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知道大气的组成;
1.2知道大气理解大气的分层依据;
1.3能够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在调节地球表层温度发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2.1学会对有相互关联的事物进行系统性分析 2.2懂得从对比的方法去认识同一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认识到天气现象的科学性
3.2意识到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着的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板书图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前面同学们学过月球的环境,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防弹衣”,由于各种流星体的撞击,月球表面坑坑洼洼;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遮阳伞”,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达100多度;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保温被”,夜间月球大量散热,温度大减,降到零下一两百度。地球表层有厚厚的大气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它是怎样发挥“防弹衣”、“遮阳伞”和“保温被”的效果的呢?我们先看地球表层大气的组成成分。
二、大气的组成—简单叙述:
常常这样描述,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乌云密布„„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水汽是大气的组成部分;
每年春季西北沙尘暴来临,漫天黄沙„„微小尘埃是大气的组成部分;
大气最主要的成分是无色无味的空气,其中氧气、氮气占了百分之九十九,氧气是生物呼吸不可缺少的气体,氮是生物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的微量气体,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三、先分后总 分析大气圈的“防弹衣”、“遮阳伞”、“保温被”作用 防弹衣作用:大气呈气体状态,密度非常小,它凭什么挡得住成千上万的流星体的袭击,没有钢铁那么坚硬,没有大理石那么致密,但是大气层非常的厚,厚度超过1000km,流星体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冲进大气层中,绝大多数因剧烈摩擦而燃烧殆尽。
(若不理解,对比微风、台风的速度和强度来解释陨星与大气摩擦之剧烈) 遮阳伞作用:
教师:请女同学解释晴天遮太阳伞为什么能有效保护皮肤? 学生讨论„„
教师:遮阳伞能反射太阳光,吸收紫外线,减少太阳光对皮肤的辐射。地球在大气层下就好比人们在遮阳伞下一样收到保护,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水汽和尘埃能够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特别是臭氧层吸收了大量太阳紫外线,避免了地球生命遭到强辐射,这样大气就“过滤”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使得地表温度不至太高。由于太阳温度很高,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以短波辐射为主。
(画图说明太阳短波辐射传播到地面的路线图)
保温被作用:
教师: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一般都会盖被子,被窝里面就会很温暖,原因很简单,被子将身体散发的大部分热量挡住,使其不能释放出去,热量就聚集在被窝里。同样的道理,地面在接受热量的同时也不断地释放热量,太阳短波辐射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向外释放长波辐射(地面温度相对较低),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这些长波辐射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其余部分射向大气外界。
(画图说明地面长波辐射向上的传播示意图)
大气接受太阳的短波辐射和地面的长波辐射后,一方面向宇宙空间释放电磁波,另一方面向地面方向释放电磁波。大气温度较低,释放的电磁波为长波辐射,其中向下的长波辐射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所有叫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又返还给地面,地面以长波形式辐射所损耗的热量得到一定的补偿,这种作用类似房间里玻璃窗的保暖作用,故常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冬天晴朗的夜晚会格外的冷,而夏天多云的夜晚很闷热。
(画图说明大气长波辐射的方向示意图)
综合以上图形,以太阳辐射的能量走向为线索,将整个示意图串联起来,分析大气圈在维护地球生物圈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板书图示引导——大气的分层(画竖直分层图,以“Z”字形曲线描绘温度变化规律)
大气的上界距地面达到两千多千米,在竖直方向上,大气的组成成分、温度等物理性质有很多不同,根据它们的特点,将大气从竖直方向上分为数了层次。(先画好坐标图,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高度,分析从地面到高空的温度变化趋势。)
分析近地面大气温度状况——对流层:由于地球引力的影响,大气密度由低至高逐渐减小,90%大气质量集中在离地面不到15km的近地面空间中,这近地面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的,所以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画出高度——气温坐标曲线),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大约6摄氏度,上下的温度差使得空间在竖直方向上对流运动显著,所以称为对流层,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的温度有直接关系,夏季厚,低纬度厚。由于大部分空气和几乎全部水汽、尘埃在对流层,因此复杂的天气现象也一般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的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
教师:臭氧层引入平流层:
前面提到的臭氧层,大致位于距地面20km——25km的空间,处于对流层之上,从对流层向上到地面50km——60km的高空中,受到地面辐射的影响较小,由于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的缘故,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反而越来越高,(画出高度——气温坐标曲线)这一层空气稀薄,以水平运动为主,称为平流层。由于平流层空气比较平稳,水汽、尘埃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客机一般在这一层飞行。
教师:暖层的学习
对流层之上距地面几百千米的大气中,空气更加稀薄,几乎没有水汽、尘埃,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这一层大气叫做电离层,高度约为80km到800km,由于该层空气吸收紫外线辐射,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急剧升高,甚至可以达到1000多摄氏度,(画出高度——气温坐标曲线)因此也称热层,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能够使远距离的地方进行无线电通讯。
