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02 08:06:0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错误思潮的辨别与抵御、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民族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教学体系,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日常化、常态化。

关键词:民族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017-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认同、认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方式的限制,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往往更多地保留着传统的特点。因此,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关乎少数民族学生对错误思潮的辨别和抵御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发展方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社会与文化环境也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渗透性、广泛性特点;市场经济与商业流行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生活方式和习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一些破坏性思想言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结合,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观念、理想信念。因此,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最深层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引导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迫在眉睫,也是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错误思潮的辨别和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关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

教育作为关注人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须直面社会现实,实现从理论思辨向现实关照的转换。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边远乡村进入城市,在族际交往扩大的同时,还面临着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语言交流等带来的心理适应压力。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始终是民族院校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大学阶段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关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凝聚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逐渐成长为服务党和国家民族事业、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思想观念是否成熟,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败。必须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典范。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渐进过程

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而“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2]从个体的价值接受规律出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经历知、情、信、意、行的渐进式过程。“知”,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充分的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这里所说的认知不是浅层次的识别记忆,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层次及内在逻辑等有着深刻的理解。“情”即情绪、情感,价值获得认同首先需要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获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在情感上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向往与倾慕。“信”可以理解为信仰,是在“知”和“情”的基础上认同程度的又一次深化,表示从内心深处相信、接受了某事物。“意”即意志、意志力,表现为坚持和坚守“信”的决心、韧性,是价值观的进一步稳固阶段。“行”就是践行,是主体的价值观念转化成行为,这是价值认同的终端,也是价值观教育最终的目的。由“意”向“行”的转化其实是价值观念外化的过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须遵循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渐进式过程和规律,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多种差异并存

同樣是少数民族,甚至是相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多种差异。首先是文化差异。人创造了文化,又受文化的熏染。作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最具根本性。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长在民族文化环境之中,在价值观教育中,这种观念便构成先在性的基础。其次是语言差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十分复杂,据初步统计,当前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有80多种,不同的民族语言表现形式、结构和使用文字都有很大差别。再次是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最后是个性心理差异。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很快接受和适应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有的则要慢一些,还有的甚至是坚决抵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3],但是,如果仅从理性角度出发,不考虑大学生的特征,不关注情感需求,不看地区实际,无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术语强制灌输给学生,不利于实现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寻找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4]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一)融入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5]真懂是一切学习的前提,首先让学生明“道”、知“道”。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发挥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堂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教学体系中,解决“知”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所阐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的是培育中国的、当代的、具体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现实语境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逻辑,能够积极引导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要做到树立核心,坚持价值观统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思想语境当中,价值观不论在内容还是意义层面都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要紧紧抓住核心价值观这个‘龙头’,契合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思想面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灵魂和主线,使其在教学体系建构、教学过程中起到统领作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要突出重点,坚持深刻性原则。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我们认为要真正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的融入,一定要避免像“完成政治任务、追赶潮流、抢抓热点”等类似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首要的事情是我们应该在前提上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要充分运用说理和说服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性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他。

(二)关照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及其文明都是多元统一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应该是多元互补的并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城市工业文化价值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当然是不合理的,都会阻碍价值追求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培育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关照到民族学生的地域文化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挖掘、凝炼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弘扬和倡导优秀的价值理念,在多样之中求共识,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民族情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二是要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互动,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深入发掘核心价值教育资源。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感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继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整体地重塑、提升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主流价值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借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域性、亲民性特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具体化、现实化、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阐释,让大学生认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代表主流价值的意识形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

(三)实现教育日常化、常态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知到行的过程,他不会自发形成,更不会被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接受。让主体最终实现接受和选择某种价值观,不论是采用显性的教育引导,还是隐性的熏陶,都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教育过程。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要我们在融入、贯穿、落细、落小、落实上下足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方面面,“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7]通过日常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强大的信念。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常态化和长效化。从时间上说,日常化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临时的宣传任务,不能一劳永逸,而要常抓不懈。从空间上说,日常化意味着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全员覆盖,全员参与,要从每一个人抓起。要达到日常化,还要突出创新性,不能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续性、重复性而导致工作流于形式,缺少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持续进行又要不断优化,推陈出新,实现持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四)探索社会实践教育

实践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体验和评价价值。主体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一旦被实践所证实,他的价值体验和价值情感就会得到强化,变成稳定的态度和观念。观念如果没有转化为实践,那么社会价值观就不能成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而仅仅是外在的规范。民族院校应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增强教学的设计感,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结构上相互贯穿,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度,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知与行的合一。另一方面,民族院校应依托学校的特色教学资源,例如,多民族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各民族重大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开展志愿服务、读书交流、知识竞赛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相融合。中国很多民族院校都坐落于民族地区,这对于开展实践教学有先在的“地利”优势。民族院校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民族地区的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实现寓教于行、实践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16.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4]何绍芬.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8(6):48-52.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责任编辑:赵慧敏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策略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教育

本文标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02/25965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