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汉字是凝固中华文化的缆绳

发布时间:2023-06-01 13: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汉字记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驱动人们对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性的认同。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是中华文化永远的缆绳。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汉字使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本源,让中国汉字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认同和应用。

关键词:汉字 记载 文化 缆绳

中图分类号:H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21-02

汉字是记录中国人语言的书写符号,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大多以文字的形式传承下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汉字符号系统驱动人们对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性的认同。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造型美,读音的音调美,语义的文化内涵无不牵引着中华儿女的心灵感应。汉字是中国人都能读得懂的文字,是维护中华文化的根系,是中华文化永远的缆绳。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千秋大业,守护我们的根,让中国汉字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认同和应用。

1 汉字记载中华文化

世界文化有中华文化和希腊文化两个主要源头,发展成为东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汉字的前驱。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经有部首、偏旁,两三千个甲骨文至今可以识读,已是非常成熟的文字。近年出土的陶文,根据碳14同位素检测,已有八千年历史。可见中国汉字是最古最伟大的发明。汉字的产生发展决定了它的形体与语义相比附的特点,而语义内容则是特定文化内涵的反映,所以,人们通过观察汉字形体结构便可直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一统、延续、繁衍、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因此谈中华文化,就离不开汉字,谈汉字就已经切入了中华文化。

汉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血肉载体。中国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历史,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先导。文字既是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字息息相关。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认定复杂的事物最好用符号来替代,以形成共识,使之得以代代相传,譬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都以符号代替。全世界所有各类文字最接近符号的就是中文。中文脱胎于象形,中华文化起源于形象,以相似的符号作为文字的基础,发展视野所及的指事,相成的会意,结合语言的形声,字形通音近义的转注,和依声托事的假借,这就是“六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基础理论,环环相扣,没有无凭而来,无据而至的。因此学习中文,许多字虽然不识读,但看其结构、上下字句交接,它的意思大概也猜得出来。曾有文字学者在世界文字中选出孩子最接近的“猫”字,让孩子们去辨认,结果认中文的“猫”字最多,法文第二。

群体社会、国家或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累积而成的文化,是包括文字、语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社会价值等具体事象和抽象观念以至信仰。其中文字在文化内涵中所占比重最大,因为这些具体事项、抽象观念和信仰在累积过程中,是靠文字记载而传承下来的。一个久经历史长河考验的民族—— 中华民族,能历经沧,屡经挫折,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则文字在文化上的功能是不容忽视。

2 汉字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远在周代,宫廷教育的科目设“六艺”。这说明,周代不但有了识字教学的科目,而且已经产生了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科学。每一个汉字都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字形;二是字义;三是字音。我国传统语言学一直是以语义的研究为出发点,又以语义的研究为落脚点的,其范围包括了文字学、象形文字画出一个物体,或一些惯用的符号,叫人一见就能认识这是什么。经过很长的时期,人类由渔猎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密切起来,汉字也就越来越规范,成为较普通较广泛的交际工具。汉字中常用的只有5000个左右,是人与人书面交流的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中文单字能力强,新生事物用相关的配词便可成为新的词汇,不像英文,因而又多一个新字。如“手”是个象形字,作为偏旁使用频率极高,《汉语大字典》仅“手部”就收有1367个,“手”字还有许多变形见诸各部,这说明“手”的形成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手”的用途亦极广。因此,在联合国的诸类文件中,中文是最薄的一本或一页;而在联合国调查当中,中文小学生毕业所认得的单字和英文小学毕业生大致相等,可知中文的学习不比英文难。

汉代为汉字确立的这种崇高地位,经过历代科举制度的强化,借助诸多名人书法的传扬,又由于被汉字书写的典籍越来越多,汉字用于外交政务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而日趋巩固。汉人称文字学为“小学”,在经今古文斗争中,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把分析汉字形、音、义作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使文字学取得了与儒家经学相应的地位。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做出了“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有名论断,汉字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崇高地位已确定无疑。只要看历代纂集“小学”专书数量之多,就可以知道前人对汉字的重视。过去曾有人埋怨方块字是落后产物,靠人在庞杂的铅字粒中逐个字找,不若英文只控制廿六个字母便可。谁知现代人从中文的基本结构,理出法则,同样可以输入计算机。由于中文字具有科学性,未来的研究结果将更进步,定能超越不能变的英文打字,而到计算机对中文能精准辨音时,就更不在话下了。

