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传播策略
品牌形象传播策略这一概念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大致将其分为商标形象的视觉统一设计、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品牌形象识别传播、品牌形象整合传播这四个阶段,这就是当时人们总结出来的品牌形象传播策略的成长历程。塑造品牌形象、创建品牌资产的传播策略,以及品牌形象传播策略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少数院校将其贯穿到学校的专业开发、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中去。
以往人们会更多的运用传统媒体来进行传播,如今新兴媒体逐渐替代原有的传统媒介,成为了目前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体。这就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如何运用之前,对新媒体的进行了分类,多为学者和研究机构都持有不同的意见,经过查阅大量信息和资料,我认为可以将新媒体分为以下几类:科技博客、手机媒体、IPTV(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和播客。新媒体在时下的发展中,也有着特殊的优势,它的传播与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且成本低,信息容量大,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在全球性的传播过程中,也显示出了其低成本的优势,并且互动性机枪。以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情况来看,传播对象多数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跨文化性和隐蔽性。那么互联网在面对这么复杂多面的问题时,如何来传播品牌形象呢?这时首要考虑的便是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多元化的内容传播,根据全球化和受众细分,社会和不同的位置和观众的文化背景的潮流的对话,针对性和沟通的有效性。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品牌形象传播的能力,这将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和在同类同级院校中的地位。在新媒体的视阈下,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形象传播能力已经迫在眉睫,由于传播力将直接决定影响力,所以要切实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传播能力。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品牌形象传播来提高知名度,那么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呢?这时候新媒体的及时出现正恰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往的传统媒体虽然也能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品牌形象的传播,但新媒体的出现可谓给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的传播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传播的范围、能力和速度等方面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我们应当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来塑造品牌形象。
在时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很多院校引入了新媒体,诸如: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在与同学日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采用微信、微博和QQ等方式,再如高等职业院校内的就业指导部门会定时将一些就业信息传输到校园网上,供应届毕业上选择。像这种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有多很可以追寻的例子,但对于新媒体对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塑造及传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广泛开放的新媒体参与者和信息传播者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和沟通。由教师、家长和主流媒体话语的传统媒体时代,是比较权威的,这往往限制了一些言论的自由。但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僵局,形成了参与者的多元化传播特征。我们不光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了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新媒体过于言论自由,往往被一些心存恶念的人所利用。新媒体开放性的特征恰恰给这些立心不良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散布不良信息及负面消息,带来了不良影响。学校的品牌形象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将会变得异常复杂,也极其被负面的信息所干扰。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多面性的,新的媒体环境为学校的品牌形象带来的负面内容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创造和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带来的传播。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对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塑造及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众多的新媒体面前,网络社区、即时通讯软件、论坛和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工具成为了时下的宠儿,往往被高等职业院校所采纳,以此来塑造和传播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以往的传统媒体往往体现出实名制的特点,但新媒体的出现规避了这一问题,人际交往的双方可以匿名用来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份隐藏的神秘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品牌传播的创建与学校品牌形象传播不再是说教、单向传播,而是互动与对话,除了学校管理者、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讨论,这使得受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传播者主要提供信息,更容易与受众达成一致,增强宣传效果,提升品牌形象。
新媒体的个性化和开放性,可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塑造品牌形象和传播的影响力。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是单向的通信模式,并以网状模式为传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不仅要能够参与信息的传播,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可以拓宽个人的空间,提高对社会,对他人的影响力。受众通过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能够开发出在高等职业院校和相关信息的积极关注,参与到高等职业院校工作事物管理中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的受众才真正成为了高校的主人,归属感明显增强,主人翁意识也会随之加深,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将受到积极的影响。
