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
电影书籍是两种伟大媒介的奇妙结合。在我们把电影纳入艺术的殿堂之前,指向文学艺术的书籍才是让我们俯首称臣的文字的载体。后来,当电影拥有了自己的影像语法,拉近了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距离及能指与所指的距离时,影像成了这个时代炙手可热的视听媒介;但我们发现,当批评一类电影、阐述一段电影史,我们仍旧离不开那个古老的载体:文字。于是电影书籍就成了一个神奇的通道,它让我们在影像之外完成再创作,也在文字中回味影像的余光。正如韩晓强在《2015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中所说的,“旧的媒介不会死去,它仍然如同德勒兹的‘根茎’一样,交错共生在新媒体之间”[1]。如今,我们要强调的是文字与影像的共生与对话。
电影学术著作则是电影研究者深入探讨、归纳总结的一套思辨过程。学术著作是研究者与学习者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电影的学术研究作为重要方法论产生的重要渠道,不仅能推动电影史、电影美学思想认识的发展,同时也对现实中的电影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的盘点主要围绕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理论著作和理论译介作品,凸显出中国电影学术研究者的思考方向与研究趋势,展现当前中国电影研究的总体轮廓。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电影理论书目的出版陷入低谷,而电影史、电影批评的理论书籍更新则呈现出百家齐放之态,学院系统与迷影人士的创作与译介皆令人动容。
一、电影理论
由北京电影学院杨远婴教授主编的《电影理论读本(修订版)》是一本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相适应,符合当代电影技术与美学发展以及电影产业发展的作品。本书在《外国电影理论文选》(2006年三联版)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整改和重新划分,同时增添了最新的电影理论学术研究的动向和方法,囊括了众多电影理论家的经典作品,比如大卫·波德维尔(DavidPodwell)、汤姆·冈宁(TomGunning)等新一代学者的重要文章。编者力图建立一个全面的章节体例,呈现出多理论层面下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各类观点,为中国电影研究者们提供电影研究多样的路径和开放的话语平台以及更加宽泛的问题意识。随着时代发展,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面对新的影像生产以及众多新的作品对象的产生,只有拥有更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才能应对电影市场发展的快速变化,从而促进中国的电影产业的繁荣。
同样由杨远婴教授编著的《电影概论》,从2000年上市到现在,一直都是高校影视专业学生接触电影学科的基础教材和参考书目。此次出版为第二版,面对当前新兴媒介繁荣发展的局面,本版对2000年版本《电影概论》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增添删改。除了重新修订重要章节外,还新增了“国族特色”和“历史脉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但给了读者了解其他国度族群电影工作者的一条途径,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梳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呈现出电影的“三体特性”,即它同时作为艺术、产业和语言的综合特性。并且尽可能完整而系统地构建电影的生产与销售、视听与光影、嬗变与评说的结构。《电影理论》是一本史料内容翔实、视野开阔、个案例证繁多的电影入门经典教材,涵盖内容宽广,不仅是电影专业学生的研习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电影爱好者或是从事电影行业相关者的入门读物。
国外电影理论在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美国著名电影学者罗伯特·斯塔姆(RobertStam)的《电影理论解读》。它是电影学者罗伯特·斯塔姆对于世界电影理论经典内容的全新解读。罗伯特·斯塔姆作为当今电影世界重要的电影理论研究专家之一,在欧美影视学界颇富声誉。此次在《电影理论解读》一书中他跨越学科建制,在文学和社会学等多类学科的视角归纳整理电影理论的发展轨迹,在理论解读及其内在关联上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电影理论解读》是世界电影理论史百年发展的集大成之作,罗伯特·斯塔姆详细地梳理了自电影问世以来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从电影理论的起源初期到电影的本体认识,再到当今最新电影理论的演变,细致清晰地勾勒出了电影理论发展史的整体脉络。
书中观点极具国际视野,作者在此书中并没有独立关注欧美电影理论的发展演变,而是包罗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电影理论的学术观点,并依据不同文化地域描述出了各自电影理论独特发展的一面。在理论解读中,本书还时刻关注电影理论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哲学基础,对电影理论的源头、流派、重要事件、重要的理论代表人物以及理论研究史学框架、哲学基础和多学科阐释,都做出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和梳理,是一本深入了解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必读之书。
复合叙事是在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方式,在欧美电影史上,电影《大饭店》(1932)是最早尝试此类叙事方式的电影。复合叙事至今仍旧让许多导演热衷此道。由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电影中的复合叙事》,作者是美国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电影学与文学专业名誉教授———彼得·F.帕沙尔(Peter F.Parshall)。在本书中他将通過列举八位电影大师的八部电影佳作来向我们揭秘电影复合叙事中的奥秘。
