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安徽省六安霍邱一中2022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2-08-09 11:36:02 | 来源:网友投稿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一中 9 2019 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 . 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 C. 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 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 [答案]A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各国实行的“编户齐民”就是为了征收赋役,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故选A 项;“编户齐民”并不是为了消除身份或阶级差别,排除 B、D 项;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于秦朝,C 项不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2.《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C.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答案]B [解析] 《氾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时的记载和分析,从本质上讲是服务于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故 B 正确;“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没有强调农业的季节性,A 错误;材料中“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等内容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但不是其本质,排除 C;“种禾无期,因地为时”“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不能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高低,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本质反映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特点分析解答。

 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只是提供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并没有提到治灾防灾的内容,所以 A 不符合题意;表格也没有说到是南方还是北方的自然灾害,所以不能用 B 来解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大对于农业生产是不利的,故选 C;D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明清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 [名师点睛]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4.下表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 年代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1650 1.0—1.5 6.00 6.00—4.00 1750 2.00—2.50 9.00 4.50—3.60 1850 4.10 12.10 2.95 上表表明清朝该时期 A. 南北人口结构趋向平衡 B. 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受到破坏 C. 国家赋税收入日趋减少 D. 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清朝人口增加速度超过了土地增加速度,导致人均耕地数量下降,由此可知,当时人口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选项 D 正确;材料数据是全国人口,未体现南北人口比例,排除 A;选项 B 与题无关,排除;人口和土地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财政收入,选项 C 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土地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5.“物勒工名”制度是指在手工业产品上刻记制造者、制造机构等。西汉时勒名内容详尽而丰富,东汉中期后关于“工宫” 内容日益简化,刻铭中常带有吉祥语和价钱语,而以“某氏”为标记的私工作坊器物大增。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 官营手工业衰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抑商政策的强化 D. 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而以‘某氏’为标记的私工作坊器物大增”可知,汉代私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各自作坊的利益,必须打上各自的商业符号,故选择 B 选项;结合所学,明朝中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A 选项;材料主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如

 抑商政策强化,不可能存在私工作坊大增,故排除 C 选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都为重农抑商,并未大规模调整,故排除 D 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 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C. 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 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政府对商业的征税比农业税要低,甚至政府“优商”“恤商”,故可知政府对商业的政策较为灵活,B 项正确。题干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与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无关,且古代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A。题干没有涉及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只是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排除 C。D 项说法错误,商人地位在古代中国较低,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 “优商”“恤商”等,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明正统八年七月,浙江黄岩县民周来保、福建龙溪县民钟普福引导千余倭寇在(浙江)乐清县登岸,由于乐清防守严密,无处下手,遂又下海遁去。”这则材料可以证明 A. 明朝闭关政策加剧了倭寇之乱 B. 明朝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 C. 明朝实行海禁有一定的合理性 D. 倭寇群体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千余倭寇在(浙江)乐清县登岸,由于乐清防守严密,无处下手”可知明代的海禁政

 策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和骚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海禁政策的合理性,加剧了倭寇之乱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 项;阻碍中外贸易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 B 项;“千余倭寇”由中国人引导并不能证明倭寇的群体主要是中国人,故排除 D 项。

 8.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 经营更趋市场化 B. 减少犁耕依赖 C. 生产日趋专业化 D. 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末年江南地区农村家庭投资结构主要是工具、播种、肥料、灌溉等,说明家庭的投资主要应用于土地,目的就是提高产量,是精耕细作的表现,D 项正确。明朝末期的江南地区,农副业经营仍然是小农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排除 A。明末农村耕作方式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未减少对铁犁牛耕的依赖,排除 B。生产专业化是指围绕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培育,将种、养、加过程和产、供、销环节联为一体的专业生产经营系列;与材料强调明末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不符,排除 C。

 9.16 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 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此材料反映出 A. 澳门成为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 B. 明朝政府坚持一贯 对外贸易政策 C. 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西欧

 D. 明朝政府并非始终实行海禁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 1567 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和当时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等,可知明朝政府曾经放松对外贸易的控制,D 项正确;澳门不是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A 项不符合史实。明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不是其一贯政策,B 项错误;白银与欧洲的航海和殖民掠夺有关,并非大量产自欧洲,C 项错误。

 10.始于 15 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 180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 1833 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B. 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 C.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D. 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和自由主义的盛行,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这是历史的进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是继续大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说明了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由主义的盛行英国推行自由贸易,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奴隶贸易的结束,当然这也是历史的进步。

