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高职教师职业压力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3-05-28 19:30:07 |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教育在社会进步中所扮演角色的日益重要,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肩负的使命变得既神圣又艰难,教师职业也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高压力的职业。尤其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面临着“双师型”教师等多方面的要求,其压力更是非常之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目前职业压力现状,以便更好地调整工作策略,减少工作的疲劳与厌倦感,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笔者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源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494份,有效回收率为95%。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较大,调查中认为压力较大的占40.35%,很大的占49%,极大的占8.04%,压力较轻为1.93%,无压力仅为0.68%。本次调查也反映出,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也随之日益彰显,值得引起广泛关注。高职教师的压力来源

调查显示,52.63%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课务超标,自己疲于应对。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着很多教师身兼行政和教学等多个角色的现象,所以这些教师职责较重,因此有69.78%的教师认为自己杂事繁多,非常劳累。

对于工作时间的调查: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的仅占3.36%,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占59.98%,工作时间在10~12个小时的占31.02%,甚至有5.64%的教师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至于休息时间,每周休息两天的教师有26.35%,每周休息一天的教师有42.65%,休息半天或少于半天的教师有31%。

高等职业院校对教师从业标准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教师都普遍要求学历较高或技能水平较高。在高职院校任教,对普通教师有技术素养的要求,对技术教师有普通文化素养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与同层次水平的其他行业或其他院校的教师相比,自感付出与收入反差大,这样的对比反差造成的职业压力也很大,63.87%的教师认为自己存在这方面的压力。

来自社会观念的压力

教师的职业是光荣而又辛劳的,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尊重都比较高。然而,由于当下我国职业教育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受社会对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像职业教育自身一样受到了社会的歧视,一些学生家长或者教师的家人,给予教师的尊重与支持明显要比其他教师少。33.79%的教师反映自己受“社会地位低的压力”,36%的教师反映家庭对自己忙碌的工作不理解。调查显示,有59.61%的教师反映自己有这方面的压力。

来自教师职责本身的压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高职院校教师往往对自己的定位较高,要求也较高。调查表明,45.61%的教师存在自我目标实现的压力,11.40%的教师存在急需提高学历的压力,33.33%的教师存在急需提高业务水平、专业技能的压力,48.25%的教师有职称评定困难的压力。

身为教师,就有管理学生和培养人才的职责。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像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那样好管理,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产生压力的一个来源。调查中,认为学生难管的有75.44%,害怕学生打架等现象发生的有24.56%,认为班级人数多、管理难的有27.19%,与某些学生关系紧张的有7.02%。这说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对学生的考核,也是对教师的考核,每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最大的考核,自己的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大赛、能否取得好成绩,都是教师担心的问题。除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般各地区都有自己的选拔赛等,这些比赛也是高职教师的压力源。对于众多的普通教师来说,自己的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选拔赛是一个重要的考核,这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调查中,有60.34%的教师反映自己有这方面的压力。

对学生的考核除了平常的参赛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考核就是对学生就业数量的考核,这一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考核。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不可能很轻松,71.21%的教师反映自己较为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45.62%的教师反映自己有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

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

45.04%的高职院校教师反映自己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有的教师(12.53%)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有的教师(23.21%),尤其是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张,还有一部分教师(9.30%)与校领导的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也成为高职教师职业压力的一个来源。

高职教师处理压力的措施

调查显示,面对种种压力,高职院校的教师几乎没有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33.33%的教师不知如何合理应对,20.18%的教师只有自己回避出现的问题,53.51%的教师渴望学校帮助,13.16%的教师寻求社会支持,31.58%的教师希望家人理解,而只有50.88%的教师能采取旅游、运动、休闲娱乐等方式自我调节。

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得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工作本身和自身的压力,因此,笔者建议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多方面建立缓解教师压力的制度。

社会方面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作用,维护高职院校教师合理的社会地位以缓解教师的社会舆论压力。要重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发展经验,重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终生学习培训,建立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实际情况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以缓解教师的自我提高压力。要加大对教师薪酬的支持力度,让教师不再有与其他教师对比时那种明显的失落感。

学校方面

建立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宽松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让全体教师参与管理,建立公平的竞争制度,以缓解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积极性,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创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舒适感。

在学校自身不能增加教师薪酬的局限下,建立合适的薪酬制度,使有限的薪酬发挥最大的作用。薪酬是决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公平理论,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更加关心自己的报酬与付出和他人的报酬与付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即报酬的相对量。只有建立起公平的分配制度,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出于学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教师对薪酬的要求,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改善薪酬体系与结构,确保现有报酬体系的公平合理。可以让教师参与到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设计体系中来完善薪酬制度,还可以通过公布兄弟院校的薪酬和福利水平的情况报告,全面对比以佐证学校薪酬的合理性。

个人层面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要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正确认识压力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要以终生学习观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知识传授的时效性和技能传授的实用性,积极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缓解教研压力。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还要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自觉地调整心态转变观念,主动地参与竞争,并适度地宣泄压力,从而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推荐访问:而来 高职 教师职业 压力

本文标题:高职教师职业压力从何而来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528/25819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职教师职业压力从何而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