在本书的一个章节里,作者都会介绍分析一种复合叙事的模式,如网状叙事模式、数据库叙事模式,等等。虽然作者彼得·F.帕沙尔认为复合叙事在对人物内心行为动机方面的挖掘度与线性叙事仍有较大差距,但是运用复合叙事将不同的故事在电影中并置可以凸显主题张力,发掘故事之间的关联性。在《电影中的复合叙事》这本书中,作者仔细审视了多情节线索的电影,如大家熟悉的《罗拉快跑》《低俗小说》以及《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等。彼得·F.帕沙尔在本书中着重分析了复合叙事电影所有的独特叙事结构,通过反复地拆解和探究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中复合叙事所产生的魔力。本书将为喜欢电影复合叙事类型和渴望了解复合叙事的读者,提供一次深度的解读。
2017年度另一重磅电影理论是集电影理论与赏析一体的《认识电影(插图第12版)》。为了与时代发展大势同步,2017年《认识电影》再次修订第12版。作为了解电影的入门必读书物,问世几十年以来,《认识电影》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的首选书目和专业院校的经典教材。此次修订的第12版,增加了许多新型的电影评述,精准了校正编排,尽量贴近英文原版的样貌。书中还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电影,帮助读者了解电影是怎样以自身复杂而独特的语言进行传播,同时穿插数以百幅精美电影图片来揭示电影创作过程。作者用简明扼要的笔触,为读者引出了电影作为艺术、工业以及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地“认识”电影。
史蒂文·卡茨(StevenD.Katz)的《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插图修订第2版)》在2017年首次对其中文版本图书进行了修订。在原版本的基础之上不但更新了有关镜头设计的部分内容,同时还特别为国内的读者提供了在中国拍摄时的个别案例,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如何将个人的拍摄构思转换为以镜头为单位的可视影像。本书中作者还从美国电影自默片以来经历的有声影片、好莱坞制片厂制度黄金年代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立制片期间选取创作经验与读者分享,是一本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的图书。
二、电影史
2017年电影史的研究依旧活跃,其中断代史研究成为一大热点。类似著作有厉震林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宫浩宇的《电影政策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进程:1927—1937》、陈一愚的《1896—1949: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都是选取了电影发展史上的部分内容,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析解读。这些断代电影史的研究为中国电影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国外电影史研究方面则推出了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的著作《电影史》。作为世界电影史发展重磅之作,该书毫无疑问成为了2017年度电影的学术高峰。
《电影史》是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在1998年拍摄系列影片《电影史》的同名作品。点缀开篇的两句话是评论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iCartierBresson)的“不要去改变,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和诗人维利·吉利乌斯(Willy Gillius)的“回归是艰难的事业”。这似乎是戈达尔对自己的银幕旅行最好的解释。的确,这并不是一本普普通通地介绍电影历史发展的著作,在将近1000多页的内容里戈达尔用了大量的引用,从电影到诗歌、哲学、散文,再到小说、歌曲,涉及语种除了法语,还有德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该书不但思想上深邃广博,在编排上也别具匠心,独具特色的黑白和彩色运用配上诗行形式的划分,文图布局合理,形式上富有冲击力的美感,让人印象深刻。让读者体验“美”感受的同时仿佛置身于“戈达尔的引用”的丛林之中,进行着一次五彩缤纷的人文艺术的发现与思考之旅。
其中国内电影史部分,由丁亚平策划,李少白、邢祖文和陆弘石等人编著的《中国电影艺术史丛书》第一卷《中国电影艺术史(1896—1923)》终于在2017年与读者见面。该著作的研究内容横跨1890年代到当下,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在“论”的同时还注重理论资源和文化视野的开放性。不仅从艺术自身来分析艺术问题,还从社会、经济、技术、美学等的“历史合力”中来看艺术的发展,总结中国电影在艺术发展上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历史研究的新观念、新方法。时代推动观念的变革,观念也将指导学术实践发展,而新的历史写作实践也将与时俱进地在本书中为读者呈现出来。该系列丛书的出版将为读者展现电影从艺术到文化以及产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电影史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丁亚平教授策划的“中国电影艺术史系列丛书”在2017年国内电影史的研究上占据了重大的部分。其中包括了由秦喜清著的《中国电影艺术史(1920—1929)》和高小健书写的《中国电影艺术史(1930—1939)》部分丛书。二者都通过追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史的发展变化,为我们梳理和论述了电影的发展历程。同时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述评结合。通过对主要的电影人物、电影文化和电影策略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阅读这个阶段电影历史发展的全新视野,具有较高的学术立意。
