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人的追梦故事
每一座校园都有自己的专属故事,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样如此。从创校初期没有教材自己编的自信和勇气,到战争年代送学生去赶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坚毅和果敢,再到和平年代倡议成立中国翻译协会,上外的校友们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起世界,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
70年弹指一挥间,一代代专业扎实、锐意进取的上外人从这园子里走了出去,但他们的目标始终未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初冬的上外校园里,学有所成的上外校友和年轻的上外学子们轻声交谈,传递着思想的火花,也分享着追梦的不悔青春。
朱嘉利:挑战人生无限可能
从上外毕业后,朱嘉利的身份经历了几重转换:从涉世未深的德语系大学生,到连锁孵化器云部落的专员,再到云部落的公共关系部总监,如今她已经变身为云部落最年轻的合伙人。
这一切,只用了两年时间。
回忆起刚毕业时的迷惘,朱嘉利现在已经十分坦然,原以为自己会去时尚行业闯荡,但“人生就是由无数个美丽的意外组成的”,当时已经手握多份offer的她,偶然的一次机会令她和云部落创始人唐溯结识,三个小时的谈话,她从一个孵化器行业的“门外人”,逐渐燃起了对双创和孵化行业的兴趣与热情,最终选择刚刚起步的云部落放手一搏。
“上外校训中的‘格高志远’时刻提醒着我要将自己的视野放远,人的格局一定要大。”
孵化器行业对于许多人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名词。不过,相较于业已成熟的生态模式,孵化器行业的优胜劣汰显得残酷得多。“初创企业是日新月异的,需要每天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整个团队的步伐。有压力也有动力。”
朱嘉利说,一开始在云部落的每一天都远超预期,除了每天做不完的基层事务之外,她甚至亲手刷过一面一面的毛坯墙。她就像海绵一样,在不同岗位轮换交替时观察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学习着公司需要的“硬技能”。
这些和上外的学习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朱嘉利就意识到决不能将自己的发展空间局限在德语语言的学习,学校也十分鼓励学生们进行多语种+的学习,因此她把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大一进入电视台实习,大二进入时尚巨头赫斯特集团实习,随后又进入全球知名公关公司工作,这些经历无疑为她的为人处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实世界是一场残酷的游戏。在给自己定高标准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作为学生也应拥有长远的目光,视野决定高度,格局决定深度,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要时刻保持与外界的紧密联系。”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朱嘉利为之奋斗的云部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单,截至目前,云部落已经在上海、北京、常州、武汉四大城市,运营八个站点,超过2000家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孵化成长。
平台发展之上,朱嘉利也获得了新的肯定。2019年10月17日,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度的U30榜单里,朱嘉利成功入选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社会企业行业,成为新一届的福布斯中国U30上榜者。
王甜甜:探索未知,敢于追梦
王甜甜,人如其名,长得甜美可爱。不过萌萌哒的外表下,王甜甜是一位实打实的“霸道总裁”。如今,她不仅是凯世酒店集团企业战略和发展高级副总裁,而且还被国际酒店行业权威杂志《酒店管理》评选为2018年度全球酒店行业的“30位30岁以下精英(Thirty Under 30)”,登上2018年度10月刊的封面。
光鲜的履历之下,是王甜甜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汗水。
在上外念书的时候,王甜甜就一直是年级的第一名,大四还提前考入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的会议口译项目(CI),创造十九岁考进CI项目的最小年纪纪录。凭借自己流利的英文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大四时王甜甜找到了中银国际券商和PE基金宏弧资本的实习工作。
面对这些新鲜而复杂的金融工作,英语专业出身的她一边积极向同事和上司学习,一边开始系统地自学金融知识,在18个月内考取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三级。她回忆起当时的忙碌,每天早上六点从虹口校区的宿舍出门,穿梭在学校和陆家嘴之间,晚上十二点才能回到宿舍休息是那一年的常态。
毕业的时候,王甜甜一手拿着含金量超高的会议口译证书,一手拿着金融行业实习转正的offer,开始了自己的职场探索。
上外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了解自己,要勤于提升、敢于追梦、善于倾听、大胆尝试,勇于拥抱新的挑战。
敢于尝试是她的这些年经历的关鍵词,在金融行业干得顺风顺水之后,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加入凯世酒店集团,重新创业。
不懂酒店管理,她从头学起,申请了康奈尔大学的酒店及房地产投资高管培训项目,并获得高级认证,成为班上最年轻毕业生。在集团中,她的角色也是多变的,财务管理、投资战略、商务拓展、营销……于是她又在工作之余给自己报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学位。延续了在学校的风格,她仍是一个“拼命三娘”,年纪轻轻出差飞行已经超过40万公里,她说:“上外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了解自己,要勤于提升、敢于追梦、善于倾听、大胆尝试,勇于拥抱新的挑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负责凯世酒店集团战略发展工作以来,王甜甜完成了3亿多美元全球酒店项目以及诸多战略合作,包含中国、美国、墨西哥、泰国、迪拜等地。忙碌工作的同时,她还始终坚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之中,包括发起青年成就(JA)女性领导力公益论坛,参与资助山区儿童,做CFA协会志愿者(并被评为2018年度CFA协会优秀志愿者)等,发现并创造美好,是她事业与生活中的信念。
张泓玮:通晓8门语言的外语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看到张泓玮的履历,记者以为他至少应当是一位中年人: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上外,现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东系,能阅读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希伯来语、叙利亚语、阿姆哈拉语(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卡德语(已灭绝的闪米特人语言)等语种的文献。粗粗一算,不算中文,竟然已有8门语言在列。
