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课余体育训练六要素

发布时间:2023-06-10 11:00:08 |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126-01

中小学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国家体育人才的重要环节,课余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展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问题。因此,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仪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提供帮助。

一、精心选材挖掘潜力

教练员在组建运动队之前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材,这一步尤其重要,它将直接影响着最后的运动成绩。因此,教练员在选材时一定要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有潜力的优秀运动苗子,为创造优秀的运动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全面、具体、多样。需要考虑的是:项目设置、男和女、大和小、强与弱的区别,以及体质好与差的区别等。只有组织实施全面、详细、具体的训练计划,才符合中小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制定运动训练计划切忌一视同仁,执行统一的计划,避免“一锅煮”的现象。为此,在课余训练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

三、把握时机规范姿势

由于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骨骼柔软且可塑性大,特别是脊椎骨软骨成分较丰富,骨盆也未骨化完成,因此在运动中必须注意姿势是否正确及身体的全面发展。这样,通过全面训练,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并且身体基础打好了,到青年和成年再进行专项训练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

身体全面训练主要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以多种身体练习和训练的方法于段,全面提高运动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而专项训练则主要是运用专项练习的于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主要包括专项运动素质和专项技术、战术)。

在训练过程中要把身体全面训练放在重要位置,这对少年儿童的基础训练阶段尤为重要。专项训练的内容、于段、方法对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影响有的大,有的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全面身体训练所采用的多种多样的训练内容、于段和方法,可以补充专项训练的不足,全面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为运动员顺利地进行专项训练,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好各方面的良好基础。

那么,在运动训练中怎样处理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的关系呢?

一般来说,对年龄越小,水平越低的儿童少年的打基础训练阶段,身体全面训练所占的比重就应该越大;在协调性要求较高、技术性比较复杂、出成绩比较早的项目中(如体操),专项技术训练的比重就比一些周期性项目(如跑步)更大些;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水平的提高,全面身体训练所占的比重可逐渐减少,根据发展的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全面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全面身体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专项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进行,才能提高训练质量,才可能创造优异成绩。

五、循序渐进掌握规律

增加运动量应始终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大运动量也有它的规律性,就是一定的运动量经过适应——加大——再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循环往复过程。在具体安排时要大、中、小相结合,并有适当的休息,做到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有科研成果表明,在一次大负荷训练后,一般要经过48小时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运动量的加大还要与运动恢复、运动营养、学生体质状况,训练时间的长短,以及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等多种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决不能盲目随从。

六、大胆创新系统科学

要想取得好的训练成绩,就必须突破常规训练的模式,实事求是的大胆探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余训练的特点,大胆采用国内外先进科学训练理论,敢于实践。要坚持系统训练,在技术动作领域敢于开拓。要努力寻找高强度、大密度、短周期相结合的原则,寻求最佳合理的营养与恢复于段,以科学兴体的远大理想去搞好学校的课余训练。只有坚持科学训练的态度,才能保证课余训练的好成绩。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和拼搏的精神,以及心理因素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运动员加强文化学习的管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具有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课余 要素 训练 体育

本文标题:课余体育训练六要素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0/26261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课余体育训练六要素》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