复旦大学教授周斌主编的《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6卷于2017年7月至11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共包括艾青所著的《明星影片公司探析》、郭海燕所著的《联华影业公司探析》、周倩雯所著的《天一影片公司探析》、郑健健所著的《新华影业公司探析》、周仲谋所著的《艺华影业公司探析》以及黄玲所著的《电通影片公司探析》6本。以上作者历时数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相继完成了对六大公司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对现代电影产业(公司)系统研究的空白。用周斌老师的话说,“他们力求从全方位、多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便在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面貌之基础上,总结和探讨这些电影公司在创作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主要经验教训和由此体现出来的一些基本规律,以此既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电影史研究内容,又给当下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若干有益的经验教训”[2]。
由储双月著的《中国历史电影艺术史》采用电影艺术论的方法,梳理论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轨迹,追踪了百年电影的发展变化。运用主要电影人物、电影政策、电影文化等一系列的成就,勾画出了一部生动而清晰的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多角度和全新的书写方式,论述了当代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和基本情况。通过将理论评述和历史叙述相互结合,来探索发现书写中国电影历史的新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当代电影历史发展轨迹,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对电影发展的新观念与新意识。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虞吉编著的《中国电影史》在2017年也修订了第二版,该书广泛吸纳中国电影史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开放的电影史观念和总体的史述架构,系统呈现了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根据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本书在内容上主要围绕“民国电影”和“新中国电影”两部分进行展开叙述。内容涵盖了中国电影在民国阶段的初创期、早期、发展期、战时期、高峰期,新中国阶段的“十七年”电影、“文革”电影、“复兴时期”电影、跨世纪中国电影和新世纪新十年电影十个部分。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既可作为高校影视专业教材,也可供影视从业者和爱好者参考学习。
三、电影批评
2017年无论是学院派的电影批评还是影评人的电影评论都为中国电影批评创作做出了贡献。电影批评是电影繁荣发展必须要经过的一道工序。2017年中国电影批评更加注重引进与吸收国外的批评理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崔君衍翻译的著名影评人安德烈·巴赞(Bazin,Herve)编著的作品《电影是什么?》在2017年年底荣耀归来。该书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与绘画、电影与戏剧、长镜头和蒙太奇、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题材,是安德烈·巴赞发表过的一系列影评和电影评论的结集。在《电影是什么?》这本书中你能学到的不光是巴赞对于电影批评的犀利观点,还有巴赞对电影的深刻认识,更能在本书中感受到巴赞对于电影的热爱。《电影是什么?》为认识电影的本质打开了一扇窗户,是巴赞献给世界影迷读者的“电影圣经”。该书也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与巴赞作品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另一本图书是当代电影理论学术代表之一大卫·波德维尔的《建构电影的意义》。该书也是大卫·波德维尔关于电影批评与阐释的最新著作。在此书中可以大量看到波德维尔给予的电影案例,探本溯源。通过对西方电影目前电影的阐释和批评实践,对原来受到多种理论影响的电影解读模式再次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批判,从而揭示电影批评是如何成为一种机制惯例和逻辑推理活动的。电影理论家西摩·查特曼(SymourChatman)赞誉此书是“一部只有大卫·波德维尔才能完成的脉络清晰、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而又严谨的著作”,也从侧面反映了该书在电影学术批评界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力。
