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6则
郭沫若纪念馆即将对外开放
坐落于郭沫若故乡四川乐山市沙湾区的郭沫若纪念馆日前已经竣工,将于今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开放。据了解,乐山市已将“沫若文化”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在郭沫若诞辰120周年之际,为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乐山市专门建设了包括郭沫若纪念馆、沫若文化苑、沫若文化广场、沫若国际酒店在内的“沫若文化城”。文化城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其中,郭沫若纪念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同时,沙湾区还对辖内12万平方米的建筑立面进行了与“沫若文化”相匹配的风貌塑造,将城区22条主街道、大型建筑、学校等以郭沫若的名著、名言冠名。目前,“沫若文化城”建设已初具雏形,各项基础设施将于纪念日前陆续竣工。
中国作家首次参加世界短篇小说会议
第12届世界短篇小说会议日前在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届会议的主题是“短篇小说传统:通往和超越现代性的桥梁”,各国作家讨论了短篇小说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传统中的发展脉络以及纯粹的操作技术。会议分专场剖析了美国南方小说、中国小说、爱尔兰小说、加勒比小说,组织了多场别开生面的小说朗诵会。在中国短篇小说专场讨论会上,作家方方、赵玫、《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等作了发言。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巴特勒说:“中国作家的首次参会为会议增色,有效拓展了短篇小说研究的世界性。”
华裔作家刘宇昆斩获“科幻界诺贝尔奖”
日前在芝加哥举行的2012世界科幻年会上演了压轴大戏——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举行了颁奖典礼。华裔作家刘宇昆不负众望,他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斩获了最佳短篇故事奖。全球科幻界最有名的奖项有两个,一个是雨果奖,另一个是星云奖。今年5月,刘宇昆的这部作品就已经获得了星云奖,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出生于中国的世界科幻小说双料奖的得主。出生于1976年刘宇昆,11岁时与父母从兰州移民美国,目前在波士顿当律师,业余写作科幻小说。《手中纸,心中爱》讲述“我”的母亲是一位从香港嫁到美国的传统女性,而“我”因为遭受歧视迁怒于母亲。后来,母亲去逝,给儿子留下的一封信,令“我”陷入悔恨与羞愧中,并真正理解了中国人深沉的爱。刘宇昆这篇架构简单的短作,以强烈的情感赢得国内读者的强烈共鸣。在本届雨果奖上,另一位年轻的华裔作家余丽莉,也凭借一篇《马蜂和无政府主义蜜蜂》,获得了坎贝尔最佳新作者奖。一对华人金童玉女,在雨果奖上掀起“中国风”。
第二十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
第20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日前揭晓。在全国各地推荐的近百部参评作品中,有20部作品获得提名,获奖的8部作品分别是《朱安女士》、《大红灯笼》、《红旗渠》、《将军道》、《乌蒙山》、《米脂婆姨绥德汉》、《与妻书》和《生命档案》。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评奖中,青年编剧群体崛起。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前身为全国优秀剧本奖,是中国剧本创作的最高奖项,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剧作家的所有优秀剧作,对于推动当代戏剧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震云推出最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
“《一句顶一万句》是讲在人群中想说一句话,但把这句话说出去非常困难。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它说不出来,而是找不到听这话的人;《我不是潘金莲》则是讲:在人群中想纠正一句话,结果发现纠正一句话,比说一句话更难。”日前,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举办的《我不是潘金莲》新书首发式上,刘震云如是说。《我不是潘金莲》首先引发的争议是:书名到底该俗还是该雅。刘震云有自己的想法:“作品的名字还是深入浅出比较好。我起过一个特别有文化的名字,所有的人都问我是什么意思——不像《我不是潘金莲》,给人感觉第一是眼前一亮,第二是能扑哧笑了。”小说围绕女主人公李雪莲展开。她为生二胎经历了一场荒诞的离婚案,还莫名其妙地背上了“潘金莲”的恶名。她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最终走上告状之路——从镇里告到县里,从市里告到北京,“不但没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我不是潘金莲》很容易被认为是“问题小说”。评论家张清华提醒读者:“作家看似关注上访问题,关心底层大众的疾苦,但它并不局限于此。小说的笔法既高度写实,又偏于寓言化。比如书中人物的名字——王公道、董县法、史为民等。整个小说的格调,既庄严又诙谐,既严峻又使用了‘障眼法’,反衬了在喜剧风格下面蕴含的庄严命题。”刘震云称它为“底线小说”。即,貌似写官场百态,实际上写的是生活背后的喜剧和荒诞。而“找到喜剧和荒诞的底线,比找到道德的底线还要难”。
