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毕业设计(论文)-街道、广场与建筑互动社区场所营造

发布时间:2022-08-09 12: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街道、 广场与建筑互动的社区场所营造

 摘 要 在全球化与城镇化的作用下,当代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大量高速公路被建起,马路被拓宽,这仿佛是一个城市发达的象征。实际上,每个城市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特色,在这样快速的建设下,城市的特色消失,千城一面的问题凸显出来,机动车网络与步行网络的矛盾加剧,难以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归属感。人作为这个空间的使用者,是应当被首要考虑的,他们是城市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南京中华门越城天地超级步行街区的城市设计为例,进行了交通体系的组织、功能混合的策划和空间的营造。在个人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将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开放为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一个空间的延续。两者相互渗透的关系增强了人们在其中的交流和活动,营造街道、广场与建筑互动的社区场所。

 关键词:

 :城市设计,功能混合,场所营造

  Application of Bjerrum Function in Determination of Stability Constants

  ABSTRACT

 Under the co-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hinese cit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 large number of highways are being built, roads are being widened, which seems to be a symbol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fact, each city has unique culture, history and environment. However, in such a rapid construction, the features of a city disappeared and problems came out. The conflict of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Citizens hardly have a sense of belonging. People, as the user of the space, should be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They are 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 expan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us and pedestrian-oriented design, taking the urban design of Nanjing Zhonghuamen Super Pedestrian Block as an example, and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traffic system, the mixed-used architecture and place-making of the district. In the personal design, the focus is to consider part of the building space as part of the open public space to form an extension of the spac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pace can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and create a community space where streets, squares and building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Key words :urban design, mixed-use, place-making

 目 录

 1

 引 言 .................................................................................................................................................... 1

 1.1 课题背景 ......................................................................................................................................... 1

 1.2 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设计意义 ................................................................................................. 1

 1.3 课题目标 ......................................................................................................................................... 1

 1.4 本设计所做的工作 ......................................................................................................................... 2

 2

  理论部分 ............................................................................................................................................. 3

 2.1

 场所的概念 ..................................................................................................................................... 3

 2.2

 无场所的概念 ................................................................................................................................. 3

 2.3

 场所营造的积极因素 ..................................................................................................................... 3

 2.4

 城市设计中场所营造的层次研究 ................................................................................................. 4

 3

  课题概况 ............................................................................................................................................. 6

 3.1 基地概况 ......................................................................................................................................... 6

 3.2 前期研究 ......................................................................................................................................... 6

 4

  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 7

 4.1

 城市设计 ......................................................................................................................................... 7

 4.2

 个人设计 ......................................................................................................................................... 7

 5

  结论和展望.......................................................................................................................................... 9

 参考文献 .................................................................................................................................................. 10

 谢 辞 ........................................................................................................................................................ 11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1

 引 言 1.1 课题背景 当代中国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巨变,这种城市化和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城市的快速建设中,城市的品质常常成为了牺牲品。城市的管理者们似乎认为,高速路的建设、大马路的建设越多越好,仿佛那是一个显示城市“发达”的重点要素。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决策和建设,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看到毫无特色的城市空间被建立起来,“千城一面”成为当下许多人对于中国城市的印象。宽大的主干道把城市划分为一个个功能割裂的区块,上班和下班的人流和车流如潮汐一般,在早上涌入城市中心,又在下班后分流至城市的各处。

 然而,城市不应该仅仅作为建筑的集合和汽车繁忙穿梭之地,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的生活、工作、居住、交往,无一不与城市环境发生着关联。如果从“视觉”角度出发,那么一些大都市给人的印象势必是相似的,而如果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来体验这些城市,则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感受。纽约的中央公园、哥本哈根的中心步行区、巴塞罗那的兰布拉斯大街,它们成为了场所,给人们留下了城市的印象,也是整个城市的活力点。一个步行网络丧失的城区,无法成为城市生活的节点,也自然无法体现地方特色,提升生活品质。所以,在当今的城市设计中,应当重视场所的营造,重视使用者的体验,重视步行网络的建设,这会成为城市空间扩张的推动力。

