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二轮高频考点解密讲义+分层训练08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讲义)

发布时间:2022-09-02 12:12:05 | 来源:网友投稿

 密 解密 08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命题方向

 知识(考什么)

 能力(怎么考)

 素养(怎么办)

 文化的作 用 (5 年 7 考)

 文 化 对 社 会 的 作 用(2018·I 卷 40、Ⅱ卷 19、Ⅲ卷 20;2017·Ⅱ卷 40; 2016·Ⅱ卷 39)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2020·Ⅲ卷 40;2019·Ⅱ卷 20)

 以典型的文化活动或现象为载体,要求考生能够正确描述和分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社会和人影响的表现;解释和论证我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原因

 由文化“一般”到文化“特殊”,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 等具体文化的意义;认同先进文化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文化交流 传播 (5年8考)

  文化多样性(2020·I 卷20;2019·Ⅱ卷 19;2017·Ⅱ卷 19、Ⅲ卷 19) 文化交流传播(2020·Ⅲ卷 20;2018I 卷 19、Ⅱ卷20;2017·Ⅲ卷 38)

 以文化交流传播为载体,要求考生正确描述和分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解释和论证文化交流的意义;对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做出科学的预测与选择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认同并理解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及举措

 传统文化 传承 (5年9考)

 传统文化作用(2019·I卷 40;2018·I 卷 20)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20·Ⅱ卷 20;2019·I卷 40;2017·I 卷 19、I 卷 40;2016·I 卷 19、Ⅱ卷 19、Ⅲ卷 39)

 以中医药、诗词大会、传统村落的保护等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正确描述和分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与选择;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评价或辨析 关注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及推广、结合国家重视劳动教育的决策,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5年6考)

 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2019·I卷 19、I 卷 20;2018· Ⅲ卷 19;2017·I 卷 19、IⅡ卷 20;2016·Ⅲ卷 19 以电影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等传统文化的创新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正确描述和分类文化创新的途径方式;解释和论证文化创新的作用;对文化创新的途径做出科学的预测与选择;对外来文化进行科学评价或辨析 准确分析创造性转化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事例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及启示;科学分析 “新媒体十故宫文化”、“《一本好书》第二季”等文化类节目创新的启示,培育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核心考点一

 文化的作用 一、核心整合

  【新教材 新表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1.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从实质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微观方面 文化影响人、塑造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宏观方面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综合国力: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

 从性质看:不同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同

 【拓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新教材 新表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相互交融 文化经济化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文化化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政治化 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政治文化化 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拓展】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常用“决定”“反作用”“影响”等标志词;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常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标志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内容 启示 来源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表现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点 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 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拓展】不同性质的文化均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但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拓展】文化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民族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传统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 先进文经→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多样需求 精神文明→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两个修养”

  二、真题体验

 考向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018·全国卷 I,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知识。①不选,该市建立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并没有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夸大了该市做法的影响,②排除;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对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③正确;该市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过程中,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传播中医药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故④正确。

 考向二

  先进文化的作用 (2020·全国卷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 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 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 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 20 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 年 9 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千百万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沙治水,恢复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 优异答卷的原因。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由材料“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的治理思路以及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千百万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沙治水,恢复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三、命题猜想 热点猜想一 以推进文化建设类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 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第二季如约归来,这档“灵魂综艺”用舞台剧演绎解读书中的精髓,让年轻人更有兴趣,更易懂。它的创作出发点,就是通过更具大众趣味的方式,激发人们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和全民阅读的热潮。《红岩》是一个时代中国精神的代表,是今天的青少年了解中国,了解历史的必读书目,影响着中国两代人的价值观。《一本好书》第二季以它拉开序幕,用影视化的镜头语音还原书中经典瞬间,还原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再现英雄的高光时刻,在血肉交战里回望信仰之心。从与英雄“面对面”,到“经历”英雄的苦痛,到见证英雄对信仰的坚守,最后到被英雄的精神所征服。当所有的一切串连到一起,大家都在《红岩》里见历史、见英雄、见自己。“若非他们昔日的负重前行,又何来今日我们的太平盛世。”“像许云峰、江姐这样的英雄为明日的理想而守护,就是革命的初心。”“看完《红岩》,突然发现生活中的苦难其实都不算什么。”“那个年代能够为共同使命不惜献出生命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样无所畏惧的意志和信念,同样作为年轻人真不敢说能全部做到。”“我头一次感受到,为信仰付出一切的鲜活的灵魂,离我这么近。”观众们的讨论,再一次激发出人们对《红岩》的认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致敬那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与牺牲的英雄,只有当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拥有今天”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去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追忆红岩烈英血与泪,不忘英雄就是不忘初心!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一本好书》第二季再现经典书籍《红岩》的时代价值。