教师:从暖层上下空间介绍中间层和外层
处于平流层和电离层之间大气,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画出高度——气温坐标曲线)
暖层顶以上,称散逸层。它是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无明显的边界线。这一层,空气极其稀薄,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快,又因距地球表面远,受地球引力作用小,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可能散逸到星际空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
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
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
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
关于教学方法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启发式进行授课。讲授“大气的组成”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化学课所学的关于空气的组成,并与地理教材进行对照,使学生明确“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其中组成成分极少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将这四种组成部分的作用给学生分析清楚,但原理不必细讲,留待后面章节讲解,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应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因为什么发生变化?含量发生变化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大气垂直分层的关键是各层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以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图,绘制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绘制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
掌握了气温变化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大气运动状况,特别是平流层大气运动特点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说明大型飞机在平流层飞行为什么平稳,再结合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分布及作用,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天气变化状况;
对于高层大气,重点是电离层,注意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太阳活动的知识相联系,说明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①低层大气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
(引课)中学化学课中学过大气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教师出示“大气组成”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表格说明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化学课所学内容有什么异同?说明地理课主要强调低层大气的组成。通过阅读表格,使学生明确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以及所起的作用。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四种所占比例极其微小的成分: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引导学生说明这四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如果某地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森林,其水汽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某地大气污染很严重,或发生火山爆发等突发灾害,其固体杂质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由此说明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时因时因地而异。
(提问)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够引起大气中的一些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其变化带来的后果什么? (总结板书)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提问)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着装很厚,说明什么?是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会不断降低下去?→当气温垂直分布出现不同变化时,大气的运动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大气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由此说明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板书)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时,大气如何运动?→说明这种运动是否旺盛与地面受热多少密切相关,地面受热多,运动旺盛,反之减弱→由此说明对流层大气再不同纬度厚度不同的原因。根据运动特点及其水汽和固体杂质密集分布,说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以次说明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读图,随着高度的增加,是否气温始终递减→由此分析平流层大气气温分布与对流层的不同,至于原因只是让学生知道是由于o3层存在吸收大量紫外线致使大气增温,并对人类生存起到天然屏障作用→由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大气运动状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大型飞机起飞后一段时间,飞行比较平稳,天空呈现蔚蓝色,较为晴朗,为什么?→由此说明平流层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高层大气的知识,重点提醒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相关的知识与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联系起来。由此说明高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2.各层大气的特点
要求学生绘制气温垂直分布图,特别提醒学生,对流层气温变化曲线与以往绘制的方法略有差别,注意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图像,然后自行绘制。
【教学设计】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等,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2.各层大气的特点
探究活动
题目:为什么登山运动员的服装与其他运动员的不一样?