 1.2 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设计意义 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设计,在当代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减少对机动交通的依赖,提出了两个概念:“混合”的概念和“宜居”的社区状态。城市超级步行街区的存在可以缓解机动车网络与步行网络的矛盾,是城市空间扩张的推动力。步行网络(两车道及以下)的考量是站在使用者视角对于城市的理解。其主要构成部分是:道路网格、公共空间体系、支路、步行体系。主要研究的是内部交通体系、边缘与外界的联系如何解决,TOD 节点设计。通过设计这样一个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混合型宜居社区,我们想为这个地块带来活力,从而从根本上带活整个街区和周边地块,加强其与城市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活力因子。

 1.3 课题目标 课程设计分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城市设计和以个人为单位的地块深化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城市设计希望可以依托既有轨道交通站点,在此区域形成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混合型宜居社区,营造具有良好可步行性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满足居住人群的生活、工作、休憩的多层次需要。同时,需要考虑周边区域既有历史建筑的风貌约束和历史遗存的概念契机,整合城市肌理和城市既有空间,并对其他地块设置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和原则提出建议方案。具体要求设计占地面积的50%为完全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组织好进出流线,尽可能与步行体系减少冲突。个人成果希望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以社区场所营造为主题,着眼于街道、广场与建筑的互动。广场作为一个放大的节点,是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也不应仅仅作为一个提供给内部活动者的场所,而是将一部分向公众打开,与街道、广场形成互动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响。如此一来,可以激发更多的城市活动,促进城市生活的多样化。

 1.4 本设计所做的工作 本设计首先进行了前期对基地的调研,同步进行了一些文献的阅读和理论的研究,之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城市设计,在下半学期以个人为单位对于个人选择的专题进行了深化设计。

 主要进行的前期分析包括:城市肌理分析、交通分析(地铁站、公交站、停车场、地铁和公交网络)、功能分布(居住、商业、办公、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网络(广场、绿地、开放空间)、城市意象(路径、节点、边界、标志物)、生活场景(不同人群在城市公共空间所发生的活动)。通过前期的基地调研和分析,我们对基地现状有了大体的了解。

 随后进行的是小组设计,作为设计的基础,我们查阅了一些适宜步行的欧洲城市的案例,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空间意象、街道平面、高宽比和节点处理进行了研究,把其中一些做的比较好的案例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从而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去。对于地块的设计,从街区尺度和路网生成为出发点,考虑何处放置空间放大的节点,考虑新旧尺度的对应,进行了设计,再进行了几次反复的推敲,多个方案比对后得到了一个大体的路网结构。

 在整体路网结构体系确定后,还进行了功能策划和开发强度的研究,重点根据基地周边的业态情况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考量,以建筑的方式落实我们的设计。

 确定了整体设计后,进行了个人的设计,小组四人通过多层面交通、整合消极空间、城市交通缓冲器、社区场所营造这四个方面分地块进行深化设计,最后返回到整体上,进行调整,最终完整了全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2 理论部分 2.1 场所的概念 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场所的概念被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的术语所界定。E·拉尔夫认为,人们感受与认知空间都必然与场所发生联系,场所包含了人在其中的活动及从中积累的记忆。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存在空间”理论,他之处,场所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是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地方。

 只有当空间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时,空间才可以成为“场所”。舒尔茨认为,“我们需要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个穿插的空间,而且更应是一个视觉化的‘场所精神’”。场所因被人所认同而成为一个具有意义、蕴含情感的所在。

 2.2 无场所的概念 E·拉尔夫在《场所与无场所》中提出,“无场所”就是“标准的景观营造”,以及“在无意中彻底消除场所特征”。场所感的消失导致了现代城市的无场所化,因为丧失了地域特色而逐渐趋同。

 造成中国城市的无场所化的原因有许多,例如城市文脉的割裂、人文特色的薄弱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建筑与城市设计被要求“与国际接轨”,设计项目与所在城市的脱节导致了缺乏城市性的区域形成。与此同时,机动车成为街道的主角,车道不断侵蚀着人行空间,城市快速干道、高架道路的建设使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人们在连续的活动中对于城市的感知是断裂的、不完全的。

 2.3 场所营造的积极因素 营造具有场所感的城市环境,需要多种因素的整合。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场所应该是以公共领域为核心,以混合使用为基础,以步行环境为主题,以城市文脉为依托的。

 (1)

