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论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2-08-31 09:00:04 |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提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惠共赢、完美融合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城镇化运动中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结果。本文根据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以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运动;生态城市;生态路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1]]作为国家发展的轴核与枢纽,“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2]]然而,当今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由于大工业化功能失衡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与住房紧张、交通混乱、城市拥堵、市民心理问题等“城市病”,为了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路径和人类聚居模式,人们必须积极对原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

 反思,力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绿色健康、文明公正、便捷高效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涵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E. Howard)的追求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田园城市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及其发展模式,这既体现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又展示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胸怀。具体来说,我们可从时间、空间与功能三个层面来概括和理解这一基本概念。

 (一)在时间层面上,生态城市体现了历史环境观和现实环境观的较完美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保持原有历史建筑的特征,又要通过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为历史建筑输入新鲜血液;历史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可以转化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某种资源,现代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又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更好地衬托历史环境(如现代绿色设计手法可衬托出历史遗迹的视角主体地位)。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应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二)从空间层面来看,生态城市是城市和区域的结合。除了不断加速的人口流向性,城市与周边区域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循环,完成着城市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

 第一,区域为城市发展提供能源、粮食、原料和劳动力,城市也会辐射和拉动区域发展;第二,诸多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更广泛的区域层面入手,城市与区域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社会问题;第三,城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结合区域系统,依赖区域的能源、物质及其涵容与净化能力。因此,城市和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相辅相成。

 (三)基于功能层面,生态城市是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系统结合。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的基础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对人口流动性与群体组织的管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援助,时刻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故而,生态城市建设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复杂系统性工程。

 总之,生态城市是自然、城市和人互惠共赢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追求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相协调、高度融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包括:第一,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对人的精神家园的皈依,主张将人类的发展建立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第二,和谐性。人与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内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要统筹兼顾,城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应该协调一致;第三,高效性。强调“高产出、高效率、低排放、

 低耗能”的生产生活方式,力求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施其能;第四,持续性。通过再生和自生原理调节系统的影响因子,充分合理地配置资源,采取生态经济循环模式,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新发展。

 足 二、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新时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宜春试点到海南生态省的建设,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21 世纪初,掀开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违背自然规律、超越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建设的‘伪生态建设’或‘伪生态文明建设’在局部范围出现甚至蔓延”[[3]]的乱象,凸显了生态意识匮乏、生态建设不合理、生态参与缺失等新问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既定优势 近几年来,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布局、自然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以及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第一,实施有序的区域性规划。其一,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自然

 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如海口市在长滨路、海府路、白龙路实施了基于雨洪管理的海绵化改造项目,发挥了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作用,其低影响开发和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举措,既减少了城市碳排放,又能有效应对台风等水文自然灾害。其二,推进全域增绿护蓝工程。许多城市都启动了区域增绿项目,规划建设了若干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些绿色项目以城市绿廊、道路廊道、绿道网、河流水系廊道为骨架,造就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第二,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其一,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起了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机制。基于城市更新、城市双修的理念,相关部门近几年以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城市河道水系治理为重点,对城市的重点区域进行了污染治理,同时,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制造者回收的原则,对水源加强保护、对污水厂运作和公益资金管理进行监督。其二,引用 SCP(结构-行为-绩效)模式,提升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通过制定治理结构、规范排污行为、优化治理效果等,提升区域间的协同治污能力。其三,第三方治理机制。增加了民间环保组织、 环保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公众在治污工作上的参与度,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环保领域,不仅提高了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也推进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或公众多元治污格局的形成。第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其一,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部分城市试点开展了“智慧垃圾分类模式”,为市民发放垃圾桶和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推进了生活垃

