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张可安:“校企合一”开创职业教育新模式
广东人才市场上的“冰火两重天”,在这个春天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随着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珠三角“技工荒”愈演愈烈,“高薪难求一名好技工”的报道频现报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三年,珠三角的技工缺口达到570万!如此的错位,让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直接为制造业输送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身上。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职业院校只有紧紧跟上这个步伐,和企业深度融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有生命力。”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张可安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
高技能人才成“香饽饽”
走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校园里,处处能感觉到浓浓的“工厂”气息:学生身上的蓝色工作服、类似于车间的教室、精密的机械设备,都在向外界传达着这座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半个世纪积淀下来的技术氛围。
随着珠三角制造业的崛起,以机电技术应用和数控加工为核心专业的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也越来越“吃香”,学校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我们的专业设置十分突出和集中,这两大专业的学生达到5500多人,占了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张可安告诉记者,“数控加工是未来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而机电一体化人才是广东制造业最紧缺的,我们的专业方向正好契合了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张可安介绍说,以往职业院校学生三年要学30多门课程,过于分散,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技术,走向岗位后仍感觉茫然。在张可安的推动下,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专业方向越收越“窄”,专业课程大幅压缩,一般职业院校“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里被具体到了“面向岗位”。
如此一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成为了广州地铁、广州东风本田等知名企业的“抢手货”。“广州日立电梯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有近一半是我校历届毕业生,以至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学校是广州日立电梯公司的‘黄埔军校’。”张可安笑着告诉记者。
在谈及今年的就业形势时,张可安并不避讳眼前的困境。“今年我们的就业率目标调整到95%,目前完成了58%。”但张可安表示,他始终坚信,当前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正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机。“归根结底在于练好‘内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只要企业还有需求,就要想办法让他招我们的人。”张可安说。
“校企合一”突破传统
高技术人才究竟该如何培养?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似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答案。然而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仍相对薄弱,在已往的校企合作中,二者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着16年企业管理经验的张可安果断引入了“经营职教”的理念,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校企合作”上升到“校企合一”。
张可安表示,“合作”较之“合一”绝不是玩文字游戏,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只是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实习,而校企合一,是融合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把企业生产线搬进学校,学校提供设备和场地,企业则带来人员、产品和管理,形成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真正完成了教育教学从虚拟到模拟到真实的过渡,实现了学生技能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
学校和企业融为了一体,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一切也随之具备了“双重身份”:学校即企业,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
在学校实训中心里,记者看到,上百名学生正在进行模具加工,整个教室如同一个正在赶工的“大车间”。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在“班级公司化”管理下,能感受到浓厚的“工作”氛围,每个月,学校会给学生预发800块模拟货币作为“基本工资”,迟到了、偷懒了要扣“钱”,表现好了有“奖金”,学生的奖惩通过模拟货币来反映,到月末的时候则以“工资”的多少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
据张可安介绍,“校企合一”人才培养工程自2008年5月8日启动以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已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广州市涡旋压缩机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CAXA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一流企业和高校达成了“合一”协议。
“在‘校企合一’模式下,学校不再处于被动的、尴尬的地位,而能与企业平等对话,因为这种融合式的合作缺一不可。”张可安说,“通过校企合一,学校实现了三个‘融合’——学校经营管理与企业经营性质融合、学校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融合、学校教学方法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这不仅让学校的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更得到了企业在技术、理念上的大力支持,这种无形资源对学校来说尤其宝贵。”
“‘校企合一’是对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突破,是广东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做出的有益尝试。”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崔仁泉对此表示高度认可。
广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五指导小组组长孙永强更是称赞“校企合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好途径,是引领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打响职业教育的“翻身仗”
在被誉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广东,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已是不言而喻。而在人们脑海里,类似“成绩好的读大学,成绩差的报职校”的传统观念却一直挥之不去,这也使得职业院校屡遭“生源尴尬”。
张可安坦言,要想突破目前的尴尬处境,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职业学校本身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成绩,培养出高薪的技术人才。
2008年6月,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培养的9位机电一体化技师成功“出炉”,成为了广东省唯一一批“学制”技师,其中最年轻的才22岁。
“他们的理论和实操水平不亚于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如今已全部进入大型企业管理层,没有一个是去操作设备的。”张可安说,“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更多地培养在管理、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让我们的学生能进入未来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层。”
张可安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和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联合项目开发中心”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也在学校设立了广州机电工作站。“下一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项目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让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到先进技术。”张可安说,“特别是五轴加工和逆向工程设计项目,它们都是当今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五轴加工中心的操作工很缺,十几万年薪都找不到人,我们会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在市场中占得先机。”
张可安介绍说,今年五月,该校将改建一栋“科研楼”,设立企业驻校办公室,让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到教学和项目研发中来。
“要打赢职业教育的‘翻身仗’,就要切切实实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张可安表示,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的确立,广东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528/25815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张可安:“校企合一”开创职业教育新模式》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