 公共领域 城市场所是城市生活的容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共性。城市的公共领域是集体意识和社区价值的载体,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城市的体验和印象。多样化的活动不仅发生在建筑内部,更发生在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用以显示个性与文化。城市场所是一种供人们聚集、运动、交流的空间系统,在扬·盖尔看来,室外空间的生活和公共活动的良好物质条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质量,或者说是一个开端。

 (2)

 混合功能 与明确功能分区、功能单一的城市区域不同,混合功能的街区可以确保人们在不同时间段都在公共空间和建筑中活动,加强了公共生活的多样性,减少对于机动交通的依赖,增加城市和街道的活力。然而,“混合使用”并不等于“混杂使用”。混合使用时一种有效的混合,不同功能在同一个场所中形成紧密的联系,使用人群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叠。而混杂使用则是一种无效的混合,没有太大联系的功能只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区域中,并不能激发人们的活动和交流。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3)

 步行环境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代城市对于机动交通的依赖非常强,明确功能区块的城市规划更是加剧了这个现象。虽然机动交通的繁荣的确可以证明一个城市的发展,但城市生活终究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而且大多数社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都发生在停车之后。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正是将关注点转移到了使用者的身上。放眼全球,哥本哈根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步行化的推进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的关键点。

 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是大多数街区必须短。因为短小的街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可供步行的街道,更多相遇的机会。研究一些历史街区,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许多小街道组成,适宜步行,容纳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是城市活力的载体。城市的更新、新建筑的出现并不应该意味着建筑空间和街道尺度的巨大化,而是应该创造出更多宜人的空间。

 (4)

 城市文脉 文脉不仅仅是指代紧邻的周边区域,还包括了整个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历史意义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文脉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是制约和引导场所营造的条件。当今城市建设中,将新建区域与旧城区、地方特色和历史环境割裂开来,忽视文脉的差异,导致了无场所现象的产生。只有充分理解了地方文脉,植根于周围环境中,才能唤起人们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和回应文脉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

 2.4 城市设计中场所营造的层次研究 场所的营造既涉及私密空间,又涉及公共空间。从探寻“建筑的永恒之道”到“对公共空间文化归属感的探寻”,人的社会交往始终被场所营造所关注。“城市场所具有各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传统的街道和市场,到城市中心区,再到整体全新开发的城市街区、公共广场。而创造场所感,使某个地点具有真实性与独特性,并不是全新的能力。从欧洲的广场、集市和街道景观,到 20 世纪前美国城镇的主要街道、住区,再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和旧金山等城市的城市中心、公园以及林荫大道,无处不体现出场所营造的各种技艺,空间呈现出社会性与共享性。”(Thomas·L·Lee) 基于城市设计的角度,场所感的营造以城市的公共空间为主要对象,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向公众开放的部分,是供公众使用并进行活动的场所。所以城市场所感的营造应该关注城市被人们接触、感知的地方。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与社会活动复合程度,城市设计中的场所感营造可分为场所单元、场所组团、场所系统三个营造层次。

 (1)

 单元层级 单元层级的场所是体现城市活力的公共交往活动发生地,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舞台,是城市公共生活最基本的载体。场所单元通常可以分为点状结构与现状结构。点状结构可以是具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城市的现状场所则符合人们的线性活动规律,如城市中的滨水步道、步行街等重要路径。场所单元作为相对特定的空间,虽然与其周边区域暗含某种“图案”与“背景”的差异,但并不能独立于周边环境而存在,离开了周边城市环境的支撑,场所单元就无法实现人与活动的富集。只有与城市的结构、肌理紧密结合,场所单元才能散发出巨大能量。“不是场所造就了城市,而是城市造就了场所”。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2)

 组团层级 组团层级的场所是指建筑与开放空间共同构成的集群结构。与场所单元相比,场所组团能够提供购物、娱乐、办公等更为符合的社会功能。场所组团的功能构成决定了它的公共属性。在组团层级的场所中,只有建筑的个体与群体、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建筑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才能赋予整个集群结构强烈的场所感,为人们所认同。场所组团的特征来自于其整体性的氛围,单一的建筑个体并不能完全主导这种整体氛围的形成。

 有别于但原创鞥及的场所,城市中组团层级的场所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面状的结构,是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用建筑群体组织起整体的架构。城市片区内部具有较为统一的形态肌理与相同的主导功能,具有某些可以识别的共同特征,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作为场所组团进行考虑。

