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9 15: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关系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科学的发展策略,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实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族团结教育,简单而言就是指通过借助民族发展理论以及多元文化理论,来进行学校教育,旨在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对于其他社会主体而言也同样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而推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服务。为此,本文将主要从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的意义、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的发展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插入分析,采用以小见大的研究手法,为社会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更好的借鉴。

一、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根据国家以及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由于实际的国情导致了社会和学校范围内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发展与生活的状态,这样一来就需要通过展开民族团结的相关教育,来减少各个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从而更好地促进发展和稳定;其次,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制约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要通过进行研究和分析,才可以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进行;最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针对目前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化发展。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单一化

根据目前对民族教育的具体执行过程来看,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理念仅仅是依靠一些简单的民族发展理论和文化理论,缺乏多元化的教育理论支持,这样就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基础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第二,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地区性差异的存在,导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存在单一化甚至是不科学的问题,从而严重制约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此,面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单一化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化发展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陈旧

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而言,教育方式在推进民族团结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来看,存在着落后的问题,这种不符合现代民族教育的教学方式将会严重制约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因为对于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来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希望采用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启发性,很明显目前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基本需求。正是因为这种主客体矛盾的存在,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能达成很好的一致意见,从而严重降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效率。因此,面对民族团结教育方式陈旧的问题现状,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创新性的改进与发展。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践行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团结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十分重视实践性教育,导致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时效性并不高,学习者往往只是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样就严重背离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知道民族团结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行为,从而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构建和谐性社会。但是如果目前的发展状态持续下去,民族团结教育将会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四)民族团结教育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离不开专业的教育者和理论传播者,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作用,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但是从目前的教育过程来看,讲授民族知识理论的教师并没有结合时代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素质的改革与提升,这样就会影响民族团结理论的基本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团结行为。而且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还会导致民族团结教育理论无法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这样在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就会进一步限制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因此,面对民族团结教育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的问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开展,教育者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内容的多样性。首先,教育者要进一步丰富民族团结的相关教育理论,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过程,保证受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接受相关的理论教育;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团结的教学内容来说,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社会发展的精髓,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做出教育内容的变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化发展。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教育基础。

(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方式

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要知道一个创新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育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教育方式,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来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教学的基本效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影响,可以使更多人参与到民族团结教育中来;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可以采用一些社交平台加大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从生活中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这样就使得教育课堂得到了进一步延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效率。通过进一步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不仅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者教学理论的传播,推进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民族团结教育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教育者可以借助社会实践的形式,通过制定科学的社会实践方案,让更多人参与到民族团结中来,并且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可以举行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包括民族体育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增进民族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减少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增进感请。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四)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教师团队

专业的教育团队,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富有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教育力量,才可以更好地指导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化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在进行教师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素质,还要进一步考察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通过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教学的独特性,更好地吸引学习者,从而起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专业的教学团队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团结教育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龙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述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45-59.

[2]艾政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45-50.

[3]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4(23):45-52.

[4]孙普,何慧星.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其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2):56-60.

[5]宋蓉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12):45-58.

作者简介:张应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云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 浅谈 实践 创新 教育

本文标题:浅谈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529/25842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