 11.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 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远洋航行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 成果”表明科学的发展促进远洋航行的成功,故选择 D 选项;科技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远洋航行无关,故排除 A 选项;材料中确有提到技术进步推动科学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B 选项;远洋航行确实顺应追求利益的共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C 选项。

 12.有学者统计过,“1700 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 60%的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 18 世纪末时,只剩不到 33%”,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A. 近代交通业迅速发展的推动 B. 环境污染导致了人口的死亡 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 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减少 [答案]C [解析] 从事农业的人口減少,说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增多,可得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C 项正确。18 世纪末近代交通工具还未发明。故 A 错误。从事农业的人口減少并不是死亡。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耕地减少。故 D 项错误。

 13.下表反映了 1765 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棉纺织工人的日平均工资(单位:据此可知当时

 A. 印度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B. 意大利依然是商路和棉纺织中心 C. 英国技术革新愿望迫切 D. 工厂制提升了英国工人工资水平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可知,1765 年英国棉纺织工人的日平均工资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其他地区工人的工资水平,这增加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激发了英国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的愿望,C 项正确;工人的平均工资与棉纺织业的先进程度无关,排除 A 项;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不再是欧洲商路中心,排除 B 项;工厂制出现的标志是 1771 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建立,排除 D 项。

 14.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 1844 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 B.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答案]D [解析] 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价格具有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 D 项正确;A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材料中没有涉及两国劳动力的价格对比,故 B 项错误;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材料体现不出机器生产优于手工生产,故 C 项错误。

 点睛:材料“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15.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入股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出 A. 清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B. “官”与“商”的矛盾越来与尖锐 C. 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清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清政府拨款 20 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可知,政府在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出清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A 符合题意;B 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 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材料并不能体现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故排除 D。

 16.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任用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仿照西方国家改革海关制度,同时还批准李鸿章等创办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此外还将捐纳制度日常化明码标价公开向社会售卖各级官爵,这些做法 A. 加剧政府在各方面的腐败程度 B. 说明政府已全面开始向西方学习 C. 有利于缓解清政府 财政困难 D. 是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仿照西方国家改革海关制度有利于革除海关弊政减少腐败提高效率增加关税收入,但海关制度的改革不等于政治体制改革,故 A 选项和 D 项错误;当时清政府只是部分学习西方的工业和军事技术,并未全面学习西方,故 B 选项错误;改革海关有利于增加关税收入、创办民用工业能够为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提供资金和原料、像社会公开卖官能够使政府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这些都增加了政府收入,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困难,故 C 选项正确。

 17.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 1912 年到 1936 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有 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 14%。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 年占进口总额的 7%,1936 年则增至 47%。这 A.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 避免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 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D. 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轻工业品进口减少,说明此时中国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进口增加,说明此时中国重工业发展缓慢,总体上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C 项正确。1912 年-1936 年是中国近代化整体发展的时期,而不是艰难起步,排除 A。题干没有涉及避免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的相关信息,排除 B。题干主旨说明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C。

 点睛:解决本题 关键是弄清轻重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轻重工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18.据学者研究,西汉初期就同姓诸王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知,这一时期分封的同姓王 A. 加剧了政治统治的腐败 B. 背离了设置时的初衷 C. 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D. 不可都视为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 解读表格信息可知,西汉初期,同姓的诸侯王的类型比较多样,不单是“反叛型”,且“反叛中央的原因多种多样”,这说明当时的同姓王不全都是割据势力,所以不能把西汉同姓诸王一概视为割据势力,不能一笔抹杀西汉同姓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积极作用。故答案为 D 项。A 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政治统治腐败的结论,排除;B 项,西汉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材料来看,绝大多数同姓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恪尽职守,为汉藩辅”说明没有背离设置时的初衷,排除;C 项,西汉的同姓王不全是割据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没有削弱中央的权威,排除。

  19.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 100 多人增至 1200 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A. 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 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 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因此 B、D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0. (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见当时( )

 A. 商业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B. 官商勾结现象较为普遍 C.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D. 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 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商人“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目的是为了显亲扬名,反映了科举考试也吸引了(徽商)参与,说明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因此排除 A,答案选 C;题干体现的是“凭商入仕”而非官商勾结现象,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排除 D。

 21.1796 年时,英国 120 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 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 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 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 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出贵族或和贵族相关的人在当时的英国会获得更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机会,这说明议员的选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故选 C。尽管贵族或者是和贵族有关联的人在下议院中占据了 70%的席位,但英国实行分权政治,故 A 项“垄断政权”的说法程度有所夸大,排除 A;材料强调的是议员的阶级属性,并非强调其政体,排除 B;《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扩大议会的权力,二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材料显然都没有提到这两方面的内容,故无法得出 D 项结论,排除。

