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侯亚梅:潜心考古的时尚女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3-05-27 08:30:07 | 来源:网友投稿

2000年,她的文章登上了美国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的封面,文中驳斥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假设——东亚的直立人比非洲直立人缺少智慧和适应能力。由此引起国际轰动,促使考古研究不得不对亚洲人类文明起源进行重新评估。

2004年,她获得了我国“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领奖前夕,在下榻的宾馆,其时尚的打扮让前去采访的记者“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她是一位有点特别的女科学家,即使是置身最冷清的考古行业,依然魅力四射,生活工作皆精彩。

人类到底起源于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当“非洲起源说”逐渐一统江湖时,侯亚梅却有着自己的认知:“有这个说法是因为在非洲出土的化石证据很多,但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考古界对非洲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关注度都高于中国,所以成就也多。考古学是一个讲求证据的学科,现在也只能说,中国发现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少于非洲。”对中国人起源于中国不轻言放弃的侯亚梅,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发掘研究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以此来推断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进化进程,她希望能找到中国人烹饪使用的菜刀与西方菜刀之诺大区别的考古学证据。

“考古学有点类似于侦探,是从远古时代遗留的点滴东西中推测出人类的活动轨迹。所以需要线索,也要有推理想象,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证据。”侯亚梅这样解释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稍显神秘的考古学。而她的办公室,则成了旧石器时代“证据”的聚集地——桌子上,大大小小的抽屉里放的都是形色各异的“石头”。在侯亚梅看来,这些石头都是宝贝,是沉默的历史,隔着上百万年的时空与她进行无声的交流。

与很多人一样,未接触考古学之前,侯亚梅所理解的考古专业,约等同于古玩鉴定,就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评估给价。而当她真的进入到这个领域工作后才渐渐明白:研究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真是绝非易事。祖先的面容因为历史太过久远显得扑朔迷离,她识别老祖宗的唯一证据就是“石头”——这些曾被先人用来做工具的石器。

被动选择,主动钻研

在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侯亚梅的好嗓音是出了名的,如果有什么文艺汇演,舞台上总是少不了她,在内蒙出差,一曲《黄土高坡》镇住了所有的人,当即有人表示愿意当她的经纪人;在法国蔚蓝海岸,她在朋友的饭桌上小试一曲,即被邀请至专场献艺,还上了当地报纸。说起唱歌,她有点感慨:“我的个性可能更适合做文艺工作,我是没有遇到发展唱歌爱好的机会。”遗憾稍纵即逝,现在考古才是她永恒的主题:“现在,我也很喜欢考古,它让我有机会去世界各地,而且,考古本身是一种文化,是过去的人所创造的文明,很有趣味。”侯亚梅心态很OPEN,“现在,我想唱歌的时候就唱,自己享受唱歌的过程就好了。”

从小爱好文艺的侯亚梅对外语有着浓厚的兴趣,高考时想过报考外语院校,只是家里觉得招考程序较多,就简单选择了文科,报考了当时唯一带有“国际”字眼的国际共产主义专业,因为她觉得国际化和开阔、丰富、宏观联系在一起。只是不巧的是,十几分的差距让她不得不接受考古学这从没考虑过的专业。

关于选择的主动或者被动,她有这样的理解:“走进这个领域,有很多被动的地方,然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感觉,这时已经变为主动了。一个人在生命中总要找到主动的感觉,而且你越早找到这样的感觉越好,这样对你自己的发展有利。”

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候亚梅便认真、投入地学习钻研。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她留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第二年即有幸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旧石器考古的国际合作项目——中美合作泥河湾盆地东谷遗址发掘,这为她在旧石器考古的野外发掘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对旧石器研究方法加深了认识,为此后她连续性研究泥河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0年她的博士科研课题就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泥河湾盆地东谷花遗址石器工业研究》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颁发的“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证书。

泥河湾丰富的遗址文化给侯亚梅提供了一个思路,她认为,泥河湾很有可能是远古时代人类发展的一个聚集地。2003年,她提出了“前丝绸之路”即“石器之路”的假说。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追溯至人类启蒙时期的史前阶段,如旧石器时代。她认为,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是以经济贸易往来为基础的,而在史前时期已经存在着一条代表古人类迁徙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石器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条文化之路逐步南移成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她大胆预测,前丝绸之路的起点很可能就在河北阳原的泥河湾盆地,而宁夏灵武的水洞沟是一个交汇点,并且,这条路有可能还会辐射到西伯利亚、西亚,甚至更远。

提出这些假说,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候亚梅是根据近年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的分布及其发展特点做出的推断。最令她骄傲的成就,是1993年在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的一次发掘中,她在地层中发现了与旧石器同层的玻璃陨石。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的研究工作始于1973年,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明确的断定年代证据,阻碍了对该遗址研究工作的进展。侯亚梅的这一发现,使百色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出现转机,因为玻璃陨石可以测出年代——后经用裂变径迹法和氩-氩法测出出土石器具有80万年历史,为百色盆地红土阶地的旧石器年代的确定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2000年,由侯亚梅等总结该遗址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合作研究文章在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规格发表,国际学术界对这一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百色盆地以手斧为代表的旧石器传统,为东亚早期人类的技术作出了另类的解释,打破了学术界认为东亚旧石器工艺水平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的传统认识。当年“人类起源研究百色旧石器挑战莫氏线理论”与纳米技术研究等一起获得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十大新闻荣誉称号。