分析:本活动属于课内的探究性活动,通过解答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希望了解大气层垂直分布差异的兴趣。问题的解答有两个方面不容忽视:即在高山处的大气成分有何变化?大气层不同高度温度有何变化?当然还有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对展开本节的教学有比较直接的帮助。而且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容易让学生理解本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培养深入学习的兴趣。
平行和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特殊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操作、概括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想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回顾旧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出示:直线图),你们说说它是谁?(直线)那么回顾一下,直线有什么特点呢?(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2、想象活动:如果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呢?(学生想象)
3、学生自由反馈
3、揭示学习目标: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特殊位置关系。(小黑板出示课标)
二、自学互动
活动:(学习例1.)探究同一平面内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一)认识平行线
1、问:如果我们在同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师:请同学们在这练习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然后想一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动手试画,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 师:你们能不能按照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分类情况。
提示学生直线可无限延长的特点,因此会有如下情况出现:a 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b 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4、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第二种正确分类。
(1)、快要交叉的现在是这样,延长后永远都是这样吗?
(2)、在老师的点拨下,让学生知道快要交叉的直线延长是可以交叉的。
5、进行分类,并说出正确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像这样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用数学语言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了,那也就是说我们画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相交的,一类是不相交的。(板书:两条直线 相交和不相交)。
6、小组讨论:不想交的两条直线的现象应成为什么? 小组反馈
师小结:在同一平面内无论把两条直线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
6、动手操作,加深记忆。
让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用纸条摆平行线,同桌之间互相欣赏。
(二)认识互相垂直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条直线,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后,出现了什么?
2、结合教科书第65页的画图操作:分别给两条直线画延长线并观察相交成的角
3、学生互相讨论:相交后的角都成那些角。
4、学生阅读教材p65,并解决问题: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属于什么关系?
5、抽象概括互相垂直的概念。。
师:在同一平面上,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6、判断互相垂直。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示,问:刚才我们知道了互相垂直。你看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为什么?说说你们的理由?(学生回答)
师:看来只要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垂直的。
7、操作验证。
同桌用纸条操作验证,加深记忆。
5、课堂小结:
师:我们研究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你现在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吗?(板书:平行与垂直)
三、测评巩固。
1、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出一些例子来吗?(学生在现场找出平行与相交的现象)
2、填空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2、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的习题。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 题:8和9的组成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学科年级:一年级上册 学 时:1课时
教材分析: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比6、7的要求略高一些,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去摆出8和9的组成,其次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马上想到另外一组组成,并且要求明显高于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有少部分孩子接收新知识较慢。因为刚步入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性评价机制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并掌握8、9的组成。
2.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并掌8和9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9个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激趣导入:
男女生派一名代表比赛做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出示计算题,再应用了书写功能)
预设学生活动:男生、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多媒体写答案。
2、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看一看它们两个是谁啊?(多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媒体出示熊大熊二图片)。今天熊大熊二给你们带来了几颗糖果做为礼物,想知道有几颗吗?那老师告诉你,它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
3、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板书课题:8、9的组成) 预设学生活动: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又好奇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8的组成 1、分糖果:
现在要把这8颗糖果分给熊大熊二,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预设学生活动:自由说答案。
2、猜糖果游戏:
老师把这8颗糖果分别藏在两只手中,你们猜一猜老师是怎么分的?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用两只拳头的图片把8颗糖果分别藏在下面。使用鸿合白板漫游功能一组一组呈现,一共3组。男女生比赛猜一猜,再应用拖拽功能呈现答案)
同学们都这么积极,那么现在请同桌之间玩猜一猜的游戏,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猜测每一只熊能分得几颗糖果,同桌之间互相猜一猜。
汇报展示(教师鸿合白板板演),整理得出8的组成。师范读。
预设学生活动:先分别找同学读,再齐读。
3、探究记忆方法:
