇葩——食品雕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食品雕刻的操作过程,在雕刻过程中享受美.

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食品雕刻方法.

③初步了解食品雕刻在我国饮食行业中的作用.

④初步了解食品雕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许多蔬菜、水果都可以成为食品雕刻的常用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食品雕刻,认识食品雕刻意义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食品雕刻在操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用其他食品进行雕刻创作。

三、教学准备:胡萝卜,各种刻刀,牙签,小红豆等。

四、教学过程:

①用手刀刻出“金鱼”的眼睛和嘴巴。

②用小号“v形戳刀,用戳刀法在鱼鳍部位刻出流畅的花纹。

③先用小号‘‘v”形刀,使用戳刀法刻鱼尾上的花纹,然后将鱼尾部削成片状,外薄内厚。

④每做完一片鱼尾后,就将它下面的多余部分挖除。

⑤用圆口刀,刻出鱼身上的鳞片。

注意:使用戳刀时,要从里往外推出刻划花纹。

⑥用小型圆口刀在鱼眼上旋转挖出两个小孔,再粘上两颗小红豆。这样,一个食品雕刻作品——金鱼就做好了。

⑦思考与实践:

1.你还能用其他食品进行雕刻创作吗?

2.你知道如何将食品雕刻保存得更久一点吗?

源远流长的印章技术——篆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篆刻的操作过程,在篆刻过程中享受美.

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篆刻方法.

③初步了解篆刻在我国雕刻行业中的作用.

④初步了解篆刻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

了解石头是篆刻的常用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篆刻,认识篆刻意义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篆刻在操作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用其他材料进行篆刻创作。

三、学习过程:

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融书法、刀法和章法为一体,篆刻中以图画为主人印的印章称为“肖形章”。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刻印章吧。

制作准备:石章,刻刀,印泥,毛笔等。

制作过程

观察思考:篆刻作品有什么特点?

实践探素

动手试一试,为自己刻一枚印章吧!

①将石章印面在细砂子上呈“8”字形旋转磨平。

②在白纸上确定石章的大小。

③在白纸上按石章的大小设计将要刻的内容。

④将字印到石章上。

小提示:

把画好的印稿反过来并对准印面,然后用毛笔蘸水让纸微湿,使石面与纸面紧贴,再将水拭干,用一弧状硬物(如毛笔杆等)在纸面上反复磨压,使墨迹反印到印面上去,若仍有不清楚之处,用毛笔对照原印修补。

⑤用刻刀进行刻制。

⑥蘸印泥,盖印。

小资料

刀法是以刻刀在印石上运行、镌刻的方法。主要有冲刀法(三指横式执刀法)和切刀法(拳式执刀法和三指直式执刀法)。

执刀方法

①三指横式执刀法②拳式执刀法③三指直式执刀法

思考与实践

1.除了篆刻文字外,你还可以刻图案吗? 2.想一想,还能用其他材料进行篆刻吗?

中国结艺——吉祥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编制吉祥结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吉祥结的相关知识,掌握编制技能,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编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

老师利用演示及课件等手段,向学生演示制作方法和制作程序,开拓同学的眼界,引发学生对编制过程的观察思考,调动其参与制作、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利用小组互助完成吉祥结的编制和多种编制方法的探究。在做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完成吉祥结的编制和吉祥结变化形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中国结实物展示,播放中国结演示文稿,并思考这些漂亮的中国结说明了什么? 这么漂亮的作品是怎么编制出来的? 2、新课教授:利用动画课件演示编制过程

要求:观察绳线走向;
思考吉祥结编制的要领是什么? 总结编制要领:

第一步:将绳折成十字。

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拉紧。

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拉紧。

3、实物编制操作演示

通过演示板,分步操作

边演示边讲解,巩固知识 4、分组探究,完成作品

要求:发给每个小组一个编号的作品,小组研究,可以拆掉,探究编制方法;
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 每个同学都要完成一个作品互相帮助

汉语课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模板 高级

听说课教案模板汉语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模板

推荐访问:汉语 九年级 模板 课教案

本文标题:九年级汉语课教案模板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724/15987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九年级汉语课教案模板》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