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众化与新中国文学70年
摘 要:大众的含义在晚清出现政治与通俗之分。“左联”强调阶级意识区分的大众,“文艺大众化”承载文学对阶级意识的诉求。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1942年完成了“文学大众化”的理论建构。颇受市民大众欢迎的通俗文学则构成了近现代以来“文艺大众化”发展的另一维度,在通俗化与趣味性上有着独特的大众色彩。新中国70年文学则为两种“文艺大众化”彼此消长:前三十年延续阶级的“文艺大众化”,后四十年通俗文学从80年代的言情热﹑武侠热演绎到90年代商业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兼以新世纪“底层文学”重唤“人民性”的暧昧企图。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通俗文学;大众文化;延安文学
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民间的文学,大众的文学。……‘俗文学’不仅成了中国文学史重要的成分,而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1}大众即通俗之义。他指出了俗文学与正统文学之间的流变关系,他还指出:“‘俗文学’有好几个特质,但到了成了正统文学一支的时候,那些特质便都渐渐的消灭了;原是活泼泼的东西,但终于衰老了,僵硬了,而成为躯壳徒存的活尸。”{2}郑振铎的“俗文学”指通俗一维的文学,它与民间文学关系更紧密。但近现代文学的另一维,从晚清始,由于迫切的民族救亡意识,文艺以其形象性感染力成为知识分子思想启蒙的选择,文学就被负载浓厚的政治启蒙意识,即非通俗文学的一面。启蒙层面的大众其含义与通俗判然有别,这个层面的大众被赋予了公民、平民、到无产阶级、工农大众等政治内涵,分别对应着知识分子从近代的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思维结构,从民族国家意识到阶级意识,文学与大众的关系遂变得极为复杂:大众文学不仅构成了民间与正统的文学关系,更增加了文学、政治与大众关系的复杂性。
我认为,“文艺大众化”中的大众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作为普通民众的大众与被赋予政治或阶级意识的大众。从梁启超的“新民说”到新文化运动的“平民文学”,到左翼的“文艺大众化”,延安的“工农兵文学”,以及从鸳鸯蝴蝶派的通俗文学到40年代的通俗文学,这两个层面的大众分别有不同的针对性。因此本论文探讨“文艺大众化”将扣住这些层面展开,梳理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艺大众化”状态到新中国70年“文艺大众化”发展的不同样态,揭示不同的大众化文学形态背后影响社会发展与思想理念变迁的多元因素。
一、新小说—革命文学—延安文学:现代大众与文学大众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意义的大众一词出现于晚清,戊戌之后,梁启超在日本不遗余力地介绍和传播西方政治和社会学说,其《清议报》目的即主持清议与开发民智。梁启超这里的“民”是被赋予国民意识的大众。辛亥前后,这个“民”的名称非常普遍。
1902年梁启超又创办《新民丛报》,丛报宗旨为: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务采中西道德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为智育之本原。这是梁启超“新民”理论系统化的开始,不久他在《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系列文章,该组文章共20节,11万字,前后连载四年,表明梁启超“新民”理论成型。{3}梁启超的“新民说”提出一套新的人格思想和社会价值观。梁启超将权利看作是人格的一个基本内容,根源在于他认为只有强壮的国民的聚合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样梁在《新民说》中对个人权利所做的激动人心的辩护带着一种强烈的集体主义特色。{4}梁启超开启了现代知识精英启蒙大众的思路。
梁启超在致力于介绍政治制度及思想的同时,也将眼光转向了文学,1902年11月梁创办了小说刊物《新小说》,倡导“小说界之革命”,形成他小说改良政治的思路:“今日欲改良群治,必从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5}他看重的正是小说的通俗性、大众化特征,这种强调文学现实功用性的看法恰恰是晚清以来激进知识分子急迫救亡意识的折射。
《新小说》后,小说刊物风起云涌。从 1902 年至 1917年,共有59 种文学期刊出现,其中直接以小說命名的多达 28 种{6},晚清新小说的繁荣一方面延续了民间白话小说的传统,同时深受翻译小说表现形式与启蒙思潮的影响,发生了新变。与此同时,注重世俗性的通俗小说也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通俗文学几乎都有了雏形,民国初逐渐定型了侦探、武侠、言情、社会四大通俗文学类型。通俗文学的兴盛与繁荣远胜于说教性的政治小说,这被范柏群称为“市民大众的文学链”{7}。
晚清的新小说,很多在启蒙与通俗之间表现暧昧,这种暧昧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直至1920年代后期“革命文学”标举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但“革命文学”概念化的政治立场与其浪漫的爱情叙事结构特色分明折射着政治/通俗之间的暧昧关系。
从晚清、民国初年的通俗小说到40年代通俗小说,以市民大众为读者的通俗文学一脉继续发展,其社会、武侠、言情与侦探的类别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五四新文学在现代知识青年中获得压倒性影响的同时,鸳鸯蝴蝶派的通俗小说在市民中也是颇有市场的,30年代张恨水的通俗小说和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在市民中是颇为流行,40年代上海程小青的侦探小说,王度庐的武侠小说也颇为流行。张恨水、程小青、王度庐、予且、胡山源、文宗山等均是通俗文学的大家。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文艺大众化与新中国文学70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