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关注重点,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倾向于用课堂教育主渠道,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塑造、激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边际效用的削弱。当代中国社会处在体制、结构、关系以及观念模式等多方面转型的年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需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载体,我国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被重视和开展起来。
【关键词】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高校是我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单纯以正面的、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探索从隐蔽性、渗透性的教育方法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无法回避的难题和挑战,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法、途径和载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隐性教育视角下,通过研究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针对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探讨有效加强和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争取为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隐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内外起步都较早。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所采用的师生辩论方法,柏拉图以音乐、文学的感染开展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强调要在人们的行动中培养德行,都是隐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雏形。我国古代社会的儒家思想也特别强调教育者的师范作用,重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以礼、乐、诗、文等形式渗透教育全过程。
近现代以来,杜威(20世纪初)的教育理论蕴含了大量隐性道德与思想教育的理念,为隐性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新理论。
我国学者有意识地研究隐性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也显(1987年)《潜在课程初探》是较早涉及隐性课程领域的一篇文章。90年代至今,国内学者就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特点、功能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理论探讨。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其已上升到了整个教育的层面,于是,引申出了“隐性教育”的概念。
将隐性教育的原则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即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目前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点与功能等基本的理论研究已较为全面、准确,认识也逐渐趋同。而且,基于其概念的界定,关于隐性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隐性特征等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逐年增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但其终归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只能注重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特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寓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各种载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和明显感知,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和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它们既有区别,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方式上分析,可以归纳为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拓展合力共育功能、促进全面发展功能、实现显隐配合功能;从德育效果上分析,可以归纳为具有: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建构功能、群体凝聚功能、社会辅助功能等。
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可以归纳为:教育意图与内容的潜隐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教育时空的开放性、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教育载体的依附性、教育效果的全面性与持久性、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教育评价的舆论性、自我性和非程序性,教育管理的预期性和引导性。
三、探索與实践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显性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宣讲、说理、灌输等直接的方式进行,其主题突出、教育者确定、形式明显,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对而言,隐性教育则强调自然地教育与学习,淡化了教育形式和直接说理,体现了“环境育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理论依据如下: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效应、环境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高校大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在归属感、暗示性的作用下会积极地向集体所倡导的观念看齐,有意无意地接受群体的影响,渴求被集体接纳、认可。环境暗示是用一种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暗示和教育,这就是隐性教育的“隐”之所在。
第二,从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即环境创造人,而人又能动地改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说明了开展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人改造环境”则揭示了开展隐性教育的可能性。隐性教育正是通过环境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润,从而积极影响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程度是有机结合的。对此,优化育人环境尤为重要。
第三,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和教科书中学习外,还从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校纪、人际关系中受到影响,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观念等产生影响。因此正如著名道德专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教育可以作为促进道德成长的手段;精神病学家斯奈德则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没有影响师生的隐性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这是显性教育所不能及的;日本学者岩桥文吉甚至认为,道德教育如果不关心隐性教育,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二)现实依据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是与一定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活动相联系的实践活动,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以客观的事实存在和现实需要为依据:
第一,从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自我需求来看,随着他们道德实践经验的增多,逐渐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并且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但是,他们毕竟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也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在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熏陶与影响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活动方式会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导致他们在思想接受方式上也呈现出独有的特点。高校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为教育主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从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客观需求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变得更隐蔽和复杂,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品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不仅要改进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和方式,还需要不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及时地对自身进行调整。
第三,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学科需求来看,高校必须努力寻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入具有同化功能、渗透功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创设适合国情、校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在充分重视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环境氛围,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四、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从内容、方式、途径、手段到环境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影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越来越多,既有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方面的因素;既有国内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既有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因素,也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然而,伴随着新世纪复杂局势和环境的强烈影响,我国高校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环境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還停留在概念认知的层面,在实践中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从学生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对象。高校虽然认识到要进行情感教育、网络教育、心理教育,要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等,但这些只是隐性教育中的一种载体或方法,没有把隐性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认识,特别是对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刻认识和研究。其次,高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积极建设的少,载体不多。表现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仅只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没有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育人作用,没有发挥其他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物质形态和活动形态的隐性教育资源利用较多,对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的隐性教育资源没有充分重视和挖掘,校园文化活动尽管搞得轰轰烈烈,却没有有意识地或有效地在其中渗透教育思想。第三、没有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所有教职工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辅助机制。专业课教师忙于完成教学、科研考核工作量,根本无暇钻研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工作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奖励力度不够,许多工作无法与绩效和相应的报酬挂钩,因此没有充分调动起教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第四,教育者的素养有待提高,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研究和具体、有效地运用,不善于形成积极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剖析。
五、隐性教育视角下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把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关系,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载体,使之有机结合、互为整体、相互补充,各自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求做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隐性教育视角下加强和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围绕其主客体、形式、环境和传播平台等诸多方面展开。
首先,应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应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作用,这有利于学生把活动中所传递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和品德;第三,应重视德育环境建设,校园物质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可以被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精神,从而起到以境化人的隐性教育的作用。共同构建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德育场,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实效;第四,通过校园网络建设搭建教育平台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创建一个具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向网络延伸,把思想政治理论由平面引向立体;充分与党团建设相结合,开展网上党建,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发挥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五,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让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探索和体会,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使学生真正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P. W. Jack son.(1968) Life in Classrooms.Holt, Rinehart & Win st on,33.
[2]Decker,John Francis.The Implicit Curriculum of Moral Androgyny in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 Cor-nell University.Ph.D.1989:199
[3]贾克水,张如山,朱建平.论隐性教育功能和作用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3):1-2
[4]程新桂.论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35):147
[5]張铤.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50
[6]康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实施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
[7]王建辉,黄晓通.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使命[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作者简介:冷娟(1982—),女,云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