 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如果蔬、食物等垃圾可作为农业肥料,废纸、玻璃等垃圾可加工成工业原料;优化市政设施建设,如推广 LED 路灯、免费公共 WIFI、自动冲厕装置、求助按钮等等,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市民生活的便捷度;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既能处理垃圾又能发电,出炉的废渣还可以用于铺路,为绿色能源新动力做出了新贡献。其二,推广低碳环保出行。ofo 小黄车、摩拜单车与共享电动汽车等引领绿色生活时尚的出行方式在城市范围内大量普及,同时,优化调整了部分城市公交路线,提升了市民公交出行的意愿与舒适度,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其三,普及智能生活设施。在全国部分城市基础建设中广泛运用城市绿化智能喷淋系统、智能路灯远程控制系统 、空气质量智能检测系统、远程教育和医疗、物联网技术等智能高效的城市智能化技术,使市民在享受高新技术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充分体验到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宜居度与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使生态城市的运行更加畅通。

 (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诸多不足 尽管生态城市建设具备诸多既定优势,但其相关问题也不断涌现并且日益显著。第一,市民的生态意识缺失。其一,在购物方式方面,各类外卖 APP、快递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包括塑料汤勺、塑料杯、快递包装等在内的塑料垃圾白色污染问题。其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相关部

 门的畸形政绩观和 GDP 追逐症,衍生出了许多注重城市形象建设的“面子工程”,即大量表面化、非人性化的环境建设。如部分购物广场、公园用地为美观而大量采用石材、砖、砾石、混凝土等硬质铺地材料,不仅阻滞了雨水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过多的地表径流量也加重了市政管道的负荷;公园绿地用整齐划一的草坪铺设地面,缺少乔木大树,生态效益低下;长达数公里的城市“生态大道”,片面地突出所谓“整体性”、“生态性”规模,“宏大叙事”的建设往往忽视历史文化、自然遗存和城市个性等城市文脉要核。第二,科技与资金匮乏。其一,科技力量薄弱。新能源开发和应用技术、生态建筑技术、绿色管理技术、生态适应技术、垃圾回收利用技术等技术落后,导致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应用、雨水和海水利用、水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等方面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撑;城市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不能够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进行城市地形、地貌的图形化处理,生态城市建设平台和管理系统的滞后,制约了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其二,资金支持不足。对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方面、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与生态城市建设基金等机构建设方面与城市能源、排水节水系统、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城市发展失去了强大的资金后盾而面临隐患。第三,公众参与度较低。其一,生态城市建设缺少公众实质性参与。部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不熟悉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方案仅满足于图纸的华丽和装订的精美等表面形式,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时髦包装,这部分

 规划因缺乏必要的公众基础而在具体实施中困难重重。[[4]] 其次,生态城市建设决策、执行与监督等环节的公众参与度不够。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环节,公众意愿表达与诉求渠道较为缺失;在监督环节,公众环保觉悟度不够,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四,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不合理。其一,目标过大,缺乏操作性。在面对生态问题时,往往提出一些宏大的观点,如“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等,而缺少一系列掷地有声的阶段性、针对性的目标,导致建设行为脱离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其二,目标过空,缺乏持续性。有些地方编制了生态城市规划,但是往往泛泛而谈或者编制之后束之高阁,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建筑群体、市政设施、公共空间、交通组织、生态元素、空间组合以及人文景观等做出详细的规划,不能较好的指导具体建设项目的实施,存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现象,未能较好的落实。其三,目标过于随意化,盲目从众。许多市场趋向性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脱离实际,不顾环境承载力、漠视自然,依据个人的主观思维进行盲目建设,导致在当前的生态化热潮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大量的生态园、绿色出行、绿色能源开发等项目,竞相仿效,一哄而起,在哗众取宠、时尚追逐中迷失了目标和方向。第五,相关政策支持不到位。其一,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划方案脱离城市发展和居民实际情况。如生态城市建设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忽视实际需求,盲目开发住宅区,导致了部分房产空置,还存在将大量

