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民歌的种类\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摘 要:京族民歌是京族民间文学的代表,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对京族民歌进行了介绍,论述了京族民歌的种类和特征,对京族民歌的相关研究也作了重要梳理。
关键词:京族 民歌 种类 特征 研究
京族民间口头文学相当丰富,其中京族民歌就占了很大的比重。京族民歌是长期流传于京族地区的民间歌曲,由京族群众集体创作的短小、抒情的口头诗歌。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但由于口传特点,一般无文字记载。建国后至今,有关文化部分和学者等对京族民歌做了大量有计划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就目前收集到的各种京族民歌,在种类和特征上有如下特点:
一、京族民歌的种类繁多
京族民歌浩如烟海,在出版的不同民歌集中,对京族民歌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京族民歌选》按内容将京族民歌分为九类,分别是:引歌、唱哈词、礼俗歌、海歌、儿歌、苦歌、情歌、叙事长歌、新歌等;《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将京族民歌分为引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包括婚嫁歌和风俗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京族白话情歌对唱》将京族情歌又分为:初逢歌、请问歌、邀妹歌、劝妹歌、盼妹歌、赞妹歌、勾妹歌、思情歌、恋情歌、打鱼歌、买花歌、争辩歌、诉难歌、相诉歌、欢乐歌等。《京族喃字史歌集》将京族民歌分为:京族史歌、京族唱哈词、京族传统叙事歌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又分为小类,很有代表性;在其他与京族民歌相关的论著中,一般都将京族民歌分为叙事长歌、诉苦歌、海歌、情歌、婚礼歌、盘问歌、猜谜歌、宗教歌等等。
二、京族民歌的艺术魅力独特
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邓如金[1]从韵律、节奏、旋法、调式等方面对京族民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论述,较为全面:京族民歌一般为六、八言,韵律上遵守“六六、八六环链腰、脚韵”被京族人称为“唱六八”;在节奏上,一句长一句短,委婉动听;旋法上多为分解和弦构成,演唱时较为深沉、委婉,且鼻音很浓,具有很强的旋律性。还有就是,在旋律的进行中强调四五度跳进和五声性级进。这就使得歌曲的变化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调式上有徽调式、宫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在调式上变换丰富多姿,使得京族民歌的表现力很强。
三、京族民歌的相关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有关文化部门和学者就开始搜集和整理京族民歌,京族民歌的研究在80年代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90年代的各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可以说达到了鼎盛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冷却了下来。主要研究成果归述如下:
(一)京族民歌的搜集和整理
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民族工作者和调查组的调查成果是《防城越族情况调查》和《京族社会历史调查》。《防城越族情况调查》记录了“越族”的“开歌堂”风俗,并搜录了京族民歌《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刘平杨礼(片段)》。《京族社会历史调查》记录了不少民歌,如民族迁徙歌、长工歌、生活苦情歌、情歌、童谣和新民歌。“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暂时告停。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原来的防城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进入京族三岛地区,走村串户,在民间歌手的配合下,搜集、整理了上万行、数千首的京族民间歌谣。其中,《仫佬族、毛难族、京族文学作品资料》选录的民歌有:八首新民歌,渔工苦歌、情歌和海歌各一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第三分册选录了民歌《渔工苦歌》、《海榄根连根》、《琵琶跌落长江底》、《坐在荫处不舍起》、《情歌对唱》(即《十爱歌》);《京族文学概况》也收录了许多传统民歌、历史歌和新民歌。1980年,张永东、李世新、过伟整理、出版了《京族民间文学》,对京族民歌进行了系统介绍。1984年整理、出版的《京族简史》对京族民歌进行了分类介绍。1985年,防城县成立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对京族的“歌谣、故事、谚语”进行了搜集。其中,1987年编印的《防城县歌谣集》,收录了京族民歌90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民歌成果是1988年4月《京族民歌选》的出版,收录了长短歌约7600多行,是第一次系统性的搜集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由苏维光、过伟、韦坚平等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合著了《京族文学史》,对京族民间文学和当代作家文学作了全面的总结。进入21世纪后,京族文化的研究、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防城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编写了《京族文化调查》;2003年12月,李远龙著《沿海沿边小康人京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京族民歌的现状作了介绍。2004年由马居里、陈家柳主编的《京族——广西东兴市山心村调查》,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对京族民歌进行了介绍,并对传承现状提出了建议。2005年出版的《京族——民族知识丛书》,作者韩肇明对京族民歌进行了详细介绍。吴满玉、冼少华等编著的《当代中国的京族》于2005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是对关乎京族发展进步的现实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同时,对京族的新民歌、民间歌手和现代京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也作了介绍。2007年由陈增瑜主编、苏维芳翻译、韦树关注国际音标的《京族喃字史歌集》,由氏族出版社出版。《京族喃字史歌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是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为响应政府2003年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研成果。同年,由周建新、吕俊彪等著《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一书出版。本书运用民族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京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了深度介绍。并对京族民间歌谣做了梳理,难能可贵的是对京族民间歌谣的生存现状做了田野调查。2008年东兴市举办了以“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2008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结集出版的论文集《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是对当今京族文化研究的一次集中总结。