不过真相令人震惊,这位语言天才才过而立之年,并十分谦虚地表示,其实能够达到日常交流水平的,只有英语、阿拉伯语和日语……张泓玮的朋友在一旁解释,其实他学习的语言远不止8种,而且基本具备阅读文献的能力,其中不少语言,还都是“死”语言。所谓死语言,指的是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学来一般只是为了做学术需要。比如中国新疆找到的吐火罗文残卷,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作交际的语言工具了。
对于张泓玮来说,学习语言、研究语言,似乎是一条命运指向的道路。早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时,他就对语言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除了大家都要掌握的英语之外,他已经学习了基础的日语、德语和法语,在老师和父母的支持下,高考结束后他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上外,继续追寻语言的魅力。
来到上外后,这里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极为丰富的语种学习资源,让张泓玮像是一条鱼进入了大海,学习得酣畅淋漓,“在上外,我接触到了更多的语种,也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的多语言爱好者——上外让我意识到,我的爱好并不孤独。”张泓玮说。
后来,他和许多同好们组建了一个多语爱好者的圈子——声同小语种论坛,为国内外的多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至今仍在运营中。在上外就读期间,张泓玮除了把专业阿拉伯语的学习打好基础之外,还学习了希伯来语、波斯语等。“想要学好语言,跟你学这门语言的目的很有关系,比如你是想要日常交流还是经商、学习。”而张泓玮,则对文字本身充满了热情,拼写和读音的规则、文字的书写让他无比着迷,也成为了他学习各种语言的法宝。
“我记得当时严庭国教授开设了一门课,是用阿拉伯语来分析阿拉伯语语法,许多人都不太习惯,但我到了芝加哥大学以后,发现他们开设的号称全美最难的《高级阿拉伯语句法》课上,恰好就是我在严老师的课程上接触到的内容,所以我对整个范式都是清楚的,帮助了我很多。”
在博士阶段,张泓玮研究的是闪语族历史语言比较学。在他看来,闪语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记录了两河流域甚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历史变迁,世界上的三大一神教经典,都是以闪语写就的;并且,闪语族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也产生了影响,闪语族中的腓尼基文字,被认为是拼音文字的起源,还有伴随着文字传到中国的星期制,圆周是360°等;研究闪语更为现实的意义在于,这些语言所辐射到的现代国家,往往会把这些视为自己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于他们古典文明的了解,我们可以加深彼此交往,拉近彼此的关系。
张泓玮说,在上外求学期间,自己收获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博士学业即将收尾,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希望能够为上外、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
李睿:从上海到德黑兰的记者路
见到李睿的时候,她正在上外校园里和年轻的学子们分享自己在伊朗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凤凰卫视驻伊朗记者,李睿讲得一口流利的波斯语,是驻伊朗的各路记者里难得不需要用英语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的记者。而在伊朗耕耘的十多年里,她获得了许多独家的采访机会,其中包括伊朗前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外长扎里夫等人,凤凰卫视伊朗记者站也在她的手下慢慢做起来了。
李睿是1997年考入上外的波斯语专业的,这是上外第一届波斯语班,总共招了13个学生。李睿入学前,查遍了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都不清楚波斯语到底是什么语。直到后来,才知道跟伊朗有关,这或许就是她和伊朗最初的缘分吧。当时波斯语专业师资力量也非常紧缺,一位刚毕业不久的中教以及一位外教,两位老师承担了几乎所有专业方向的教学。
从小放养的李睿特别喜欢读书,最喜欢的就是图书馆,尤其是上外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里的英文书籍特别多,我又很喜欢历史、哲学类的书籍”,李睿在这里吸收了知识的养分,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考取了北大的硕士,北上深造。
说起转行记者,多少带了些偶然的因素。李睿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女生,不喜欢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喜欢探索别人的故事,这一切特质似乎都指向一个职业——记者,恰好当时凤凰卫视要在伊朗设立站点,波斯语出身的李睿接受了这份职业,放弃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开启了新的职业征程。
李睿很爱笑,和记者聊天的时候,她大多时候都饱含着笑意,谁能猜得出她曾经到访过前线的叙利亚;见证“阿拉伯之春”抗议活动后,穆巴拉克的二审现场……不过回忆刚刚做记者的时候,李睿坦陈自己也曾有很多不适应,面对镜头,李睿不知道如何表达更为合适,于是一遍遍看自己的出镜画面找缺点,现在回过头看早期的作品,李睿笑着说自己需要捂住一只眼睛,“不过这都是成长的过程吧”。
十多年前,伊朗对于中国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即使现在,李睿说,还有不少伊朗人觉得中国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因为伊朗人主要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中国也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伊朗,可想而知两国国民对于彼此的印象会是什么样子”,而这种两国的相互不了解,让李睿更想通过凤凰卫视的平台,搭建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让伊朗人能够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也能让中国人了解伊朗深邃的历史底蕴。
李睿的工作显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一开始她连采访的机会都需要费劲才能争取到,但如今她能够获得许多独家的重磅采访。在她看来,这和祖国的发展当然也是分不开的,“个人的力量、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这背后需要国家层面的重视。比如我三次采访外长扎里夫,他三次都提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他们对于中国的看法也会越来越好”。她很赞赏今年刚刚赴任的中国驻伊朗大使常华,到任后很快注册了推特、INS等社交媒体账号,令伊朗民众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今年李睿也策划了不少专题,比如介绍伊朗女性的(其实伊朗女性的地位是很高的,一般在家里都是女性说了算),介绍波斯湾风云变幻的,美伊关系回顾的。她还计划采访伊朗文化界的大师,希望更多的伊朗智慧能通过视频资料得以保留。(感谢李慧、黎柯、卢敬仪、吴伊诺同学对本文的贡献)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