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30 18:3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旅游和养殖的发展,三亚市海洋近海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已遭受很严重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基于此,通过对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概括和利用发展现状进行概述,阐明目前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期为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南省三亚市

中图分类号:F124.5;F32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3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强化海洋生物资源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1]三亚市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热带海滨旅游景观和热带海岛风情,滨海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奇美,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内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三亚市处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位于东南亚中心,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是中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最便捷的大门,也是中国与西南、非州、欧州的海上交通要通,素有“水上丝绸之路”之称。2009 年,三亚市渔业总产值达154 807万元,占全省渔业总产值0.56%。2012年,三亚市海洋海水养殖面积479 hm2,淡水养殖面积844 hm2[2]。2013年,三亚市旅游饭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10 144 307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5.5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 565.3万美元[3]。但随着旅游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三亚市海洋近海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已遭受很严重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1 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利用现状

1.1 三亚市海洋水域资源

三亚市东西长91.6 km,南北宽51.8 km,辖区陆地面积1 919.6 km2,海域面积5 000 km2,境内海岸线长209.1 km,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港门港、六道港、铁炉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三亚市所辖海域范围内的大小岛屿有40个,主要岛屿有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岛2.12 km2,蜈岐州岛1.05 km2。由于宁远河、藤桥河和三亚河等河流的注入,带来一定数量的营养盐,河口饵料生物较为丰富,形成了较好的渔场,全年无明显生长停滞期,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捕捞业和养殖业的潜力很大[4]。

1.2 三亚市海洋环境状况

2011年,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开展了以海水、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洋垃圾和赤潮监视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监控区域包括三亚湾、榆林湾、崖州湾、海棠湾、亚龙湾、红塘湾、亚龙湾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红沙港海水养殖区、珊瑚礁生态监控区、海洋倾倒区、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和三亚河入海口等重点近岸海域及主要海洋功能区,获取了大量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监测结果表明,三亚市绝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优良,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6.0 km2,未出现超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入海排污口、局部沿岸人口密集湾底区域以及部分河流入海口邻近海域的水质状况较上年略有改善;2013年,我国所辖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95%,而三亚市略高于全国水平。与2012年度同期相比,三亚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海域面积有所增加。2013年,三亚市近岸受污染海域主要分布于三亚河口、红沙港、铁炉港和宁远河入海口等近岸海域,突出分布在入海排污口、部分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养殖密集区以及沿岸人口密集的湾底局部海域,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溶解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以及海底垃圾中,塑料类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各类垃圾中居首位。2013年,海滩垃圾总数较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加,除塑料类以外,各类木制品、瓷砖、陶片、绳索等垃圾也占一定比重。人类海岸活动、海上娱乐和捕鱼是三亚市近岸海域垃圾的主要来源。

1.3 三亚市渔港与渔业生产的现状

三亚市渔场是海南三大渔场之一。目前,渔业生产当属海棠湾、后海、铁炉港、三亚渔港(三亚渔港、红沙和南边海)、西岛、港门和角头几个相对集中的渔港(湾)。渔场面积1.4万km2,鱼类1 064种,虾类350种,蟹类325种,软体动物700种,其中经济较高的有402种,盛产红鱼、马鲛鱼、鲳鱼、海参、龙虾、鱿鱼及大珠母贝等40多种优质海产品。三亚市具有海水宜养品种多、适宜生长期长、养殖种类生长快和养殖周期短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亚市海岸线绵长,港湾、河口众多,滩涂资源丰富,浅海养殖水面宽阔,适合养殖鱼、虾、蟹、贝、海参和海藻等海洋经济生物,养殖潜力巨大。

2 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海岸线生态遭破坏,海岸带局部环境恶化

近40 a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近海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加之不合理的围海、砍伐、挖礁、挖砂,致使一些独特的海洋生态系,如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典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致使珊瑚礁鱼类、贝类资源锐减[5,6]。例如:海南省文昌县清澜港出海口东侧的邦塘湾,邻近海域有超过500 hm2的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滥采珊瑚礁,邦塘湾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文昌县境内年珊瑚礁挖采量超过 6 000 t,近岸珊瑚礁已所剩无几,海岸遭受严重侵蚀,海水冲击村庄,迫使居民举家迁移。

2.2 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三亚市作为一个风光秀丽的景观城市,人流量很大,生活垃圾产生量大,这些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大海导致入海河口污染及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其中,以三亚湾区域海洋污染最为突出。三亚湾东连三亚城区,城市污水通过三亚河等6条大小河渠排向大海,沿海岸带建设的一些宾馆、酒店、排档和居民住家,向大海直排污水,倾倒垃圾,加上潮浪造成的垃圾堆积,致使三亚湾部分滩涂出现黑色沙粒,有的地段泥化严重,臭气逼人。例如,三亚市区段,从光明路至金鸡岭路段数公里长的沙滩上有着10余条排污管道,尽管多数已停止排污,原排污口冲出的排污渠道已干涸,但此地段的近海生态系统已遭受破坏。再者,三亚市正南路、友谊路、四二五医院附近的沙滩上,3条较大的排污口,仍不停有污水流出,黑黑的污水在沙滩上拐弯抹角地冲出数10 m深沟后流入大海,成为难以治理的污染源,长期污染海岸带环境。