汉字历史的悠久性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性直接的、有力的佐证。汉字起源之早,足以证明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华夏民族是最早从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远古洪荒中步入文明社会的。汉字现在作为一种艺术的载体、文化的载体,要进入百姓生活,还有很多需要创新的地方。比如汉字可以做出很多的产品,比如绣一个“福”字作装饰,当然还有很多艺术的方法。对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性的认同,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愫,使人励志,树立民族自信心,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加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向心力。

3 汉字牵引人们的心灵感应

汉字讲“六书”,具有形式美。方形成字,外形有整齐之美,书者易于掌控布局,加上字的严宽不一,造就中国书法独步艺坛,任何文字难望其项背。提到汉字的字体美,我们会想到书法艺术,书法对于生命、对于艺术的意义,众所周知。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很高。汉字之所以能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推广,书法功不可没。汉字本身具有艺术性、生命性和励志性,如“心正则笔正”的说法,就是对书者自身修养的工夫。汉字传递着空间美感。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讲:形式之所以美,是因为有继续成长的空间。继续成长的空间因人而异,所以这个空间不是固定的。因而,形式美还体现在“书品如人品”,人不正字也不正。汉字同样有层次美。如建筑一样,文字也有层次,否则没有办法写好。

汉字不但是天才的简笔画,而且有音乐美。中文单字单音,富音乐性,由于有这个特点,造就中国诗句或文句的抑扬顿挫,易于朗朗上口,不管是铿锵的朗诵,或是哀婉的咏叹,都能使听者入神,而产生共鸣,终于成为文诗大国。中国有韵文学的优良传统,有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是中国独有的音乐之美,要求咬字吐音,有板有眼,如中国美食、武术一样,令外国人羡慕不已。

汉字是适合汉语的,它与拼音文字优劣恰好互补。几千年来,汉语与汉字的使用者习惯了用字形和音节来区别词与词义,用字面的造字理据来沟通字与词。另外,汉字之美在于它的形声义。汉字的美是一个知识的美,它可以传达很多知识,即这个字是不是有情感,具备不具备思想、道德。汉字通常是道德、学问的体现,它的机能是由形声义配合起来建构出的。总之,汉字之美有对空间的考究,字体和整幅字之间的平衡,以及层次和韵律的讲究,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思想道德、知识学问,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汉字是中华文化永远的缆绳。

4 汉字是中华文化永远的缆绳

在汉字发明、创造、应用、传播的数千年中,从焚书坑儒到十年浩劫,从鸦片战争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到美国公司妄图用“智能+拼音”取代汉字编码来势汹汹的围剿,中国汉字遭受过无数次的冲击破坏,但都没有撼动中国汉字在世界的地位。已故香港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得好:“撼山易,撼汉字难。”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汉字蕴藏着广博的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之根。汉字是中华民族凝聚之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趋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重视,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国内国学热潮方兴未艾,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众多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青睐。然而中国汉字真要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认同和应用,其道路仍然是曲折漫长的。我们推广汉字,要团结友爱外国朋友,要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母语要遵循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正如荀子在《正名篇》中所说的,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没有生活、风俗的“俗成”就没有文字交流的“约定”。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推广汉字,充分响应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国策,倡导规范使用汉字,保护中华文化的本源;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全民进取心,带动并促进经济发展,引领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深刻认识汉字文化的深远意义,全面传承华夏文化,唤起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情,让中国汉字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认同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振江.汉字—— 中华文化之根.在国际教育学院的讲演整理稿,2007-10-10.

[2]王宁.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2008-8-3.

[3]杜晓庄.汉字,中华文化的血肉载体.2011-12-16.

[4]许之远.中华文化与汉字的研析—— 兼论正体与简体字的统合问题.2009-02-11.

推荐访问:汉字 缆绳 中华文化 凝固

本文标题:汉字是凝固中华文化的缆绳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01/25945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汉字是凝固中华文化的缆绳》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