 (3)

 系统层级 场所系统是场所组团的集合。当城市规模较大时,场所系统可以使一个完整的城市区域,如商业区、滨水区。当城市规模较小时,场所的系统层级则表现为整个城市。

 场所系统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网络状的结构,是包括基础设施、交通系统、开放空间在内的公共空间,它们共同支持着城市的公众使用功能。相对于单元层级与组团层级的场所,场所在系统层级上的形式与内容更为丰富,并与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各种体验直接相关。场所系统的基础网络由各种路径所构成,充满活力并具有多样性。场所营造的重点在于那些承载文化交往、容纳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当公共空间以车行为主导时,由于停留时间与所处空间的双重限制,人堆空间环境的特色疏于感知,一系列的社会交往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大路朝天、车轮滚滚”的道路难以成为场所,当公共空间以步行交通为主导时,人与人之间的对视与交流在时空维度上成为可能,随着步行活动的进行,周边的环境给人传达出丰富的视听信号,经过辨识与定位,认同感与归属感得以产生,因此,步行主导的连续公共空间是场所营造的重点。

 不论是东方的古城还是欧洲的小镇,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均处于一种协调的关系之中。城市的肌理由街道的网络锁控制,呈现出紧凑而相对均质的形态。连续的街道界面避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是落花,较低的建筑层数则限定出一种人性的街道尺度,使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在其中井然有序地进行。步行为主的街道使用模式成就了商业的繁荣,让街道变得熙熙攘攘,充满交流感。

 城市的结构与系统层面的场所直接相关。将不同的城市片区高效地组合在一起,建立组团与组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信息、物质的交流以及城市景观的渗透,并进一步促进场所系统的完整与结构化。城市设计为创造或延续整体性的城市提供了奇迹,让场所系统可能存在于某一尺度之内的城市区域。城市设计,特别是开发型城市设计的目标,就是营造充满活力、有机整体的场所系统,实现集体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6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3 课题概况 3.1 基地概况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项目的基地正是位于南京秦淮区中华门秦虹片区,北至秦淮河,西临凤台路,南至应天大街,东至中山南路,规划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32公顷。地块位于秦淮区规划的“中华门特色文化区”,在周边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历史建筑,如大报恩寺、中华门、明城墙、瓮堂、涧子桥、来宾桥等,可见该地块对于周边以及南京主城片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可以通过此次设计,让该地块继承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城市文脉,唤起城市活力。

 3.2 前期研究 (1)

 交通与步行体系分析 基地附近分布有数个公交站点,而轨交站点只有中华门站,规划中的8号线也将在该站设换乘站。通过实地调研,这个地铁站在出站后,南北并不相通,使基地可达性变差,同时,基地三面相邻的高架也使基地成为了一个孤岛的状态,与周边环境割裂开来。然而,还是可以发现城墙下的滨水区域依旧是一个相对活跃的点,一些居民会来此散步、晨练等等,滨水的杨柳和步道与其他城市空间发生着关联,给人留下了印象。尽管从步行网络来看研究范围内的路网较为完整,且有小尺度的路穿插在街区之中,但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小区内部的道路,城市主干道附近的人行区域被摩托车与自行车占据,留给行人的空间品质较差。

 (2)

 功能分布 在划定的2.5*2.5km的范围内,建筑密度为15%,其中包括了60%以上的住宅,有高层低密度的新建小区,也有以多层为主的小区,也有一些较为老旧的片区。通过对底层功能的统计可以发现,除了一些相对封闭的小区之外,较为开放的社区底层沿街面都成为了商铺,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新建的一些小区一开始就将外人拒之门外的态度,这些沿街面令人感到亲切,也更多了一分生活气息。