 【答案】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②《一本好书》第二季再现经典书籍《红岩》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热情,引导人们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再现“红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磅礴之力。

 【解析】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人生的价值等知识,考查考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一本好书》栏目创作的出发点在于“激发人们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和全民阅读的热潮”,因此经典书籍《红岩》的再现,有利于激发人们的阅读热情,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高举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热点猜想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 为了实现抗风能力 16 级、抗震能力 8 级、使用寿命 120 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 项工法、31 套海洋装备、13 项软件、454 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全面领先世界”说法错误。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热点猜想三 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和科 学精神素养 “书影印记”电影主题书店是由 S 市新华书店着力打造的一家特色书店。在这里,读者既可以看电影,也可以读书。电影主题书店为喜爱阅读、喜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畅想的情境交融的场所,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创办电影主题书店的文化价值是(

  )

  ①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②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电影主题书店为喜爱阅读、喜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畅想的情境交融的场所,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这表明

 创办电影主题书店的文化价值在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②④符合题意;经济效益不属于文化价值,①错误,排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电影书店是文化产业,③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C。

 【考题陷阱】

 1.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现象。

 【提示】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2.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活动。

 【提示】错误。文化包括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精神产品。

 3.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提示】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并非所有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示】错误。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6.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提示】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7.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提示】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8.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往往较快发展,这说明文化有时不受经济影响。

 【提示】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有时不受经济影响”说法错误。

 9.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提示】错误。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10.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提示】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1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示】错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12.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提示】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提示】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示】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5.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提示】错误。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

 16.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素养是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共同造就的。

 【提示】错误。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核心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核心整合

 1. 文化多样性 表现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

 的文化财富 为什么尊重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怎么 尊重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 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为什么 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②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怎么做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手段 大众传媒 方式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树立文化自信 方向 既要反对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任务 要求 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新教材

 新表述】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3)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时政热词】新兴媒体 新兴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又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兴媒体蕴含的巨大能量对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加强规范管理,缩小负面影响,是保证新兴媒体健康发展的必要内容。

 3.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错误 倾向 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民族文化的共性,而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拓展】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从世界文化发展看: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

 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

 (3)从民族文化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真题体验

 考向一

 文化传播交流 (2020·全国卷Ⅲ,20)2019 年 4 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11 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在 2020 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目。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

  )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这一举措是两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开展交流互鉴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两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取长补短,使两国的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②④正确。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不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没有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①③不符合题意。

 考向二

  文化多样性 (2020·全国卷 I,20)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材料中的名篇经典和重要的发明创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这说明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是文化创作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能规定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三、命题猜想 热点猜想一 文化多样性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交会 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90 后互联网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有网友评论,“她展现了中华民族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活的创造精神,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种田园诗歌式的短视频走红是因为(

 )

 ①现代传媒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折射了不同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 A.①③

 B.①④

  D.②④

 C.②③ 【答案】C 【解析】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①错误。②: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活的创造精神,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表明题中的短视频能够契合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②符合题意。③:“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说明了这种田园诗歌式的短视频走红折射了不同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③符合题意。④: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的短视频爆红海内外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而不是阐释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④排除。故本题

 热点猜想二 借助于新兴媒体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意识形态的引领控制 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

 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为此,应该:(

  )

 ①有效整合媒介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②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打造舆论压舱石 ③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占据传播制高点 ④完善媒体市场布局,强化传媒商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全媒体传播格局是一个系统,需要整合各种媒介要素,以实现一体化发展,①正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凸显主流媒体的价值风向标和舆论压舱石,③正确,同时,要积极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②不正确。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平台,都承担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媒体要突出社会效益,不能一味强调其商业性,④错误。

