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舞蹈
【摘要】:近日去剧院观赏了一部已经名声大噪的话剧《驴得水》,感受到该剧的戏剧性强烈到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程度。本文就以此为探讨内容。把思考集中到一点:如何看待《驴得水》对于戏剧性的极度追求。要理解《驴得水》的这种面貌,不能用“这是一个闹剧”来解释。实际上,这个戏的真正意图是写“一个铁匠的奇遇或风流史”。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铁匠竟然不可思议地是一个“外语天才”。作者要写的就是铁匠一连串的奇遇:被抓来冒充英语教师,和女教师睡了觉,老婆察觉而闹事……后来不得不装死,最终娶了校长的女儿,还得到了美国人的钱。所以,在极度追求戏剧性的现象下面,是趣味主义的实质。在当今这个世俗的时代,玄幻、艳情、恶搞、夸张、爆笑的趣味主义有着广泛的基础,甚至成为时尚。但这终究是应当警惕和反对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 驴得水;戏剧性;趣味主义;闹剧
《驴得水》由青年作者周申、刘璐编剧,该剧自2012年在北京首演后,由于其戏剧性的强烈陆续在多地上演。然而,在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人们也清楚的感觉到该剧情节虽然有精彩纷呈、奇趣迭出之长,又有着许多粗俗、过分、不合理的东西。那么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问题就在于对于戏剧性的极度追求。该剧作者是有才华的,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的戏,但由于他们还是不成熟的编剧,他们在营造戏剧性的情节的时候,走到了为戏而戏,把对戏剧性的追求本身作为目的的程度,也就是说怎么有戏怎么来。这样,情节设计和具体描写就会偏离服务于表现主题、表现人物的原则,出现为趣味而写戏的倾向。我把这样的写作比喻做“懸崖上的舞蹈”。意思是:这是一种危险的游戏。这样的舞蹈,可能出现惊采绝艳的镜头——这是那些还没有偏离为主题服务、为人物服务原则的情节,它们因戏剧性强烈而表现为酣畅淋漓,让人叫绝。但这样的舞蹈也随时可能从悬崖上跌落——这是那些偏离了原则,走到为戏而戏的地步的情节,它们的强烈的戏剧性呈现为粗俗、过火,思想含义和人物性格不合理的面貌。
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探讨不是指向讨论什么是戏剧性、营造戏剧性的规律是什么、喜剧以至闹剧的情节有什么特点之类的普遍性的问题,而是把该剧作为一个特定的创作个案,分析其具体的创作实践。具体说就是:分析剧作者如何进行戏剧性的营造,为什么说该剧的情节是走到对戏剧性的极度追求,分析这种极度追求的得与失,最后,对这种创作现象的趣味主义本质稍作思考。
一、《驴得水》对于戏剧性的极度追求
这个剧写得非常夸张,例如山村的孩子要发钱才肯来上学,教育部竟然能派人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视察,这种水都没得喝的地方已经设立了公办小学,在那个时代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美国慈善家竟会给这个最无重要性的山区小学捐助每个月十万……这些都是粗率随性的臆想和编造。但这些可以不去深究。因为这本不是一个准确的反映现实的戏,就是当一个闹剧写的。这个看似胡闹的剧情无论从暴露民国教育界和官场黑幕来说,还是从揭示人性的弱点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而这个构思,戏剧性是绝对强烈的,写成一个闹剧也是得体的。
那么,作者具体怎样构思剧情,为什么说是对戏剧性的极度追求呢?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分别为:置之死地的戏剧情境,匪夷所思的情节发展,突转的频繁运用,描写的极度夸张,以及不避粗俗、追求重口味的台词和细节。
1.1置之死地的戏剧情境
剧开场,四个老师(校长孙恒海、中年教师裴魁山、青年教师周铁男、女教师张一曼)因为没水喝已经说不出话,学生已经一个也没有,经费只剩下十元,只够付修锁的钱。偏偏教育部要来人视察编制,而且明天就来!找人冒充虚报的驴得水老师吧,可这个山区再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方圆十几里内都没有居民!这样的设计就是一种置之死地的戏剧情境。