(二)京族民歌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邓学文在《京族民歌》中,从京族民歌的押韵、调式和体裁等方面简单做了介绍。[2]杨秀昭、何洪在《京族音乐调式论》一文中,将京族音乐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进而论述了京族音乐的调式特征以及它们的渊源和流变。指出在探寻京族音乐的源流时,应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与其生活环境中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习俗节令、宗教、语言以及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心理素质等等的差异。[3]何洪在《独弦琴与京族民歌关系考》中,从音乐学的节奏和音调两个方面分析了独弦琴和京族民歌的密切关系,得出两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京族音乐的表现艺术,并指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条件、山川风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历史背景、语言、宗教和心理素质等等的响密不可甚因而。[4]庞国权在《浅析京族音乐的结构和特点》一文中,简单介绍了京族概况,将京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和民间器乐曲三大类进行论述,重点将将京族民歌按内容分成劳动歌曲、爱情歌曲,摇篮曲和说吧曲等四种,并展开论述。[5]覃乃军在《京族民歌的哼鸣与正规唱法的关系》中,分析了京族民歌演唱中哼鸣的形成大致和语言习惯、欣赏习惯和伴奏的乐器有关,并对哼鸣唱法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意见,指出传统的民歌及其演唱方法都不应单纯作为自娱来出现,应以科学的态度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利用它,用先进的方法去处理和美化它,让它发扬光大。[6]刘建平在《京族唱哈节初探》中从京族哈节的活动的组织、内容展开讨论,对哈节中的文娱表演“唱哈”做了介绍,最后分析了唱哈习俗的由来及其反映的问题。[7]邓如金在《京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中归纳了京族民歌类别和内容:海捕鱼时唱“海歌”,“哈节”时唱“哈调”,讲故事时唱“叙事歌”,婚嫁丧葬时唱“风俗歌”,儿童游戏或哄小孩睡觉时唱“儿歌”;演唱内容也颇丰富,有唱传说故事的,有唱民族历史的,有唱生产生活的,也有唱友谊和爱情的。论者主要从音乐学的角度论述了京族民歌的唱词特点、节奏特点、旋法特点和调式特点,对研究京族民歌具有重要意义。[8]沈嘉在《京族民歌的演唱特色》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了京族民歌魅力的原因,主要从唱腔、演唱前的准备工作、伴奏的乐器、当地戏剧唱腔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9]卢克刚在《京族唱哈祭仪及其音乐研究》中从京族唱哈的习俗谈起,交待了唱哈的祭祀程序、祭祀内容,分析了唱哈的几种祭祀音乐:奉神和祭祀祖宗的祝词;民族历史和民间传统故事;哲理诗;讴歌民族英雄的颂歌;古代诗词;礼仪歌。[10]夏沛永在《激荡在碧海潮头上的歌——放歌京族歌会》中,记录了京族民间的歌圩日的盛况,歌会在独弦琴的伴奏下开始,演唱的内容有情歌、历史歌、生活歌、海歌等。[11]翔海在《天天都在歌里过——京族民歌习俗》一文中,从京族保留京族民间音乐的各种活动中,介绍了京族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伴随的歌,如儿歌、情歌、礼仪歌、丧葬歌。[12]王能在《独弦琴乐曲的写作与表现》中,从京族人文环境、音乐风格和独弦琴的性能分析了写好独弦琴乐曲的影响因素。[13]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对京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也进行了探索。如王能的《独弦琴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14]等等。
综上所列,这些研究成果对人们了解京族民歌的调式、唱法、唱词、伴奏乐器和演唱场所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些研究成果也成为经典的文献资料。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106080501M391。)
注释:
[1]邓如金:《京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民族艺术,1993年,第4期。
[2]邓学文:《京族民歌》,中国音乐,1984年,第1期。
[3]杨秀昭,何洪:《京族音乐调式论》,民族艺术,1985年,第00期。
[4]何洪:《独弦琴与京族民歌关系考》,艺术探索,1988年,第2期。
[5]庞国权:《浅析京族音乐的结构和特点》,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Z1期。
[6]覃乃军:《京族民歌的哼鸣与正规唱法的关系》,中国音乐,1992年,第2期。
[7]刘建平:《京族唱哈节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8]邓如金:《京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民族艺术,1993年,第4期。
[9]沈嘉:《京族民歌的演唱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0]卢克刚:《京族唱哈祭仪及其音乐研究》,艺术探索,1997年,第81期。
[11]夏沛永:《激荡在碧海潮头上的歌——放歌京族歌会》,中国青年科技,1999年,第1期。
[12]翔海:《天天都在歌里过——京族民歌习俗》,歌海,2002年,第12期。
[13]王能:《独弦琴乐曲的写作与表现》,歌海,2006年,第3期。
[14]王能:《独弦琴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有第:《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魏素娟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530006)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京族民歌的种类\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