 住宅区建在湿地、农田与土地等生态脆弱地带的现象,违背了生态城市项目应建在盐碱地、滩涂等未开发地带的原则,带来了生态安全问题。其二,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环境执法力度不足、环境监管力量薄弱等现象。由于缺乏《生态城市促进法》等综合立法的法律引导和约束,导致了城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河道水系治理不乐观;由于农村土地监管乏力、生态用地保护建设缺乏,导致了部分土地用途被随意变更、农用地被违法过度侵占、城市的生态涵养带面积减少;由于湿地管理机制滞后、湿地管理机构和湿地保护与开发方案的缺失,部分工程开始占用大量湿地区域,导致了湿地破碎化、水系统流通受阻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安全问题。

 择 三、新时代条件下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5]]我国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中,尤其在产业、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仍然存在大量的生态问题,应通过对科技支撑、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环保机制、生态意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有力规划和严格落实,努力把城市建成绿色低碳、健康环保与智慧宜居的生态城市,以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优化政府顶层设计,增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前瞻性的指导,政府应运用生态学原理,根据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在整体规划、交通建设、产业调整等方面制定清晰明确的环境目标。第一,在整体规划方面,采用高密度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模式。建设集住宅、商业、办公、公共设施于一体的紧凑式居住功能区,这种“步行尺度空间”布局能有效降低出行距离、减少交通需求、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同时,建设拥有绿色植被和清洁空气的公园和开放空间,用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弱化城市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带来的视觉冲击,对道路隔离带、城市绿廊等用地适当“留白”,保证城市的生态基地。第二,在交通建设方面,制定交通导向型发展规划。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逐步完善一体化的公交换乘网络、公交票价体系和自行车道路网络,建设公交、步行与自行车道路兼具的多维道路系统,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用行道树或绿岛隔离自行车道,增建自行车慢行车道、自行车停车位和停车场。第三,在产业调整方面,建立绿色生态发展目标。秉承“生态制衡、循环再生”的原则,将生态项目与城市的工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产业等第二、三产业相结合,使其向低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方向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另外,从追求城市管理的先进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考虑,还可以融入大数据更新传统的规划方法和技术,[[6]]逐步建设数字化城市、智慧型城市,以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二)培育市民的生态观念,凝聚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向心力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7]]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第一,培养生态价值观。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独立性,建立起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培育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其环境素质、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等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将绿色生活方式根植于市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力争用“生态思维”、“绣花精神”勾勒出一张张“绿色之区、智慧之区、文旅之区”的城市名片。第二,培养生态认知观。遵循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平衡和谐”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通过宣讲、媒体报道、评优选先等方式增强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同时,建立各种高质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以及学校等满足市民生态文化需求的场所,引导公众在城市生态系统“阈值”范围内进行各项城市活动,不断转变城市经济发展观念,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和市场福利”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转变,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大量的精神财富。

 (三)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将生态城市建设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

 以别具特色的建设项目为突破口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具体明确、整体有序的推进各项举措,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第一,推进能源利用项目。建立新型环保产业,通过对旧家电、废衣物、废玻璃、废纸箱等城市废弃物的分类分解、再资源化、焚烧等环节,实现废弃物的科学有效管理;开展绿色电源转换项目,通过实施电价补贴吸引居民使用绿色电力(如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等),带动环境友好型供电;建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大型市政建筑和商业建筑中设立雨水收集系统,并通过导水管过滤或者自净过滤系统直接导入储水池储存,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第二,推进交通规划与道路改造项目。在交通规划方面,增加使用街道环形交叉口,减少交通信号灯的使用;建设绿色走廊,将公共空间用各种景观连接起来;推广共享单车,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交通方式。在道路改造方面,开展硬化路面的改造,铺设孔型透水砖地、有机质屑地、鹅卵石及碎石地等透水地面,打造“让水可以自由呼吸的城市雨花园。第三,推进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具有新型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的生态商业中心,比如在商业区建设各类能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剧院、艺术馆、水族馆、博物馆、观光风景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湿地区域建设诸如水源涵养、火山台地农业规划与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等相关生态功能区,培育生态湿地文化。第四,增加生态城市建设的财政投入。启动生态城市建设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适宜技术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如补贴绿色产业、绿色建

