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2 08: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享誉世界。同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确定了我国是由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少数民族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甚至被彻底地冲垮了。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流失的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

關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保护

一、文化传承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文化竞争的此消彼长

所谓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只不过是张外表光鲜,实质却十分苍白无力的的空头支票。无论是主流的民族文化还是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都存在着自身的价值取向。正如韦伯所说,文化之间一直在无休止的斗争,主流的民族文化不会因为“敌人”的较弱就放弃了它的这种神圣的权利。在现时代教育体制下,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迎合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虚无态度,使得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极有可能面临无法延续的绝境,进而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绝迹。

2、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地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例如布朗族妇女服装颜色多以绿、红、青、紫为主,衣裤色彩跳动较大,袖口、衣领、裤脚多以彩色布条装饰,花色较为艳丽,因此获得了“花蒲蛮”的雅称。建国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土布减少,各种流行服装越来越多。青年妇女多数已不包头巾。男女老少大都有鞋袜,男子喜穿拖鞋。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在那里发生了变异,保留着我们民族的最古老最纯粹的记忆和文化基因正在流失。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跟不上,阻断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在民间艺人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

3、趋利的社会风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对策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需要不断推进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要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利用人才的传承作用促进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保护传承的关键;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文化发展策划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建立投资融资机制,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投入更多民族文化发展资金,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省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从文化的传播方式及途径来看,选择正确的传播方式,而不是将文化作为一种吸人眼球的噱头。书籍和和影视是其重要传播手段,一方面,要保留传统民族习俗,就不能让豪华书损害“悦读”的权利。豪华书造成普通读者买不起,不好带,这就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文化的传播率,民族文化的传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影视娱乐化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边界。“‘娱乐至上’的潮流,容易使一个民族只知道笑而不知道为什么笑,这也将造成个体精神心智的失衡,以及审美反思能力的衰减。”

3、科学传承,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要科学传承,更多传承它有价值、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合理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传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软环境建设同时,我们也积极建设硬件环境。我们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挖掘并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开设各类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充分发挥文联、专业协会、民间艺术研究会、新闻媒体和文化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编纂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建立县级民俗文化保护网站;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社会共享。

4、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有意识地统筹并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鼓励学者和专家进行民族文化课题的研究、鼓励民间艺人组建民族文化队伍;鼓励社区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利用民间艺人、培养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传播民族文化;以重大的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如民族工艺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吸引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自觉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和监控体系,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考评,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际状况作为考核学校等级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和精神,这是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利用的宝贵人文资源。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我们要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顺应着社会发展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2005.

[2]旦知草,《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发展策略》,《出版参考》,2015年 第6期.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浅谈 传承 发展

本文标题: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02/25967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