 (3)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归纳出了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在前期调研中,以这五点为切入点体验了南京这个城市。在街道体验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各种不同建筑形式的并置,新建的高层建筑、二层为主的仿古建筑、多层住宅、正在施工的工地,这些不同的元素被并置在了同一条街道的同一侧,也许这是城市发展更新中的一大特点吧。路径上的两大特点是铁路与桥:虽然在火车经过时,交通略显混乱,但显然这已经是居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而秦淮河上的一座座桥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承载者。作为一座兼具古风与现代气息的城市,城墙和高架成为两个特色截然不同的城市边界,是无法被忽视的存在。同样,城市的重要区域也是兼有历史性的景区和现代的城市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标志物以塔为主,这就引起了对于城墙内外视线处理的思考。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7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4 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4.1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对于基地的设计概念,对于主导功能进行探讨,确定基地与周边道路的联系和出入口关系,提出步行体系的解决方案。经过了前期调研,对我们设计影响最大的首要因素是周边的交通。基地三面被高架围合,一面是秦淮河,仿若城市中的孤岛。基地的可达性也较差,虽然在基地附近有一个中华门地铁站,但出站后的不行环境非常差,地面是快速道路,如果要进行穿行的话行人体验并不好。另一种到达基地的方式是通过走高架的人行部分到达,这个方式在安全上很有隐患,而且下高架后还要穿过一段没有斑马线的机动车道路,可以说对行人非常不友善。第二个因素是周边的历史因素,在秦淮河对面是具有历史底蕴的明城墙,在周边还有大报恩寺等多个历史景点,可谓是资源丰富。在所研究的 2.5*2.5km 范围内,基地的肌理很明显地分为了两个特点:北边为底层高密度的传统建筑,而南边为高层低密度的新建建筑。这种新旧的体系无法产生交流和碰撞,因为北边的部分被明城墙所遮挡,而南边的部分,被高架所隔断。

 至此,我们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方案。通过三层平台将人流从地铁口引出,并且引导至基地内部,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整合马路对面高架下的消极空间。对于开发强度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当建筑容积率为 1,建筑密度为 40%时,建筑过密,留给道路的可调节范围太小;当容积率为 2时,与明城墙的高度关系适中;当容积率为 3 时,建筑过高,对于步行体验影响很大。交通结构主要为两个地面人行入口,五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一个三层地铁站枢纽,并在基地中形成环路。在功能策划方面,以文化功能为主,引入活跃因子。在其中的居民们无疑是活跃这个地块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是这个地块最基础的也是处于这个地块时间最多的人群,他们是带动这个地块人气的基础。在靠近地铁站的部分设置为青年公寓,地铁口 TOD 模式而设置的办公楼相结合。而在远离地铁口的西边,设置了供全年龄家庭居住的较为传统的住宅。其他区域融入了办公、体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建筑,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社区。

 4.2 个人设计 深化和建筑单体设计为个人工作。继续贯彻概念设计阶段所提出的策略,与小组成员进行整合。分析既有案例的街道、广场、建筑互动模式,在设计中将这种关系体现出来。个人设计的片区位于基地的西部,由于远离地铁站,延续三层步道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反而会形成空间的浪费。设计的主题是三者的互动,整体而言有三个策略:每一百米内设置放大的空间节点;建筑底层部分架空;利用建筑物的退进形成灰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延续了西南方向的综合体的商业性,形成两个主要的商业步行街,而对于居民区而言,为了保证居民居住的私密性,在其外部设置了一个线性的两层高的集市空间,用来围合。集市的一层有约 40%的面积是架空、可以穿越的,这样可以使整体上没有封闭感。对于公共空间的设置上,沿主入口和滨水景观带设置有城市层级的广场,而在其他区域散布有一些社区层级的广场。所有的广场周边均有建筑的实体界面进行限定,形成围合感,为活动于其中的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虽然在界面上是限定作用,但其实它们并不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8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全是完全封闭的界面,而是可以容纳人的行为活动的架空或灰空间,以此来达到一种公共空间的延续,同时也是公共生活的延续。

