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戏剧中道具的功能
[摘要]道具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道具在古典戏剧中有“起”的作用,引出了全剧的故事线索,还有很多道具在剧中贯穿始终、连缀剧情,起到了统摄全局的作用。在艺术方面,道具能很好地烘托人物形象,营造戏剧效果,是人物悲欢离合的见证和矛盾解决的关键,甚至可以在剧中隐含意蕴,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古典戏剧;道具;艺术功能;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85-02
中国古典戏剧历来有着善于运用道具的传统。中国古典戏剧称道具为“切末”,又称“砌末”、“且末”。古典戏剧中使用道具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多用某种器物为之命名,如《鸳鸯被》、《抱妆盒》、《桃花扇》、《紫钗记》等。道具在古典戏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道具的结构功能
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在其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中认为,一个好的剧本要获得良好的舞台效果,首先结构要好,因此,他把论述的首篇列为“结构第一”,强调剧本结构的重要性。“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所谓结构,就是剧本情节的安排。道具的使用往往使结构更加紧凑和完善。
(一)道具有“起”的作用
在很多戏剧中因道具的使用,故事便由此拉开了序幕。如李开先的《宝剑记》中,用一把宝剑展开故事情节。林冲作为文武兼修的儒将,只知道忠君报国,不解趋炎附势,上本弹劾童贯、高俅,招致奸党的报复。他首先是被高俅以“带剑入白虎堂行刺”的罪名定成死罪,幸由其妻告御状为其开脱;第二次太尉府给开封府打招呼,杨太守秉公执法,发配充军;第三次在野猪林又险些被高俅所安排的解差谋杀,幸得鲁智深搭救;第四次在沧州草场,牢城管驿受高俅的指使想杀害林冲,结果被故友公孙胜所救。连续多次险被置于死地的遭遇让林冲心生怨恨,最终逼上梁山。就因为一把宝剑,林冲一步一步地被逼上反叛之路。
(二)道具在戏剧结构布局中有统摄全剧的结构功能
道具可以说是架屋的梁木、穿珠的红线,连缀所有的人物和事件,在戏剧结构中发挥必不可缺的贯穿性功能。如洪昇的《长生殿》以金钗钿盒为线索展开全剧。李、杨二人情感的发生就是从李隆基赠送金钗盒开始的。在《定情》中他们许下了偕老之盟“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定”。由于他们骄奢淫逸、任用奸侫,导致了“安史之乱”,杨玉环被迫自缢,他们的感情也面临一次抉择,当杨玉环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社稷江山时,钗盒的处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埋玉》中金钗钿盒与杨妃一同埋葬;当杨玉环魂归仙境后,她仍念念不忘李郎,对织女的倾诉,仍触景生情。于是有了《补恨》中“拿出钗盒给织女看,诉说与李的当日情缘”。李隆基失去爱人后,寝食难安,四方觅人寻找佳人芳魂,杨道士领命后,在蓬莱仙境中找到芳迹,于是钗盒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寄情》中“将钗盒各取一半作为凭证托付道士交与李三郎”。杨道士带来了钗盒各半,也带来了杨妃的消息,《得信》中李隆基触物生情,捧物大哭;最后二人的真情感天动地,得以在月宫重聚,分开的钗盒也归于完整“同心钿盒今再联,双飞重对钗头燕”。可见钗盒伴随着戏剧情节发展的始末。
二、道具的艺术功能
(一)增强作品的戏剧性,营造戏剧效果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是对人行动的模仿。历代评论家均以“行动”、“动作”为戏剧之根本特征。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行动的“戏剧式”或“戏剧化”的模仿有两种情况:其一,史诗也应有戏剧化的情节,即着意于一个相对完整,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的行动;其二,通过扮演来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
在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中,戏剧性具体表现出集中性、紧张性、曲折性等艺术特征。
元代无名氏的杂剧《抱妆盒》情节设计以寇承御、陈琳救太子为重点。剧本第二折写刘后定计欲害李美人所生太子,幸有寇承御与陈琳将其救出。刘后要害太子,寇承御不忍,将太子放在陈琳为八王采办果品的盒子内,使得陈琳加入解救太子的行动中。刘后在河边看到陈琳,因为盒子中藏着太子,陈琳神色惊慌,引起了刘后的疑心,她要打开盒子一见分晓,全剧的紧张气氛至此达到高峰。就在二人僵持之际,寇承御前来传信,道皇上驾幸中宫,要刘后回宫接驾,陈琳方得脱身,随后将太子送至楚王处抚养。
(二)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道具对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特殊作用。如《桃花扇》中侯方域送给李香君一把白纱宫扇,白纱反映了李香君高洁无暇的人品。扇上题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通过“辛夷树”与“桃李花”的鲜明对比,聚焦于其外在的形象,赞美李香君明艳照人、妩媚风流。在《却奁》一出戏中,面对阮大铖的拉拢,侯方域摇摆不定,李香君却说:“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并责备侯方域:“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她自愿“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情感。香君对一把普通的宫扇,珍惜有加,平日“一向珍藏不肯示人”。宫扇牵缠着两人的爱情,表现了香君对忠贞爱情的强烈追求。
(三)见证人物悲欢离合,解决矛盾
关汉卿的《裴度还带》讲述了唐代宰相裴度未做官时,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又不肯跟随姨父王员外做生意,只得寄居在山神庙中,幸有一白马寺长老供他斋饭。有一道人为裴度相面,断定他命该横死。此时另有韩太守因廉洁为官被国舅傅彬诬陷入狱,韩夫人与女儿琼英辛苦筹资以救韩太守,幸得朝廷访使李邦彦赠玉带相助。琼英路过山神庙时不慎失落玉带,被裴度捡到。韩氏母女正要绝望自尽,裴度将玉带归还,韩太守一家三口性命皆得换救。就在裴度送韩氏母女出门时,山神庙倒塌,裴度得以逃脱横死厄运。后来裴度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并与韩琼英结为夫妇。玉带相助,使矛盾得到了解决。
(四)隐含意蕴,深化主题
孔尚任曾在《桃花扇·小引》里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这就明显地表示出剧作的主旨:“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又在《桃花扇·小识》 中指出:“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而不肯辱于权奸者;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近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作为贯穿全剧的一个主题意蕴,桃花扇有着深层的意蕴,被撕毁的桃花扇象征着南明王朝的灭亡,起到了深化“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主题的作用。
戏剧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它是文学与舞台艺术的统一,道具的使用是剧作家创作的一种独特表现。中国的古典戏剧浩如烟海,本文只选取一些比较常见的戏剧,从文本角度出发,对戏剧中道具的功能做一个简单粗略的概括。
[参考文献]
[1]邓陆平.道具的艺术功能浅说[J].戏剧文学,2004,(6).
[2]费晓峰.论戏曲道具的艺术功能[J].戏剧文学,2004,(4).
[3]胡健生.小小道具,演绎不朽人生戏剧——《桃花扇》与《奥赛罗》比较研究[J].戏剧文学,2001,(11).
[4]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道具之名实与源流考辨[J].艺术探索,2005,(2).
[5]王昊.古代戏剧功能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6]张玉雁.“道具”不可小觑的戏剧手段[J].当代戏剧,2002,(5).
[7]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吴晓玲等编校.关汉卿戏曲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9]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孔尚任.桃花扇(插图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1]李渔著,李竹君等注.闲情偶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2]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喜剧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1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中国戏剧研究院.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古典戏剧中道具的功能》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