王安忆《天香》获第四届红楼梦奖
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第四届红楼梦奖日前在香港浸会大学揭晓,上海作家王安忆的《天香》荣获首奖,贾平凹的《古炉》、格非的《春尽江南》和阎连科的《四书》获评审团大奖。4位来自内地的作家包揽全部奖项,这在红楼梦奖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王安忆得知获奖消息后说:“很高兴也有点意外,因为其他候选作品都很强,而且大陆作家也已经多次获得这一文学奖。”在最初公布的候选名单中,6部作品中有4部来自内地,还有一部来自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告别的年代》,另有一部旅美作家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此前呼声很高的中国香港作家董启章和中国台湾马华作家李永平均无缘候选名单。这一候选名单公布之初引起争议,不过本届红楼梦奖召集人、中国香港浸会大学林辛谦回应是,内地作品入围多并不是首次,文学不应该简单区分,对于台湾和香港作品没有入围,他说确有遗憾。
周大新新作《安魂》告慰独子灵魂
日前,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安魂》发布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李佩甫、胡平、孟繁华等文学圈同行和老友谈了对本书的看法。《安魂》是周大新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献给英年早逝的独生子周宁的礼物。周宁2008年因脑瘤去世,随后周大新开始创作《安魂》,历时三年完成,后又几易其稿。小说以对话体为主,分为两大部分,呈现了一对父子坦诚而揪心的交谈。前一部分回忆儿子从出生成长、发病治病以至去世的过程;后一部分则想象了儿子去世后在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想,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与分析。周大新此前曾表示,儿子去世后他神思飘忽,什么事都不想干,老感觉儿子就在眼前,因此就想用文字的形式把内心的痛苦倾倒出来。他说:“当我写起来才意识到,倾倒痛楚的过程其实更痛楚。你不能不忆起那些痛楚的时刻,不能不回眸那些痛楚的场景。因此,这部书写得很慢,有时一天只能写几百字,有时因伤心引起头痛不得不停下去躺在床上,有时我都怀疑我的身体能否允许我写完这部书。”周大新说,他过去写小说都是写别人的生活,“人物的内心还需要去揣摩,故事还需要去虚构,喜怒哀乐还可以去控制。这次写自己的生活,浸透着泪水的东西就放在那里,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变成文字,但把真实的生活变成文字与用文字去表现别人的生活是两回事”。李佩甫认为,《安魂》是周大新用灵魂与儿子进行的生死对话,形式十分独特,具有开创意义。作品中不仅掺杂了个人情感,读后让人心痛,同时对当代青年人也有借鉴意义,可从一对父子的对话中重新认识父辈。胡平认为,《安魂》的题材类型其实很难定义为虚构小说或纪实文学。前半部分是作者与儿子的过往经历,后半部分的对话中,父子则是生死两隔,作者用文字的形式把儿子复活了。
苏童称小说和电影是远房亲戚
日前,在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的一场论坛上,作家苏童与英国当代小说家大卫·米切尔进行了对谈。虽然他们彼此并不熟悉,但苏童与大卫却有一个突出的相似点,他们的作品都是电影的宠儿。大卫说,电影是人类为满足自己对故事的渴望的一项发明,“早期的电影受到小说和舞台剧的影响,过去十年反过来了。小说变得越来越像电影,先有场景,再充实人物。”他很好奇,这位作品被张艺谋、娄烨等导演搬上银幕的作家,写小说时是否也被电影影响,先把故事视觉化再去展开。苏童答:“写小说前最好脑子里没有任何外来的阴影,而电影正是甜蜜又非常具有诱惑性的一大片阴影。我喜欢这样一个比喻,小说和电影是远房亲戚,它们的关系很微妙,经常走动很正常,但如果不走动就更正常。”希区柯克有一句妙言,只有二三流的文学作品才能改编成一流的电影。而冯小刚说过,电影是文学这棵丰腴的树上结出的果实,好的文学基础才有可能结出一部好电影。在苏童看来,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希区柯克既是一个伟大的电影导演,也是想当伟大作家而没当成的人。我首先听到的是他的弦外之音,一部真正的好小说电影对它是无能为力的。”大卫的回答则引起了场内听众轻松的笑声。“苏童的《妻妾成群》和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很优秀的作品。但如果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一直看电影,我一定会发疯,如果只有小说可看,从房间里出来,我可能会变成更聪明的一个人。”
余华认为马尔克斯是在世作家中最伟大的