知道了8的组成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积极参与讨论,说一说,再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四个即可。(重点强调: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物体遮盖功能把8的组成下面三组遮住,引导同学们应用看一个记两个的方法记忆8的组成) (二)探究9的组成 1、动手操作:
同学们现在有9颗糖果老师想要把它们分给熊大熊二,想一想能怎么分呢?用你们手中9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同桌之间分一分,并记录下你们小组分的结果。(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动手摆一摆9的组成。
2、读一读:
引导学生根据8的组成的读法读9的组成。
3、找规律:
通过咱们学习8的组成,你觉得怎样记9的组成容易?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预设学生活动:能根据8的组成的记忆方法记住9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感知并掌握8 和9的组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帮助小动物回家。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自己上白板上操作展示,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小动物回家。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小动物移到家) 2、连一连。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3、猜一猜,每一只小动物下面藏着的是几?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运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呈现答案) 4、做游戏:
和同学们一起玩拍手游戏。
预设学生活动: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快速说出另一个数,使两个数合起来组成9或者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加深对8和9的组成的记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预设学生活动: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五、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 题:8和9的组成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学科年级:一年级上册 学 时:1课时
教材分析: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比6、7的要求略高一些,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去摆出8和9的组成,其次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马上想到另外一组组成,并且要求明显高于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有少部分孩子接收新知识较慢。因为刚步入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性评价机制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并掌握8、9的组成。
2.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并掌8和9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9个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激趣导入:
男女生派一名代表比赛做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出示计算题,再应用了书写功能)
预设学生活动:男生、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多媒体写答案。
2、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看一看它们两个是谁啊?(多媒体出示熊大熊二图片)。今天熊大熊二给你们带来了几颗糖果做为礼物,想知道有几颗吗?那老师告诉你,它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
3、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板书课题:8、9的组成) 预设学生活动: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又好奇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8的组成 1、分糖果:
现在要把这8颗糖果分给熊大熊二,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预设学生活动:自由说答案。
2、猜糖果游戏:
老师把这8颗糖果分别藏在两只手中,你们猜一猜老师是怎么分的?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用两只拳头的图片把8颗糖果分别藏在下面。使用鸿合白板漫游功能一组一组呈现,一共3组。男女生比赛猜一猜,再应用拖拽功能呈现答案)
同学们都这么积极,那么现在请同桌之间玩猜一猜的游戏,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猜测每一只熊能分得几颗糖果,同桌之间互相猜一猜。
汇报展示(教师鸿合白板板演),整理得出8的组成。师范读。
预设学生活动:先分别找同学读,再齐读。
3、探究记忆方法:
知道了8的组成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积极参与讨论,说一说,再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四个即可。(重点强调: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物体遮盖功能把8的组成下面三组遮住,引导同学们应用看一个记两个的方法记忆8的组成) (二)探究9的组成 1、动手操作:
同学们现在有9颗糖果老师想要把它们分给熊大熊二,想一想能怎么分呢?用你们手中9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同桌之间分一分,并记录下你们小组分的结果。(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动手摆一摆9的组成。
2、读一读:
引导学生根据8的组成的读法读9的组成。
3、找规律:
通过咱们学习8的组成,你觉得怎样记9的组成容易?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预设学生活动:能根据8的组成的记忆方法记住9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感知并掌握8 和9的组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帮助小动物回家。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自己上白板上操作展示,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小动物回家。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小动物移到家) 2、连一连。
3、猜一猜,每一只小动物下面藏着的是几?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运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呈现答案) 4、做游戏:
和同学们一起玩拍手游戏。
预设学生活动: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快速说出另一个数,使两个数合起来组成9或者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加深对8和9的组成的记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五、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字宝宝啦!你能按顺序数一数吗?(从1数到7;
从7数到1。)
你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宝宝呀!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图形宝宝,可是,他们没 有穿漂亮的衣服,你能帮他们穿上彩色的衣服吗?
二、教学6的组成
1.动手涂一涂
(1) 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图形纸(每张纸上有6个图形,但每张纸上都是不同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拿出两支不同颜色的彩笔,为我们的图形宝宝涂色,赶快动起你 们的小手涂一涂吧!(学生涂色样式单一,教师要提前准备样本)
展示学生作品,指出6的组成,并在图下板书6的组成。
(2)对6的口令
师:我出1(2345)来,你出几?