2017年,北京大学教授李洋主编的“新迷影丛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历史悲剧的维度———欧洲电影大师访谈与研究》《电影的魔幻现实主义———英美电影论文选》《电影的透明性———欧洲思想家论电影》《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四本。四本书由李洋号召发起的翻译小组译介,分别关注、选辑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Kusturica)等欧洲著名导演的长篇访谈,苏珊·朗格(SusanneK. Langer)等英、美、加等英语区知名学者的电影文献,爱因汉姆(Arnheim,Rudolf)等除法国外欧洲其他国家思想家、哲学家关于电影的论文,以及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等法国当代知名哲学家论述电影的经典文章。此套丛书的译介虽较松散,但充分体现出主编对不同语言区学术传统分野的认识,以及选文的经典性与重要性。大量思想家论电影的论述入书,既对应着李洋的个人研究史与留学史,也彰显出电影书籍与电影批评的一种新视野,将哲学性纳入视域。书中收录的部分文章已成为哲学史和电影理论史上的著名篇章,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读。
国内电影批评部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推出了史可扬编著的《中国电影批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书,在此书中作者系统梳理回顾了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理论资源、批评成就、传播路径、批评队伍建设和高校教育现状等,在反思中进行归纳。并针对新时期中国电影批评成就问题做了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诚恳地提出了自己对电影批评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作者站在整个电影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审视中国电影批评现状,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对中国电影批评做出总结和理论分析的著作。该书阐释清晰、内容丰富、论述合理,为中国电影批评带来了全新的学术思想。
由范志忠、沈勇主编的《影视艺术评论集》收录了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之间,30多位知名浙江籍舞台艺术评论家发表的重要评论作品,内容以评论浙江籍导演或者浙江相关部门参与拍摄的热门、主流影视作品为主。主要包括电影创作、电影论坛、电影个案解读、动画聚焦、电视剧批评五个部分,是了解江浙电影发展的必读之书。
《电影,另一种审美的可能》是导演彭小莲的最新电影文集,全书以创作者的视角,回顾近年备受世界影展关注的热门作品。揣摩分析经典作品背后的成功与失败,回忆光影旅途中的坚守与梦想。从一个电影从业者的角度,深入到电影的内涵与本质,通过细致的揣摩,道出了电影创作背后的跌宕起伏。本书既有作者对历史的沉重反思,也有个人的感性表达,是一本充满率真和勇气的文集。
相比较于2016年,2017年是影评人书籍出版较多的一年。其中包括卫西谛的《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谭飞的《谭飞说影视》,梁宏达的《老梁看电影》等。网络影评人一直是大众观影的一个重要指南,他们的许多评论虽然专业性上与学院派相比稍有欠缺,但其話语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学术用语,使得影评人更接近观众心理。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影评人也将成为指引社会大众观影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对于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专业影评人对电影的批评,更需要职业影评人对电影的发言。
透过影评人卫西谛的首部人生随笔集《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我们将会发现好电影如同一块明镜,它能照亮的不仅是我们的身影,还有我们的内心世界。艺术源自生活的积累,只有通过展示生活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的《老梁看电影》是由许多观众熟知的节目主持人梁宏达编写。在本书中梁宏达运用自己的阅片经验从无数电影中找出相类似生活的片段,梳理罗列,加上独到的观点和犀利的点评,为我们讲述“电影里的那些事儿”,带领读者领略电影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四、导演研究
电影虽然是集体创作的艺术,但从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个体的贡献是电影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导演更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导演研究势必将为我们揭开集体创作背后的个体秘密。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前主编,世界著名影评人———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Frodon)的《杨德昌的电影世界》,通过对杨德昌导演的创作生涯和主要电影进行深度的解读和分析,和诸多知名电影人个的回忆和访谈(如马丁·斯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以及杨德昌的个人电影创作笔记、手稿和文章整理,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全书划分为“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在《杨德昌的电影世界》这本书中我们将会看到电影大师杨德昌的电影实践,以及他对于电影的独特见解,了解他是如何通过电影来展现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解读与阐释。此书为了解杨德昌和其电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出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