2.3 养殖密度过大造成近海水体污染

海水养殖本质上是人为增加海洋的水生动物密度,使原有的水化学平衡产生相应变化。在水动力作用下,这种影响还可能扩大到邻近水域,造成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过剩,而营养盐过多带来的水体理化环境变化会反过来影响养殖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使整个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恶性循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残饵、粪便和排泄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即氮、磷,还有悬浮颗粒物及有机物。研究表明,水产养殖外排水对邻近水域营养物的负载在逐年增大,排出的氮、磷营养物质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7]。王福表认为,养殖过程中85%的污染物来自养殖本身,即“自身污染”,污染物来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过剩饵料占35%,排泄物占50%,生活垃圾占5%,其他污染物占10%[9]。

2.4 过度捕捞使资源衰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国近海捕捞量持续大幅增长。根据《中国渔业年鉴》公布的数据,从1986-1996年,近海捕捞量从430万t增长至1 153万 t,平均每年以10.4%的速率增长[10]。过度捕捞并超过资源再生能力,特别是三亚市旅游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来,许多外海作业渔船撤回近海,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不足与捕捞力量过剩间的矛盾,造成渔业生物资源量急剧地降低,渔业资源持续衰退[8],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甚至难以形成鱼汛,而低值鱼类数量增加,渔获个体也越来越小,资源质量明显下降,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崩溃的危险。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称,渤黄海记录的生物物种有300种,东海760种,南海1 000多种。然而1997-2000年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渤黄海生物仅剩180种,东海也只有620种,海洋生物物种的种类分别减少40%和30%。

2.5 制度不健全,监测技术不足

目前,三亚市在渔业发展和水域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健全, 水域环境质量监测手段落后,检测技术总体上仍处于现场釆样和在实验室中以化学分析为主的阶段,而发达国家已采用传感技术和现场自动监测技术相结合的生物生态监测技术,客观上加剧了水域环境的污染,导致了人们对污染治理和处理手段的滞后,最终造成了水域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

2.6 科技支撑不足,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由于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三亚市渔业主要以捕捞为主,养殖方面以家庭承包方式为主,因而三亚市渔业发展始终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而是逐步走向小而全、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济,低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充斥市场,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渔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较低,并成为制约海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3 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从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入手,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其近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趋势。

3.1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制定综合评价和整治修复方案。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近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11]。当前,三亚市可重点围绕近海生态系统遭破坏较严重的地带,如三亚湾和“天涯海角”开展生态修复和岸滩整治工程、生态修复和岸滩整治工程、海棠湾滨海休闲景观绿地长廊建设等工程,具体措施包括污染的治理、岸线植被的恢复、人为活动的控制、沙滩的保护与治理等。

3.2 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

要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有效控制过度捕捞,加强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养护,大力发展养殖渔业,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三亚市应根据我国《渔业法》,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守则》的要求,重点实施渔业资源重点保护、渔业资源增殖、负责任捕捞管理等措施,有效保护和积极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12,13]。

3.3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板报及讲座等各种媒体和方式在沿海镇生产集中区、生活居、住区广泛性地宣传海洋环保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大力倡导同谋和谐发展,共守绿色家园的环保理念。

3.4 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投入

通过政策制定和环境建设,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规模和强度,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海洋渔业科技投入新方略。

3.5 加强渔业科技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兴海能力

依托现有科研计划项目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养一批渔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整合现有的海洋水产科技力量,组建省海洋大学与水产科学院,建设与“海洋大省”相适应的海洋水产科研机构和高校。琼州学院作为海南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地处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该校明确了“海洋、旅游、民族、生态”四大发展战略方向,誓必要在海洋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6 积极发展远洋渔业

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的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把远洋渔业作为三亚市优先发展的重点,着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探捕水平,大力发展超低温延绳钓船和围网船组等大洋性渔船。鼓励远洋骨干企业在海南省内建立生产、运销配套的渔业基地。

3.7 加强国际合作

三亚市地处南海,需要加强同周边海域国家,如东盟10国的合作。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交流和活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环境义务,推动多边和双边、区域国际合作,树立起负责任的环境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国21世纪议程[R].里约热内卢,1992.

[2]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201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2011年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Z].2012.

[5]林炜,陈洪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2,37(9):20-23.

[6]Zhang Q. M.,Shi Q.,Chen G.,et al. Statusmonitoring and Health Assessment of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Hanan,China[J].Chinese Sicence Bulletin,2006(51):81-88.

[7]Tovara,Moreno C,Manuel M P,et 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inTensive Aquaculture in Marine Waters[J].Wat Res,2000,34(1):334-342.

[8]陈本良.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1:37-39.

[9]王福表.网箱养殖水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海洋科学,2002,26(7):24-26.

[10]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1]林琴.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物修复研究[J].河北渔业,2012(2).

[12]王亚民.中国近海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C].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A].2001.

[13]于大江.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127.

(责任编辑:刘昀)

推荐访问:近海 对策 生物资源 可持续利用 开发

本文标题: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530/25889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三亚市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