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10 10: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研究以体育社会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支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高职校园的体育任务,以吉林省6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从高职院校的使命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我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结构,特征,功能以及对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重点提出建议创新思路,希望通过本研究将对吉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执行,具有一定的现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关键词: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创新思路

1.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与分析吉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所出现问题和影响制约因素,通过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分析,找出发展我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从而推进吉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力营造浓烈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全面育人方针更好的落实,实现提高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目的,并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这也对我省及全国各地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其研究意义在于:1.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2.有利于制定健全的高职院校体育法规制度;3.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4.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6所吉林省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吉林工程职业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从学校多个角度和方向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旨在为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3.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与分析

3.1高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与分析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规模和层次,在近几年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己基本建成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且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满意度整体较高;在校园体育宣传设施建设方面主要集中在设施的物质建设,整体宣传设施较为传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宣传设施无法在过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设施的宣传效果较差;在体育教材方面目前体育教材版本较为陈旧,缺乏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对图书教材和体育器材等方面满意度较低。

3.2高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与分析

由调查情况得知,吉林省高职院校体育精神文化方面,多数大学生的体育观是正确的,但学生的体育观念仅仅停留在对娱乐与健康这种低端的层面上,对于体育运动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如:个性与情感方面,表现出不解,甚至持有否定态度;受体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对竞技体育开展效应的认识上仅集中在体育兴趣、竞赛本身,缺乏对体育精神及体育理念深入的思考;在参加体育竞赛和锻炼的目的上,学生偏重于对竞赛成绩和结果的关注,而忽视了体育精神的领悟和情绪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提升;在体育风尚指标上,吉林省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还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体育行为风尚;在知识获取上,目前体育知识传授主要集中在运动技能的传授,但学生更希望获得更多关于休闲娱乐的知识,不过两者均没有对体育理念传授引起足够重视;在体育传统上,高职院校校园体育传统建设中仅仅停留在对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的举行上,对于体育类的知识普及、体育文化节的体育宣传等方面建设较为薄弱,体育传统表现较为单一,缺乏足够深度的内涵。

3.3高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与分析

高职院校体育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关于体育方面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主要包括;校园的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体系等,它是规范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师生和校园体育组织、设施等的行为方式部分。完善的强有力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体育竞赛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校园体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准则,约束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它反映了学校的体育价值、精神和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性的文件。

4.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4.1高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对策

4.1.1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大投入,建设与完善体育设施

我省高职院校体育设施建设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建设的程度依然沿袭以前的老傳统,导致建设的种类并不多,从而就限制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全面开展,局限了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性,长此以往,学校体育文化底蕴将原地踏步,甚至会出现倒退。我省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在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变化迅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日益提高,学院办学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与完善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地、器材和综合体育馆,满足学生所需,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1.2体育物质文化建设要有文化底蕴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来实现,即物质文化的建设为精神文化提供载体,物质文化建设是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手段。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体育建筑,其建筑风格直接表现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因此,校园体育建筑要彰显体育文化的内涵,并能够展现其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点。在进行体育场馆建设时结合自身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适当添加一些优秀运动员代表的壁画及具有文化内涵的雕塑等艺术作品,可以有效的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空间及校园体育文化品位。所以应努力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发掘其文化底蕴,以激发广大师生的体育热情。

4.1.3加强高职校园体育环境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环境,不仅具有得人独厚的体育物质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决定其行为方式的转变。同时它还是维系高职院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所在,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因此,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但在课程设计上要有调整,大力推进学生自治,教授治学,而且在校园体育环境建设也要作调整,要形成多个能吸引师生聚集的体育广场、体育景点和体育运动场,真正让环境参与育人。

4.2高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对策

4.2.1树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体育是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社会活动,其通过身体运动以谋求运动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并对运动个体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和改造。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和传统,甚至没有将体育视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于校园之中,简单的理解固然严重阻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只有人观念的改变和加深,才能够很好的接受,并大力推进其发展,因此,树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充分体现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将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顺利的开展,达到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事半功倍。

4.2.2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弘扬人文精神

师生处于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环境中,其心理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升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被熏染并最终塑造出这种精神品质。因此,校园体育精神对高职院校师生的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 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开展声势浩大的运动,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崇高精神,等等。体育比赛是公平竞争,相互尊重,道德教育和体育的学生,运动的崇高精神。另外,各种媒体、国家运动员,在国内外耐力的竞争将挑战赢得荣誉我国,生活为了鼓励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英雄事迹,所以正确的前景有所改善,以此激发高职院校师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3高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对策

4.3.1建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机制

加强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应在学校宏观调控下进行。同时,学校各级单位也应在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体育领导小组与相应的基层组织,层层分抓,层层落实。

4.3.2出台有关体育文化活动的政策、制度

实现体育文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目前的情况下,考虑到将来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体育文化活动中的约束行为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個学校的类型、条件、环境等差异,决定了体育文化活动的政策、制度应有所不同。

4.3.3加强对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基层组织,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实行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体育工作自然纳入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

4.3.4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体育制度建设

为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校应该对现有体育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疏理,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研究制定切合实际、贴近学生、便于操作的相关制度政策。同时,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执行,使制度和政策落到实处,从制度层面保障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4.3.5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品德培养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主要以体育法规、体育条例、裁判规则、体育规章制度等形式出现,对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行为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其本身蕴含丰富的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中的评价制度,能够教会学生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能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因此,在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制度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作用,深度挖掘制度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

4.3.6加强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体育节和体育运动会建设

各高职院校通过积极组建学生社团组织和协会,如:篮球协会、排球协会、武术学会、羽毛球协会、围棋协会及桥牌协会、健美操协会等,而后逐渐扩大规模,全面构建起大学生体育社会社团健身网络。通过文化节引导交大师生锻炼好身体,迎接各方面挑战充满无限期望,可以举办一些以新生杯为主的常规赛事,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网球争霸赛、飞镖、毽子擂台赛、围棋象棋挑战赛、文化节的群众类活动网络各路精英,精彩将无处不在。活动形式包括校运动会、院(系)体育节、晨跑、“体总杯”系列赛、“新生杯”系列赛、“协会杯”系列赛、“希望杯”足球联赛、“巾帼杯”足球赛、冬季长跑比赛、健美操与街舞大赛等。

参考文献:

[1]史华南,等.校园文化学[M]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3.

[2]王祖爵.奥林匹克文化[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01-105.

[4]谢恩杰,唐文兵,崔冬冬.中外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状况综述[J].消费导刊,2010,(4).

[5]赵夏娣,王效良,余香.中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李兆元,孟凡伟.中西校园体育文化的差异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

[7]卢元镇.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J].体育与科学,1986(05).

[8]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云学容. 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四川大学,2004.

[10]王湛卿.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丹(1987.6-),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硕士,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推荐访问:吉林省 文化建设 高职 对策 校园

本文标题: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0/26259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吉林省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