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区人大代表约见活动时讲话发言稿例文

发布时间:2022-08-27 09: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在区人大代表约见活动时讲话 发言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今天,我们组织开展以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的代表约见活动。为搞好这次约见活动,前段时间,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和区民政局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社建工委和民政局专门到 X、X 进行了学习考察,走访调研了我区 X 家社会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对全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搞好这次约见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认真履职,围绕约见主题,事先做了大量功课。

 刚才,区民政局 X 局长简要介绍了全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关情况。各位区人大代表向在座的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很好的建议意见。区民政局及其他部门领导围绕代表提问也作了解答。大家就今天约见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章颖芳副区长代表区政府也作了很好的讲话,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等会陈坚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活动安排,我先简要谈一些看法。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围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数量达标,组建到位。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组

 织 X 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 X 个。按照每个城市社区 X家,农村社区 X 家的省定标准,数量上已经达标,组建上已经到位,做到了全域覆盖。

 二是机制健全,规范运作。围绕培育发展、资金监管、职能转移、服务购买、信用评价、星级评定等内容,出台社会组织建设配套政策文件。同时,不少社会组织运作比较规范,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贤参事会等不少社会组织,都建立起了一整套运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是活动丰富,作用明显。大量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在不同领域开展扶贫助困、治安管理、应急救援、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活动,积极投身到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引领乡风文明、化解矛盾纠纷等基层治理当中。既扩大了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又提高了社会组织的美誉度,较好发挥了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问题。一是自我能力存在短板,社会组织缺少专业性人才,对自我监督管理比较松散,不少社会组织品牌影响力不足。二是重建轻管比较明显,有些社会组织存在为建而建现象,缺少管理约束、政策扶持和正确引导,发展缺乏后劲。三是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不少社会组织成立后没有或很少开展活动,缺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发挥作用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是建设“重要窗口”

 的生力军。如何通过这次代表约见活动,更好地推动我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着重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怎么建”上下功夫。一是壮大基础。拥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是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足够的数量,就很难产生高质量的社会组织。只有数量上去了,在大量的社会组织里面才会有比较优秀的组织脱颖而出。所以,我们要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不断增加社会组织数量,把总量做大,把规模做强。二是提升质量。提升社会组织质量是发挥作用的关键。要坚持多管齐下,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金点子,建立公益创投项目库,拓宽社会组织参与路径等举措,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组织。要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孵化培育、示范引导、政策支持等方法,培育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有能力的社会组织,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三是创出特色。特色是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生命力。要明确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挖掘社会组织的价值和使命,打造个性化品牌,创出亮点特色,真正培育出一批特色明显、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美誉度高的社会组织。

 二要在“怎么管”上下功夫。一是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根”与“魂”。目前,民政局已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委,不少社区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大量社会组织成立了党支部。下一步,要在社会组织中真正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保证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强

 化制度规范管理。社会组织随着数量、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为此,要完善监管、评价、退出机制,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社会组织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三是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营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肯定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探索创新,通过建立健全整体考核、等级评定、评先评优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社会组织“造血”功能,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提供各项要素保障。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要出台政策,逐步解决外来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户口、津贴以及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使其能够“沉得下”“留得住”。要成立由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社会工作师、律师,社区干部、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等构成的社会组织专家库,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要在“怎么干”上下功夫。一是增强社会组织的参与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进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可以运用民主协商机制,邀请社会组织代表参加听证会、论证会、咨询会等,提高社会组织对公共行政、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提升社会组织在参加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参与性。二是提升服务供给的有效性。要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服务供给的有效性。要引导社会组织进驻社区,面向社区、面向特殊人群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要运用“街道打包、社区落地、

 项目购买、规范运行”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社区公共服务项目。三是实现社会服务的公益性。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深入挖掘社会需求,积极创办各类扶贫救助、扶老助残、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服务类项目,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要全面推广社工+义工服务模式,通过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基金会等社会组织,集聚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向社会需要的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关注、重视和共同努力,我区社会组织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活力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迸发,一定能为我区“重要窗口”建设中走在前列发挥出应用的积极作用。

 说写文章难,因为它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精神劳动。就拿应用写作来说,文种繁多,有的教材说有 40-50 种,实际存在的具体种类,有人统计不下 2000 种。而且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表意等许多种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表达方式。尤其是文章使用或发表后,它是“一字写入文,九牛拔不出”,“一文昭天下,好寿万众评”。因而,写文章确实是一门高深的科学,一种尖端的技能,也是毁誉莫测、难度很大的行当。写文章有别于其他劳动的特点和难度,主要体现在: 一是鲜明的目的性。凡动手写,都有一个“写作意图”或“创作动机”,或表情达意,或宣事明理,或传授知识等。

 没有目的,就没有文章。背离了目的,再精彩的文字都是废话一堆,分文不值。

 二是强烈的个体性。写文章是最能体现个性的个体精神劳动。正如古人说的“文如其人”。作者才、学、识的特点和功底,可以通过他的文章一览无遗。即使是写作班子的共同创作,也能程度不同地显现出主持该文章写作的人独特的思想和风格,或该写作班子整体的特色。