同样是研究杨德昌导演的作品,与让米歇尔·付东《杨德昌的世界》不同的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作者黄文杰从杨德昌导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导演生平和创作过程切入,从精神批判、教育批判、媒介批判、道德批判、都市批判等角度来逐一探讨分析杨德昌作品里独有的批判性内涵,真实还原了杨德昌作为“知识分子”和“社会批判者”的核心表达体系。让我们对杨德昌导演的作品在全新角度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杨德昌导演及其电影的研究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在国外导演研究中,著作《风流绅士:伍迪·艾伦的电影与人生》作者从伍迪·艾伦的创作职业生涯开始回顾,详细记录了伍迪·艾伦从1965年至2015年这50年间将近60部作品创作过程的全方位的宝贵经验。本书还大量展示了伍迪·艾伦历年的生活照和影视剧照,以及电影海报,并结合伍迪·艾伦的自我评价和作者对其作品的犀利评论,多角度、全方位为读者展示了“戏里戏外”不同的伍迪·艾伦。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们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位善于自嘲的电影导演。
同样让我们接近大师的另一部作品是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这是20世纪伟大的美国电影导演奥逊·威尔斯晚年与好友共进午餐时的私人谈话。本书整理自奥逊·威尔斯挚友搁置已久的私藏录音文件。究竟磁带里录了些什么内容,本书也将做首次揭秘。通过本书我们将能看到这位20世纪的电影巨人,暮年的诸般失落、内心的苦涩与满腔愤懑,在逆境时仍旧逆流而上,追逐生命中最后一次辉煌。亲近传奇人物的机会不多,阅读浏览此书的过程,就像是遇上一位传奇人物,在他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与这位美国“伟大的文化领域煽动者”共进午餐,听他回忆生命中经历的人和事。如果你渴望了解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导演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么这本书是你认识奥逊·威尔斯的不二之选。
同样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如何拍电影:夏布罗尔导演札记》与《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这本谈话录不同的是,此书是导演夏布罗尔畅谈导演经验的一部著作。导演夏布罗尔将凭借自己几十年在电影界积累沉淀的制作经验,将电影制作片场内外的经历、所思所想娓娓道来。从中你可以了解到的不仅仅有剧本、演员、制片人,还有电影制作的一些技巧与经验。导演夏布罗尔将在此书中把拍摄电影所需元素一一讲解,是一本难得的经验分享之作。同时本书还收录了许多夏布罗尔对其他导演的相关看法,言语辛辣、观点鲜明。能为电影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斯蒂芬·洛温斯坦(Stephen Lowenstein)编著的图书《导演的诞生:我的第一部电影》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极的当代导演访谈录,书中集中关注了世界上仅凭首部独立影片就跻身世界影坛的十位“新人”。作者精选了八个国家的十位导演进行深度采访。在斯蒂芬·洛温斯坦话语的引导下,十位导演在书中敞开心扉向读者坦露自己如何走上电影之路,畅谈自己艺术创作源泉从何而来,回顾自己最初执导时的种种磨难煎熬,从一开始的剧本写作到资金筹集、寻找演员、剧组人际关系的处理,到最后的寻觅机会进入电影节参赛的历程,向读者敞开内心说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垂死挣扎、孤注一掷,以“导演”之名浴火重生。作者将带领我们探究在不同文化、民族、地域背景下的创作经验,领略好莱坞、宝莱坞、艺术电影界、独立电影界的生存百态。总之此书不仅能使读者了解到影片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从而学会观照影片导演。
在著作《许鞍华说许鞍华(修订版)》中与前一版本不同的是,本书增添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许鞍华最新电影的创作回顾。作者全面剖析了许鞍华电影的特色。全书以采访和口述为主。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许鞍华谈自己”和“别人谈许鞍华”。在本书中我们将会了解到许鞍华最初拍摄电影的原因和动机,还有她对电影的思考以及困惑。在本书的下编中将会邀请许鞍华导演往日的合作搭档以及创作伙伴来谈论与其合作的印象,并收录了多位香港影评人、文化学者对许鞍华作品中的影片结构、叙事方法等进行的细致的分析解读。
五、国别电影研究现状
2017年中国的电影研究种类繁多,国别跨度较大。从苏联到伊朗再到美国和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均有涉及。由李晓欢编著的《1950—1960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选取了中苏关系最为密切的10年———1950—1960这段时期。作者系统地梳理了这10年间中苏电影交流的历史轨迹,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电影如何在苏联电影的影响下克服重重艰难,如何从一开始的一味接受到学习借鉴,到重回中国电影传统,开启自我探索之路。同时在本书中,作者还深入探讨了两国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分歧及转化的深层次原因。系统详细地向读者呈现了在这17年里政治文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影是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