日前在马尔克斯正式授权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首发现场,余华盛赞马尔克斯:“他是在世作家里最伟大的作家,《霍乱时期的爱情》教给作家一个写作方法。”余华说:“我以前读过不少翻译小说,但是这本翻译而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余华说自己20多岁就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如果说《百年孤独》是震撼人心,那么《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书中人物心态的变换非常细致,没有一个遗漏。我想如果现在让全世界所有作家来选评一位在世最伟大的作家,百分之五十的作家会选马尔克斯。我认为伟大的作家会把小说中的情节推向高潮,而更伟大的作家是会恰到好处的结束。可以说马尔克斯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教会作家一个写作方法。”当被问起有没有兴趣写部爱情小说时,余华表示很多人都可以写一个受欢迎的爱情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写一个好的爱情故事,马尔克斯所描写的中断了50年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段传奇。此外余华还表示:“我也不喜欢写历史小说,很累,经常写写就中断了。马尔克斯这样的作家也就写了《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两部巨著,一个作家老写这样的巨著会写死的。”活动结束后余华还一再表示:“马尔克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敬,没有别的。”
马原称小说成为了博物馆艺术
马原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11年以前,我在同济的课堂上第一次提出来“小说死了”。我说的是作为一种延续了两百多年辉煌的小说,它死掉了。它是作为公共意识的小说死掉了,但是我这种意识呢,包含了公众不再阅读小说,指的是借助小说来思考、借助小说来体味人生、或者借助小说来增长知识这个人群。他们已经不再阅读小说了。小说成为了博物馆艺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有闲心的人才回去翻翻小说。我不知道这个社会中的人,他们似乎都很忙碌,他们根本无暇来顾及小说。对于这个现实本身,不是说马原的小说不被阅读。实际上,所有经典的小说,已经被创造出来好的那些小说,已经被高度边缘化了,都不被阅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是小说的悲哀,倒不是我马原的悲哀。小说的大历史它就走到了这一步嘛,已经成为不是必需,而是闲需——闲暇时偶尔为之的一种需求。它已经不再是那种,我今天没读小说,我今天的日子就过得不够充实的境界了。当谈到怎么看待中小学生写小说时,马原说:如果存在这种现象,当然是件好事啊!小说是一件跟想象力特别较劲的事情,那么小孩子写小说我是绝对赞成的。但是,千万别从小立志要当一个小说家。小说家作为一种职业,是没有什么职业前景的。你千万不要把写小说当成一个终身职业。我倒是觉得,每一个小学生最好都要写小说,因为它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你的想象力。小说这东西是没有界限的,你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因为我们的教育,说实在的,你在小学时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到了初中,你就得想中考,高中的时候你就得想高考。孩子的压力都太大了。
王跃文说自己被“严重误读”
作家王跃文近日携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9部新版“王跃文作品典藏版”亮相上海书展。据出版方介绍,王跃文对这套作品做了重新修订、补充、完善,小说情节较之其他版本更为细致缜密。这套书包含了王跃文所有作品,也收录了他最新的一批作品,比如关于农村的小说《漫水》。王跃文介绍说:“我写乡村小说,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语言、节奏、色调、情绪,都是过去的写作没有过的。”面对自己的作品被称为官场小说,王跃文强调自己一直被严重误读了,“假如粗暴的小说类型化概念成立,那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是渔业小说,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犯罪小说,《红楼梦》则是青春小说,《西游记》则是穿越小说。”他认为,自己的小说满怀深沉的忧患意识,显示着凌厉的批判锋芒。但有人把他的小说归类为官场教科书。在他看来,这既违背他小说创作的初衷,也并非读者阅读的真实体验。
陈河称写作的动力来自“贪心”
近日,陈河的作品《红白黑》推出单行本,他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和人们分享自己的文学故事。当被问及创作的动力时,陈河说:说得直白一点,主要的动力还是出于一种“贪心”。当写了一个好作品后,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写出最好的,还贪心去想象那还没写出的作品。新的作品写出了,听到有人叫好后,又会拼命去想写一个更好更大的。而这个时候状态上来了,写作会获得一种滚雪球一样的矢量,你的能力会比以前没人注意的时候大得多,就像运动员在观众的呐喊中会表现神奇。陈河表示,写小说要从短篇中篇开始,写短篇小说是一种最好的小说训练。当然,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畅销书的作家,那么就靠你自己的才气和想象力随意发挥好了,研读经典作品可能反而限制了你的思维。但是有一点不能忘记,写作的最大敌人是庸俗。你可以写得很烂,以后还会有翻身的可能。但要是你的写作里充满了庸俗之气,那么随着你的写作技艺提高这种俗气会深入骨髓,那就是无药可救了。