 三是深邃的理论性。文以载道见水平。“道”,是道理、事理。“道”是文的生命线。一篇文章要有道,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含量,须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揭示科学发展之理、事物内在规律等。为什么有的文章字面上看很通顺,但却显得一般化,读起来不解渴、听起来没味?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思想性和理论深度。

 四是突出的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水平、理论修养、思维方法、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审美情趣、文字功底以及性格气质等的综合反映,通过文章,能够比较全面、艺术、形象地显现出作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强弱。

 五是高度的创造性。写文章既要靠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再实践,循环往复来完成创作过程和实现创作目的;更要靠高度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来赋予文章不朽的灵魂、独有的价值和特色。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写作学在适应社会需求中不断创新发展,加快了普及和繁荣。如,推进了以“八个结合”为标志的现代写作变革,这就是文本与人本结合、静

 态与动态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知识与智能结合、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律结合、写作本体与综合引进结合、客体主体与载体受体结合、纸质写作与电脑写作结合。基本形成了由写作原理、动态过程、边缘、文体写作、发展史论、技法技巧、写作训练等类型构成的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可以说,我国的写作学已较好地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为我们学习掌握写作理论、走入写作“自由王国”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写文章虽难又容易着,是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有规律可循。关于写作的基本规律,有不少专著、文章作过讨论。如有学者归纳写作“三个飞跃”的基本规律,用郑板桥的形象语言来说,就如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三个飞跃。

 一是感知飞跃。它是整个写作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首先要经过由客观外物向主体渗透、激发的过程。主体通过对外物的观察、感受、体验后,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一升华,就是感知飞跃,是写作活动中客体向主体的第一步转化过程,使主体萌发写作的动机和欲望。

 二是内孕飞跃。它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核心。随着写作欲望的萌发,主体在理性认识和情感的推动下,逐渐在胸中形成意象、形象和文章的雏形,这是写作活动由客观外物转化为主观内在之“意”的一次质的飞跃,这里,主体已 经基本完成了“心灵产品”的构想过程。三是外化飞跃。

 就是作者用语言符号将“心灵产品”凝固定型,使其成为外在客观存在物——即文章,最终完成主体的写作意图。这三次飞跃,概括起来就是由“物”到“意”,再到“文”的一个转化过程。机关干部由于平时大量接触的是规范性比较强的文书,初学写作者可以考虑先从模仿入手,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地提高文书写作能力。我想为年轻的机关干部归纳和推荐初学写作“三步法”:

 第一步:简单模范。模仿的本义,是指有意或无意仿效他人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与对方相似。模仿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当代著名作家茅盾认为:“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同样的,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模仿是不可逾越的初级阶段。一位知名教授在介绍他写文章的秘诀时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以上文章写一篇文章,是创造。”此话很有道理。初学写作的过程可以说是“机械”模仿、“照着画描虎”的过程。军队公文写作不像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那样“有法”而“无法”,“有体”而“无体”,而是有规定的格式、语体的模式和约定俗成的表述方法。这些特点对于公文写作入门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模仿的。初学者在起步阶段,首先应熟悉军用文书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套用该文体的基本模式;接着在例文的引导下,进一步把握特点要领,努力达到学什么像什么;再是通过带教

 人分析点评或自我总结,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熟练掌握模式。

 第二步:深度模仿。“照着画描虎”是初级模仿、简单模仿,因为成形的线条是比较容易勾画复制的。而“看着虎画虎”就是高级模仿、深度模仿,因为你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比照着见到的活生生老虎,要画出虎的逼真体态,才能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到真谛。邓小平说过:“写文章也不是很困难,主要是要意思好。”这里所说的“意思好”,是告诉我们写作是将自己观察事物形成的正确思想、认识、感受反映出来,传播出去。“看着虎画虎”之所以高于“照着画描虎”,主要在于观察事物从间接到直观、从简单到复杂,能够更准更好地表达“意思”了在熟悉公文写作基本要领、基本模式后,就要循序渐进地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创新,努力画出虎的内在神韵。如调整文章结构、使用鲜活语言等。尤其要在提炼和升华自己独到的思想观点上多动脑子,使写作水平加快踏上新的台阶。

 第三步:丢弃模仿。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丢弃模仿,将现实中仪态不同的各种虎,化成心中的虎画出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创造性写作境界。对事物的认识,应不断追求和升华到“见皮知骨”“万象归一”,动中知静、静中知动。一旦有了这种悟性,画出的心中虎,就会源于虎而高于虎,不但形似,更重神似,集万千虎的神韵于

 一身;就会按照新的思路,想写什么就会写、能写好什么,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推荐访问:例文 发言稿 约见

本文标题:区人大代表约见活动时讲话发言稿例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827/17194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区人大代表约见活动时讲话发言稿例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