同样的研究还有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的熊文醉雄的《伊朗新电影研究》,作者从伊朗电影的前奏与创生开始谈起,重点为读者介绍了经历革命战争后的伊朗新电影的发展。作者以伊朗新电影的基本面貌、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美学特征作为伊朗新电影的研究重点来对伊朗新电影进行全面的考察解读。在探究中深入了解伊朗新电影如何在吸收宗教文化的同时,实现对政治现状和战争进行批判的思想内涵。该书通过对伊朗新电影历史梳理到美学建构,系统而翔实地将伊朗新电影全貌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主编的《华莱坞电影概论》研究本着“世界眼光、中国立场、亚洲视维、求是精神”的原则,通过梳理,回顾了华莱坞电影发展历史并展望华莱坞电影的发展趋势,提出并论证了“华莱坞”概念。作者结合华莱坞电影的体系与生态、时间与空间、明星与明星制、类型与类型片、观赏与消费以及营销传播,并在中华文化与“互联网”发展的视野下透视华莱坞电影,探讨华莱坞电影的软实力与影响力。全書多学科交织,多角度观照,观点新颖,资讯丰富,视野开阔,论证客观,结构完整,涉及广泛的国际国内背景,作者将透过目前中国电影发展的现象来深度为我们解读华莱坞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具备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漫威超级英雄可以说是目前火爆世界的电影品牌了,从2008年《钢铁侠》之后,漫威便开始用自己独有的电影生产模式有计划建立自己的“漫威电影宇宙”。“漫威电影宇宙”式的生产模式是一种意义非凡的电影生产模式,就商业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是通过一部电影,带动了多部相关电影的票房收入和系列的经济效益。由于近两年漫威电影在中国的热映,对漫威电影的研究,也成了人们研究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方面。《好莱坞造神运动:超级英雄电影研究》是作者在深入了解分析电影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众多美国电影案例来揭示影片如何呈现美国意识形态,从而使其风靡全球。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如何被观众所接受的问题。作者从好莱坞漫威电影的造神运动开始,并通过总结、归纳、比较,来发现它们传达的不同的美国形象特征和现代神话的内涵。同时还预测了好莱坞造神运动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后作者认为,从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趋势来看,好莱坞造神运动还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好莱坞凭借其独步天下的电影制作技术与高瞻远瞩的电影生产模式将会把这场运动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潮。
迫于国际内外电影产业发展的压力,中国电影也在积极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特色的电影题材范式,近几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具有良好态势。许多民族题材渐渐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之内,并且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可以廓清该类电影的复杂文化流程,展现国家发展的兴衰流变。2017年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著作主要是顾广欣《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和胡谱忠《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
在《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里作者采用了跨学科结合研究的视角,运用文本方法和语境方法,从生产—发行—放映—观看—评价五个环节来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时作者还把影片生产与传播活动放置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下进行考察研究。并力图揭示电影艺术如何与社会其他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由此展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关系的讨论。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的研究者胡谱忠认为,当下中国在现实政治的警示下,原来的多元文化主义批评范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当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复杂情形,只有采用“元批评”的实践理论才符合当前电影发展。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机制和社会作用,考察和分析民族题材电影在社会转型文化中如何进行文化转型,同时运用诸多的民族电影个案进行分析解读,才可以更好地让读者深切体会这种重构的前因后果。
总体而言,尽管我们无法对2017年全部的电影学术图书进行罗列与点评,但在回顾这一年的电影研究重要著述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即便是身处在一个社交网络发达、碎片化阅读为上的时代渊薮里,电影学者们仍以自己的学术与译介热情,以及对世界电影艺术与产业发展做出的思考与反思,完成自己的学术使命和时代责任。
注释
[1]韩晓强,黄豆豆.2015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J].中国图书评论,2016(2):13.
[2]见周斌.《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总序[OL].https://mp.weixin.qq.com/s/4nFkD5Nfv1IDHPj1xi uThQ.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17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