 2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众多女子团体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推动,这说明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故 B 项正确;国民政府出现于 1927 年,材料也未涉及女性的所有权利,故 A 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指的是反对帝制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C 项错误;D 项错在“确立”,故错误。

 23.19 世纪 60 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 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 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 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D. 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答案]D [解析] 根据“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知志刚认为君主应该“尽君道”,否则容易引发危机,故选 D 项;志刚是对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评述,不能说明他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和推动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排除 AB 项;志刚只是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评述,不能证明他超越了当时的主流思想,排除 C 项。

 24.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断向苏方强调日本对苏联也具有重大的也许是更大的威胁。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这种做法旨在 A. 塑造中国积极抗战的形象 B. 提防日本对苏联的侵略 C. 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做准备 D. 赢取苏联的同情和帮助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可知,国民政府是想让苏联对日本引起关注,让其知道中国战场的重要性,使苏联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故选择 D选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要塑造中国积极抗战的形象,故排除 A选项;虽然中国是在提醒苏联要提防日本,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想获得苏联的援助,故排除 B选项;获得苏联的帮助才可以更好的为中国持久抗战做准备,选项 D 更符合题意,故排除 C选项。

 25. 1964 年 1 月 27 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

 A. 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 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 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 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和法国的建交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与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完全相反。在中国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时候,法国与中国建交表明了法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联盟的一种突破。A 选项说法错误,建交热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B 选项说法错误,这与欧洲一体化并没有直接联系;C 选项不能完全体现。因此本体选择的 D 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 世纪初期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法建交 [名师点睛]法国在二战之后并没有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戴高乐将军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自由法国主义",这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盟是一种打击,中法建交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具体的事件。因此中法建交对当时世界的两极格局来说是一种突破。

 二. . 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 世纪中国的农业又有了新的跃进。明清两代的农业著作大为增多,体现了农业的新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的中心,16 世纪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增加了全国粮食的总产量。除了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发展,如桑、棉、简麻等。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营利出发的,地主将一部分土地用于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生产。一部分农户开始了新的选择,放弃了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

 ——摘编自薛国中《16 至 18 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材料二

 18 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

 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 18 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 18 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6-18 世纪中国农业“新的跃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农业革命的不同。

 [答案](1)表现: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引进了高产作物;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出现专门化的生产;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业生产者的市场意识增强等。

 (2)主要差异:土地经营:英国土地集中,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中国小农经济,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生产关系:英国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资本主义农场);中国是封建的租佃关系为主;历史作用:英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没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实现。

 [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一“农业著作大为增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推广,指导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可得出当时引进了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发展,如桑、棉、简麻等”可知这一时期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由“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营利出发的„„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可得出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业生产者的市场意识增强,出现专门化的生产等。

 (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英国农业革命„„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等信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经营方式、生产关系和历史作用等方面,比较中英农业革命的主要差异。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

 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近代国门被打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其汲之也若水。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 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这充分地显示出 20 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

 [答案](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稳定 [解析] (1)相同点:材料一中“经济民族主义”、“应扩大贸易顺差”,“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材料二中,主张“商战”,同样属是经济民族主义。希望中国政府“绸缪商政,体恤而扶植”,以便“其厚输而无怨也”,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等可知两者在本质、措施、中心等方面具有相同点。

 (2)不同影响:依据材料一中“国家„„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国家会日益殷实”等信息,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知识,可整理出其对西方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材料二中“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收回利权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即可获得其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3)认识:需要从材料立意出发,如本题中谈经济民族主义产生、实质和如何选择等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 年)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 阐释: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民族意识开始萌芽,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②中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斗争。

 ③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法西斯不断扩大侵华,中国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1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阐释: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渐进过程。

 ①器物层面——洋务运动

 ②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③文化——新文化运动 (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

 示例三:

 观点:近代中国的救亡之路 阐释:

 ①洋务运动——师夷长技 ②戊戌变法——君主立宪 ③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扶清灭洋)

 ④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 (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解析] 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以疑问“中国人能近代化吗?”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可概括论题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西学东渐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和发展;抗日战胜胜利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总之,解答此类主观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即可。

 另外也可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的救亡之路”等角度概括论题,阐述过程,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即可。

推荐访问:霍邱 安徽省 上学期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安霍邱一中2022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809/16552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安徽省六安霍邱一中2022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