 筑、绿色能源等大型绿色项目,帮助企业开展污水处理、清洁生产以及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设立生态城市研究专项基金,用于生态城市知识宣传、生态型人才职业培训与生态环保信息推广;采取 BOT、TOT、PPP 等融资模式筹集资金,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既获得项目公司的资金支持、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带来技术转让、骨干人员培训以及等相关利益。

 (四)重视生态科技研发,强化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形成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包括生态修复、废弃物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工程在内的生态城市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第一,发展绿色生态技术。在生态工业中引进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利用技术、节灌与集水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农业适宜技术,既能兼顾资源与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又能抑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在生态建筑中推广自然采光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外墙外窗或屋面楼面节能技术、低能耗照明技术(如使用动作感应器和 LED、金卤灯和高压钠灯灯具)等建筑适宜技术,利用高科技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系统。第二,建立能源替代与利用研究中心。加强对太阳能和风能的研发,如安装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装置和风力涡轮机和沼气隔离装置,利用太阳

 能和风能供电、供热,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推广新型能源与技术的研发,如可持续水资源使用、海水开发利用和污水再利用、农业薄膜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化工联接技术、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引进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降水水文循坏的修复技术等,建立良好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第三,发挥新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征集民意、分析民情,通过图表、漫画或视频的形式,对工厂和商圈的布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为人们指明“绿色消费”的路径;同时,加强生态城市方面的科研队伍建设,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重视环保人才培养和环保技术开发,实现绿色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信息交流,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率。

 (五)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生态保护相关法规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严肃性和持续性。第一,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制度。建立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如制定《生态城市条例》、《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方针》、《生态城市促进的停车设施指南》,引导各部门在城市开发、园林建筑绿化、交通规

 划等方面实施评估并且提出具体措施;在统筹城市的水源、管廊、空间布局等多方面要素时,各部门按照“多规融合”的思路,借助先进的 BIM 技术互相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共同协商、稳定和谐的制度体系。第二,制定奖惩和监督机制。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资源开发项目等,实施政府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贷款利率优惠、资质评优活动中加分等激励措施;对绿色建筑实施“家庭能源贷款计划”的经济鼓励政策,对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中,增设生态环保目标完成奖和生态事业重大贡献奖;遵循“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补贴机制;完善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监督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把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督查范围。第三,完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土地构成的变化等监测反馈工作,完善生态监管体系;通过环保网站及时发布环境污染信息和环境政务信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依法对土地建设各类项目实施环评监测。

 (六)鼓励公众参与,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这意味着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关注社会各方主体的参与度,需要掌握居民的多

 元需求和价值取向。第一,建立绿色化的生活方式。通过广泛宣传、行为示范等方式推广绿色理念,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引导公众普及光盘行为、减少使用私人汽车、减少使用包装商品等,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培养公众的环保素质和绿色消费意识;鼓励人们使用各种城市娱乐设施,如街心公园、文娱中心、户外运动场、体育场等,有效地丰富其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全方位的生态城市建设氛围。第二,营造绿色化的家居环境。从建筑选材、能源利用与环境营造入手,让天然绿色能源和绿色植被回归居民生活,建造“绿色社区”、“绿色院落”,提高城市的居住舒适度和总体环境质量。第三,强化各类生态环保教育。如为小朋友建立与图书馆、博物馆合作的触摸体验中心,为中学生开设相关的生态课程,为大学生创办绿色学校、完善生态城市学科体系,为成年人建立示范项目,通过一系列直观有趣、丰富活泼的形式展示绿色生活,引导他们想象未来生态城市图景,给每一个居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机会。

推荐访问:新时代 城市建设 路径

本文标题:论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831/17336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