 主要设计的两个建筑是集市和入口的一幢商业。入口商业在一层将中庭进行了扩大,将建筑一层的很大部分都作为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又分为了两个部分:由大尺度的台阶作为对于商业空间的引入,同时也可以作为人们休憩和驻留的平台;另外一个部分是挑高的可以作为周末集市空间。集市在上文中已提到过,将一层进行架空,而二层平台则为各种不同的丰富的活动提供了可能,也同时为一层提供了遮蔽,使人们可以在一层有一个连续的空间体验。二层与一层的联系主要通过两个核心筒相连,所有货运都进入地下进行解决,所以地面可以无需进入车辆。集市空间与入口商业空间和商业综合体共同营造出了一个活跃的,有各种不同人群的、在不同层面上的交流。所有的道路均为硬地铺装,不进行传统的马路和人行道的区分,这样对行人而言更加友好,也更有利于这种空间的渗透。对于商业而言,是将室外的铺装延伸进室内,而对于住宅而言,底层作为开放的底层商铺和居民活动区域,是将室内的铺装延伸至室外,通常的建筑室内与室外的高差将被消除,做成统一的标高。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5 结论和展望 这次毕业设计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这个基地原有的建筑已经被全部拆除,所以其实在基地内部可以利用的设计依据几乎是没有的。先从城市设计入手,调研了基地周边业态、路网肌理、城市肌理、公共空间分布等等,对南京市中华门地区越城天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后,根据现状进行了一个整体结构的制定和整体功能的策划,对各功能面积有了一个定量的控制,然后形成了一个整体规划。个人设计在整体城市规划的控制下进行发挥,整体的结构和放大节点还是保持不变,进行了深化设计,最后再由组员的各部分设计成果返回到整个基地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也阅读了许多文献资料和案例,但其实,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例如,前期研究虽然丰富,但不是最充分,由基础研究到路网形成似乎有些跳跃,设计的依据没有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功能策划方面还有些宽泛,其实可以进行一些更为细致的规划,能使整个地块的设计更加有特点。

 虽然还有一些值得提高的地方,但超级步行街区的概念是对城市以机动车交通为重的现状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它以使用者的视角来进行设计,以步行者的体验为重,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点,希望更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设计现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 程世丹.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D]. 重庆大学, 2007. [2] 杨纵横. 从空间到场所[D]. 重庆大学, 2013. [3] 翟强. 城市街区混合功能开发规划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4] 李怀敏. 从“威尼斯步行”到“一平方英里地图”——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可步行性的探讨[J]. 规划师, 2007, 23(4):21-26. [5] 孙彤宇.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5):82-91. [6] 徐轩轩, 胡斌. 混合:城市街区的多元化营造[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24):75-78. [7] 赵玉玲, 孙彤宇. 维也纳宜步行社区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住区, 2016(4):58-65. [8] 刘涟涟.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与绿色交通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9] Jacobs A B. Great Streets[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ransportation Center Working Papers, 1993, 1(3). [10] Gehl J, Svarre B. Public Space, Public Life: an Interaction[M]// How To Study Public Life. Island Press/Center for Resource Economics, 2013:1-8.

  毕业设计(论文)

 共

 11

 页

  第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谢 辞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想向课题的指导老师孙彤宇、黄一如、贺永老师,以及助教李勇、王挺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非常有幸可以选上这个课题作为大学本科五年的最后一个课题。一开始选择这个课题,其实对于“超级步行街区”这个概念并不了解,而且由于之前做城市设计积累的经验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止步不前的时候。是老师们悉心听取我们的想法,并且利用一些曾经设计方案和研究向我们耐心讲解,才让我对于这个课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可以继续按照计划完整地完成整个设计。而两位助教更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从我们的角度来思考,帮助我们想明白自身设计中的不足,并且告诉我们如何改进,如何从更多的来源去搜集资料,提供了许多我们没有想到的设计思路。不管是在方案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在方案完成后出图的过程中,几位老师都非常耐心地解答、处理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耐心地纠错,让我们最终可以拿出了一个内容丰富、思路完整的设计。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让我可以在画图之余,得到充足的关怀和休息,在生活上的支持也是保持前进的动力之一。

 感谢中期和期末前来评图的庄宇老师,他用他非常快的思路,针对不同方案提出了针对各自特点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我们在之前从未考虑过,而回应他所提出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加完整地构思整个设计,从概念-小组设计-个人设计,构成一个更加环环相扣、更具说服力的设计过程。

 感谢吕欣欣、陈嘉禾、韩丞奎三位组员,是密切的合作和没有私心的互相帮助,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设计,是我们四个人每个人设计的不同侧重点结合在一起才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感谢大家的互相配合,在调研时的互相照顾,在设计时的互相关心,在遇到瓶颈时的相互体谅,使这个小组合作成为一个推动力而不是阻力。

 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谢谢!

推荐访问:毕业设计 互动社区 营造

本文标题:毕业设计(论文)-街道、广场与建筑互动社区场所营造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809/16554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毕业设计(论文)-街道、广场与建筑互动社区场所营造》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