发展到中间,教育部特派员来到,几位老师安排的应对策略是让“驴得水”老师老是不说话,特派员奇怪,众老师解释说,他的话都在上课时说了,他的上课是精彩的。于是特派员安排听他讲课。要讲,非露馅儿不可。这也是置之死地的情境。
剧的后部,美国慈善家要来跟“模范教师”驴得水见面交谈,这就非露馅儿不可。也是置之死地的情境设置。
1.2匪夷所思的情节发展
人物放在了置之死地的戏剧情境里,怎么应对?情节发展也只能是极为奇特,出人意料的。作者在这方面的设计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例如:
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竟然抓住在恰好在这里修锁的铁匠做救命稻草,要他假装老师。这是匪夷所思。
铁匠不干,说大道理,讲不通;要震住他,没威权;要收买他,没有钱。最后,竟然是用答应给他点水洗个澡(后来讨价还价,水只够给他洗个半身),让铁匠答应了扮演一回老师。
第二场,特派员来了之后,发展到要整材料骗美国人,要铁匠留宿一夜,明天好照相片。铁匠死也不肯留,只想回家跟老婆团聚。束手无策之际,出乎众人意料,唯一的女教师张一曼说她能够“说服”铁匠留下来,大家都不知道她怎样说服,她却很有把握,原来她的方法是用性“睡服”。更出乎意料的是校长和一位老师铁男都同意默许,而铁匠也确实被“睡服”了。
在剧的后部,美国慈善家要到小学来面见“驴得水”。要是见面交谈,不可能不露馅儿。怎么应对?情节的发展竟然是让驴得水装死,对美国人解释说,恰恰在昨天驴得水老师死了。于是美国人来了看到的是一具“尸体”。
这些都属于情节匪夷所思。
1.3突转的频繁运用
在整部戏中,突转应用频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突转不胜枚举。仅以人物的变化为例,如:
铁匠的变化。从一个说着地方话完全没有开化过的没有文化的老实人,假扮了一回老师,和张一曼睡了一觉,再回到小学就变成了说普通话的,带着大盖帽的,对扮演老师十分热衷的人。
铁男一直是一个愤青的形象,在面对特派员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反抗,只有铁男一直坚持原则和底线和特派员唱反调。在大家为了让铁匠继续扮演驴得水老师骗美国教育慈善家的钱时,按照铁匠的要求,众人骂一曼时,只有铁男不肯屈服。但是在铁男不听话,特派员对着他开了一枪之后,铁男整个人物翻了一个个儿,他认干爹,变成了特派员的干儿子,变成了一个崇拜权力的市侩,一心想夺取小学校长的职位。
裴魁山本来是张一曼的追求者,纯真而浪漫,但在发生了张一曼的“睡服”和校长与铁男的默许之后,他变成了一个自私、刻毒的恨世者。他只想着如何伤害和报复张一曼,如何分到三万元中自己的一份供自己享受,对办教育绝对一毛不拔。
1.4极度夸张的描写
描写极度夸张是该剧的基本面貌。只举一个大盖帽的例子就可以见到这种描写的倾向。
大盖帽是教育部特派员戴的帽子。在第二场,特派员到来。众教师正在按照他们事先设计的策略应对,不想出了意外。意外就是特派员戴的是大盖帽。铁匠看到大盖帽之后就吓坏了,第一反应直接跪倒在地,随后就想要逃走,连一直念念不忘的钱也不要了。
这个“意外”的设计应该是剧作者的信手拈来,以此表现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是如此害怕当官的,单单只是一顶帽子就让小老百姓产生如此大的反应。这种意图当然无可非议。但该剧的特别之处在于抓住这一点就大写特写,不把其中的戏剧性发挥到极度誓不罢休,因此其描写是高度夸张的。
当铁匠看到带着大盖帽的特派员时,铁匠直接跪下了。特派员大惊。为了把这件事情圆过去,其他教师立即也都跟着跪下,谎称这是皇族的礼仪,说“驴得水”虽然穷,祖上却是皇族的,所以习惯了这个礼仪。特派员却相信了,也跪了下来,还认真的和铁匠探讨关于皇族的问题。
但描写决不到此为止。当大家都从地上起来以后,特派员一戴上大盖帽,铁匠吓得又跪倒了。于是所有的人又跟着跪在地上。这种情形一而再,再而三。眼见得只要这顶大盖帽存在,铁匠就要浑身发软,“皇族礼节”将没完没了,其他什么事都进行不下去,今天的活动都要栽在这顶帽子上了!于是周铁男拿过帽子,说是上面有鸟粪,他要去给特派员洗一洗,就下场了。被刚才的场面搞得胆战心惊的张一曼借口一起去洗帽子也逃走了。关于大盖帽的戏这才告一段落。由此可见该剧描写之夸张。
1.5 不避粗俗,追求重口味。
戏中为了追求戏剧效果,不论是从动作还是台词都有很多重口味的设计。