新媒体效果和形式在塑造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和传播多样性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内容的时效性强,周期短成为最大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事件,这相比与传统媒体具有明显优势的,极大的提高了事件的新闻价值。新的媒体形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布短信同时,嵌入音频、图像、动画和视频,实现一个动态组合,实现文本、语音媒体与视觉媒体的结合,三维效果将有信息沟通。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通过这种手段,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公开性,也提高了信息的乐趣,可以更好全方位展示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
总之,传播特点和影响,新媒体的功能与统计研究逐步建立,品牌设计和品牌素质培养的个性影响着品牌形象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教育必须与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经济相适应,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作为辽宁省内唯一一所金融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就更加应该立足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高度来出发,以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各个院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那么如何将院校之间的沟通更加共融共同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在不同的区域内,通过服务地方经济,达到区域辐射,这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传播的目的。完成与同类院校交互传播的基础是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无论是哪个区域内的地方院校,它所设置的专业必须要与行业及未来面对的市场所匹配。经过高等职业院校的三年的培养,当学生走出校门时,为地方输送的是能适合行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二是院校内都有属于自身的科技成果,一旦将其转化为生产,那么科技成果就要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可采取与政府、企业对接的方式,通过全新的载体和平台,如成果展示会、洽谈会、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实现由学院到企业、由实验状态到生产状态的转移。通过充分发挥科研职能以及人才培养功能的影响力、辐射力,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位于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占领了地域上的优势。沈阳作为东北三省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金融类的学校不再少数,这些同类院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在保留自身教学和专业特点的同时,更应注重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深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华北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合的模式,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目的。那么要实现这一目的,这些同类院校就要尽快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流和沟通,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互通有无的目的。2013年12月6日,由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和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发起的东北、华北金融类高校协作体正式成立。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金融院校的深度交流合作搭建了更高的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金融文化传承上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将分散于东北、华北的五所学校攥成拳头、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金融教育的北方品牌,培养更多优质金融人才,助推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品牌形象传播可遵循的三個路径,三个传播路径各有优势。个人与个人信息传播活动之间的人际沟通,新的信息传输系统是由两个单独的系统的相互连接。人际沟通的优点是显著最大的反馈。组织沟通是指组织和团体在组织内的活动之间的信息交流成员之间,被组织,导致传播活动具有一定规模。组织沟通是稳定的组织成员的最大优势,应对外部环境,维护组织生活,实现组织的目标。大众媒体是一家专业媒体组织使用的通讯工具,与媒体,他的思想,观念,关于具体的信息,传递给大众的传播行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受众而言,尤其是外部受众,50%左右的信息来源于大众媒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在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这些传播路径。人际传播中,尤其是学院与家长、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际沟通非常重要。通过他们,可以起到学院品牌形象传播的目的。人际传播主要体现为校园内部传播、组织传播机构负责对外传播、学院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传播等。对学院的师生员工,人际传播主要侧重学院的理念、发展定位,使学院品牌形象传播内化为每个师生员工的责任义务,承担起学院品牌形象传播的工作;对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人际传播要注重互动沟通,使家长学生、用人单位认可学院的文化、行为,使他们也成为人际传播者,进行有效传播。
组织传播方面,学院要通过开展公益性活动、开放性活动进行有效的外部传播。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利用媒介的组合传播。根据大众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媒介。如电视媒介的传播比报刊、广播更广;网络媒介又可以兼容所有媒介特点。所以,传播者要学会利用组合媒介,应对传播的多样化需要。从单一媒介的应用逐渐转向多种媒介,通过媒介组合的形式对受众传播诉求内容。媒介组合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将听觉与视觉媒介相结合。例如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宣传画、公交广告等视觉媒体与听觉媒介广播等,通过组合后的媒介来进行学校品牌形象传播,不仅传播信息更容易记忆,而且印象也会更为深刻;二是把短效和长效媒体相结合。广播、电视等瞬间信息消失的媒体被称之为短效媒体,公交广告、街边路牌以及灯箱广告被称之为长效广告。两者各有优缺点,通常短效广告给受众以新奇性,往往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同时再配上长效媒体对于受众的巩固记忆,传播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三是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以传统媒体为基础,进一步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来达到最行之有效的传播作用。如今网络传播在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传播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未来它的传播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特别是如手机网络、博客。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传播形式及内容、传播流程、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传播信息方便、有效的媒介之一。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媒体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形象传播策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