 热点猜想三 结合疫情防控,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疫情,来势汹汹;阻击,众志成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广大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抗疫故事,无不彰显着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并以此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先后与世界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往来,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国际对话与高端交流,展现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大国形象。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分析,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应如何“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 【答案】①既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打造中国国家文化品牌,又要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③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④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应如何“讲好中国抗疫英雄故事”。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展开思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打造国家文化品牌”“与世界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往来”等体现了运用大众传媒、打造中国品牌、加强国际交流。

  【考题陷阱】

 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提示】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示】错误。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性的概括和总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提示】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4.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提示】错误。世界文化是由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民族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不会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5.我们要认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提示】错误。我们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6.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提示】错误。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7.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提示】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

 8.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提示】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重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9.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提示】错误。文化交流不会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0.文化交流一定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示】错误。文化交流只是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一种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核心考点三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一、核心整合

 【新教材·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 是什么 表现 形式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②传统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特点 ①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②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③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 . 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 为什么 从社会 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从个人 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 .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怎么做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发展

 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影响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主体力量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交流传播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错误倾向 “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二、真题体验

 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0·全国卷Ⅱ,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其在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故③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其本身固有的,并不是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的,故④错误。

 三、命题猜想 热点猜想一

 依托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对待态度 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强调对历史建筑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开发好,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举措并不能丰富传统建筑内涵;④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能全部承袭。故本题答案为 C。

 热点猜想二 二

 以相关文化活动、文化现象为载体,对传承传统文化综合考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等 12 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

 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答案】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③利用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现代传媒,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的需求。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自觉承担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根,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做如下解答:①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可以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作答。②可以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的角度作答。③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可以从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角度作答。④“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可以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角度作答。

  【考题陷阱】

 1.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提示】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提示】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因时而变的是具体内涵,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3.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提示】错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4.文化发展是先继承,后发展。

 【提示】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并非先后关系。

 5.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提示】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6.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提示】错误。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核心考点四

  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一、核心整合

 1 . 全面理解文化创新 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重要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源泉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主体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创新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现代文化),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民族文化)

 【拓展】

 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讲创新的区别 (1)文化生活侧重于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途径、意义,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都是社会实践。

 (2)生活与哲学侧重于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从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强调要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创新的意义,所讲的是创新的一般性,不具体涉及文化创新。

  推动文化发展的措施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政治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要自觉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教育等都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

 (5)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发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7)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真题体验

 考点一

  考向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和方式 (2019·全国卷 I,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从价值观念看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审美能力。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不起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即使人们所处的时代相同,但由于知识结构、文化差异、立场观点等不同,审美观念也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趋于一致”说法错误,排除④。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本题选 B。

 三、命题猜想 热点猜想一

 结合国家创新的基调,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文创、故宫展览„„如今,这座 600 岁的建筑,正在以萌萌的、古老又兼具时尚的形象,以及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受到大众的欢迎。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它能运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它能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文化创意为观众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奉上一场文化盛宴,让人们通过文化创意直接触摸到文化,是故宫发展文化创意事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近年来,故宫定位于“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群众大众生活”原则,做出许多社会乐于享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产品。例如故宣娃系列因具有趣味性而受到大众喜爱;手机壳、电脑包、鼠标垫、U 盘等,因具有实用性而持续热销。2020年年货节期间,京东携手故宫举办了故宫 IP 日,为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故宫年货”。其中,故宫文创旗舰店推出的吐宝鼠接财迎福礼盒,是由故宫博物院与扎什伦布寺文创品牌“扎什吉彩”共同打造的“当扎寺遇上故宫”系列产品之一,凭借故宫网红“吐宝鼠”软萌可爱的外形、招财纳福的寓意,一上线就受到了用户的喜爱,更被许多企业作为年会礼品采购。故宫是利用文创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

 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分析故宫成功的原因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将文化资源融人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是故宫文创产品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故宫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精神。③实现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为观众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解析】本...

推荐访问:讲义 高考 分层

本文标题:2022届新高考政治二轮高频考点解密讲义+分层训练08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讲义)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902/17417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2届新高考政治二轮高频考点解密讲义+分层训练08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讲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