如张一曼这个角色,在戏的前半部分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个色情狂的形象,很多戏剧效果和台词上的包袱都是围绕她设计。第一场中,就写一曼嫌弃裴魁山,因为最近他们有过一次做爱,而裴“不行”。裴则恳切要求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接下去,一曼竟然主动要求给铁匠洗澡,直到一曼主动承担晚上“突击培训”铁匠的任务,实际上全程都在调戏挑逗铁匠。一曼借口教铁匠走路,用手按摩铁匠的大腿,配合台词让铁匠把腿夹紧,在鐵匠的双腿间来回抽动,一直配有“夹紧了吗”“夹紧啦?”“根本没有夹紧吗,再来一次”。校长看不下去,说“这个环节可以省略”,一曼就教铁匠说话,铁匠发音不标准,一曼说“你怎么走路腿硬,说话舌头硬,你身上是不是哪儿都硬啊?”并让铁匠伸出舌头快速抖动,一曼兴奋看着铁匠抖动舌头,更夸张的坐到了铁匠的腿上,看不下去的校长命令停止培训,一曼边下场边呻吟了一声,听到一曼的呻吟铁匠痛苦的从椅子上蹲到地上痛苦的哼唧,整场戏从台词到动作性暗示极强,口味很重。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驴得水》的剧作者自觉、刻意地在对戏剧性做极度追求的倾向是十分明白的。
二、警惕趣味主义的创作倾向
笔者认为,本文前面所说的看法——由于写戏就要追求戏剧性,而剧作者还是不成熟的青年编剧,又颇有才华,因此在追求戏剧性的时候就出现了过度的问题——这样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前面分析出来的一切。因为作者再不成熟,也不应该容忍自己的创作出现人物性格严重的前后不统一以及情节明显冗余、高度不合理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合理的解释是,在对戏剧性作极度追求背后,是趣味主义的创作倾向。
如果仔细的,站在作者立场来揣摩这个剧本的创作,我们可以得到对于剧本的另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该剧其实就是要写一个铁匠的奇遇,或者说一个铁匠的风流史。说这部戏的主题是揭露教育界和官场的黑暗,批评人性的软弱和堕落,其实都是观众、演出该剧的导演和演员们的看法,作者的意图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个戏根本就不是写一个小学的或者几个知识分子的戏,它就是写一个铁匠的戏。不是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中出现了一个铁匠,而是一个铁匠的奇遇或风流史需要这个小学和几个教师作为环境和背景。
若以“一个铁匠的奇遇或风流史”来看这个剧本,那么原来我们觉得奇怪、不合理、不舒服的东西就全都变得顺畅了。
至于许多粗口,许多充满性的意味而被我们看作“重口味”的细节和台词,应该被正名,而不能看作失误了。因为那也许就是写“风流史”该有的风貌。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驴得水》的确写的是一个铁匠的奇遇或风流史,这是一部趣味主义的作品。极度追求戏剧性是表层现象,现象下的本质是趣味主义的创作倾向。
这种创作倾向的来源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深奥。当今,我们身处一个世俗化的时代,趣味主义有着广泛的基础。我们现在的文化不管是电影还是戏剧还是网络小说,大部分都不讲究思想性,只讲究趣味性,以网络小说为甚,因为监管性的空缺,为了吸引眼球常常出现意淫,低俗等倾向。玄幻、艳情、夸张、搞怪、爆笑……这种趣味主义的东西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甚至都成了时尚。《驴得水》这部作品正是产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这种创作潮流是不健康的,我们不能因为处在世俗化的环境中,为了追求夸张的舞台效果,为了趣味性而创作,从而失去了对于主题的思考。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有思想性的优秀作品。《驴得水》,《新剧本》2013年第3期,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5月出版。
参考文献:
[1]《驴得水》,《新剧本》2013年第3期,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5月出版。
作者简介:张 萌(1984.04—),女,辽宁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文学舞蹈;
于声瑞(1983.03—),男,山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文学。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