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音乐文化学习的心理特点

发布时间:2023-06-10 09:30:08 |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其使用的感觉器官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很大不同,尤其音乐学习心理有其独自的特点。音乐学习的所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音乐文化(音乐语言与音乐理论);音乐表演(声乐歌唱与器乐演奏)。一种是从思想上掌握音乐声响及内部规律,另一种是通过大脑指挥各部位的肌肉运动来确定所发出的乐音。本文试从音乐文化学习的心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音乐文化的学习包括两个方面:音乐语言的学习和音乐理论的学习。音乐艺术是由特定的音乐语言表现出来的。音乐语言的基本因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配器、调式、曲式等。它们无法表示任何概念,相对的不确定性和不具体性是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之一,因而音乐语言的学习心理与文学、美术等专业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文学与美术语言都能反映一定的具体物体或具体事件,而音乐语言不能。音乐语言学习所使用的是音乐抽象思维,如前所述,它的物质材料为乐音,与普通的语言思维大有区别。

音乐语言学习运用的是音乐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难与不难两种情况。说难,是由于音乐语言没有它们自己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在学生思想上不能起到物质外壳的作用,在学生内心也不能形成实物表象。从这一点上说,学生的联想失去了作用,空洞的音响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相对较短,也难以理解。如果再缺少音乐理论各方面的知识,像一个单纯技术型的匠人一样,就会感到难。由于音乐语言不能表示概念,音乐学习者用不着在它们真正代表什么方面耗费精力,这又给学习者减少了不少负担,特别是在视唱练耳或练习曲的学习中这点尤为突出。这便是音乐语言学习不难的一面,也是儿童音乐家早熟的原因之一。

音乐语言学习实际上就是把规律化的音响作为信息进行输入、加工的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在大脑中建立声音的表象。声音表象是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在大脑中形成的音响形象。它能反映乐音的频率、时间、幅度、音色、协和等。这在某一个动机、乐节或乐句中都能体现出来。声音表象的建立分输入与确认两个层次。学生先要通过听觉把音响输入到大脑,形成最初的听觉表现轮廓。这是在视唱练耳课上初步获得的,也是老师的讲解和本人多次聆听所产生的结果。声音表象输入以后,不用外界音响的刺激就能回忆起感知的声音表象。若经过各种理论验证,它符合有关规则,那就说明音乐表象已被确认。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音乐语言学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⒈把声音分成较小的单位进行学习。如先学习一个音程、一种节奏型、一个和弦、一个动机等等,再逐步扩至乐句、乐段及多声部乐曲。⒉要充分利用乐谱来帮助听觉,也就是把眼与耳结合起来使用。音乐是表情艺术,不同音响能反映不同的情绪。加强对音响的情绪理解可以使音乐语言被认识得更深刻。对乐曲语言的历史与风格进行研究,以便加深对音乐语言内容的领会。用音乐理论来分析声音现象,在运用音乐形象思维的同时,加入逻辑的语言思维,从而使音乐语言更加容易理解。

音乐文化学习内容的另一面就是音乐理论的学习。音乐理论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它是实践的概括,又能指导实践。基本的理论课程有: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学、对位法、配器法、音乐史、音乐美学及表演理论等。这些课程都从不同角度来阐明不同音乐现象的规律,并且都是运用文字概念记录下来的。音乐理论是对两种以上的音乐现象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音乐家们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

音乐理论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理论的摄取、理论的领会、理论的巩固和理论的应用。音乐理论的摄取是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初步阶段,学生应利用视觉和听觉去接受课堂中老师的音乐理论讲解,大量阅读老师指定的参考书籍、乐谱,从而获得丰富的音乐理论的感性知识。摄取就是获得大量的感性信息,为音乐理论的领会提供基础。对感知来的理论概念进行深入思维,进而掌握其内涵与外延,从而做到用自己的语言阐明某一论点,则是音乐理论领会的过程。理论的巩固表现在良好的记忆力上,要尽力多用一些记忆方法把摄取与领会到的理论知识在大脑中贮存起来,从而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感知、理解、记住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用来指导演唱、演奏和创作,不仅能加速准确技能的形成,而且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会。

所有的音乐基本理论都是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理论结构。学生只有从心理上认可这样一个完整的理论结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时才能得心应手。在这方面学习的场论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学习的场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延伸,它把学习的各种内容看成一个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的整体场,在这个场内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学习者把这个场输入到大脑中,就形成了对等的心理场。一切活动都决定于心理场内的各种力之间的平衡,因此对场内的东西一定要完整掌握。我们可以把音乐理论场拟定为:音乐史、音乐美学、曲式、乐理、配器、视唱、对位、和声,它们都处于平衡的状态,每一个内容都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这是音乐活动的前提。从音乐理论心理场中最容易找出某一方面的不足,这不足之处正是需要进一步学习领会的东西,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动力平衡的音乐理论结构心理场。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巩固、理解音乐理论知识,为创作、演奏、研究等活动服务。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动的起因,亦即激励维持或抑制个体的某种活动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内部动力。以动机的观点,根据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学习音乐文化一般表现为如下动机:

表现与创造的需求。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于是有了表现与创造的欲望。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充分体现人的创造力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演唱、舞蹈、弹奏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也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情感通过艺术的创造加以展现。音乐的特点能较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这种参与动机,所以,众多大学生选择了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

为他人所喜爱或肯定的需求。从高中跨入大学,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起点,那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通过展现自己的艺术方面的才能,吸引周围的同学,有的甚至成为同学们所追捧、崇拜的对象,因而得到他人的充分肯定而被广泛接纳。

体验全新经验的需求。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日渐突出,对新事物的体验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一种尝试和证明自己能力,丰富自身经验的心理趋向,促使学生大胆地选择了参与课外音乐活动这种富于表现的形式。在这里,通过排练、表演等方式,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与协作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与增强,表现创造的欲望都可得以实现。某些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甚至还可鼓舞自己,对整个人生产生长足的影响。

掌握大学生音乐文化学习的需要和动机的特点,适时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积极的需要和动机,通过音乐文化学习和实践满足他们对这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更快更有效地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音乐文化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学习音乐语言应具有特殊的音乐思维,音乐理论的领会与应用对检验理论、服务于实践意义重大。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认识和解决将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因素,如音乐学习动机、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学习注意及音乐学习意志等。

(作者简介:尚学钰,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心理特点 学习 文化 音乐

本文标题:音乐文化学习的心理特点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0/26257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音乐文化学习的心理特点》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