心存梦想,精彩生活

如果问侯亚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考古发现是在什么地方,她一定会说盘县大洞。

一方面,盘县大洞有着很好的研究价值,在研究东亚南部从直立人向智人、从旧石器初期向中期过渡, 早期人类对山地环境的适应等课题上都具有巨大潜力。而且盘县大洞遗址还将有助于解决人类学界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

另一方面,她也看到考古工作带给当地人的一些变化。十年前,那里没电没水。由于有了古文化遗址,当地政府对盘县很重视,很快便有了水和电,通了路,而且基于现代发展的理念,他们正努力开展旅游业,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亦随之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侯亚梅研究的是远古的微观上的旧石器工具,但她的目光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当代社会。去过那么多偏远山区,看到中国农民生存环境如此恶劣,她心中总有悲楚弥漫上来。这个开朗直率的女子,她心中埋藏着一种关注生命的大情怀。对于生命的思考,她从未停止过。

侯亚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需要经常在外奔波,去的也大都是偏远地方。她的第一个男友是她的初中同学,书信往来许多年,最后却吹了,她没有问他原因,却清楚地知道,是因为她的职业让他和他的家人都觉得不合适。好在,现在她遇到支持、理解她的丈夫,让她能全身心投入野外工作。

有一次,她去叙利亚参加法国同行组织的一次遗址发掘活动,到了那里第一感觉是这里“似乎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荒凉而冷清。当时是夏季,叙利亚温度奇高,中午有时会高达50摄氏度。干起活来汗水滴答滴答地往下掉,身上的汗水浸得衣服白花花一片一片的。发掘队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简单喝茶,吃点点心果酱,迎着初升的太阳前往工地。干到九点吃早饭,饭后继续劳动。中午停工,温度高得人都要喘不上来气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并没觉得有多苦,只是说,那里的阿拉伯烙饼和羊奶酪真好吃,那里的人民很友好。她的性格中就有如此拈重若轻的潇洒。

在工作中,她是优秀的考古学专家,在生活中,她则是十足的小女人。她喜欢做饭,只要不出差,家里的饭菜她一律全包。她喜欢烹饪时的感觉,常常自作主张反常规发明一些菜肴。如果出差去某个偏远山区,她也主动承担大厨的工作,变着法儿做好吃的。一般人忙了会忘记早饭,她可不,她要下点面条,然后再弄两个小菜,这才叫饭嘛,对生活她追求精致。

考古工作不仅仅研究石制品,化石,更多关注的是那个时代所处的环境。受工作影响,侯亚梅也成了环境保护者。 在遗址挖掘过程中,常会发现已经灭绝的古生物群化石。以前的地球,生物是多么丰富啊!侯亚梅有些心痛。她意识到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她觉得人和动物都是平等的。于是,渐渐地她开始拒绝吃肉,逐渐成了一名坚定的素食主义者,现在她连鸡蛋也吃不下去了。“俄罗斯多好,有那种黑面包。在中国,面包都是添加了鸡蛋的,吃不了。”她叹息。

即使是只吃素食,侯亚梅也会把餐桌弄得丰富异常。“胡萝卜馅儿的饺子可香呢!”她连说带比划,开始传授食谱:“用擦子擦点胡萝卜,然后剁点金针菇,再切点油豆腐,油豆腐啊就是那个吃火锅时候的豆泡,然后再切点姜沫,油盐那么一拌,可香了。”

一般人印象中的女科学家总给人严谨刻板的感觉,侯亚梅是个例外。

“看到我今天的打扮了吗?”她在聊完考古话题之后,不忘站起来秀一秀自己,她憧憬:“是不是有个西蔓色彩工作室?我一直想去,可是工作太忙了!”

得知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后,她挂着鲜艳的橘色大耳环,穿着同样色系的灯笼裤,挎着时髦的小坤包去了组委会下榻的宾馆,俨然一副时尚女青年的装扮。难怪见多识广的中国日报记者在描述她时表示:“惊讶得下巴快要掉了。”也许他怎么也未想到,中国还有如此时尚的女科学家。当然侯亚梅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因为她一直都是如此打扮自己。正因为穿着有特点,她还获得过研究所里由男同胞给女同胞们投票评出的“女子最佳服饰奖”——有照片为证,宽袖的上装,披着大披肩,倚在办公室门口巧笑。

侯亚梅新近买了一套二手房,每天下班她都和丈夫一起忙着装修。房子在一楼,有一个小院子,这可给她提供了创造空间,她和丈夫在石子铺的小径上大做文章——黑色的石子外面再撒点白色的小碎石,这代表冬季,是美丽的树挂;她还在小路上铺了一个小车的形状,里面再点缀点黑色石头,代表雪中送炭;母鸭带着两只小鸭戏水,江南水暖,春天来了;二人借着月色喝茶,这是夏天避暑的境界;秋天是丰收,圆满的吉祥图案象征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和企盼。邻居们看了都夸赞,真漂亮!手真巧啊!一条充满创意的蜿蜒小路寄托了侯亚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她说:“等我退休了,我要好好学习声乐,学学如何运气发声……我越来越喜欢戏剧了,那真是一种美……”现在呢?“现在的年纪,正在干事业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着以后慢慢享受吧!”

推荐访问:潜心 考古 科学家 时尚 侯亚梅

本文标题:侯亚梅:潜心考古的时尚女科学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527/25750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侯亚梅:潜心考古的时尚女科学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