生:你出1(2345)来,我出5(4321)。
三、教学7的组成
老师今天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图形宝宝,还带来了水果宝宝,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 你来猜猜它是什么水果宝宝。听好咯!
谜语: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甜又可口,多多和它做朋友, 小脸红红人人爱。
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没错,就是苹果宝宝,小朋友来数一数,老师带了几个苹果宝 宝。老师想把这些苹果宝宝送给两个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会是谁呢?
现在老师送给小朋友1一个苹果,那小朋友2有几个?(送给小朋友2两个苹果,小 朋友1有几个?)及时板书7的组成。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送一送,你想怎么送?
四、猜数游戏
请四到五个学生拿6或7根彩笔,再请四到五个学生猜数。
请拿彩笔的小朋友数一数你的手上有几根彩笔,并告诉你的小伙伴(猜数的小朋友), 再把你手中的彩笔放在两只手中,伸出你的左手给小伙伴看,请你的小伙伴猜猜你的右手中 有几支。(交换两个小朋友的位置,再猜一次)
五、巩固练习
完成P41“做一做”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44页――45页6和7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
6、7的组成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作业 48页第1题
《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 题:8和9的组成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学科年级:一年级上册 学 时:1课时
教材分析:
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比
6、7的要求略高一些,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去摆出8和9的组成,其次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马上想到另外一组组成,并且要求明显高于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
8、9的认识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有少部分孩子接收新知识较慢。因为刚步入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性评价机制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并掌握
8、9的组成。 2.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并掌8和9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9个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激趣导入:
男女生派一名代表比赛做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出示计算题,再应用了书写功能)
预设学生活动:男生、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多媒体写答案。
2、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看一看它们两个是谁啊?(多媒体出示熊大熊二图片)。今天熊大熊二给你们带来了几颗糖果做为礼物,想知道有几颗吗?那老师告诉你,它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
3、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
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板书课题:
8、9的组成) 预设学生活动: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又好奇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8的组成
1、分糖果:
现在要把这8颗糖果分给熊大熊二,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预设学生活动:自由说答案。
2、猜糖果游戏:
老师把这8颗糖果分别藏在两只手中,你们猜一猜老师是怎么分的?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用两只拳头的图片把8颗糖果分别藏在下面。使用鸿合白板漫游功能一组一组呈现,一共3组。男女生比赛猜一猜,再应用拖拽功能呈现答案)
同学们都这么积极,那么现在请同桌之间玩猜一猜的游戏,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猜测每一只熊能分得几颗糖果,同桌之间互相猜一猜。
汇报展示(教师鸿合白板板演),整理得出8的组成。师范读。
预设学生活动:先分别找同学读,再齐读。
3、探究记忆方法:
知道了8的组成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积极参与讨论,说一说,再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四个即可。(重点强调: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物体遮盖功能把8的组成下面三组遮住,引导同学们应用看一个记两个的方法记忆8的组成)
(二)探究9的组成
1、动手操作:
同学们现在有9颗糖果老师想要把它们分给熊大熊二,想一想能怎么分呢?用你们手中9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同桌之间分一分,并记录下你们小组分的结果。(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动手摆一摆9的组成。
2、读一读:
引导学生根据8的组成的读法读9的组成。
3、找规律:
通过咱们学习8的组成,你觉得怎样记9的组成容易?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预设学生活动:能根据8的组成的记忆方法记住9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感知并掌握8 和9的组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1、帮助小动物回家。
预设学生活动:学生自己上白板上操作展示,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小动物回家。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应用鸿合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小动物移到家)
2、连一连。
3、猜一猜,每一只小动物下面藏着的是几?
(多媒体技术应用:此处运用鸿合白板的显隐功能呈现答案)
4、做游戏:
和同学们一起玩拍手游戏。
预设学生活动: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快速说出另一个数,使两个数合起来组成9或者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加深对8和9的组成的记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五、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平行于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垂直与平行修改简案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