经过授权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日前在中国社科院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书译者杨玲、作家余华、外国文学专家陈众议等出席。1984年8月27日上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记者的采访时首次对外透露,他正在写一本新小说已完成了三章,这就是后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也是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首部小说。在之后的20多年中,《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中文版以各种未授权出版的方式在中国读者中流传,这部小说在中国读者中的知名度仅次于《百年孤独》。此次由新经典出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译本,是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不仅是国内首次正式获得授权,也是第一次全译本出版。与《百年孤独》的创作手法迥然不同,《霍乱时期的爱情》采用了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风格。小说讲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真心相爱的故事。作家怀着深切的同情描述了女主人公婚后的不幸福和男主人公的孤独、思念和痛苦的心境,表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霍乱时期的爱情》被称为一部充满眼泪、叹息、渴望、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
最全“艾略特文集”中文版首次亮相
作为上海“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上海译文出版社五卷本的“托·斯·艾略特文集”日前正式出版。据了解,该文集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资深艾略特研究专家陆建德主编,历时近5年时间完成。这也是目前国内最系统全面译介艾略特作品的全集。据上海译文社副总编辑赵武平介绍,此次出版的艾略特文集分为《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五卷。而其中的《大教堂凶杀案》为国内首次翻译成书出版。赵武平同时表示,由于版权原因,这套集子没能收入艾略特有关宗教和哲学方面的著作,因此不是“全集”,而只是“文集”。译文社也希望未来能将艾略特的作品出齐。
阿根廷发明会自行消失“不等人的书”
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购书经历:徜徉书店流连忘返,精挑细选一番后满载而归,兴致勃勃地翻了几页便束之高阁,心安理得地想着来日方长,反正书是“最耐心的朋友”,它们总在那里等着。而近日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却发明了一种神奇且文字会自行消失的书——“不等人的书”,这让一些已经养成拖延阅读习惯的现代人开始有些寝食难安了。这部拉美文学新人的合集采用了一种高科技的新型墨水,一旦书本翻开接触到空气与阳光后,上面的文字便会逐渐变淡,并到两个月时完全消失,如此一来便催促购书的读者必须在文章消失之前读完它。谈及这项荣获2012年戛纳创意节金奖的“奇书”,埃特纳坦言这一发明的初衷是为了推介文学新人,因为对于新人作家来说,如果他们的处女作没能在发行后的短期内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他们便难有机会再出版第二部作品了,文学之路可能得就此无奈告终。此举便是希望引导大众给予文学新人更多的关注。
格拉斯自传小说《盒式相机》出中文版
《盒式相机》是君特·格拉斯自传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书的中文版日前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展现格拉斯从1960年代初一直到1990年代末的写作轨迹、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的传记小说。君特·格拉斯1927年生于但泽,199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称其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被历史遗忘的面孔”。2005年8月,格拉斯的第一部自传《剥洋葱》出版,由于格拉斯在书中自曝曾于二战时短暂为党卫军效力,引起全欧洲轩然大波。而《剥洋葱》一书也可被当成真实史料来阅读。到了2008年8月,他的第二部自传《盒式相机》问世,政治与社会问题在书中被最大限度地加以淡化,并以以往作品不曾有过的温和笔触,讲述了一个看似只关乎家庭纷扰纠葛的、私人化的故事:全书共分九章,严格依照时间顺序,主要展示了格拉斯自《铁皮鼓》(1959)出版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情感与家庭生活。相比三部曲的第一部《剥洋葱》,《盒式相机》只是一本小册子,也没有第一部里那么多关于战争反思的沉重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格拉斯的生活细节和隐秘情史。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最吸引他们的是关于君特·格拉斯的生活八卦和写作历程。
推荐访问:信息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